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81节

  可怕的是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哪怕是林正则这种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也会感受到巨大的挫败。

  陈辉突然站起身,实验服下摆扫过满地的草稿纸,他的目光扫过实验室墙上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热-力-化耦合图”,手指在“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区”停顿——那是他模型中最薄弱的环节。

  “把最近三次实验的PIV数据和LIF数据调出来。”陈辉说,“我要看激波是怎么‘咬’住燃烧区的。”

  大屏幕上的内容瞬间切换,淡蓝色的气流在虚拟燃烧室里翻涌。

  陈辉的指尖划过激波位置——在Ma6工况下,激波本应稳定附着在燃烧室喉部,形成“激波锚定效应”,但实验数据显示,激波每隔0.2秒就会脱离喉部,向下游漂移5-10mm。

  海量的数据如同潮水般涌入陈辉大脑,然后被他强大的记忆力分门别类的放好。

  他的大脑则是快速的处理着这些数据,试图找到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的大道。

  忽然,陈辉眼中无数字符狂涌,仿佛有光芒在其中绽放。

  “激波漂移会引发边界层分离。”他的声音突然兴奋起来,“分离区产生的湍流涡旋会卷吸高温燃气,形成局部的‘热射流’,这不是干扰,是燃烧振荡的‘燃料’!”

  林正则调出燃烧振荡的时间序列图,“您看,压力最低点正好对应激波漂移的峰值——这说明激波漂移触发了燃料-空气混合的‘开关效应’,混合好了就燃烧,混合不好就熄火,周而复始。”

  陈辉的瞳孔收缩,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一个月前,他提出“激波边界层耦合拓扑理论”,但当时只考虑了稳态情况,忽略了非定常激波漂移对燃烧的动态影响。

  “模型里缺了激波的非定常输运项。”

  陈辉快速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下修正后的控制方程,“原来的LES模型只求解了湍流的统计平均,但激波漂移是瞬态的,会把边界层的脉动能量‘泵’进燃烧区,导致局部当量比剧烈波动——这就是燃烧振荡的根源!”

  转向超级计算机,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将修正后的“非定常激波输运项”嵌入模型。

  屏幕上的误差曲线开始颤抖,原本30%的误差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拉扯,逐渐收窄到10%、5%……

  “我们成功了?”

  林正则看着屏幕上的曲线,大脑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陈辉没有急着庆祝,而是调出热壅塞模拟图——在原模型中,燃烧室尾部的温度梯度被简化为“线性衰减”,但实验显示,高温燃气在尾喷管入口处形成了“热塞”,将主流完全堵死。

  “问题出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时空分布。”

  陈辉指着屏幕上的OH自由基浓度云图,“原模型假设燃烧是‘均匀点燃’,但实际上,激波漂移导致火焰前锋呈‘手指状’分布,某些区域的反应物浓度过高,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形成局部热壅塞。”

  陈辉快速修改反应动力学模块,将“空间非均匀反应速率”引入模型——这意味着,每个网格单元的燃烧速率不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由当地的温度、压力、组分浓度共同决定的动态函数。

  九章三号的风扇声陡然升高,服务器集群进入全功率运转,陈辉盯着屏幕上的能量方程,额角渗出细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九章三号的强大算力支撑下,每隔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次迭代,第6小时,误差曲线终于跌破2%;第13小时,燃烧振荡的周期与实验数据完全吻合,第18小时,热壅塞的热流密度峰值误差仅1.2%。

  “成功了!”林正则的声音带着哭腔。

  屏幕上,修正后的模型正流畅地模拟着Ma6工况下的燃烧过程,激波稳定锚定在喉部,边界层分离区被控制在安全范围,火焰前锋均匀铺展,没有振荡,没有壅塞!

  陈辉没有欢呼,他依旧皱着眉头。

  他调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模块,盯着一组异常数据——在燃烧区下游的x=800mm处,模型预测的热流密度比实验低8%。

  “这里有问题。”陈辉快速调出该位置的网格划分,“原网格在x=800mm处用了均匀加密,但实际燃烧室的结构……”

  他突然想起实验日志里的记录:为了安装测温探头,x=800mm处的壁面有一个0.5mm的凹痕。

  “几何缺陷!”陈辉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兴奋,“模型忽略了壁面的微小凹痕,导致边界层在该处提前分离,产生了额外的热阻!”

  陈辉立刻修改网格,在x=800mm处插入“凹痕特征网格”,重新运行模型。这一次,热流密度误差降至0.5%,所有数据与实验完美重合。

  “这才是真正的多尺度耦合。”陈辉轻声说,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从激波的毫米级漂移,到边界层的微米级分离,再到燃烧的自由基纳米级反应——它们像齿轮一样咬合,任何一个尺度的误差都会被放大成系统级的灾难。”

  “流动的本质不是湍流的混乱,而是多尺度秩序的交响,数学的任务,就是找到那根指挥棒!”

第233章 的确该做些调整

  陈辉脸上露出笑容,两个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你的数学等级由4级99%提升到100%】

  【恭喜,你的数学等级提升到5级,获得自由属性点+1】

  几乎在完成模型的瞬间,一条弹幕弹出。

  这两个月时间,陈辉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实验,但数学熟练度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慢太多,对流体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参与。

  终于在完成模型设计的这一刻,数学等级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级的数学陈辉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强大,也不知道5级,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陈辉有些期待。

  看着新多出了的自由属性点,陈辉略一犹豫,没有加到创造力上,而是,

  “判断力,给我加点!”

  洞察了现象的本质之后,需要足够的判断力去寻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才是运用创造力去开创新的工具,或者创造性的运用现有的工具去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若是没有强大的判断力支撑,即便最后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也会浪费大量时间。

  让陈辉诧异的是,这一次加点判断力,同样得到了1.1的提升,仿佛就连判断力自己都在赞成陈辉这个决定,这或许就是判断力的魔力吧。

  收起面板,轻呼一口气,陈辉将所有手稿整理好,保存好九章三号上跑好的数据,退出账号,关闭电脑。

  “大家辛苦了,今天提前下班,好好休息一下吧!”

  陈辉拍拍手,对实验室中其他人说道。

  如今模型已经完成,听说鄂老那边进度也还不错,很快就要完成新型耐高温材料的批量生产,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接下来他还是准备回江城大学做自己的研究。

  正好IMO快要开始了,一切都刚刚好!

  ……

  “什么,他已经完成了超然冲压发动机中的多尺度流体模型精准建模?”

  办公室中,赵昀东拍案而起,瞪大眼睛看向前来汇报的林正则,他以为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个三五年的。

  他们在战堂堂主的指示下,才刚成立了另一个小组来研究燃烧振荡和热壅塞问题,刚把人员确定好,决定了研究计划,这边小组都才刚成立,陈辉就已经解决问题了?

  “去找段总工和何院士,我去实验室等你们,我得亲自看看实验情况。”

  事关重大,赵昀东决定还是眼见为实。

  “老赵,什么事这么着急叫我过来?”

  “我还忙着做实验呢。”

  何国伟不情愿的声音隔着老远传来。

  等走近了,赵昀东才看到何国伟双眼上挂着的厚厚的黑眼圈。

  自从前些天发生了那些事,这些天何国伟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熬夜不过是家常便饭。

  “这些天辛苦了。”

  赵昀东由衷的说道。

  这时,段晓飞也走了进来,“陈教授真的成功了?”

  赵昀东没有回答段晓飞的问题,而是看向林正则。

  林正则打开九章三号,整个实验室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慢慢动起来,风洞启动,站在控制台都能感受到低沉的轰鸣声,电弧加热器开始吞噬电能,模拟燃烧室轰然一声被点燃……

  控制台上的数据开始快速变化起来,两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如同巨龙般在控制台屏幕上蜿蜒,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拟合,最后彻底融合成一条曲线。

  风洞轰鸣依旧,燃烧室依旧在剧烈反应,两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同样在缓慢波动,每次当另一条曲线快要脱离时,燃烧室中的进气口都会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掌控下做出细微调整,让两条线再次完美拟合。

  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快,一分钟过去了,两条线就像是粘在一起,从完成拟合后就再也没有脱离。

  叹为观止!

  赵昀东瞪大眼睛看向总控制台上的曲线,他本身也是技术出身,当然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段晓飞则是一动不动的盯着燃烧室中跳动的火焰,那仿佛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是他这个工程师跳动的灵魂。

  何国伟则是目瞪口呆的一会儿看看燃烧室,一会儿看看总控台的曲线。

  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当他还在尽量减少误差时,那个小家伙已经完成了完美拟合的模型,怪不得他不愿跟自己合作。

  他的方法或许能够做出很漂亮的结果,但终究免不了有误差,这是方法的上限决定的,怪不得陈辉当时会告诉他他的方法有缺陷。

  可对于他们来说,有缺陷才是常态,完美是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产物。

  然而今天,他见到了完美!

  “可以给我看看他的模型吗?”

  何国伟看向林正则,这些天两个团队共享数据一直是林正则负责的,两人并不陌生。

  “陈教授让我把他的手稿交给你,还有关于这个模型的论文,他已经发到你邮箱了。”

  “陈教授说,后面的工作就交给何院士了。”

  林正则这次没有犹豫。

  他现在忽然有些明白陈辉当时为什么毫不犹豫的跟何国伟共享数据和成果,因为,哪怕我把自己的思路放到你面前,你也赢不了我。

  这是何等的自信!

  很快,四分钟过去,燃烧室依旧在剧烈反应,林正则按下终止按钮,结束了这场验证。

  “陈教授现在在哪?”

  赵昀东看向林正则。

首节 上一节 281/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