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44节
【宿主:陈辉
洞察力 3级:(3.1/4)
判断力0级:(0.8/1)
创造力0级:(0.5/1)
记忆力2级:(2.6/3)】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陈辉忽然感觉脑海中多了许多内容,一些原本被他遗忘的记忆竟然纷纷涌上脑海,就连两三岁时骑在爸爸脖子上飞翔的画面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心跳莫名漏了半拍,就像是愈合许久的伤疤忽然被撕开,血淋淋的疼痛感侵袭全身,让陈辉忍不住一阵痉挛。
“你没事吧?”
坐在旁边的梁沛轩有些担心的问道。
虽然陈辉已经提前吃过晕车药了,但谁也不知道晕车药的效果到底有多少。
“没事儿。”
陈辉摆摆手,从回忆的画面中挣脱出来。
有时候记忆力太好也未必就是好事。
主动将那些画面扔进大脑的隐秘角落封存,陈辉拿出课本继续学习起来。
晕车药的效果的确不俗,他并没有再有晕车的感觉,时间不能浪费!
6:27,大巴停在了二中门口,这个时候正好才刚放学不久,不少走读生还在慢悠悠的从学校往外面走。
大巴车的到来吸引了不少目光。
陈辉一行人从大巴车上下来,往学校里走去,引得同学们纷纷行注目礼,一个个眼神中充满了向往。
以目前的教育制度,能够上高中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一颗当学霸的心的。
“回来了!”
赵大勇从保安亭中走出来,笑吟吟的看着往校门走的陈辉。
“嗯!”陈辉也笑着点头打招呼。
“考得怎么样?”
赵大勇像是询问自家子侄一般。
“还行!”
陈辉也如晚辈般回到。
“还行就好!”
赵大勇呵呵笑道,“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我从小看人就准!”
赵大勇不知道还行是行到什么程度,但以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如果有人跟你说还行,那结果应该相当行!
但跟在陈辉后面的同学们可就没有这种人生经验了。
“还行?”
谭俊杰一口老嘈不知道该不该吐。
如果陈辉的成绩只是还行,那他要怎么办。
其他没有拿到名次的同学们更是哭笑不得,感觉有些扎心,低着头,侧着身子,生怕保安大爷也问自己考得怎么样。
然而,赵大勇根本就没有跟他们搭话的意思。
走进教室,此时不少住校生已经吃完饭回到教室,此时正各自玩闹着。
陈辉梁沛轩两人进来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些天陈辉的异军突起让他们很是惊讶了一阵,但他们也很快适应,陈辉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直到今天,他们看到陈辉时,忽然又想起陈辉竟然代表二中去参加数学竞赛了。
那种莫名的感觉又再次涌上心头。
陈辉倒是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己座位旁边坐着的家伙。
这个点了,李海竟然还没有回家。
“你们可总算回来了,我等得花儿都要谢了。”
李海看到陈辉,无神的双眼顿时亮起了光芒,站起身来,幽怨的说道。
“你在等我们?”
梁沛轩狐疑的问道,总感觉有什么阴谋。
“不然呢?”
李海看到梁沛轩的表情都懒得搭理他,却是热切的看向陈辉,拿出一张纸条放到陈辉面前,“这道题你会做不?”
纸条上写着一道题目。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
证明:(1)AB∥平面A1B1C;
(2)平面ABB1A1⊥平面A1BC。】
这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题,陈辉有些恍然如梦,在第一次获得自由属性点时,他当时正在绞尽脑汁的,也正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题。
这道题有一定难度。
当然,对现在的他来说,他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过拿到省竞赛一等奖后,陈辉也逐渐反应过来,他现在不再是当年那个吊车尾,他现在,在数学方面,似乎还有点实力!
所以这道题对李海来说,应该是有难度的。
一旁的梁沛轩则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阴阳怪气到,“哟,你这是洗心革面,准备认真学习了?”
“没你啥事儿,一边去。”
李海挥挥手,递过一支中性水芯笔。继续对陈辉说道,“来来来,写上解题过程。”
“?”
陈辉也不再是那个大脑迟钝的陈辉了,他第一时间感觉到了不对劲。
但他还是坐下,拿起笔,唰唰唰在纸上书写起来。
解:(1)∵AB∥A1B1而A1B1∈面A1B1C,且AB面A1B1C
∴AB∥面A1B1C。
他已经看出来了,李海大概也不是想要找他问题。
所以他没有选择思路简单的空间向量做法,而是直接使用纯几何知识来求解这道题。
“不是吧,你真的要在这儿做题啊?”
梁沛轩有些傻眼,“这第二问可没那么简单,安老师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吃饭呢。”
他们是回来放书包等东西的,说的是十分钟后去校门口集合。
二中不算大,但一来一回也差不多十分钟了,没什么多余的时间留给他们。
若说是耽搁一两分钟倒还好说,可做一道立体几何大题,怎么看都有些过分了。
现在都六点多了,同学们本来就没好好吃午饭,早就饿了。
陈辉微微一笑,已经写出了第二问的解答。
(2)∵AA1=AB,且平行四边形ABB1A1,∴四边形ABB1A1为菱形,∴AB1⊥BA1,
∵AB1⊥B1C1,B1C1∥BC,∴AB1⊥BC,∴AB1⊥面A1BC。
∵AB1∈面ABB1A1,∴面ABB1A1⊥面A1BC。
“好了。”
陈辉收笔看向李海。
全程不到一分钟,证完了。
这道题确实有些难度,但约等于无,就是用到个菱形对角线垂直,垂直于面的两条交叉直线则垂直于面,几个简单的几何知识而已。
如果这道题使用空间向量,没有个是十分钟是拿不下来的。
“再签个名,签个名。”
李海嘿嘿笑道,什么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
“?”
梁沛轩看着纸上的答题过程,微微呆滞。
李海不懂这道题的难度,他是懂的。
这道题他肯定会做,但怎么也得要个十来分钟才能将所有条件理顺,然后推导出最后的证明。
可陈辉呢,全程只用了两三分钟,如果不是书写需要一定的时间,梁沛轩合理的怀疑,陈辉在看到这道题的瞬间就已经在心中推导出了证明过程。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