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医鸿途 第2900节
其实跟评委没什么关系,而是崔元隆自己产生犹豫。
他虽然没有北派中医或者南派中医明显的烙印,既不是滋阴派,也不是火神派的支持者,但他自己本人更偏向于温补派的学说,而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是他行医的根本。
在很多人眼中,温补派和火神派有很多医理相通,因为两者都注重阳气,但温补学派同样也注重真阴。
在虚损之论上,两个学派更是针锋相对。
说得再直观一点,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重要区别。
所以苏韬用辅药吴茱萸,达到滋阴化阳之效,和温补派的观点很是相近。
在法庭上,虽然评审席的观点很重要,但法官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韬的药方虽说被北派中医评委难以认同,但却是说服了崔元隆。其实姚羽也看中了这一点,表面看上去自己是赢了,但自己其实已经输了。
“按照我的意思办吧,由北派中医选择三名你们觉得药方没什么效果的患者,服用苏韬的药方,如果他的药方存在问题,责任在我来担。”崔元隆此话一出,让北派中医评委们非常震惊,意识到崔元隆此刻更偏向于苏韬。
崔元隆是主持人,也是主裁判,是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由他作为担保,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北派中医选择的三名患者,都是苏韬的医案,得了低分的患者,他们没太看得懂苏韬的药方出处,认为那三个药方,都是虚构杜撰而成。
工作人员按照苏韬的方子,抓药熬药,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分别给三名患者服用了药物。
第一名患者,得的是糖尿病,也就是“消渴症”,患者并无阴虚表现,而属肾阳虚微。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病位以次在肺、胃、肾。
因此想要治好此患者,是治疗“下消”。
姚羽开出的是“真武汤”,附子50 g,干姜20 g,茯苓50 g,白芍50 g,白术30 g。
玄武,是代表北方的神兽。在四季中对应冬季,五行属水,与人体当中的肾脏相对应。“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作用是温阳利水。
姚羽开的附子数量达到了50 g,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因为《伤寒论》中张仲景虽说在很多药方用了附子,但没有超过30 g的情况。
而苏韬开的是“七味白术散”,这是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常用来治疗消渴症的方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效,由人参,茯苓,炒白术,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
当然,苏韬在其中调整了剂量,还增加了黄芪、熟地黄等几味药,乍一看有点四不像,但是极有道理的。
黄芪对糖尿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对二型糖尿病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单独用黄芪来治疗糖尿病,临床上疗效特别不理想,所以外界传言,喝黄芪水喝个五斤十斤就能治愈糖尿病,那是夸大了黄芪的效果。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加入这味药材,主要是将整个药方的药性调和,因为患者是个女性,身体虚弱,七味白术散虽然药效温和,但开始服用的药量很大,熟地黄可以平衡药方的“毒”性。
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大约五分钟之后,便主动说道:“好像药物起了效果,我感觉有一股暖气从小腹的位置往上涌。”
崔元隆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连忙走到患者的身边,给她进行诊脉,赞叹道:“果然是神乎其技,大家都来看看。”
评委们纷纷给患者诊脉,均露出惊讶之色,因为苏韬的药物很对症,滋阴派以缓慢治疗的特点广为人知,但在这个病人的身上却有着极其显著的变化。
“这厮实在太狡猾了,竟然谄媚到如此地步。”魏白在下面气急败坏地说道。
其他人看不出来,像魏白这种顶级宗师,还是能瞧出苏韬在耍花招的。
温补派的创始人是一代宗师张景岳,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苏韬在药材当中增加“熟地黄”,其实在讨好温补派。
表面看似忠良,其实满腹诡计。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特么的在拍崔元隆马屁。
魏白不仅有点担心,因为姚羽还真不一定是苏韬的对手。
其他两名患者纷纷服用了苏韬写的药方,一个是冠心病,一个是喉炎,当场都有明显的效果。
事实摆在面前,北派中医在评判苏韬和姚羽时,是带着有色眼镜,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现场给患者用药,效果显著,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南药北治”也是可取的。
“第一场斗医,在评审阶段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作为主裁判,我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斗医的结果,在此进行更正,因为双方都在规定时间内接待了所有的患者,而且给出了药方。至于药方的正确性,因为派系不同,所以没有固定答案,所以我建议以平局论定,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崔元隆最终的判定,让混乱的场面稳定下来。
第2149章 已经青出于蓝
既然是有关学派之间的交锋,斗得不仅是医术的高低,还有对医派不同之处的了解。
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苏韬对华夏中医各大派系的了解之深,以及用药的不同。
火神派和滋阴派是分歧最大的两种学派,因为中医认为人体内的元气分为阴阳,火神派追求的是扶阳,而滋阴派追求的是滋阴,因为理论的截然不同,所以在选择药方上会有根本性地差异。
魏白的想法其实没有错,中医现在市场这么好,当欧盟对中草药的准入门槛彻底打开之后,将迎来又一次高峰。在此之前,中医是有必要梳理好内部矛盾,确定一套标准。
就跟秦始皇最大的贡献,不仅是修造了长城,而且还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只要标准一样,西方那些患者才能够接受中医的疗法。他们从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很难理解千人千医的逻辑,你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如果你生病了,应该吃什么药,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苏韬也一直有这么个想法,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教材,告诉入门的中医学子,面对什么样的病情,该用什么样的药物,包括以前那种半白半文的描述方式,也得进行“翻译”,让医术变得与时代接轨,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理解教材讲的是什么意思。
中医从理论区别,共分为七大门,包括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学派、火神派、学院派。
伤寒派是最早的流派,创造者是《伤寒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但凡名医都会对伤寒论进行在研究。可以说,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名医。
他虽然没有北派中医或者南派中医明显的烙印,既不是滋阴派,也不是火神派的支持者,但他自己本人更偏向于温补派的学说,而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是他行医的根本。
在很多人眼中,温补派和火神派有很多医理相通,因为两者都注重阳气,但温补学派同样也注重真阴。
在虚损之论上,两个学派更是针锋相对。
说得再直观一点,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重要区别。
所以苏韬用辅药吴茱萸,达到滋阴化阳之效,和温补派的观点很是相近。
在法庭上,虽然评审席的观点很重要,但法官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韬的药方虽说被北派中医评委难以认同,但却是说服了崔元隆。其实姚羽也看中了这一点,表面看上去自己是赢了,但自己其实已经输了。
“按照我的意思办吧,由北派中医选择三名你们觉得药方没什么效果的患者,服用苏韬的药方,如果他的药方存在问题,责任在我来担。”崔元隆此话一出,让北派中医评委们非常震惊,意识到崔元隆此刻更偏向于苏韬。
崔元隆是主持人,也是主裁判,是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由他作为担保,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北派中医选择的三名患者,都是苏韬的医案,得了低分的患者,他们没太看得懂苏韬的药方出处,认为那三个药方,都是虚构杜撰而成。
工作人员按照苏韬的方子,抓药熬药,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分别给三名患者服用了药物。
第一名患者,得的是糖尿病,也就是“消渴症”,患者并无阴虚表现,而属肾阳虚微。
“消渴”分上、中、下三消,病位以次在肺、胃、肾。
因此想要治好此患者,是治疗“下消”。
姚羽开出的是“真武汤”,附子50 g,干姜20 g,茯苓50 g,白芍50 g,白术30 g。
玄武,是代表北方的神兽。在四季中对应冬季,五行属水,与人体当中的肾脏相对应。“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作用是温阳利水。
姚羽开的附子数量达到了50 g,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因为《伤寒论》中张仲景虽说在很多药方用了附子,但没有超过30 g的情况。
而苏韬开的是“七味白术散”,这是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常用来治疗消渴症的方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效,由人参,茯苓,炒白术,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
当然,苏韬在其中调整了剂量,还增加了黄芪、熟地黄等几味药,乍一看有点四不像,但是极有道理的。
黄芪对糖尿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对二型糖尿病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单独用黄芪来治疗糖尿病,临床上疗效特别不理想,所以外界传言,喝黄芪水喝个五斤十斤就能治愈糖尿病,那是夸大了黄芪的效果。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加入这味药材,主要是将整个药方的药性调和,因为患者是个女性,身体虚弱,七味白术散虽然药效温和,但开始服用的药量很大,熟地黄可以平衡药方的“毒”性。
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大约五分钟之后,便主动说道:“好像药物起了效果,我感觉有一股暖气从小腹的位置往上涌。”
崔元隆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连忙走到患者的身边,给她进行诊脉,赞叹道:“果然是神乎其技,大家都来看看。”
评委们纷纷给患者诊脉,均露出惊讶之色,因为苏韬的药物很对症,滋阴派以缓慢治疗的特点广为人知,但在这个病人的身上却有着极其显著的变化。
“这厮实在太狡猾了,竟然谄媚到如此地步。”魏白在下面气急败坏地说道。
其他人看不出来,像魏白这种顶级宗师,还是能瞧出苏韬在耍花招的。
温补派的创始人是一代宗师张景岳,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苏韬在药材当中增加“熟地黄”,其实在讨好温补派。
表面看似忠良,其实满腹诡计。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特么的在拍崔元隆马屁。
魏白不仅有点担心,因为姚羽还真不一定是苏韬的对手。
其他两名患者纷纷服用了苏韬写的药方,一个是冠心病,一个是喉炎,当场都有明显的效果。
事实摆在面前,北派中医在评判苏韬和姚羽时,是带着有色眼镜,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现场给患者用药,效果显著,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南药北治”也是可取的。
“第一场斗医,在评审阶段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作为主裁判,我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斗医的结果,在此进行更正,因为双方都在规定时间内接待了所有的患者,而且给出了药方。至于药方的正确性,因为派系不同,所以没有固定答案,所以我建议以平局论定,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崔元隆最终的判定,让混乱的场面稳定下来。
第2149章 已经青出于蓝
既然是有关学派之间的交锋,斗得不仅是医术的高低,还有对医派不同之处的了解。
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苏韬对华夏中医各大派系的了解之深,以及用药的不同。
火神派和滋阴派是分歧最大的两种学派,因为中医认为人体内的元气分为阴阳,火神派追求的是扶阳,而滋阴派追求的是滋阴,因为理论的截然不同,所以在选择药方上会有根本性地差异。
魏白的想法其实没有错,中医现在市场这么好,当欧盟对中草药的准入门槛彻底打开之后,将迎来又一次高峰。在此之前,中医是有必要梳理好内部矛盾,确定一套标准。
就跟秦始皇最大的贡献,不仅是修造了长城,而且还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只要标准一样,西方那些患者才能够接受中医的疗法。他们从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很难理解千人千医的逻辑,你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如果你生病了,应该吃什么药,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苏韬也一直有这么个想法,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教材,告诉入门的中医学子,面对什么样的病情,该用什么样的药物,包括以前那种半白半文的描述方式,也得进行“翻译”,让医术变得与时代接轨,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理解教材讲的是什么意思。
中医从理论区别,共分为七大门,包括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学派、火神派、学院派。
伤寒派是最早的流派,创造者是《伤寒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但凡名医都会对伤寒论进行在研究。可以说,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