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852节
朱专员和刘市长,那就是一个人啊!
如今朱专员刚刚到任,刘市长自然要出谋划策,为朱专员搞一个大动作出来,好树立威信。地委书记曹振起,要算是浩阳的“地头蛇”了,又占据着地委书记一把手的宝座,朱建国若是不搞一两个大动作,短时间内怕是难以立足。
嘿嘿,看来刘市长就是刘市长,不但在浩阳市要强势崛起,连地区的事情,也在他的脑海之中转悠。跟着这样强势的领导干,王卓立和向耘都觉得热血沸腾了。
吴喜忠自然不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但他也不用明白。不管是和浩阳地区合作还是和浩阳市合作,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反正是卖刘伟鸿一个人情,只要合作的条件合适就行。
“这个没问题,具体的合作方式怎么样,请刘市长解说一下。”
“股份制!”
刘伟鸿言简意赅地说了三个字。
吴喜忠笑着说道:“那又怎样子股份制呢?”
“要开发整个浩阳地区的有色金属,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不是那么明白。这个方面,吴总才是专家。我谈个大概的意见啊……这个股份制的矿业公司,由浩阳地区和天平公司合作,纯商业运作,不搞行政命令。当然,派驻矿业的干部,要由双方协商。是派行政干部过去,还是在社会上公开招聘人才,这个到时候再说。第一步就是要成立这么个股份制的公司,整个预算方案,请吴总去规划。等方案做出来之后,我们再来协商具体的出资额度。但有一条原则,这个矿业公司,我们浩阳地区和浩阳市一定要占有一定的股份。”
刘伟鸿笃定地说道。
吴喜忠略略有点诧异地问道:“刘市长,为什么贵方一定要占股份呢?”
也不怪吴喜忠诧异。一般来说,这样的合作开发,尤其是纯商业性的合作开发,地方政府是不占股份的。单是税收、就业岗位这一块,地方政府就已经能够大有所获了。这么大一个股份制矿业公司一旦建立起来,几年时间内,起码就能解决上千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同时会带动一大批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譬如修路,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等等,都是好处。
刘伟鸿笑着说道:“因为我也想赚钱。这个大桃子,可不能让贵公司全都独吞了。”
吴喜忠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刘市长真是幽默。我们天平公司也是国有企业,赚了钱,都要上交国库的,不是放进私人口袋里面……再说了,刘市长那么有信心,这个矿业公司一定能赚钱?现在国际国内的矿产价格,都是起伏不定,搞不好也会亏本啊。”
刘伟鸿笑道:“煤矿这几年也许还会亏,十年之后稳赚不赔。但有色金属的话,这几年都不会亏。国家的经济发展,今后几年就会持续加速,国际上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这么美好的前景,我们要是不分一杯羹,太说不过去了。无论如何,这个钱我们一定要赚。有了这笔收入,今后整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就有了资金来源。”
吴喜忠由衷地说道:“刘市长真是目光如炬。不过,虽然暂时还没有做出具体的方案,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搞这么大一个矿业公司,前期投资至少也在一个亿以上,不知道贵方想要占多少股份?”
“百分之四十以上!贵公司可以占到百分之四十九。”
刘伟鸿马上就答道。
“百分之四十九?”吴喜忠吃惊地反问了一句。他一直认定,就算是合作,他们天平公司也要占据控股权:“那还有百分之十的股份,由谁出资?”
刘伟鸿说道:“这就还需要一些第三方的小资本加入。吴总,请你不要误会,我不是信不过贵公司。不过,既然这个股份制公司,要搞纯商业化的运作,一方独大的格局,就不是那么妥当了。具体的经营管理,肯定是要以贵公司为主的。这个方面,你们才是行家,我们也不会随便干涉。但必要的制度还得立起来。实话说,贵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模式,确实有点僵化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我建议,这个新公司的管理团队,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吸纳百分之十左右的第三方资本,就是保证这个新公司能够完全实行商业化的管理。吴总,未来的竞争是很残酷的,如果我们不在经营管理上有所改变,有所突破,今后这个新公司的发展,就不会太顺畅。还是要预作准备啊。”
刘伟鸿的语气很是诚恳。
吴喜忠没有马上回答,双眉微蹙,陷入了沉思。
尽管他猜测刘伟鸿来头非凡,但涉及到如此庞大的一笔投资,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整个天平矿业有限公司今后数年乃是十数年的前程,他也不得不慎重其事。可不能轻易表态。多结识厉害的朋友,固然要紧,但天平矿业有限公司却是他的根基,是他赖以立足,赖以“交朋友”的根本所在。天平公司今后若是出了问题,可不得了。
王卓立与向耘,心中所想,却又不同,望向刘伟鸿的眼神,又惊又佩。他们以前只知道刘伟鸿“斗争手段”了得,地方建设也有一手,却不曾想到刘伟鸿脑海里藏着的,远远不止这么一点东西。刘伟鸿说的一些看法,他们以前压根就没有想过。
沉思稍顷,吴喜忠缓缓说道:“刘市长,这个问题,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不能马上就答复你。请你见谅!”
“这个当然,对待工作就是应该慎重。”
刘伟鸿微笑点头。
第594章 朱建国懵了!
刘市长真的有点僭越了。
朱专员急匆匆赶到大宁之后,住进了维德俱乐部,刘伟鸿才将急匆匆请朱专员前来的目的原原本本做了汇报!
一个电话将顶头上司从几百公里外叫过来,事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刘伟鸿干得出来。也就朱建国真会赶过来!
什么原因都不问,刘伟鸿只说有个大客户想投资,需要朱专员亲自过来拍板,朱建国就来了。
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朱建国和刘伟鸿之间。
朱建国有一个非常非常朴素的观念——刘伟鸿不会害他!
因为刘伟鸿没有害他的理由。
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下属对上级这么好的,同样,也找不到一个对刘伟鸿这么好的上司。感情已经到了那个份上。
果然,朱建国一听刘伟鸿的解释,马上就切入了技术层面,说道:“伟鸿,整个地区都和天平公司合作,他们有那么大的实力吗?”
朱建国丝毫也不会怀疑刘伟鸿的用意。刘伟鸿也可以用浩阳市的名义,单独与天平公司合作,完全不必要扯上地区。无疑,这是刘伟鸿在帮着朱建国出政绩。
与曹振起相较,朱建国的劣势很明显。有主观上的差距,也有客观上的差距。主观上,朱建国军人出身,性格直爽,虽然并不愚笨,但官场上的手腕,却是难以与曹振起相提并论。曹振起是堪比陆大勇的厉害人物,在二把手的任上,都不落一把手的下风。这一点,朱建国远不如他。说实在的,太焉巴坏的事情,朱建国干不出来。哪怕明知道干了对自己很有利,朱建国还是会固守某些底线。
客观上,朱建国是行署专员,曹振起是地委书记,手里握着官帽子,握着下面干部们的前程,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且曹振起在浩阳地区经营了两年多,自有一套班底。理论上,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陆大勇在浩阳地区留下来的班底,也不弱,甚至还强于曹振起的班底。但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官场上的所谓嫡系,其实是很有区别的。像刘伟鸿与朱建国这种关系,那是真正的心腹,休戚相关。彼此之间,可以完全信任。但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在官场上是完全的“异数”,可遇不可求。很多官员,陆大勇在地委书记任上的时候,敬畏陆大勇的手段,向陆大勇表示臣服,向他靠拢,是可以理解的。但陆大勇已经调离,这些人自认另有打算。尤其是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这一级的副地厅级干部,就更是如此了。甚至陆大勇在任的时候,他们支持陆大勇也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有利,便支持陆大勇,对自己不利,就支持曹振起,压根就谈不上亲信,更谈不上心腹。勉强要形容的话,他们更像是陆大勇的“盟友”。如今陆大勇走了,这个“同盟”自然不复存在。今后是支持曹振起还是支持朱建国,或者干脆“自成体系”,都要看实际的情况而定,未可一概而论。
这种情形,刘伟鸿老早就和朱建国分析得比较透彻了。硬碰硬的与曹振起争权,绝非上策。如果有合作的可能,刘伟鸿的意思,还是要尽量争取合作。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刘伟鸿有好处。刘伟鸿与浩阳地区其他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是不同的。那些领导干部,平日里有两样东西要关注。第一是靠山,第二是政绩。而毋庸讳言,靠山的重要性远在政绩之上。
你做出了政绩,要给谁看?
如果上边没有人欣赏你,哪怕你干得再出色,也是白搭,就是个栽桃树的命。等桃树栽好了,长大了,要结果子了,那就没你什么事了,上级领导自然会安排合适的人选在摘这个大桃子。至于种树的人,给你挪个地方,继续种树去。
而对于刘伟鸿而言,第一点并不重要,至少是没那么重要。他主要是出政绩。出了政绩,自然有人给他出面说话,该重用时重用,该提拔时提拔。
上一篇:入局:升迁秘事
下一篇:官场迷情(书生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