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画手 第83节
比如提香所描绘的古典人像,那赋予了超越人物本身的美丽质感,是足够永垂千年而不朽的杰出艺术佳作。
也正因为如此,她面对并不杰出的艺术家,和那些费尽心力,即便是献祭了灵魂也达不到优秀的作品时,也显得无比残酷,艺术在她看来,是一种天赋,如果十七岁是做不到,那么七十岁时你也注定与其远离。
现在,她倒是很期待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画家,据说是吕国楹回国收的弟子,但从时间上来看,也就受其教导不足两个月,吕国楹便让其参与这样的评审活动,是真的天才,还是只是来‘参与一下’呢?
画布在加德纳夫人面前翻转过来。
首先,加德纳夫人在其中看到了炫目的红,那红色仿佛野火一样的燃烧着,紧接着一只状似猫样但头上生角的神灵,从其中跳跃而出,祂通体炫红,绽放着犹如太阳一般的光芒,祂威严得好似正在审判世上的一切。
加德纳夫人小声的惊呼了一声。
她必须定定神,才能继续欣赏这幅画。
同时,她也听到了身边一片惊呼声,这幅画带来了诡异的‘出屏效果’,不止吓到了她一个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什么样的技法?
吕国楹的风格是新古典主义,而这种画法,并不具备新古典主义那温和但庄严的美感。
加德纳夫人开始在这张画中搜索画家本人试图表达的主旨,与其更多的、带有更明显特征的表现手法。
很快她就被在画布下方一个扭曲的、正在膜拜那猫样神灵的人形给吸引了。
虽然只用简单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背影,并且在与上方如同太阳一样火热绚烂的神灵相比,几乎要淹没在神灵那带有侵略性的美丽中,但只要细心观察,却立刻会被其吸引注意力。
噼啪……
加德纳夫人宛如听到了种子萌芽的声音。
她下一刻,就有种自己正在脱壳而出的奇妙感觉。
那个壳。
就是画中的扭曲人形。
视野在这一刻,宛如通过那个扭曲背影,在观察面前雄伟壮丽的猫样神灵。
宛如她已化身为跪拜在神灵面前的那个扭曲背影,带着极致的虔诚、崇拜与颤栗,去仰望这个神。
而神呢,则充满了战斗欲望。
祂张扬着本该是世间至美但此刻已然被怒火充斥的双眼,头上原本该是七色的麋鹿之角宛如挂满了地狱业火……神在俯视你,神要惩罚你!
加德纳夫人有一刹那,几乎惊叫出声,不过她硬生生的忍住了,但她的手心里却全部都是汗渍,她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抓住了J·K女士的手,而J·K女士此刻也瞠目结舌的望着这幅画,眼中除了震撼,还有一丝愤怒。
加德纳夫人听到J·K女士几乎失态般的低语:“不是这样……这样不对……你在亵渎……”
J·K女士反应还算轻微,现场几十位围观者,包括波士顿的市长,来自英国和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们,特别是那些画家和收藏家、艺评人,此刻都目瞪口呆的望着这幅画,有人惊呼‘天啊’,有人额头冷汗直冒,有人难以置信的摇头,有人被吓到后退。
仿佛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幕上帝或魔鬼降临人间的奇迹。
对,不是上帝就是魔鬼,凡人不可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加德纳在心中发出这样的惊呼。
反应最剧烈的,还是马琳·杜马斯。
这位来自非洲的女艺术家,画家中的画家,崇尚野性与天性的水彩画和油画大师,这一刻宛如望见魔鬼那般瞪大了眼睛,她先是捂住嘴巴,随后又眼中充满泪水,指着那幅画惊呼:“这是神!OHMYGOD!这就是神!”
一边尖叫,她一边跪倒在地,把额头紧紧贴伏在地板上,用怪异的非洲语言念起了对神的赞美。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很快展馆工作人员就把这位容易情绪化的大师给搀扶走了。
而这时,高凡已经把画重新翻了过去。
这画很危险。
不止是因为其中有高凡和丹尼·劳弗协力,以最高5点扭曲技能创作的,可以扭曲人类观感的恶魔派巨匠级画技。
还有5点神秘学,以及被神秘学粉碎并涂抹在画中的‘伟大伊斯之壳’。
所以这是一幅高凡也很难再画出的伟大作品。
因为他很难再搞到一幅‘伟大伊斯之壳’,即便再搞到也不是马棕六足人形这个种族的壳。
这幅画首先会因为神秘学而带来强烈的出屏效果,其次观者会意识到画中猫样神灵在各个感官维度上的侵略性,最后由于‘壳’的存在,观者会被带入画中,从那个扭曲人形的角度,去观察正要惩罚人类的神灵。
之前高凡创作的作品,只能收割一次SAN值,但这幅作品中,由于‘壳’的存在,所以它是活的,是能够不断把观者引入画中人的角度,去一直击溃其理智的。
萨尔·门克斯,这位来自ASX的艺评人,被直接吓跪了,丢了10点SAN值给高凡。
而在评审团带着观众们,一共几十个人,前前后后轮流观察这幅作品时,极短时间内,高凡又收获了将近30点SAN值,但这也让更多的观众陷入惊恐、混乱等状态,马琳·杜马斯是其中反应最激烈的一位,但高凡总觉得她被收割的SAN值没那么多。
等着高凡瞧见吕国楹和劳伦斯也目瞪口呆得站在那时,高凡重新把这幅画翻转了过来,用背面对着所有人。
接着,高凡就站在他的画旁,微笑着望向所有人。
而在勉强收拾情绪,稳定心态,重新回到这个世界的众人看来,这个衣着不够合体的东方青年,却笑得仿佛一个恶魔,或者说,笑得像是一个恶作剧之神。
第108章 今夜波士顿的星光为你而亮
半个小时前。
加德纳博物馆外。
红毯环节早就结束了,但记者只走了一半。
光鲜亮丽的红毯照片并不是他们想要拍摄的全部,剩下的记者还指望着收获一些更劲爆的新闻内容。
博物馆那个前卫的造型——一面超过三十米的透明玻璃墙幕,为偷窥和偷拍创造了绝佳条件,从这个角度,通过高倍数的数码相机镜头,仍然能够比较清晰得拍摄到一些馆内照片。
“咦……?”一个娱乐记者注意到一个异常,他的数码相机镜头晃到会场一角时,镜头中显示,有个身材高大的金胡子男人跪下了。
他好像是在跪拜那位年轻画家手中的画,真是古怪,画上有什么?上帝么?
虽然不解,但记者还是飞快按着快门。
接下来,记者们的镜头,就记录到更加诡异的一幕。
当大群人,包括J·K女士、加德纳夫人以及一群政客、明星的人潮,涌到他们的镜头中时,他们都停止了谈话,开始飞快调整相机焦圈,一张一张的去记录所有人的表情,因为此刻镜头中出现的80%以上的人脸,都可以独自担起一份报纸头条的黑字主题,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表现得更加‘离谱’一点。
很快,他们就抓拍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那些镜头来得如此容易,甚至让他们难以想像。
当那个年轻的东方画家,把手中的画,对着所有人展示时,一刹那仿佛有闪电击中了所有人,大家脸上都浮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疑惑和惊恐,甚至有人惊呼出声——当然,记者们听不见他们的呼声,但是从动作中就能够解读出来。
紧接着一些人脸上浮现出疑惑的表情,并做出了前倾身体,试图探寻画中究竟有什么的动作,下面就是更大的恐慌浮现在所有人的情绪中,他们中有一些在往后退,有一些真得叫出声来,最夸张得是马琳·杜马斯。
这位来自非洲的女艺术家,她跪伏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似乎在对着非洲的神明祈祷。
记者们屏息静气,他们不敢相信这样夸张的好运来到自己头上,生怕一出声梦就会醒,但手中的快门却已经按出火花了,即便是梦,到醒了他也得把这个场景画出来,因为那太有趣了!值好几个黑体字的头条新闻!
“天啊天啊天啊……发生了什么……马琳·杜马斯竟然跪下了……她是在对着那个年轻的东方画家下跪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让马琳·杜马斯跪下……”有个记者一边念叨一边仿佛眼睛长在取镜器上不放手。
另外一个记者的镜头对准了一个细节,就是J·K女士和加纳德夫人握紧的手,两个世界知名的女性名流,在这一刻像是小姑娘那样,把手紧紧得握在一起,同时加纳德夫人的难以置信,J·K女士的震惊,都浮现在其中每一个微表情中,把这张照片冠之以‘神启’之名毫不夸张。
而其他的、仍然停留在加纳德博物馆外没有离开的记者,同样在自己的镜头中捕捉到了他们想要的大新闻,包括波士顿市长像是小孩子一样逃开的画面,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抓紧身边男性手臂的镜头——这是他双性恋的恋人么?一起来看画展,真够浪漫的。
收获满满。
现在大家的疑惑只剩下一个。
究竟是什么,为他们带来了如此丰硕的收获,那个神秘的、年轻的东方画家,他向大家展示的画作内容究竟是什么?是上帝的启示,还是魔鬼的威胁,除了存在于宗教中的神明,他们不相信还有什么能给这些惯于表演的政客和明星,带来如此之大的震撼。
艺术能够触动人心,但没听说过哪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让人跪拜的。
这样想着,记者们不约而的把镜头焦点对准了那个背对着他们的瘦削身影,他们把心中巨大的好奇和疑惑都放在手中的镜头上,相信这一张又一张的背影照片,将成为他们报纸上的焦点,把神秘和困惑不止留在他们心中,还要传递给所有的读者。
……
此刻。
博物馆内。
“祝贺您!一幅神奇的作品!PACE有荣誉可以收购这幅画么?尊敬的GAO。”
首先向高凡表示祝贺的,是PACE的老板艾恩,他第一个找到高凡,试图像上次一样,获得这幅画的收购权。
艾恩意识到,这是超出人类艺术常理的一幅画。
足够开宗立派的作品!
艾恩的话,高凡听见了,但他无暇答复。
现在可不是国内双年展的时候,艾恩在那时是整个圈子的中心,但在此刻,比他更受关注的收藏家和艺术家比比皆是,于是第一个恭喜高凡的艾恩,瞬间就被淹没在更多的赞誉声中。
“可以让我再多看一眼么?”
“您是用怎样的创作技法来进行表达的?”
“强烈的出画效果和沉浸式的体验感是怎么做到统一的?”
先冲上来提问的,是艺术家和艺评人,这就像是立体主义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时那样,不,立体主体尚有欣赏的门槛,但眼前这幅划时代的作品,就连普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会被震撼到,世界艺术史上没有过这样的作品,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他们迫切得想要知道,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技法,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面对七嘴八舌的提问,高凡根本无法回答,劳伦斯适时为其解围,许下了如果主办方允许,接下来会进行一个专门的提问环节,以供大家进行艺术交流的承诺后,把高凡和画,一起带出了人群。
艺术家毕竟不是小报记者,况且在这种环境下,无法进行有效交流,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便微笑着目送高凡和劳伦斯离开,不知道谁开了头,一阵掌声起了头,从微弱到强烈,这些来自十数个国家的知名画家,同时对着高凡鼓起掌来。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这掌声是对绘画界一次开创性尝试的赞许和钦佩。
又像是在某个强大的号召下,艺术家们群体的一次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