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第121节

  刻意高昂的尾调中,齐洛抬眼看向屏幕外沉默的众人。

  “还记得之前的解读么?【东海五山】中恰有一座蓬莱,所谓金银台便是高维干预系统中的设备合金外壳!”

  “所以我说,在那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夜里,李白第一次接触了高维文明,看到了近千年前徐福同样看到过的景象,大家觉得......合理么? ”

  合理么?

  仅从主播给出的这些线索和描述来看,简直不能再合理了,甚至李白的这个记录比徐福的还要更加合理。

  毕竟,他在诗中直接点出了【金银台】三个字,这般描述几近于明牌!

  深重且惊骇的呼吸声,自每个人鼓动的胸膛中不住发出。

  当历史被齐洛用如此巧妙的方式揭开真相后,那种奇特的感觉压根无法用语言去表达。

  沉寂,依旧持续。

  几十秒的空档之后,他又开口。

  “李白第二次见到高维干预方寸小世界的时候,已经是十年后了。”

  “那一年是唐开元五载,公元746年,岁月的风霜在带走他年龄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生的变局。”

  “这一年,堪破了人生的他上书归隐,重游齐鲁。”

  “所谓一场人生一场梦,千里快哉千里风!这一次,依旧在那块山水毓秀的大地上,了却了身前身后名的李白,登高望远,举头望月。”

  “然后......就看到了不可置信的一幕,一如十年之前!”

  轻快的声音与笔尖游走的声响相应相合,仿佛连时间都加快了流逝的速度。

  话音落下的那一秒,写好了文字的白板同时出现眼前。

  流光滑过文字,连带着星辰一同跃入众人视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瀛洲同蓬莱一样,也是【东海五山】之一,至于【金银台】,我想无需我在赘述了吧?”

  齐洛笑着说出一句,眸色中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两次奔赴齐鲁,两次见证【高维干预方寸小世界】,我想.......整个九州也怕就只有诗仙有这种运气和奇遇了......”

  【咦?不对啊!】

  正当齐洛感慨之际,空荡一片的屏幕上突然滑过一道弹幕,吸引了众人视线。

  【李白这运气也太好了吧......怎么两次都被他给碰到了呢?同时期那么多的诗人,为何偏偏就是他?这也太巧合了一些.......】

  “好问题!”

  齐洛没有回避,甚至还朝镜头外竖起了大拇指。

  “为什么只有李白看到了并且记录了下来是吧?理由其实很简单......”

  “因为他去齐鲁大地的那两次,恰好就碰上了【归墟】的能量大规模外溢!也便见证了干预系统的出手干预!”

  “这两次能量的大规模外溢,在相关文献史志中都有明确的记录。”

  “你们说......巧不巧?”

第143章 津門UFO事件也是【高維小世界】?最不寒而慄的佐證!

  2025-03-05 10:43:43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冷风在镜头中打了一个旋,紧接着便迅疾飘散,似是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折转惊吓到了,有点不知所措。

  争论不休的直播间,陡然沉默,观众们目瞪口呆的望向屏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么明显的一个逻辑漏洞,这就被他给解决了???

  讲真的,刚刚过去的五分钟里,众人情绪其实经历了尤为跌宕起伏的转变。

  当齐洛最开始说出那两句指向性尤为明显的诗歌时,他们被震撼的无以复加,但紧接着就开始怀疑。

  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有些太过巧合,怀疑主播是不是故意在倒果为因,怀疑齐洛放大了诗词的本意进行了歪曲的理解。

  毕竟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开元二十四年和天宝五年的诗人那么多,凭啥就只有李白连续两次看到了高维设备的合金外壳。

  这也太天选、太刻意了一些!

  但现在,当堪称王炸的例证搬出来后,那些萦绕脑中的疑虑与不解,瞬间便烟消云散了。

  内心的情绪曲线,也如同春水催潮般,用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节节攀升!

  “《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齐鲁蝗起,天大旱,民食子.......”

  昏灯之下,解密打开。

  齐洛语气深重的抛出一个佐证,目光同时望向镜头。

  “这是发生在公元736年的真实历史事件,而那一年李白恰好就在齐鲁,也恰好写下了《游泰山六首》。”

  淡淡的声音中,观众们思维并未凝滞。

  话音刚刚落下之际,便有人跟进提出质疑。

  【我大概明白主播的意思了,就是说这场蝗灾是因为归墟异变引起的是吧?所以才会有高维干预系统进行干预?可问题是九州古代蝗灾何其之多,凭什么就说这一场是由归墟引起的??】

  当这条弹幕出现后,直播间内其他观众立即表示了赞同。

  的确是这个道理,总不能将所有的自然灾害与归墟联系到一起吧?那样也太牵强了一些!

  屏幕之上瞬间被密密麻麻的弹幕占据,齐洛笑呵呵看了一会,端正坐姿后轻声开口。

  “判定这场蝗灾是由归墟能量释放引发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地域】,二是【异象】!”

  “首先,蝗灾是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这里最靠近渤海湾,从地域的角度进行佐证应当没什么问题吧?”

  “其次,便是异象!《新唐书》和其它史志在记载这场自然灾害的时候,还用了三个很意思的描述!”

  说话间,齐洛拿起白板,手速飞快的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翻转过后呈现在镜头前。

  观众们将身体往屏幕前凑近几分,出声念读过去——

  【三月不起雨】

  【海沸不止息】

  【海水赤三日】

  越往下看,观众们的声量就越小,某些熟悉的感觉,也在这个过程中浮现而出。

  没记错的话,主播在讲西汉初元年间那场海啸的时候,当时渤海湾也出现了类似的异象。

  所以......这真的不是巧合与刻意?

  “解题思路已经给大家了,我相信你们应该能够很迅速的推导出答案!这一次的能量释放是极度恐怖的,不仅仅只有海沸这一个指征,三月不起雨是能量释放后的巨大蒸腾,而海水赤红三日则是能量爆发后的浓烈颜色!”

  “所以,这压根就不是李白运气好,而是归墟在漫长的能量积蓄后,终于选择了再一次的爆发与释放!”

  他语调清亮的说着,长出一口气。

  “第二次,是唐天宝五年,那一年的天地好像也很不温顺。《沧州志》载,天宝五年沧州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溢,沿线倒灌数百里,淹死人畜无数!”

  “沧州.......距离渤海湾仅六十公里!”

  齐洛说着,朝木椅靠背上靠去,端于手中的茶盏里升腾出袅袅热气。

  “两次由归墟能量爆发引发的自然灾害,李白都在场。两次由高维文明干预引发的天地异象,李白也在场。”

  “这般奇特的经历,于他来说也是一场颠覆三观的梦魇,就如同诸位一般。”

  “从那以后.......他就变了!”

  “开始肆意的挥洒人生,不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所以他才会写【人生得意须尽欢】!”

  “开始信道修仙,开始用文字构建出他在开元二十四年和天宝五年惊鸿一瞥后的幻想世界!所以他才会写【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柔光下的齐洛,满脸唏嘘的说着,茶盏在灯火的照耀下泛动着流萤一般的光芒。

  观众们耐心的听,脸上表情也慢慢开始生动。

  以往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说诗人风格的转变与人生经历有关,那时候不理解,但今天齐洛却用实际案例给他们上了一课。

  这一课.......的确受益匪浅!

  “除了李白之外,唐朝的白居易、吴融他们同样也看到过相似的景象,譬如吴融就写道【亦似蓬莱巅,金银台叠蹙】!这一句......与李白的记录几乎一致!”

  “所以诸位.......”

  将茶盏轻轻放到桌面上后,齐洛突然拔高了声音。

  观众们迅速从杂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朝屏幕中望去。

  “现在你们应该能够接受我的观点了吧?从战国开始一路走来,【高维干预方寸小世界】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不断被目睹、不断被记录!”

  “所谓的金银筑楼阁,俨然就是几千年来一直运转在苍穹之上的合金装置,如同幽灵一般,窥探或护佑着脚下的海域。”

  “当然,你们也可以提出质疑,毕竟你们没见过,这么些年也一直都挺风平浪静的.......”

  他如此说着,嘴角缓缓浮出一抹微笑,略微停顿几秒后,又重新看向了镜头。

首节 上一节 121/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僵尸道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