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第3节
齐洛只是微笑着看,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反驳。
毕竟,别说是直播间里的观众了。
今天下午,当脑海中出现与之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后,自己都觉得有些太过荒诞离谱了些。
被质疑,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他此时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质疑。
有质疑,才会有期待。
有期待,才有把直播间做起来的可能性。
自己可以摆烂,可以让这种日子乏味又潦倒的过下去。
可让六十岁的老妈弯着腰在餐馆里传菜这种事,就算畜生,都不可能眼睁睁的继续看下去。
眼前有灰尘在浮动,鼻腔中漾满了书本发潮腐朽的气息。
面对着满屏的讨论,齐洛舒了口气,尔后开口。
“我知道,大家听到我刚刚说的话,肯定有点难以消化。”
“但事实,的确是这个事实。”
“那接下来,我就告诉大家,为什么《红楼梦》.......是本鬼书!”
低沉的声音,在夜色的映衬下,自带一股安人心神的魔力。
观众们此前疯狂躁动的内心,也在时间的缓缓流逝中,趋于平静。
齐洛从桌上拿起了一本线装的书籍,举在镜头前。
折扇边缘自扉页上竖排的三个字上划过去,轻盈的声音中,他淡淡开口。
“这是华夏书局1970年出版的红楼,用的是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石头记》!”
“来,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要叫《石头记》?”
问题被抛出,屏幕前安静观看的冯爽轻轻皱了皱眉。
随后抬手敲击了两行文字发送出去——
【没记错的话,目前红学会比较正统的解释是:传说有一块女娲补天剩下的灵石,因为过久了乏味无趣的生活,所以下凡去体验人间的生活。这块灵石的化身就是贾宝玉。】
“这的确是当前比较主流的一种解释”,齐洛看到了冯爽的弹幕,笑着点点头。
“但我要告诉诸位的是,这个解释太牵强、太虚幻、太不符合常理。又或者说,这个解释,压根就是错的!”
??
此话一出,冯爽一愣。
疑惑加深的同时深深望了齐洛一眼,心说这哥们儿还真是好强的勇气,直接diss向来高傲的红学会。
今天要是不给出一个令人更加信服的理由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思考的过程中,齐洛声音再度传来。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贾宝玉的身世如此玄幻的话,那是不是代表着这本书也是玄幻的基调?”
“就像《西游记》,开头也说孙悟空是一只吸日月精气的石头所化,后续的描写,基本都是神佛仙魔、洪荒玄幻。”
“这......才是一个作者写书的基本逻辑和格调。”
“可红楼呢?通篇都是极致的写实,丝毫不见夸张和虚拟。”
“这合理吗?一点都不合理!”
平稳的声音中,折扇被用力打开。
齐洛轻轻摇摇头,端起桌上的茉莉花茶喝了一口,咂吧一下嘴。
“所以,用贾宝玉身世来命名的解释,是错的,是不符合逻辑的!”
“真正的解释,只有一个!”
“那就是,《红楼梦》压根就不是写活人活物的书!书中出现的场景是死景、物品是死物、人物是死人!”
“所以,它的另一个名字,才叫《石头记》!”
“因为........在九州自古以来的文化中,被记录在石头上的文字,都有一个通用的名称——碑文!”
“而碑文被应用最多的场景,就是........”
“墓志铭!”
“那你们说,书名中的石头又指的是什么?”
“当然.......是墓碑了!”
第3章 恐怖紅樓:鬼詩、鬼數和鬼詞!
2025-03-05 04:49:25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冯爽的头发根,有那么一瞬,好像直直立了起来。
背心发寒的感觉,也在同时窜入脑后中枢。
指尖有些麻木,嘴唇也轻微哆嗦了几下。
在这盛夏闷热的炎夜中,他甚至推手关紧了半开的窗。
碑文、墓志铭、墓碑.......
当齐洛说出对《石头记》的理解后,那股子荒诞和诡异观感,终于开始疯狂蔓延。
只是,他终归不是那种容易信服的小孩子。
即便知晓齐洛这番解释站在“书名直译”的角度来看,确实比前一种更加直击人心。
但也需要与《红楼梦》本身的内容结合起来剖析,才能更有说服力。
否则的话,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断章取义罢了。
所以,在短暂的惊诧后,冯爽再度发送起弹幕。
【《石头记》解读成墓志铭,角度倒是很新奇,但佐证呢?总不能只凭借书名就说红楼是本鬼书吧?】
弹幕滑过的同时,自然也引发了其它观众的共鸣。
类似的附和,纷纷跃动而出。
【对啊!说墓志铭,总得有原因吧?那我是不是可以说《西游记》是写旅游的,《三国演义》是三个国家在拍电视剧?】
【感觉这哥们儿有点蛊惑人心的嫌疑,有些太抠字眼了,凭借“石头”两个字断定一本书的基调背景,太狭隘了。】
众人的思维,在此刻几乎趋于一致。
反对与否定,也是人类在面对未知时下意识会做出的举动。
齐洛理解,但不惯着。
于是,在满屏吵的沸沸扬扬的那一刻,他再度开了口。
“我敢这样来解读红楼,自然有可以佐证的东西。”
“接下来,我会从开篇、线索和细节等方面去解读。”
“真正意义上,将一个隐藏在书本笔墨之间,诡异阴冷的红楼世界,呈现给大家!”
轻松却笃定的声音中,弹幕数量骤减。
视野中,仍有灰尘飘荡,映衬的那本深蓝封面的线装书,更加老旧古朴。
“首先,是开篇!”
齐洛抬手,将手中的《石头记》翻动两页。
密密麻麻的文字,充斥眼前。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代入的便是一僧一道的视角,僧道二人于一处大石下驻足谈论,从而引出后续的故事。”
“这一点,不是我个人编纂妄言,而是正儿八经的书中内容。那请问诸位........”
“在九州的文化体系中,僧道与墓碑的这种搭配,会出现在......何种场景之下呢?”
僧道与墓碑的搭配?
直播间中的众人咀嚼着这句话,几乎不用怎么去思考,纷纷将那显而易见的两个字打在了公屏上。
“对咯!看来大家很清楚嘛。九州传统文化中,唯一能让僧道下山出庙,面碑驻足的,只有一件事——法事!”
齐洛笑呵呵的说着,挥动折扇扇了扇周身的热风。
“所以诸位,曹雪芹在开篇就给我们交代了这本书的背景。”
“僧道下山,为死去的大家族做法。全书内容,自然是描写群鬼家族的鬼书!”
“换句话说,《红楼梦》压根就不是一部小说。”
“而是.......一本长达73万字,用于记叙死人死事的——”
“奠文!”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