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901节
当然了,这也在情理之中,不管是李岩还是黄宗羲,都不是进士出身,方以智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官场失意,阅历不足,唯有高弘图,进士出身,从中书舍人做起,一路从监察御史佥都御史,再到左都御史工部侍郎、户部尚书,朝中的机要位置,干了一个遍,能力确实不俗,而且阅历更深,对于操刀科考部变法,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
朱杰摇摇头,这下子,高弘图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可惜,现在的礼部未来是要代替外交部接管所有洋务的,不再适合负责整个科举,从方案上看来,方以智的方案破坏性足够大,但是如何保证平稳,却是非他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胜任的了的,阅历限制了方以智的能力,眼界足够,但是这动手的能力确实差了老多。
现在也只有暂时将就了,也罢,干脆将高弘图放在科考部担任尚书,将方以智放在礼部担任尚书,反正方以智是学贯中西,与洋人打交道最是擅长,刚好人尽其才了。
一道旨意,高弘图与方以智就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互换了位置,令朝堂上的官员们大跌眼镜,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这几天已经在朝堂上传开了,最后,没有想到的是,主持科考改制的不是李岩、不是孙传庭也不是方以智,反而是垂垂老矣的高弘图!
连高弘图都是颇感意外,既然皇上这么看重科考的改制,那使用的必定应该是他最信任的人才对,自己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不够嫡系吧?在南京的时候,甚至没少跟皇上捣乱,现在皇上竟然破天荒的让自己来挑起重担来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李定国的奏章
科举变法虽然事关重大,但是终究还有着一年半的准备时间,再不行,甚至还可以顺延一年,高弘图以及孙传庭等人有的是时间准备、筹措,高弘图阅历深沉,已经年过花甲,在仕途上,基本上已经到了顶点,如果想要真的彪炳史册的话,那可以说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不用朱杰督促,高弘图都会玩命的去做好,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名声可比小命金贵多了。
眨眼间,就是两个月过去。
关内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务,但是,满洲与漠南却是喜讯传来。
首先是李定国传来奏章,拟从满洲旗民之中招募精壮,补充天威军兵力,毕竟,满洲旗民生活在酷寒之地,身体强壮,精通骑射,是天生的骑兵料子,这是中原民众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想要经略好整个满洲,单单靠着从关内调入的天威军,只怕还力有不逮,单单辽东与吉林境内倒是还好说,可是再向北,到了黑龙江流域,甚至黑龙江以北,常年冰天雪地,中原的将士到了这种地方,对气候极不适应,战力大减,对于边疆防务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是以,李定国上奏朝廷,请求以旗民与蒙古牧民为主,招募兵员,筹建一镇兵力,全部都是骑兵,以天威军第四镇驻守辽东,以拟组建的满蒙镇骑兵攻略北方,驻守黑龙江流域,不过,很明显,想要驾驭住满蒙骑兵,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胜任的,一旦满蒙骑兵起了二心,可是麻烦的很。
“白谷,一帆,你们都看看吧,宁宇发来的奏章,你们两位认为如何?”
孙传庭与徐一帆看了一遍奏章,互相对望了一眼。
徐一帆沉声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宁宇大人奏章中筹建满蒙骑兵一事颇为中肯,以辽人守辽地,这是百年来大明的国策,现在满洲既然已经灭国,那我们的疆域就会向北继续推进上千里不止,到了北方苦寒之地,关内的将士驻防极为不便,无法忍受住其中的严寒,这已经与战力无关了,完全就是对人体极限的考验,臣同意李定国大人的意见,筹建满蒙骑兵,经略满洲,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天威军全数撤出,毕竟,如今满洲全境已经没有成规模的战力了,根本无法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威胁……”
孙传庭附和道:“一帆说的不错,不过,唯一担心的就是满洲旗民与蒙古牧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不能不加以防范,臣以为,即便是组建满蒙骑兵,也必定要抽调一支精锐作为骨干力量,同时委任一位上将担任总兵官,节制满蒙骑兵,方才可行……”
朱杰点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就让段暄去吧,传旨,情报部侍郎段暄出任北满洲巡抚,兼任北满镇总兵,统辖松花江以北所有军政事务,筹建北满满蒙骑兵镇,巡防诸处!驻地建州卫。”
徐一帆想了想,低声道:“皇上,其实想要真正将满洲纳入大明的版图,最好的办法,就是徕民!”
“哦?”
朱杰饶有兴趣的看了徐一帆一眼,问道:“说说看,怎么徕民?”
徐一帆沉声道:“现在整个满洲所有的人加在一起,甚至连原始部落的野人女真算上,都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了,而且其中还要不少汉人与蒙古人,满洲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有的是良田,我们只需要从关内向着满洲迁移人口,不需要多了,哪怕是仅仅迁移两三百万人,那那些满洲人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会被大明的先进文明给同化,到时候,就是要他们造反,他们也没有那个野心跟胆量了。”
“哈哈!”
孙传庭大笑道:“皇上,后生可畏啊,一帆现在不光是武略,连庶政都是行家了,徕民,绝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啊,现在在直隶、山东、河南有的是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只要我们给这些人开出足够优厚的条件,这些人会抢破了头跑过去的,到了满洲之后,开垦良田,不用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满洲人给教化了,甚至满洲兵力的粮饷都可以实现就地解决了,给朝廷可是解决了大难题!”
朱杰跟着笑了,说道:“这个,朕可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要知道他的恩师可是卢象升大人,那绝对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优秀的儒帅了,白谷,可以拟旨了,从京畿三省,还有陕西省招募流民,前往满洲,只要答应前往满洲,他们开垦的土地,全部归个人所有,十年内,免征任何税赋,同时,连续五年,每年每人赐粮五十斤,一旦落户,朝廷赐落户银一两,具体的安置,着李定国与段暄自行处置,五月,留天威军第四镇继续坐镇盛京,其余各镇尽皆调回关内,另行安置!”
不愧是皇上,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不管是徐一帆还是孙传庭,哪里敢有这样的想法?免征十年税赋啊,也就是说十年之内,关外的流民所有的收获都是自己的,不管你挣了十两银子,还是一百两银子,都是自己的,非但如此朝廷还要赐下落户银,还要连续五年赐粮,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哪怕是向来待遇优厚的天威军士兵,也不过如此了吧?可以想见,圣旨一旦颁发下去,招徕两三百万流民,对于朝廷来说,绝非难事,最多三年时间,满洲增加两百万汉民,绝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再加上本身生活在辽东的汉人以及被汉人同化的蒙古人,人口接近三百万,而满洲人口撑死了都不会超过百万,人口对比,三比一,满洲人即便是想要闹事,也难了!
“有了总督和巡抚之外,现在的满洲就缺一位长袖善舞的布政使了……”
孙传庭低声笑道。
“嗯,白谷,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不若让夏允彝走上一遭,你把人家儿子扔到了漠南,总要补偿一下人家吧?”
孙传庭笑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幺蛾子
刚刚解决了满洲的事务,紧接着宋佳行的奏章又到了朝堂。
宋佳行凭借着一万天威军精骑再加上天威军第三镇,合计三万多人的兵力,震慑整个蒙古,再加上巴林部在蒙古诸部之间,也是一流的部落,毫无疑问的震慑住了漠南蒙古诸部,这几个月来,漠南蒙古诸部纷纷表示臣服大明,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早已经没有了数百年前的风光与骄傲,二十年前,蒙古诸部奉满洲为主,接受满洲的册封,如今满洲已经灭国了,蒙古诸部看大明势大,纷纷有倒戈臣服于大明,不得不说,这些人已经得了软骨病了。
当然,这也与蒙古诸部之间的分裂有着巨大的关系,蒙古诸部没有哪一个部落具备统一蒙古的实力,即便是统一漠南蒙古,都做不到,最大的部落,如今能够集结的骑兵兵力,都不过五万人,根本无法与天威军抗衡。
宋佳行支持巴林汗在归化会盟,漠南蒙古二十四部,尽皆前来在宋佳行天威军的威慑之下,不得不表示愿意接受巴林部的节制,唯一一个棘手的就是科尔沁部了,自从林丹汗败亡之后,科尔沁部由于与满洲密切的联姻关系,发展迅速,已经坐稳了漠南蒙古第一大部落的位子,想要他们彻底服从巴林部的节制,那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最令宋佳行头疼的是,科尔沁部部落满封忠亲王宰桑木和正是大玉儿的亲爹,宰桑木和现在已经知道了大玉儿与大明皇帝的关系,父凭女贵,宰桑木和自然有理由去找宋佳行谈条件了,要么让自己同意漠南蒙古诸部,要么,自己科尔沁部独立于巴林部管辖之外,反正是受巴林部的节制,自己绝对不干,要不然,自己就亲自上北京城,面见皇上与娘娘,请他们做主!
宋佳行智者千虑,却是没有算计到大玉儿的身份,哪怕是自己对这个宰桑木和再不满,看在娘娘的份上,自己也不能怎么样啊,况且当初没有大玉儿全力营救,自己绝难逃出满洲的,救命之恩,使得宋佳行在宰桑木和面前,自然是矮了半截。
不过,让宋佳行改变主意,改为扶持科尔沁部,宋佳行绝对不会答应的,即便是科尔沁部的实力犹在巴林部之上,也绝对不能答应,自己坐镇漠南,节制蒙古诸部,最重要的就是信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自己朝令夕改,那蒙古诸部谁还服气?
最终,宋佳行还是选择了矛盾上交,毕竟牵涉到了娘娘,皇上的老丈人发话,就是要这个权力,自己怎么直接否定掉?
宋佳行一声令下,漠南蒙古二十四部所有的必须入京面圣,面谢圣恩,至于你宰桑木和的要求,那就想着皇上提去吧,我这个总督可是满足不了你。
宋佳行的奏章到了京城,漠南蒙古诸部的可汗在巴林汗的率领下,也已经进入了宣化,距离京城没有多远了。
不过,宋佳行的奏章只不过简单提了一下科尔沁部的事情,将最主要的笔墨,却是落在了如何控制蒙古诸部的上面,最有意思的是,宋佳行的奏章与李定国的恰恰相反。
李定国要求组建满蒙骑兵,以辽兵控制辽地,宋佳行却是请求朱杰内迁蒙古牧民,以蒙古牧民补充天威军与南京右镇各部缺失兵员,同时减少蒙古诸部的精壮人口,控制蒙古诸部的军事力量,与李定国、徐一帆的策略恰恰相反。
“诸位,你们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朱杰摇摇头,这下子,高弘图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可惜,现在的礼部未来是要代替外交部接管所有洋务的,不再适合负责整个科举,从方案上看来,方以智的方案破坏性足够大,但是如何保证平稳,却是非他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胜任的了的,阅历限制了方以智的能力,眼界足够,但是这动手的能力确实差了老多。
现在也只有暂时将就了,也罢,干脆将高弘图放在科考部担任尚书,将方以智放在礼部担任尚书,反正方以智是学贯中西,与洋人打交道最是擅长,刚好人尽其才了。
一道旨意,高弘图与方以智就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互换了位置,令朝堂上的官员们大跌眼镜,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这几天已经在朝堂上传开了,最后,没有想到的是,主持科考改制的不是李岩、不是孙传庭也不是方以智,反而是垂垂老矣的高弘图!
连高弘图都是颇感意外,既然皇上这么看重科考的改制,那使用的必定应该是他最信任的人才对,自己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不够嫡系吧?在南京的时候,甚至没少跟皇上捣乱,现在皇上竟然破天荒的让自己来挑起重担来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李定国的奏章
科举变法虽然事关重大,但是终究还有着一年半的准备时间,再不行,甚至还可以顺延一年,高弘图以及孙传庭等人有的是时间准备、筹措,高弘图阅历深沉,已经年过花甲,在仕途上,基本上已经到了顶点,如果想要真的彪炳史册的话,那可以说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不用朱杰督促,高弘图都会玩命的去做好,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名声可比小命金贵多了。
眨眼间,就是两个月过去。
关内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务,但是,满洲与漠南却是喜讯传来。
首先是李定国传来奏章,拟从满洲旗民之中招募精壮,补充天威军兵力,毕竟,满洲旗民生活在酷寒之地,身体强壮,精通骑射,是天生的骑兵料子,这是中原民众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想要经略好整个满洲,单单靠着从关内调入的天威军,只怕还力有不逮,单单辽东与吉林境内倒是还好说,可是再向北,到了黑龙江流域,甚至黑龙江以北,常年冰天雪地,中原的将士到了这种地方,对气候极不适应,战力大减,对于边疆防务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是以,李定国上奏朝廷,请求以旗民与蒙古牧民为主,招募兵员,筹建一镇兵力,全部都是骑兵,以天威军第四镇驻守辽东,以拟组建的满蒙镇骑兵攻略北方,驻守黑龙江流域,不过,很明显,想要驾驭住满蒙骑兵,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胜任的,一旦满蒙骑兵起了二心,可是麻烦的很。
“白谷,一帆,你们都看看吧,宁宇发来的奏章,你们两位认为如何?”
孙传庭与徐一帆看了一遍奏章,互相对望了一眼。
徐一帆沉声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宁宇大人奏章中筹建满蒙骑兵一事颇为中肯,以辽人守辽地,这是百年来大明的国策,现在满洲既然已经灭国,那我们的疆域就会向北继续推进上千里不止,到了北方苦寒之地,关内的将士驻防极为不便,无法忍受住其中的严寒,这已经与战力无关了,完全就是对人体极限的考验,臣同意李定国大人的意见,筹建满蒙骑兵,经略满洲,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天威军全数撤出,毕竟,如今满洲全境已经没有成规模的战力了,根本无法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威胁……”
孙传庭附和道:“一帆说的不错,不过,唯一担心的就是满洲旗民与蒙古牧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不能不加以防范,臣以为,即便是组建满蒙骑兵,也必定要抽调一支精锐作为骨干力量,同时委任一位上将担任总兵官,节制满蒙骑兵,方才可行……”
朱杰点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就让段暄去吧,传旨,情报部侍郎段暄出任北满洲巡抚,兼任北满镇总兵,统辖松花江以北所有军政事务,筹建北满满蒙骑兵镇,巡防诸处!驻地建州卫。”
徐一帆想了想,低声道:“皇上,其实想要真正将满洲纳入大明的版图,最好的办法,就是徕民!”
“哦?”
朱杰饶有兴趣的看了徐一帆一眼,问道:“说说看,怎么徕民?”
徐一帆沉声道:“现在整个满洲所有的人加在一起,甚至连原始部落的野人女真算上,都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了,而且其中还要不少汉人与蒙古人,满洲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有的是良田,我们只需要从关内向着满洲迁移人口,不需要多了,哪怕是仅仅迁移两三百万人,那那些满洲人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会被大明的先进文明给同化,到时候,就是要他们造反,他们也没有那个野心跟胆量了。”
“哈哈!”
孙传庭大笑道:“皇上,后生可畏啊,一帆现在不光是武略,连庶政都是行家了,徕民,绝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啊,现在在直隶、山东、河南有的是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只要我们给这些人开出足够优厚的条件,这些人会抢破了头跑过去的,到了满洲之后,开垦良田,不用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满洲人给教化了,甚至满洲兵力的粮饷都可以实现就地解决了,给朝廷可是解决了大难题!”
朱杰跟着笑了,说道:“这个,朕可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要知道他的恩师可是卢象升大人,那绝对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优秀的儒帅了,白谷,可以拟旨了,从京畿三省,还有陕西省招募流民,前往满洲,只要答应前往满洲,他们开垦的土地,全部归个人所有,十年内,免征任何税赋,同时,连续五年,每年每人赐粮五十斤,一旦落户,朝廷赐落户银一两,具体的安置,着李定国与段暄自行处置,五月,留天威军第四镇继续坐镇盛京,其余各镇尽皆调回关内,另行安置!”
不愧是皇上,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不管是徐一帆还是孙传庭,哪里敢有这样的想法?免征十年税赋啊,也就是说十年之内,关外的流民所有的收获都是自己的,不管你挣了十两银子,还是一百两银子,都是自己的,非但如此朝廷还要赐下落户银,还要连续五年赐粮,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哪怕是向来待遇优厚的天威军士兵,也不过如此了吧?可以想见,圣旨一旦颁发下去,招徕两三百万流民,对于朝廷来说,绝非难事,最多三年时间,满洲增加两百万汉民,绝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再加上本身生活在辽东的汉人以及被汉人同化的蒙古人,人口接近三百万,而满洲人口撑死了都不会超过百万,人口对比,三比一,满洲人即便是想要闹事,也难了!
“有了总督和巡抚之外,现在的满洲就缺一位长袖善舞的布政使了……”
孙传庭低声笑道。
“嗯,白谷,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不若让夏允彝走上一遭,你把人家儿子扔到了漠南,总要补偿一下人家吧?”
孙传庭笑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幺蛾子
刚刚解决了满洲的事务,紧接着宋佳行的奏章又到了朝堂。
宋佳行凭借着一万天威军精骑再加上天威军第三镇,合计三万多人的兵力,震慑整个蒙古,再加上巴林部在蒙古诸部之间,也是一流的部落,毫无疑问的震慑住了漠南蒙古诸部,这几个月来,漠南蒙古诸部纷纷表示臣服大明,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早已经没有了数百年前的风光与骄傲,二十年前,蒙古诸部奉满洲为主,接受满洲的册封,如今满洲已经灭国了,蒙古诸部看大明势大,纷纷有倒戈臣服于大明,不得不说,这些人已经得了软骨病了。
当然,这也与蒙古诸部之间的分裂有着巨大的关系,蒙古诸部没有哪一个部落具备统一蒙古的实力,即便是统一漠南蒙古,都做不到,最大的部落,如今能够集结的骑兵兵力,都不过五万人,根本无法与天威军抗衡。
宋佳行支持巴林汗在归化会盟,漠南蒙古二十四部,尽皆前来在宋佳行天威军的威慑之下,不得不表示愿意接受巴林部的节制,唯一一个棘手的就是科尔沁部了,自从林丹汗败亡之后,科尔沁部由于与满洲密切的联姻关系,发展迅速,已经坐稳了漠南蒙古第一大部落的位子,想要他们彻底服从巴林部的节制,那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最令宋佳行头疼的是,科尔沁部部落满封忠亲王宰桑木和正是大玉儿的亲爹,宰桑木和现在已经知道了大玉儿与大明皇帝的关系,父凭女贵,宰桑木和自然有理由去找宋佳行谈条件了,要么让自己同意漠南蒙古诸部,要么,自己科尔沁部独立于巴林部管辖之外,反正是受巴林部的节制,自己绝对不干,要不然,自己就亲自上北京城,面见皇上与娘娘,请他们做主!
宋佳行智者千虑,却是没有算计到大玉儿的身份,哪怕是自己对这个宰桑木和再不满,看在娘娘的份上,自己也不能怎么样啊,况且当初没有大玉儿全力营救,自己绝难逃出满洲的,救命之恩,使得宋佳行在宰桑木和面前,自然是矮了半截。
不过,让宋佳行改变主意,改为扶持科尔沁部,宋佳行绝对不会答应的,即便是科尔沁部的实力犹在巴林部之上,也绝对不能答应,自己坐镇漠南,节制蒙古诸部,最重要的就是信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自己朝令夕改,那蒙古诸部谁还服气?
最终,宋佳行还是选择了矛盾上交,毕竟牵涉到了娘娘,皇上的老丈人发话,就是要这个权力,自己怎么直接否定掉?
宋佳行一声令下,漠南蒙古二十四部所有的必须入京面圣,面谢圣恩,至于你宰桑木和的要求,那就想着皇上提去吧,我这个总督可是满足不了你。
宋佳行的奏章到了京城,漠南蒙古诸部的可汗在巴林汗的率领下,也已经进入了宣化,距离京城没有多远了。
不过,宋佳行的奏章只不过简单提了一下科尔沁部的事情,将最主要的笔墨,却是落在了如何控制蒙古诸部的上面,最有意思的是,宋佳行的奏章与李定国的恰恰相反。
李定国要求组建满蒙骑兵,以辽兵控制辽地,宋佳行却是请求朱杰内迁蒙古牧民,以蒙古牧民补充天威军与南京右镇各部缺失兵员,同时减少蒙古诸部的精壮人口,控制蒙古诸部的军事力量,与李定国、徐一帆的策略恰恰相反。
“诸位,你们说说各自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