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第144节
“报告元首!法本公司已经在各地开始进行人造橡胶的量产工作,虽然质量上略微不如天然橡胶原料,可是用来作为零件生产,现在已经毫无问题了。”博斯自豪的说道,也由不得他不自豪一番,这都是他个人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
“产量呢?足够供给部队了么?”阿卡多皱着眉头问道。
“恐怕不能,我的元首。”博斯小心翼翼的说道:“现在为了解决关于橡胶短缺的问题,整个工业链都已经被改进了,可是橡胶需求依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这个我知道,为了用更少的橡胶去生产更多的设备,民用汽车的轮胎宽度标准已经连续两次削减了,甚至有人在研究直径更小的城市用汽车轮胎。”阿卡多无奈的说道:“我甚至听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军用汽车轮胎的外轮廓,宽度被偷偷摸摸削减了1厘米,对么?”
“是啊!司令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依照您的指示,我军汽车装备数量还应该再多至少一倍。以装备更多的新建步兵师。可是我们实在没有太多的办法提高产量了。”
“没有一点办法再多了?”阿卡多问道。
博斯无奈的点了点头:“轮胎还有很多橡胶部件是消耗品,我的元首。除非用削减备用零件的库存来增加一线服役的橡胶产品数量。不过一旦出现需要补充的情况,就会捉襟见肘。”
“拿出十分之一的备用橡胶产品来!”阿卡多斩钉截铁的拍板道:“总要先让士兵们用上,才能轮到之后消耗的问题,对么?”
“那这两个月,汽车和坦克的产量还能再高一些。”博斯点了点头:“我这边情况还能好一些,因为英国海军只是封锁了中东石油进口,并没有大范围的封锁橡胶原料。”
“本以为赶走了联军军控委员会,我们这边就能放开手脚去扩大军备,看来还是我事先没有想清楚啊。”阿卡多突然觉得有一个意见相左的保守外交官斯特莱斯曼在外交部也不是一件坏事,可惜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送走了博斯,阿卡多看到了风尘仆仆赶到了柏林的克虏伯。两个人一起走进了会议室,阿卡多一时间想起了当年与克虏伯谈笑风生的日子,颇有一种岁月匆匆不再回头的失落感觉。
“最近步子迈的有点大,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局部混乱。没有大范围影响到军工生产,都是靠你上下奔走。我替德国人民谢谢你了。”阿卡多给克虏伯倒了一杯酒水,递了过去,然后一边给自己倒上一杯,一边说道。
“我的元首,不得不说,您最近有些操之过急了。”克虏伯叹了一口气劝说道:“一口气对容克贵族宣战,然后连着把一些庞大到极点的垄断财阀一起端掉。这是德国皇帝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危险举动,您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呢?”
“这个计划也是不得已为之。”阿卡多无奈的笑了笑:“他们暗杀犹太人,企图分裂大德意志党。党卫军对这种事情束手无策,只好兵行险招,出此下策了。”
他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还好我维持了我能控制的局面,垄断财阀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你就站在我这一边。因为你有眼光,看到了工业世界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学着那些蠢货固步自封。”
如果不合适你果断的将好处分给那些小资产阶级,又保住了一大堆支持你的垄断财阀,那么现在德国早就已经乱成一团了!更别说还有一群保皇派还有容克贵族在里面煽风点火,一边还有纳粹党出来趁火打劫——现在维持不乱的唯一原因,就是国防军还没有明确表态。
“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有什么该做的了。这个清洗过程已经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的停下。”克虏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成效也显而易见,大部分商品价格开始走低,工业成本持续下降,因为资本被分散打乱,市场也比之前更具活力了。”
“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克虏伯!”阿卡多很是开心的说道:“大德意志党就是为你们这样为德国强大做出贡献的商人服务的!”
“可是石油方面我们最近形势非常不好,所以这些敌人也开始借机反扑。原来已经恢复安宁了的地方现在又开始有了暴乱的迹象。”克虏伯恼怒道:“一旦耽误生产,那么我们做出的努力就统统白费了。”
“党卫军也不是吃素的!我既然敢把14000个德国的寄生虫丢进监狱,让他们去生产我们急需的战术背心。我就不在乎多抓2万人!”阿卡多狠狠的说道:“我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我党卫军的刺刀硬!”
“可是,石油一下子少了一半,让我们实在是有些心里没底啊!元首。”克虏伯焦急的说道——事关他整个集团的收入,也难怪他会如此心急如焚。
“奥地利的石油开采进行的怎么样了?”阿卡多想了想问道:“这奥地利的油田你也有不少股份,平时多上上心!”
克虏伯马上来了精神,他仿佛能看见一堆一堆的钞票在向他招手,于是站起身来回答:“我的元首,大约20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就位了,奥地利的石油开采也已经全面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不过要等到有大量的石油被开采出来,估计至少要到1935年。算上我们的石油储备总量,我们要等到自产油满足生产,还少了足足9个月的石油。”
“关键还是要看罗马尼亚啊!”阿卡多点了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恶成功与失败,就看默克尔在罗马尼亚的收获了。”
“对了。”他说到这里,想起了这一次招克虏伯回来的另一件事:“克虏伯,4号坦克的改进进行的如何了?”
“我的元首,改进非常顺利,大部分新生产的坦克都已经安装了加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大炮。我们经过试验,足以击穿任何现役坦克的前装甲板。”一说到自己的产品,克虏伯就开始滔滔不绝:“另外我们改进了观察瞄准系统,给炮长设置了独立的潜望镜环视设备。改进了炮塔的转动装置——这一切都是在简化基础上改进的,我们没有让4号坦克变得更复杂。”
“初期生产的坦克呢?改装起来困难么?”阿卡多又问了一句。
“我的元首,说句实话,现在我们缺乏的是武器的数量,而不是武器的质量。我们必须在东西两线都装备大量的坦克才能守住自己的防线。”克虏伯开始炫耀着自己从陆军将领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的军事学问。
“有道理!”阿卡多也觉得现在不是忙着改进坦克的时候,他要的是更多的坦克,有了更多的坦克才能在他心目中早就拟定好的战场打出更精彩的闪击战来:“那就先不给已经生产好了的4号坦克进行改装,直接下发给部队!老式的坦克给党卫军,新式的武器给国防军!枪支那边呢?顺利么?”
“我的元首。”克虏伯提起枪支来表情更加放松了,笑着回答:“g43交给克虏伯还有几个枪支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生产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先后已经大约为国防军提供了11万支这样的步枪,主要装备第一师的伞兵还有配发给每个步兵班的班长。”
阿卡多点了点头,结束了这一次的会面:“你替我去一趟汉诺威,那里的石油开采也有些日子了,虽然产量和储量都非常少,不过也算是一个进项。你去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回来给我一份报告。”
“那我就告退了。元首万岁!”克虏伯退到门口,立正敬礼。
第150章150罗马尼亚
一战后,东欧各国都急着把传说中祖先统治过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国家又因为靠近苏联而得到了英、法的“特别关照”,为了尽可能加强东欧新兴国家对抗苏联,英法支持波、罗扩大了自己的土地,没想到这实际上削弱了这两个小国。
战后的罗马尼亚,获得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这个以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为主的地区,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这两个以罗塞尼亚人还有乌克兰人为主的地区,以及南多布罗加这个以保加利亚人为主的地区。这种“疯狂”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尼亚拥有了三个近在咫尺的敌人:元气大伤但骨架仍在、处心积虑报复的苏联,愤恨不平的匈牙利以及心怀不满、嘟嘟囔囔的保加利亚。最终这三个“邻居”将“帮助”罗马尼亚完成一次令它刻骨铭心的“蜕变”……
战后的罗马尼亚,经济(尤其是石油开采)上的重建工作做的到是很快但是政治上却陷入了可悲的状态,虽然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了友好关系,还出现了所谓“小协约国”,但是1924年,曾经的学生运动领袖科德里亚努建立了铁卫队。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于所有偏激或者略微偏激的组织都是个机会——比如说纳粹还有大德意志党等,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也是如此,它的“一人一英亩”的口号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向了它,在城市中也赢得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的拥护,不过在议会选举中,铁卫队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
不过威胁越来越严重了,隔壁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还好说,但是德涅斯特河对岸有了德国工程帮助的的苏联逐渐在恢复元气,尤其是它庞大的军队,如果说效率上的提高还比较有限,但是规模和装备上无疑是更强大了,罗马尼亚的武器更新则还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不过苏联人暂时还不愿意去动背后有英法两个靠山的罗马尼亚,尤其是还要担心德国人把它夺走。
但是事情不会因为苏联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德国在战后崛起的速度让罗马尼亚人震惊,而它插手国外的决心也比罗马尼亚人的国王想象的更大。当罗马尼亚人迎来了德国人的特使默克尔的时候,很多政客心中或许已经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步的准备。
结果还没有等默克尔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斡旋,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投诚的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原本是被英国和法国支持的,不过却在个时候莫名其妙的站队到了德国这一边,不知道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过于异想天开,还是确实有着经天纬地的大智慧。
默克尔的罗马尼亚之行不是一次毫无准备的突击,而是整个德国几十个机构苦心经营了两年的成果。他们在罗马尼亚帮助德国树立了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就是安东内斯库。
在这位安东内斯库的帮助下,默克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国王陛下,让这位昏聩的罗马尼亚君主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骑墙派:将库存的石油的八成以中东石油的二倍价格卖给了英国人,而将剩下的两成还有未来两年的石油购买权暗中出售给了德国人。
英国人为此付出了努力,忍气吞声的希望维持与罗马尼亚的盟友关系,为此不惜付出巨额的石油款项。不过显然他们失败了,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被罗马尼亚给出卖了。恼羞成怒的英国人拒绝支付货款,侵吞了罗马尼亚发往英国的第一批几万桶石油。德国人慷慨的为英国人垫付了这笔资金,让罗马尼亚国王喜出望外。
德国人也没有闲着,他们扣下了正在基尔军港栖装的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并且威胁英国政府必须做出合理解释来说明近期发生一系列针对德国的挑衅行为。
最终英国人妥协了,捞到了中东石油好处的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取得的胜利果实,而他们也从德国染指罗马尼亚看出了德国东进的野心和动作,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退让。英国宣称绝不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并且对德国沉船事件表示歉意。
“产量呢?足够供给部队了么?”阿卡多皱着眉头问道。
“恐怕不能,我的元首。”博斯小心翼翼的说道:“现在为了解决关于橡胶短缺的问题,整个工业链都已经被改进了,可是橡胶需求依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这个我知道,为了用更少的橡胶去生产更多的设备,民用汽车的轮胎宽度标准已经连续两次削减了,甚至有人在研究直径更小的城市用汽车轮胎。”阿卡多无奈的说道:“我甚至听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军用汽车轮胎的外轮廓,宽度被偷偷摸摸削减了1厘米,对么?”
“是啊!司令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依照您的指示,我军汽车装备数量还应该再多至少一倍。以装备更多的新建步兵师。可是我们实在没有太多的办法提高产量了。”
“没有一点办法再多了?”阿卡多问道。
博斯无奈的点了点头:“轮胎还有很多橡胶部件是消耗品,我的元首。除非用削减备用零件的库存来增加一线服役的橡胶产品数量。不过一旦出现需要补充的情况,就会捉襟见肘。”
“拿出十分之一的备用橡胶产品来!”阿卡多斩钉截铁的拍板道:“总要先让士兵们用上,才能轮到之后消耗的问题,对么?”
“那这两个月,汽车和坦克的产量还能再高一些。”博斯点了点头:“我这边情况还能好一些,因为英国海军只是封锁了中东石油进口,并没有大范围的封锁橡胶原料。”
“本以为赶走了联军军控委员会,我们这边就能放开手脚去扩大军备,看来还是我事先没有想清楚啊。”阿卡多突然觉得有一个意见相左的保守外交官斯特莱斯曼在外交部也不是一件坏事,可惜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送走了博斯,阿卡多看到了风尘仆仆赶到了柏林的克虏伯。两个人一起走进了会议室,阿卡多一时间想起了当年与克虏伯谈笑风生的日子,颇有一种岁月匆匆不再回头的失落感觉。
“最近步子迈的有点大,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局部混乱。没有大范围影响到军工生产,都是靠你上下奔走。我替德国人民谢谢你了。”阿卡多给克虏伯倒了一杯酒水,递了过去,然后一边给自己倒上一杯,一边说道。
“我的元首,不得不说,您最近有些操之过急了。”克虏伯叹了一口气劝说道:“一口气对容克贵族宣战,然后连着把一些庞大到极点的垄断财阀一起端掉。这是德国皇帝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危险举动,您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呢?”
“这个计划也是不得已为之。”阿卡多无奈的笑了笑:“他们暗杀犹太人,企图分裂大德意志党。党卫军对这种事情束手无策,只好兵行险招,出此下策了。”
他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还好我维持了我能控制的局面,垄断财阀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你就站在我这一边。因为你有眼光,看到了工业世界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学着那些蠢货固步自封。”
如果不合适你果断的将好处分给那些小资产阶级,又保住了一大堆支持你的垄断财阀,那么现在德国早就已经乱成一团了!更别说还有一群保皇派还有容克贵族在里面煽风点火,一边还有纳粹党出来趁火打劫——现在维持不乱的唯一原因,就是国防军还没有明确表态。
“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有什么该做的了。这个清洗过程已经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的停下。”克虏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成效也显而易见,大部分商品价格开始走低,工业成本持续下降,因为资本被分散打乱,市场也比之前更具活力了。”
“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克虏伯!”阿卡多很是开心的说道:“大德意志党就是为你们这样为德国强大做出贡献的商人服务的!”
“可是石油方面我们最近形势非常不好,所以这些敌人也开始借机反扑。原来已经恢复安宁了的地方现在又开始有了暴乱的迹象。”克虏伯恼怒道:“一旦耽误生产,那么我们做出的努力就统统白费了。”
“党卫军也不是吃素的!我既然敢把14000个德国的寄生虫丢进监狱,让他们去生产我们急需的战术背心。我就不在乎多抓2万人!”阿卡多狠狠的说道:“我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我党卫军的刺刀硬!”
“可是,石油一下子少了一半,让我们实在是有些心里没底啊!元首。”克虏伯焦急的说道——事关他整个集团的收入,也难怪他会如此心急如焚。
“奥地利的石油开采进行的怎么样了?”阿卡多想了想问道:“这奥地利的油田你也有不少股份,平时多上上心!”
克虏伯马上来了精神,他仿佛能看见一堆一堆的钞票在向他招手,于是站起身来回答:“我的元首,大约20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就位了,奥地利的石油开采也已经全面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不过要等到有大量的石油被开采出来,估计至少要到1935年。算上我们的石油储备总量,我们要等到自产油满足生产,还少了足足9个月的石油。”
“关键还是要看罗马尼亚啊!”阿卡多点了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恶成功与失败,就看默克尔在罗马尼亚的收获了。”
“对了。”他说到这里,想起了这一次招克虏伯回来的另一件事:“克虏伯,4号坦克的改进进行的如何了?”
“我的元首,改进非常顺利,大部分新生产的坦克都已经安装了加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大炮。我们经过试验,足以击穿任何现役坦克的前装甲板。”一说到自己的产品,克虏伯就开始滔滔不绝:“另外我们改进了观察瞄准系统,给炮长设置了独立的潜望镜环视设备。改进了炮塔的转动装置——这一切都是在简化基础上改进的,我们没有让4号坦克变得更复杂。”
“初期生产的坦克呢?改装起来困难么?”阿卡多又问了一句。
“我的元首,说句实话,现在我们缺乏的是武器的数量,而不是武器的质量。我们必须在东西两线都装备大量的坦克才能守住自己的防线。”克虏伯开始炫耀着自己从陆军将领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的军事学问。
“有道理!”阿卡多也觉得现在不是忙着改进坦克的时候,他要的是更多的坦克,有了更多的坦克才能在他心目中早就拟定好的战场打出更精彩的闪击战来:“那就先不给已经生产好了的4号坦克进行改装,直接下发给部队!老式的坦克给党卫军,新式的武器给国防军!枪支那边呢?顺利么?”
“我的元首。”克虏伯提起枪支来表情更加放松了,笑着回答:“g43交给克虏伯还有几个枪支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生产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先后已经大约为国防军提供了11万支这样的步枪,主要装备第一师的伞兵还有配发给每个步兵班的班长。”
阿卡多点了点头,结束了这一次的会面:“你替我去一趟汉诺威,那里的石油开采也有些日子了,虽然产量和储量都非常少,不过也算是一个进项。你去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回来给我一份报告。”
“那我就告退了。元首万岁!”克虏伯退到门口,立正敬礼。
第150章150罗马尼亚
一战后,东欧各国都急着把传说中祖先统治过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国家又因为靠近苏联而得到了英、法的“特别关照”,为了尽可能加强东欧新兴国家对抗苏联,英法支持波、罗扩大了自己的土地,没想到这实际上削弱了这两个小国。
战后的罗马尼亚,获得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这个以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为主的地区,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这两个以罗塞尼亚人还有乌克兰人为主的地区,以及南多布罗加这个以保加利亚人为主的地区。这种“疯狂”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尼亚拥有了三个近在咫尺的敌人:元气大伤但骨架仍在、处心积虑报复的苏联,愤恨不平的匈牙利以及心怀不满、嘟嘟囔囔的保加利亚。最终这三个“邻居”将“帮助”罗马尼亚完成一次令它刻骨铭心的“蜕变”……
战后的罗马尼亚,经济(尤其是石油开采)上的重建工作做的到是很快但是政治上却陷入了可悲的状态,虽然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了友好关系,还出现了所谓“小协约国”,但是1924年,曾经的学生运动领袖科德里亚努建立了铁卫队。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于所有偏激或者略微偏激的组织都是个机会——比如说纳粹还有大德意志党等,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也是如此,它的“一人一英亩”的口号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向了它,在城市中也赢得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的拥护,不过在议会选举中,铁卫队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
不过威胁越来越严重了,隔壁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还好说,但是德涅斯特河对岸有了德国工程帮助的的苏联逐渐在恢复元气,尤其是它庞大的军队,如果说效率上的提高还比较有限,但是规模和装备上无疑是更强大了,罗马尼亚的武器更新则还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不过苏联人暂时还不愿意去动背后有英法两个靠山的罗马尼亚,尤其是还要担心德国人把它夺走。
但是事情不会因为苏联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德国在战后崛起的速度让罗马尼亚人震惊,而它插手国外的决心也比罗马尼亚人的国王想象的更大。当罗马尼亚人迎来了德国人的特使默克尔的时候,很多政客心中或许已经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步的准备。
结果还没有等默克尔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斡旋,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投诚的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原本是被英国和法国支持的,不过却在个时候莫名其妙的站队到了德国这一边,不知道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过于异想天开,还是确实有着经天纬地的大智慧。
默克尔的罗马尼亚之行不是一次毫无准备的突击,而是整个德国几十个机构苦心经营了两年的成果。他们在罗马尼亚帮助德国树立了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就是安东内斯库。
在这位安东内斯库的帮助下,默克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国王陛下,让这位昏聩的罗马尼亚君主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骑墙派:将库存的石油的八成以中东石油的二倍价格卖给了英国人,而将剩下的两成还有未来两年的石油购买权暗中出售给了德国人。
英国人为此付出了努力,忍气吞声的希望维持与罗马尼亚的盟友关系,为此不惜付出巨额的石油款项。不过显然他们失败了,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被罗马尼亚给出卖了。恼羞成怒的英国人拒绝支付货款,侵吞了罗马尼亚发往英国的第一批几万桶石油。德国人慷慨的为英国人垫付了这笔资金,让罗马尼亚国王喜出望外。
德国人也没有闲着,他们扣下了正在基尔军港栖装的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并且威胁英国政府必须做出合理解释来说明近期发生一系列针对德国的挑衅行为。
最终英国人妥协了,捞到了中东石油好处的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取得的胜利果实,而他们也从德国染指罗马尼亚看出了德国东进的野心和动作,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退让。英国宣称绝不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并且对德国沉船事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