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第564节
另一个可怕的更改还是在艇艏的声呐系统方面,因为有阿卡多早在1925年的系统性的武器科技储备,德国在很多武器设计方面一点儿都没有走弯路,也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发展和研究,加上德国在科技方面的一贯领先,造就了一大批领先世界的先进电子设备,雷达和声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于是这个内部空间比较宽裕的新型潜艇,就被赋予了更多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俨然成了一艘现代潜艇的真正祖先。艇艏的声呐让它具备了在水下发射鱼雷直接攻击的可怕能力,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不用潜望镜辅助瞄准,就能直接发射鱼雷对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潜艇。
另外它还装备了一个可折叠的小型雷达天线,可以搜索海面附近25公里范围内的敌方舰艇,并且警戒附近75公里范围内的飞机。这一成就配合上200米的最大下潜深度,使这款潜艇成为了现如今技术几乎不可能被击沉的最安全的水下杀手。
当然,这是德国现代化海军重组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德国海军将以三种舰艇作为海军主力,一种是以护航为主要功能的反潜防空导弹驱逐舰和巡洋舰,一种是作为舰队核心的航母,另一种就是远洋潜艇。
这种已经被事实证明了正确性的海军发展方向,让德国人跳过了自身发展来不及追上的战列舰差距,直接把世界海军拉进了以航母为核心的航空舰队时代,也让原本弱小的德国海军一跃成为了世界一流海军力量,进而打败了强大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
如今的海战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以英国引领时代潮流的海军大舰巨炮时代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尾声,而以德国日本美国这些新兴海军强国为先驱的航空舰队时代已经悄然揭开了自己的面纱,展露在各国海军将领面前。
以雷达和舰载机作为侦查手段,海军已经具备了全天候立体式的侦查发现能力,以往海战模式下威力强大的巨炮因为射程的制约,无法再威胁到现代化航空母舰舰队,那毁天灭地的威力也随着射程不足的尴尬境地变得毫无作为,德国痛击英国本土舰队和太平洋上美日海战,已经证明了航母舰队在海战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些列队开炮的海战模式已经开始逐渐减少。
当然了,那些东京大本营里,成天叫嚣着要用战列舰上的主炮敲开美国西海岸大门的疯子,显然不算在时代进步的范围之内。毕竟用舰炮把敌人送进海底的场面实在是太让人流连了,所以有些人抱着舰炮至上的想法,还是绝对可以理解的……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阿卡多一样,能够清楚的看到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而沿用旧有的战争经验,才是其他世界强国能够选择的最佳模式。每一个强国都有自己关于战争的经验和总结,一战德国败了,促使德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验,《凡尔赛和约》又把德国的军工科技滞后了一段时间,这让德国的科技发展变得盲目又缺乏经验,于是阿卡多才有了插手和改变的机会。至于那些战胜国们,他们都笃定自己的经验,相信自己的方向更加正确。
满清入关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战争经验,骑射优于火器,勇武大于科技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他们笃信了两百年。所以不要嘲笑日本在38年的10月还相信战列舰能够战胜航母这件事,因为他们依靠大炮战舰崛起,这才刚刚30年,借鉴之前的大舰巨炮经验,完全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除了海军的战斗模式已经变化了之外,事实上德国空军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德国在飞机发动机上原本的技术积累并不超前,甚至说是有点儿落后。虽然在阿卡多掌握国防军科研大权的时代下了大力气弥补,但是也只能勉强维持不落后而已。
但是随着德国空军在前线获得了优势,并且俘获了一些航空强国的发动机,事实上德国技术积累已经完全追上了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强国英国,而且用了半年的时间,吃透了英国的劳斯莱斯发动机技术。
于是德国的发动机更加可靠,引擎的输出马力也更加强大,ta-152战斗机在实验状态下已经飞出了750公里每小时的极限飞行速度,这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英国最新的秘密武器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可靠性却比它的最强对手强了不止十倍。
谁能想象,在德国空军可怕的性能优势逼迫下,短短不满两年的时间里(从西班牙内战开始计算),世界主流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从每小时300公里左右,一口气提升到了现在的普遍550公里?而德国战斗机的飞行速度,竟然从可怕的550公里,飙升到了活塞战斗机的极限700公里以上?
德国轰炸英国一役,德国空军向世界展示了战略空军在优势制空权的保护下是如何轻而易举的摧毁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的,而伴随着德国部队在战场上空摧枯拉朽的战术空军又为所有人指明了战场支援空军的精髓所在。
不过真正改天换地的飞机还在德国人的实验室里,一旦这种新式的飞机出现在天空上,注定就又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人类将进入到崭新的航空时代,无论在速度还是在性能上,都会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当然,比起追求更快、更快、更快的空军装备,陆军的变化就更让人激动万分了。就在海军的第一艘燃料电池潜艇入役仪式正在举行的同时,在德国克虏伯工厂的生产车间里,陆军的最新武器装备,第一辆虎王坦克正在技术工人的驾驶下,小心翼翼的驶下生产线。
这可不仅仅是一辆坦克被生产出来,一种新式坦克开始进入服役这么简单的进步,虎王坦克的最终生产完成,标志着陆军装备开始向科技强化方面迈出了自己的步伐,德国装备在无法与对手在装甲厚度火炮威力上拉开距离的这个时候,在科技上率先实现了超越,重新建立起了自己在装甲武器上的领先优势。
抛开这辆虎王坦克在装甲和动力系统上的革新还有提升不谈,单说它使用了现在各国坦克上几乎看不见的先进设备,包括一些先进电子设备的雏形,就已经证明这款坦克绝对是这一时空中的跨时代产品了。红外线夜战系统和射击稳定系统已经可以看见未来主战坦克的影子,德军在装甲车辆上的领先,依旧无人能够挑战。
加上生产型号被正式命名为北欧神祗“奥丁”的新型直升飞机,德国打造空地一体式陆军作战方式的计划也正在稳步实施,最终会在不远的未来开花结果,成为陆军新的作战模式。而这种模式将会改变未来陆军的作战方式,德国装甲部队会在对手还没适应之前推出战争的新规则。
不过说起虎王坦克来,德国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进步比起虎王坦克本身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经过著名直升机生产商人佛郎克?艾尔斯通纳和克虏伯公司与白岚花集团联合推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械控制自动化生产线,这个生产线让德国在生产虎王坦克的时候减少了工时消耗,提高了工人使用效率,最终实现了将虎王坦克的生产成本压缩到了比虎式坦克还低的水平上。
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这种基于机械方面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事实上的自动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过这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的又一次飞跃,这标志着德国开始在工业产能上走上了提高的快车道,美国在这方面的略微优势现在正在被德国追赶,甚至是超越。
所以在阿卡多看来,真正致命的提升,是德国工业基础的提升,是第三帝国能源环境的改善,是整个欧洲工业能力整合的成功!这些发展和强化在短时间内虽然不会立刻作用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队身上,不过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成为德**队天下无敌的基石。
第678章678十一月
事实上乌克兰平原上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让人觉得寒冷了,尤其是在野外驻扎的部队,更是一到了晚上就非常难捱,毕竟乌克兰的天气,和温暖的欧洲天差地别。
双方都在准备着冬天作战必须的军用物资,棉衣帐篷,士兵的枪支防冻保护套还有防冻液,几乎能准备的东西,双方都在极尽所能的做着最后的储备。
阿卡多为整个东线的530万大军准备了白色雪地迷彩布料的防冻服,这些短款风衣带兜帽的防冻服甚至多数提前加工的款式上还带着两个方便装东西的两侧小兜,做工可以说是非常精良。
细心的德国后方甚至提供了整整4款白色的枪支伪装套,涵盖了德国mp-44突击步枪、g43半自动步枪、毛瑟98k栓式步枪以及mg42通用机枪。这样一来德**队在雪地的伪装程度将比历史上很多时候都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一次德国有备而来,为了提前储备过冬用的棉衣,阿卡多早在1925年就开始营建德**方的养殖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仅在《凡尔赛和约》的制约下,帮助德**方隐藏了大批管理人才和兵力,还在生产过程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鸭肉。
因为大量储备羽绒制品,甚至有一段时间德国的鸭肉制品出口周边13个国家和地区,一度让当时的法国人都享受了一把廉价鸭肉和鹅肉带来的消费体验。而德国则借着这种大规模养殖,暗中储备掺杂了鸡毛的劣质羽绒服。然后用这些劣质羽绒服在1937年到1938年时间里,实现了后方工人的保暖供给。
加上德国占领法国和荷兰,获取了大量的牧场,加强了本国的畜牧业还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使得德国在民用保暖物资上的产能非常富裕。
而这期间生产出来的优质羽绒服和棉服,以及大量的毛衣制品,都被德国人运到了前线,供给军方,让德国士兵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提前获得了足够的过冬衣物。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德军现在的过冬准备非常充足,甚至还做到了储备一些备用物资的地步。
另一方面,德国装甲部队对于冬天的准备工作更加专业和系统,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利用基辅还有华沙等前线工厂地区,德军坦克在加厚了前部装甲的同时,还加装了一种可以加热发动机的装置,至少在令下35度的时候,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为完全冷却的坦克还有装甲车,提高发动机热量以达到正常发动的温度。
另外随着罗马尼亚油田的产能逐渐提高,德军在东线的石油补给非常及时和充足,加上德军原本储备的油料比另一个时空多,所以德国部队的油料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阿卡多耳熟能详的另一个时空德军油料储备数量相比,德军现在手里的油料重量仍然比同期多出了整整130万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因为比起同期的德国,德军现在喝油的装备数量更多。
有了这些本钱,德国法本公司提供了足够多的防冻液,使得德国引以为傲的装甲车辆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车况。这样一来德国在防止车辆被冻坏完全无法使用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切需要做到的准备。
不仅仅烧的油料好了,德国装甲车辆在其他的准备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准备,比如德国坦克的履带宽度比起当年3号4号坦克来,要宽了两倍有余,新式的履带让豹式坦克还有虎式坦克在泥泞中获得了更好的通过率,也更适应雪地还有复杂路况,这也让德军装甲部队更有信心在冬季向前进攻。
同时做好准备的,还有德军的整整100万吨木炭和柴火,这些物资将随着部队向前推进,保证部队在野外能够生火取暖,或者加热车辆。这些木材都取自波兰还有德国境内的森林,为了准备这些物资波兰境内的林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了一块。原本以德军的准备程度,是不需要木材这种原始物资的,可是德军依旧还是准备了庞大的数量,其中甚至一部分还经过了干燥处理,简直就可以说是连一点儿助力都没有浪费。
这些物资的储备,支撑着德国装甲部队13100辆的各种坦克,还有7100辆的装甲车还有自行火炮,以及39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和摩托车,以及11300门大口径的支援型牵引火炮。530万士兵严阵以待,如果加上同时参战的罗马尼亚军30万人,芬兰部队20万人,意大利部队70万人,以及土耳其的后续部队50万人,德军在东线的地面总兵力超过700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比起陆军来,德国空军的准备也绝对可以用完全来形容,4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在工程兵还有战俘的帮助下,为东线整整2万架飞机修建了防冻掩体,这让波兰至乌克兰境内的德军飞机全部都可以在气温下降冰雪漫天的时候安置在屋子里——这个工程连阿卡多都觉得不可思议,德军高层竟然在想笨办法和好计策这两者之间,做到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点子。
另外德国人还准备了飞机的保护帐篷还有切割好的木板骨架,在德军推进到明斯克还有后面的斯摩棱斯克等地区的时候,用来快速建立起前线野战机场。更远的地方德军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有一份后续保障计划,毕竟根据作战时间的推移,预计攻击到莫斯科附近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春夏了。
因为获取了情报,德国依旧采取了防守势态,接近600万大军在等待着苏联红军的先期进攻,他们虽然没有准备如同波兰境内那种垛口式防御体系,但是他们前线地区准备了大纵深防御体系,尤其以基辅两翼为核心。
同样的,苏联红军也在朱可夫的率领下做着冬季进攻准备,比起德军这种在欧洲地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来说,苏联红军在寒冷的俄罗斯境内,则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别的暂且不提,就仅仅看苏联常备的棉衣数量,就知道他们对于冬季作战简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在冬季来临之后,降雪往往伴随着泥泞还有寒冷,这个时候大量依靠牲畜机动的苏联红军部队就迎来了自己作战的最佳时机。骑着战马的哥萨克骑兵将在寒冷的天气下大范围的迂回突击,成为冻得瑟瑟发抖的敌军步兵的噩梦,而苏联人对寒冷更强大的抵御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在寒冷的气候下发起进攻。
比起德军部队来,苏联红军的总兵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在东线整整分三个梯队准备了9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没有在波兰开始进攻的时候那些苏联红军精锐,可是依旧都维持了1个月以上的作战训练,有着还算不错的基本作战能力。
而经过2个月的拖延,美国援助给苏联的战略物资也从遥远的白令海峡运送到了乌拉尔山脚,这些先进的车床还有加工设备,给苏联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工业能力提升。
于是这个内部空间比较宽裕的新型潜艇,就被赋予了更多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俨然成了一艘现代潜艇的真正祖先。艇艏的声呐让它具备了在水下发射鱼雷直接攻击的可怕能力,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不用潜望镜辅助瞄准,就能直接发射鱼雷对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潜艇。
另外它还装备了一个可折叠的小型雷达天线,可以搜索海面附近25公里范围内的敌方舰艇,并且警戒附近75公里范围内的飞机。这一成就配合上200米的最大下潜深度,使这款潜艇成为了现如今技术几乎不可能被击沉的最安全的水下杀手。
当然,这是德国现代化海军重组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德国海军将以三种舰艇作为海军主力,一种是以护航为主要功能的反潜防空导弹驱逐舰和巡洋舰,一种是作为舰队核心的航母,另一种就是远洋潜艇。
这种已经被事实证明了正确性的海军发展方向,让德国人跳过了自身发展来不及追上的战列舰差距,直接把世界海军拉进了以航母为核心的航空舰队时代,也让原本弱小的德国海军一跃成为了世界一流海军力量,进而打败了强大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
如今的海战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以英国引领时代潮流的海军大舰巨炮时代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尾声,而以德国日本美国这些新兴海军强国为先驱的航空舰队时代已经悄然揭开了自己的面纱,展露在各国海军将领面前。
以雷达和舰载机作为侦查手段,海军已经具备了全天候立体式的侦查发现能力,以往海战模式下威力强大的巨炮因为射程的制约,无法再威胁到现代化航空母舰舰队,那毁天灭地的威力也随着射程不足的尴尬境地变得毫无作为,德国痛击英国本土舰队和太平洋上美日海战,已经证明了航母舰队在海战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些列队开炮的海战模式已经开始逐渐减少。
当然了,那些东京大本营里,成天叫嚣着要用战列舰上的主炮敲开美国西海岸大门的疯子,显然不算在时代进步的范围之内。毕竟用舰炮把敌人送进海底的场面实在是太让人流连了,所以有些人抱着舰炮至上的想法,还是绝对可以理解的……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阿卡多一样,能够清楚的看到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而沿用旧有的战争经验,才是其他世界强国能够选择的最佳模式。每一个强国都有自己关于战争的经验和总结,一战德国败了,促使德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验,《凡尔赛和约》又把德国的军工科技滞后了一段时间,这让德国的科技发展变得盲目又缺乏经验,于是阿卡多才有了插手和改变的机会。至于那些战胜国们,他们都笃定自己的经验,相信自己的方向更加正确。
满清入关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战争经验,骑射优于火器,勇武大于科技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他们笃信了两百年。所以不要嘲笑日本在38年的10月还相信战列舰能够战胜航母这件事,因为他们依靠大炮战舰崛起,这才刚刚30年,借鉴之前的大舰巨炮经验,完全还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除了海军的战斗模式已经变化了之外,事实上德国空军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德国在飞机发动机上原本的技术积累并不超前,甚至说是有点儿落后。虽然在阿卡多掌握国防军科研大权的时代下了大力气弥补,但是也只能勉强维持不落后而已。
但是随着德国空军在前线获得了优势,并且俘获了一些航空强国的发动机,事实上德国技术积累已经完全追上了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强国英国,而且用了半年的时间,吃透了英国的劳斯莱斯发动机技术。
于是德国的发动机更加可靠,引擎的输出马力也更加强大,ta-152战斗机在实验状态下已经飞出了750公里每小时的极限飞行速度,这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英国最新的秘密武器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可靠性却比它的最强对手强了不止十倍。
谁能想象,在德国空军可怕的性能优势逼迫下,短短不满两年的时间里(从西班牙内战开始计算),世界主流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从每小时300公里左右,一口气提升到了现在的普遍550公里?而德国战斗机的飞行速度,竟然从可怕的550公里,飙升到了活塞战斗机的极限700公里以上?
德国轰炸英国一役,德国空军向世界展示了战略空军在优势制空权的保护下是如何轻而易举的摧毁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的,而伴随着德国部队在战场上空摧枯拉朽的战术空军又为所有人指明了战场支援空军的精髓所在。
不过真正改天换地的飞机还在德国人的实验室里,一旦这种新式的飞机出现在天空上,注定就又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人类将进入到崭新的航空时代,无论在速度还是在性能上,都会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当然,比起追求更快、更快、更快的空军装备,陆军的变化就更让人激动万分了。就在海军的第一艘燃料电池潜艇入役仪式正在举行的同时,在德国克虏伯工厂的生产车间里,陆军的最新武器装备,第一辆虎王坦克正在技术工人的驾驶下,小心翼翼的驶下生产线。
这可不仅仅是一辆坦克被生产出来,一种新式坦克开始进入服役这么简单的进步,虎王坦克的最终生产完成,标志着陆军装备开始向科技强化方面迈出了自己的步伐,德国装备在无法与对手在装甲厚度火炮威力上拉开距离的这个时候,在科技上率先实现了超越,重新建立起了自己在装甲武器上的领先优势。
抛开这辆虎王坦克在装甲和动力系统上的革新还有提升不谈,单说它使用了现在各国坦克上几乎看不见的先进设备,包括一些先进电子设备的雏形,就已经证明这款坦克绝对是这一时空中的跨时代产品了。红外线夜战系统和射击稳定系统已经可以看见未来主战坦克的影子,德军在装甲车辆上的领先,依旧无人能够挑战。
加上生产型号被正式命名为北欧神祗“奥丁”的新型直升飞机,德国打造空地一体式陆军作战方式的计划也正在稳步实施,最终会在不远的未来开花结果,成为陆军新的作战模式。而这种模式将会改变未来陆军的作战方式,德国装甲部队会在对手还没适应之前推出战争的新规则。
不过说起虎王坦克来,德国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进步比起虎王坦克本身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经过著名直升机生产商人佛郎克?艾尔斯通纳和克虏伯公司与白岚花集团联合推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械控制自动化生产线,这个生产线让德国在生产虎王坦克的时候减少了工时消耗,提高了工人使用效率,最终实现了将虎王坦克的生产成本压缩到了比虎式坦克还低的水平上。
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这种基于机械方面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事实上的自动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过这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的又一次飞跃,这标志着德国开始在工业产能上走上了提高的快车道,美国在这方面的略微优势现在正在被德国追赶,甚至是超越。
所以在阿卡多看来,真正致命的提升,是德国工业基础的提升,是第三帝国能源环境的改善,是整个欧洲工业能力整合的成功!这些发展和强化在短时间内虽然不会立刻作用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队身上,不过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成为德**队天下无敌的基石。
第678章678十一月
事实上乌克兰平原上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让人觉得寒冷了,尤其是在野外驻扎的部队,更是一到了晚上就非常难捱,毕竟乌克兰的天气,和温暖的欧洲天差地别。
双方都在准备着冬天作战必须的军用物资,棉衣帐篷,士兵的枪支防冻保护套还有防冻液,几乎能准备的东西,双方都在极尽所能的做着最后的储备。
阿卡多为整个东线的530万大军准备了白色雪地迷彩布料的防冻服,这些短款风衣带兜帽的防冻服甚至多数提前加工的款式上还带着两个方便装东西的两侧小兜,做工可以说是非常精良。
细心的德国后方甚至提供了整整4款白色的枪支伪装套,涵盖了德国mp-44突击步枪、g43半自动步枪、毛瑟98k栓式步枪以及mg42通用机枪。这样一来德**队在雪地的伪装程度将比历史上很多时候都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一次德国有备而来,为了提前储备过冬用的棉衣,阿卡多早在1925年就开始营建德**方的养殖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仅在《凡尔赛和约》的制约下,帮助德**方隐藏了大批管理人才和兵力,还在生产过程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鸭肉。
因为大量储备羽绒制品,甚至有一段时间德国的鸭肉制品出口周边13个国家和地区,一度让当时的法国人都享受了一把廉价鸭肉和鹅肉带来的消费体验。而德国则借着这种大规模养殖,暗中储备掺杂了鸡毛的劣质羽绒服。然后用这些劣质羽绒服在1937年到1938年时间里,实现了后方工人的保暖供给。
加上德国占领法国和荷兰,获取了大量的牧场,加强了本国的畜牧业还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使得德国在民用保暖物资上的产能非常富裕。
而这期间生产出来的优质羽绒服和棉服,以及大量的毛衣制品,都被德国人运到了前线,供给军方,让德国士兵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提前获得了足够的过冬衣物。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德军现在的过冬准备非常充足,甚至还做到了储备一些备用物资的地步。
另一方面,德国装甲部队对于冬天的准备工作更加专业和系统,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利用基辅还有华沙等前线工厂地区,德军坦克在加厚了前部装甲的同时,还加装了一种可以加热发动机的装置,至少在令下35度的时候,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为完全冷却的坦克还有装甲车,提高发动机热量以达到正常发动的温度。
另外随着罗马尼亚油田的产能逐渐提高,德军在东线的石油补给非常及时和充足,加上德军原本储备的油料比另一个时空多,所以德国部队的油料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阿卡多耳熟能详的另一个时空德军油料储备数量相比,德军现在手里的油料重量仍然比同期多出了整整130万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因为比起同期的德国,德军现在喝油的装备数量更多。
有了这些本钱,德国法本公司提供了足够多的防冻液,使得德国引以为傲的装甲车辆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车况。这样一来德国在防止车辆被冻坏完全无法使用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切需要做到的准备。
不仅仅烧的油料好了,德国装甲车辆在其他的准备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准备,比如德国坦克的履带宽度比起当年3号4号坦克来,要宽了两倍有余,新式的履带让豹式坦克还有虎式坦克在泥泞中获得了更好的通过率,也更适应雪地还有复杂路况,这也让德军装甲部队更有信心在冬季向前进攻。
同时做好准备的,还有德军的整整100万吨木炭和柴火,这些物资将随着部队向前推进,保证部队在野外能够生火取暖,或者加热车辆。这些木材都取自波兰还有德国境内的森林,为了准备这些物资波兰境内的林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了一块。原本以德军的准备程度,是不需要木材这种原始物资的,可是德军依旧还是准备了庞大的数量,其中甚至一部分还经过了干燥处理,简直就可以说是连一点儿助力都没有浪费。
这些物资的储备,支撑着德国装甲部队13100辆的各种坦克,还有7100辆的装甲车还有自行火炮,以及39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和摩托车,以及11300门大口径的支援型牵引火炮。530万士兵严阵以待,如果加上同时参战的罗马尼亚军30万人,芬兰部队20万人,意大利部队70万人,以及土耳其的后续部队50万人,德军在东线的地面总兵力超过700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比起陆军来,德国空军的准备也绝对可以用完全来形容,4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在工程兵还有战俘的帮助下,为东线整整2万架飞机修建了防冻掩体,这让波兰至乌克兰境内的德军飞机全部都可以在气温下降冰雪漫天的时候安置在屋子里——这个工程连阿卡多都觉得不可思议,德军高层竟然在想笨办法和好计策这两者之间,做到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点子。
另外德国人还准备了飞机的保护帐篷还有切割好的木板骨架,在德军推进到明斯克还有后面的斯摩棱斯克等地区的时候,用来快速建立起前线野战机场。更远的地方德军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有一份后续保障计划,毕竟根据作战时间的推移,预计攻击到莫斯科附近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春夏了。
因为获取了情报,德国依旧采取了防守势态,接近600万大军在等待着苏联红军的先期进攻,他们虽然没有准备如同波兰境内那种垛口式防御体系,但是他们前线地区准备了大纵深防御体系,尤其以基辅两翼为核心。
同样的,苏联红军也在朱可夫的率领下做着冬季进攻准备,比起德军这种在欧洲地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来说,苏联红军在寒冷的俄罗斯境内,则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别的暂且不提,就仅仅看苏联常备的棉衣数量,就知道他们对于冬季作战简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在冬季来临之后,降雪往往伴随着泥泞还有寒冷,这个时候大量依靠牲畜机动的苏联红军部队就迎来了自己作战的最佳时机。骑着战马的哥萨克骑兵将在寒冷的天气下大范围的迂回突击,成为冻得瑟瑟发抖的敌军步兵的噩梦,而苏联人对寒冷更强大的抵御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在寒冷的气候下发起进攻。
比起德军部队来,苏联红军的总兵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在东线整整分三个梯队准备了9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没有在波兰开始进攻的时候那些苏联红军精锐,可是依旧都维持了1个月以上的作战训练,有着还算不错的基本作战能力。
而经过2个月的拖延,美国援助给苏联的战略物资也从遥远的白令海峡运送到了乌拉尔山脚,这些先进的车床还有加工设备,给苏联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工业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