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434节
第一种友善的势力,是我们邺城朝廷的诏令能够生效的地方,其中凉州牧皇甫嵩、并州牧朱儁、扬州将军孙策、豫章太守朱皓、平北将军张燕是完全听命于我们邺城朝廷,朝廷诏令一发,他们无不遵从,另外还有东郡太守曹操、济北相鲍信、泰山太守刘备、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幽州牧刘虞是有选择性地听从于我们邺城朝廷,只要朝廷诏令不危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遵从,此外还有武威太守马腾、金城太守韩遂、扬州刺史袁术、交州刺史土燮是有很大的独立性,是要我们朝廷许诺给他们很大的利益或迫于对手压力,才会跟我们联手,最典型的便是之前不可一世的袁术,他在被兄长袁绍逼出南阳败走九江之后,被袁绍、陶谦、刘繇三方围困,不得不向我们邺城朝廷低头,算是我们朝廷可以争取效忠的诸侯。
第二种敌对势力,大致有荆州刺史袁绍、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刘表、西部鲜卑、汉中张鲁,我们与袁绍敌对,一方面是因为他抢夺韩馥的荆州刺史官位,抢夺完毕后又在不得朝廷批准的情况下自己宣布为荆州刺史,一方面是出自对他势力疯狂扩展的忌惮;跟刘岱敌对是因为他策动了兖州世家联军伺机攻打邺城并拒不到邺城面见天子,跟刘表敌对是因为他策动了豫州世家联军攻打中央军控制的荥阳郡,跟西部鲜卑自不用提,跟汉中张鲁敌对是因为通天教跟五斗米道的宗教信仰不和。除此之外,占据司隶的董卓也划入敌对势力,虽然我们曾跟他结盟共对关东世家,但我们控制着河东郡和上郡,对长安、洛阳虎视眈眈,总是呼喊着收复洛都,董卓依然是寝食难安,西凉军跟中央军的摩擦还是经常有的。
“第三种中间势力,分别是北平太守公孙瓒、辽东太守公孙度、中东部鲜卑、乌桓、徐州刺史陶谦、益州牧刘焉等势力。敌对和中立势力都不尊重邺城朝廷的诏令,但中立势力不会帮助敌对势力,甚至他们跟我们的敌对势力还有矛盾,比如乌桓的冒顿虽然得了朝廷的册封,但因为张举、张纯、丘力居等历史遗留问题,对我们大汉朝廷并不信赖,可他跟西部鲜卑一直敌对;北平太守公孙瓒目前虽然碍于卢太师的面子,对朝廷看起来是很恭敬,但我们都了解公孙瓒的秉性,他绝非久居人下之人,迟早他必有忤逆朝廷的动作,公孙度更是自立为王独霸辽东,中东部鲜卑忌惮于我们邺城的势力,对邺城朝廷采取的是不冷不热的态度;陶谦虽然听信王朗等人的话跟洛阳朝廷交好,却也没跟邺城朝廷交恶,算是左右逢源;益州牧刘焉确实是谁都不理会一心想做守护犬。”
吕布凝视着沙盘上的旗子,白色旗子与黑色旗子、灰色旗子交叉放置,吕布中央军鞭长莫及的黑色势力旁边恰有白色亲善势力,让吕布不禁想到一个外交上的专业词汇:“远交近攻?!”
沮授笑道:“正是远交近攻,和远方的势力结盟,而去征伐相邻的势力,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近势力肘腋之变,又使敌方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这是范睢献给秦国的计策,商鞅变法后秦国日渐强盛,它的战略目标是吞并六国、统一华夏,远近六国都是秦国欲加以消灭的敌人。在力量对比上,秦强于六国中的每一个国家,而弱于六国的联合。秦国只能一个个地消灭。那么六国中,应该先打哪个、后打哪个呢?这才有了范睢的远交近攻,隐藏自己的目标,对远方国家佯装友好,而首先攻占相邻国家。秦王采用了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最终将六国各个击破、统一了中国。”
经沮授、田丰、郭嘉、贾诩等谋士的筹划,在江东布置了孙策、袁术、朱皓在平定江东的基础上遏制袁绍的发展,同时又派人去交州,面见交州刺史士燮,传达邺城朝廷的旨意,封土燮为交州牧兼领镇南将军,从南方肆扰袁绍,限制袁绍的发展。
士燮出生在交州广信,其先祖为山东人,因避新莽末年大乱移到交州,传六世至其父士赐。士氏是当地豪族,士燮的父亲士赐曾于汉桓帝时期出任日南太守一职。士燮年少时随颍川人刘子奇学习《左氏春秋》,后被举为孝廉,补尚书郎,其父士赐死后,士燮被举茂才,任巫县令一职,后被汉朝任命为交趾太守。
当时的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朝廷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却“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尝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云以助化”,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荆州刺史袁绍得知此事后,派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位置,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为避免袁绍的势力过于强大,由吕布授意,邺城朝廷下诏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掌管交阯七郡。
士燮感念邺城朝廷的恩德,立即派张旻前去谢恩并献贡品,被邺城朝廷拜为“镇南将军”,封“龙度亭侯”。而现在的邺城朝廷仅能掌控北方,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州牧,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如士燮的三个弟弟,分别担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
吕布暂时鞭长莫及,只能听任土燮割据,秉承着远交近攻的战略,拉拢土燮对付袁绍。
第526章 刘焉欲称帝
袁绍的荆州地区便是后世的湖南、湖北两省和河南省的南阳市,他坐拥两省一市,还嫌不够,在将豫州刺史刘表收为附庸后,他准备往北边的兖州开拓,还准备往东边的扬州、徐州开拓,与此同时,他还将触角伸向南边的交州。
南边的交州,便是后世的两广和越南北部,被交州牧土燮占据。因为袁绍的触角伸得太长,威胁到了土家对交州的统治,土燮听信谋士程秉的主意,也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再派使者去邺城朝廷示好,还派使者去成都向益州牧刘焉交好,又派使者去江东与扬州刺史袁术、孙策、朱皓等人交好,同时派兵驱除赖恭和吴巨,恰逢此时赖恭与同期到任的苍梧太守吴巨不和,被吴巨举兵逼走回到故乡零陵,吴巨将赖恭逼走后,遣使向土燮表达好意,土燮后来默认了吴巨对苍梧的统治。
吕布凝视着大汉疆域图,对土燮的好感油然而生,因为土燮之前就任太守的交趾郡,分明就是后世的越南北部,整个郡全部在后世边界线外。
书中暗表,由于土燮曾统治部分越南领土,因此一些越南史家亦把士燮当作越南君主,称士燮为“士王”,越南民间相传在晋朝末年林邑国侵犯交州时,林邑人曾发掘过士燮的坟墓,见其面色如生,大为惊骇,重新封上了他的坟墓,越南人因此以之为神,立庙事之,号“士王仙”。
吕布想起后世那场自卫反击战,就不由得扼腕叹息,一个好好的交趾郡被后世那些不肖子孙给丢弃了,沦为那帮猴子的乐园,让我们许多大好男儿在那里空洒热血。
在派遣使者前去封土燮为交州牧兼领镇南将军,吕布还亲笔修书一封给土燮,望他继续往前开拓大汉的边界,并许诺将土燮开拓出来的疆土单独设为一郡,封土燮为郡王,世代享受那个安南郡的赋税。
郭嘉对吕布那封书信不以为然:“主公,土燮乃儒生出身,年少时随颍川人刘子奇学习《左氏春秋》,后来亲自著有《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传于世,他所最为信赖的谋士程秉亦是儒生,程秉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被士燮任命为长史。儒生当家的交州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主公对他寄予厚望,难免失望。”
吕布一笑置之,还是照样让人把那份书信送给土燮,土燮与程秉看完吕布的书信,往南眺望,不约而同地叹息道:“蛮荒之地,拓之何用!”
吕布得知土燮不思进取,方才感叹郭嘉识人之明,还是寄期望自己培养的交州刺史步骘和交州将军吕岱为自己完成使命,这个使命以现在的进程来看,至少要到十五年以后。
因为袁绍的不可一世,让土燮顿起戒备之心,跟吕布联手遏制袁绍的发展,吕布远交近攻的战略初步实现,再往下一步,由军务院各位谋士建议,吕布授意邺城朝廷派使者前去益州,与益州牧刘焉交好,共同遏制袁绍的势力扩大。
刘焉为汉鲁恭王之后裔,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朝政权衰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刘焉被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刘焉尚未到达,郤俭已被黄巾贼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此后派遣“五斗米道”的首领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前往汉中,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
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因此起兵反对刘焉,但是被刘焉击败杀死。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刘焉兵强马壮后,便起了异样心思,想起了当年听人说起的“益州有天子之气”,便造作乘舆车重千余,想要称帝。恰逢此时邺城朝廷的诏书到来,刘焉自然是置之不理。
不过刘焉年近七旬,还不知自爱,宠爱张鲁那个妖娆的母亲,日夜征伐,终于大病不起,只好罢了称帝的打算,又请董卓将他儿子奉车都尉刘璋从洛阳送还益州,本来刘璋在洛阳算是质子,董卓不肯送还刘璋,刘焉便送了二十万石粮食给董卓,董卓才肯放人。
吕布接到成都传来的密保,心里暗道,若不是刘焉病重,没准他就成了比袁术还早先称帝的乱臣贼子,这个刘焉,名为刘汉宗室,实际是乱汉的贼子,若不是他提出州牧制度,也不会有那么多割据。
吕布既然身为邺城朝廷的首辅大臣,自然要维持邺城朝廷的威严,想要对西蜀用兵,怎奈西蜀偏远,中间隔着司隶董卓、汉中张鲁,鞭长莫及,只能任由刘焉父子在西蜀暂作守户之犬。
但吕布借这个契机,在造纸术、印刷术一年多不断改良已经很成熟的舆论基础上,大印大汉旬报,到处传发,将刘焉想要称帝的恶形恶状揭露出来。
吕布这样做,最大的目的便是让人们看到刘汉宗室的丑陋,也为了自己日后废除刘汉宗室的特权做舆论准备,刘焉想要称帝的消息刺激到了太后何莲和天子刘辩,他们发诏要对各地刘汉宗室严查,这个正对吕布下怀,吕布便在冀州、并州、朔州、青州四地对那些宗室子弟进行了清查,清正爱民的会上大汉旬报,横行不法的会上大汉旬报同时也会被查抄家产,很多县国、郡国都被废除改立为正常纳税的郡县。
吕布在大汉旬报里特别表扬了大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刘备、刘晔等一些亲善或中立的势力,是为了拉拢他们,最不济也不要得罪他们,但对那些横行不法、反对吕布的大汉宗室,吕布奉着天子刘辩的圣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他们一扫而光。
而汉中的张鲁,吕布自始至终没有考虑过他会效忠于邺城朝廷,反而遣使去金城太守韩遂、武威太守马腾处,让他们兴兵讨伐张鲁。
张鲁,字公祺,传说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五斗米道教祖张陵的孙子,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行其道。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益州牧刘焉家,其实就是刘焉的情妇,张鲁通过其母跟刘焉的特殊关系,得到信任。公元191年,也就是吕布现在这一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
吕布在河北的举动影响不到西南的局势,西南局势将会跟历史一样发展。
两三年后,刘焉死后,其子刘璋代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尽杀鲁母家室。张鲁遂割据汉中,因袭张修教法,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关中大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还得到巴夷头人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成为西边一大势力。
被吕布寄予希望的韩遂、马腾二人现在却在因为争夺地盘,发生着摩擦,互相戒备着,虽然收了邺城朝廷的诏令,可谁都没有起兵对付张鲁,而西蜀的土皇帝刘焉老迈病重,虽然对张鲁很不满,但念起张鲁母亲服侍自己的份上,也没有兴兵讨伐张鲁,张鲁遂安然独霸汉中。
第527章 黄盖魏延打游击
吕布凝视着议事厅正中沙盘上的旗子,随着自己势力的扩展,那些白色旗子代表的亲善势力或者会归顺或者会转化为黑色旗子代表的敌对势力,而那些灰色旗子代表的中立势力和黑色旗子代表的敌对势力大半都会继续敌对,直至被自己歼灭。
在这些势力里面,如董卓、刘虞、刘岱、陶谦、袁术、刘繇、鲍信之辈,用不着自己动手,都会被他们的对手搞定,在未来数年内都会相继覆灭;如公孙瓒、公孙度、马腾、韩遂、张鲁、刘焉等独霸一方之辈,吕布可能会花费些手段,却也不难剪除;剩下最让吕布忌惮的只有袁绍、曹操、刘备、孙策。
最为可笑的是,吕布现在还在扶持着曹操、刘备、孙策,现在扶持曹操的最初目的是对付兖州刺史刘岱,终极目的是对付荆州刺史袁绍,扶持刘备的最初目的是对付徐州牧陶谦对青州的觊觎,终极目的是对付荆州刺史袁绍,扶持孙策的最初目的是平定江东中小势力,终极目的是对付荆州刺史袁绍。
吕布为何要扶持曹操、刘备、孙策对付袁绍,因为吕布与众位谋士推算过袁绍日后的发展。
现在大汉近半世家都以袁绍为世家势力代表,冀州、并州、青州的很多看似中立却心怀鬼胎的世家人物都逃往荆州,徐州、豫州、司隶、扬州各地世家亦望风景从,袁绍在荆州两年已经有了十五万兵马,吕布要平灭了公孙瓒、公孙度、董卓等势力以后,方能兴师南伐,至少要到五六年后,那个时候的袁绍更有可能扩充兵马达到三四十万。
袁绍这三四十万兵马并不是像黄巾军之类的乌合之众那样缺吃少穿、缺少盔甲兵器、缺少训练,世家是大汉最有钱财的一群人,由他们倾囊相助,袁绍军队的装备在此之后甚至有可能赶得上吕布的中央军。
袁绍更不缺少人才,东汉末年的世家没有东晋时期那么腐朽,东汉末年的人才特别是文臣谋士大多都出自世家,袁绍占据了荆州、豫州,这两地的世家人才大多都投奔在他麾下,特别是荆州的蒯家、蔡家的投效,让袁绍如虎添翼,现在袁绍麾下文臣有审配、逢纪、郭图、辛评、辛毗、荀谌、许攸、蒯越、蒯良、朱汉、耿苞、华彦、孔顺、阴夔、韩珩、张津、张珔、令狐邵、韩范、陶升、宋忠、伊籍、庞季、刘先、袁买等人,武将有颜良、文丑、高干、淳于琼、蔡瑁、蔡中、蔡和、蔡勋、王威、张允、张虎、陈生、黄祖、张南、马延、焦触、韩猛、蒋奇、韩荀、韩莒子、眭元进、吕威璜、赵睿、严敞、王摩、夏昭、冯礼、邓升、郭援、孟岱、吕介、苏飞、陈应、韩玄、文聘等人。
袁绍麾下将领虽然总体质量不高,但胜在人数,有很多中间层次的文臣武将,一旦攻下一个郡县,就能找到合适人选充任郡守县令,吕布在这一点就比不上袁绍,没有多少世家愿意投奔吕布,吕布只好自己培养人才,但自己培养人才非要五到十年才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