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537节
当时羌兵能战之人不过数千,而本朝在边境屯田驻兵二十万,历时十多年,才消解第一次羌乱。之所以这么困难,主要就在于羌兵都是骑兵,而本朝边军都是步卒,无法追击敌人,消灭羌人有生力量。
顺帝永和后,第二次羌乱,羌寇遍布并、凉、幽、冀四州,军费支出八十多亿。
桓、灵时,发生第三次羌乱,段颎和羌寇交战一百八十次,大破东羌,花费四十四亿。
而东汉为羌乱屯兵十余年,军费支出高达二百四十多亿,并州凉州财力被军费耗尽,我大汉国力也转而衰疲。
说到这里,贾诩叹息道:“昔年王符曾写下《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篇文字,对羌乱和事羌问题发表议论,言语确凿,可惜不被当朝权贵采纳。”
王符说,羌虏背叛,始自凉、并,延及司隶,东祸赵、魏,西钞蜀、汉,五州残破,六郡削迹,周回千里,野无孑遗,寇钞祸害,昼夜不止,百姓灭没,日月焦尽。
可惜当朝执政者对如此严重问题,不仅贪生怕死,缺乏良策,而且趁火打劫,发民难之财。守边的将帅皆怯劣软弱,不敢讨击,但坐调文书,以欺朝廷,便身利己。州郡的官吏,趁机生事,搜索剽夺,使得百姓苦痛遭殃,甚于逢虏。朝廷的权臣,不明边事,当官享禄而抱观望态度。甚至有人提出‘不当动兵’、‘边不可守’之议,主张边民内迁,弃地苟安。
王符对此深感不安,主张积极事边。他批驳了‘捐弃凉州,却保三辅’、‘不当救助,且待天时’、‘费烦不可’等谬论,强调事边的重要性,认为‘无边亡国’,一定要及时救边,不能算小账而不顾大计,今但知爱见薄之钱谷,而不知未见之待民先也;知徭役之难动,而不知中国之待边宁也。边民怀本土,民心思安宁,存在安边之有利条件,故谓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
吕布向贾诩讨得王符写的《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四篇文章,看罢不禁叹息道:“如此大才,可惜不为朝廷所用!”王符已经死去三十年了,吕布现在只能扼腕叹息。
吕布读完王符的文章,豁然开朗,他明白了羌乱的根本原因。
本来跟兵急马快、劫掠成性的北方异族相比,颇习耕种的羌人要温和得多,而且长期与中原汉民族同生共长。事实上,同样来自西方的周朝贵族,就长期与羌人通婚,所有周朝分封的姜姓、吕姓、申姓、许姓等的诸侯国,都是羌人的后裔,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堪称中原汉族的亲家的民族,却在东汉时期,发起了此起彼伏,几乎联系不断的叛乱,给东汉朝廷带来了无比沉痛的打击,归根结底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世家统治导致的文化独裁道德沦丧,产生了全民性的贪婪、无耻和残忍,朝廷上的世家官僚昏聩无能素餐尸位,边境的官吏武将贪得无厌,肆意欺压羌人,欺压得没有道德底线。
第二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由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因为世家大族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土地、粮食还不缴纳田赋,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边镇的需求,只能推行屯田政策,不仅是军队在此屯垦,而且还大量的迁徙内地的居民、囚犯到羌地屯田生产,因为边境武将的贪婪短视,挤占了羌人已开垦的成熟农田,迫使羌人到更加荒僻的地方去重开新田,甚至无田可种,导致羌人不仅财产遭到侵占,而且生活也面临威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羌人才组织起来,发动了接连不断的起义。
吕布叹息道:“朝廷为什么非要到羌边屯田呢?”
贾诩冷笑道:“通常来说,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损失和土地的荒废,这些荒废的土地,就成为新王朝迅速崛起的资本,但本朝不是这样的。
虽然本朝的建立也经历了连年的征战,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但是损失的主要是那些没有土地的或者只有少量土地的普通百姓,他们的死亡并能带来土地的荒废,相反却只能造成土地的进一步兼并集中,那些土地迅速被那些跟随光武皇帝夺得天下的世家豪强牢牢地掌握着。
本朝开国时,对北方的匈奴实行招抚政策,没有在河套屯田,而中原大地与江南,早已牢牢的掌握在各个世家大族手中,就更没指望了。剩下的就只有,刚刚归附不久的西南地区了。相对于北方草原的异族来说,耕种多过骑射的羌人,在军事上是个软柿子。所以朝廷才到羌边屯田,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新问题。”
吕布握紧拳头,恨恨地道:“难怪羌乱一直没有平息,那些世家不肯放弃土地,国家没有钱粮养兵,只好拿羌人开刀了,看来归根结底都是世家豪强的错误。”在贾诩这个寒门士子面前,吕布没有隐藏自己对世家的厌恶。
贾诩笑道:“主公可让马腾将军对那些羌人头领们说清楚羌乱的根本,让他们产生对凉州世家豪强的憎恨,主公再让皇甫将军、徐荣将军、阎行将军他们跟羌人们一起对付韩遂、杨阜等凉州本地世家豪强。”
吕布想起了度辽将军鞠义,沉吟道:“那金城鞠家该如何是好,他家可帮助我们对付过韩遂!”
贾诩笑道:“据我们军情司侦察得知,在凉州像金城鞠家这样亲善主公的世家豪强实如凤毛麟角,剩下大部分都是别有用心之辈,都曾在羌胡、韩遂、马腾等势力间挑拨离间让他们跟我们对抗,如天水杨家之流甚多,主公可以善待金城鞠家,让羌人与皇甫诸将军一起对付其他的世家豪强即可。”
第658章 韩遂是毒蛇
吕布想起马腾镇抚边境羌人有功,便想招降韩遂重复马腾的故事:“本公欲招韩遂效马腾故事,若何?”
贾诩猛地摇摇头道:“主公,韩遂不同马腾,韩遂不可招抚,只能铲除!”
吕布错愕道:“他们不是一样的人物吗,马腾可招,为何韩遂不可招?”
贾诩帮吕布回顾起最近几年的羌乱:“九年前,北地先零羌等外部反叛,遂立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冷征,之后笼络金城人边章、韩遂,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又大破凉州刺史左昌、从事盖勋、护羌校尉夏育等。随后边章、韩遂等以诛宦官为名,率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先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之,不克,而边章、韩遂等大盛,骚动天下。
七年前,韩遂杀边章、伯玉、文侯,并其众,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
六年前,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以治中程球为先锋,讨韩遂,耿鄙不听傅燮的建议,急功近利,当大军开到狄道时,韩遂用计使凉州军发生叛乱,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反,与韩遂连和,程球、耿鄙先后被杀,马腾亦拥兵反叛,又有汉阳王国,自号合众将军,皆与韩遂合,进围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死,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
五年前,王国围陈仓,先帝遣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王国围陈仓八十余日,不克,部众疲敝,后为皇甫军所破,此间皇甫嵩与董卓存隙,后韩遂等废王国,劫阎忠,督统诸部。
主公可否注意到,凉州局势的核心人物正是韩遂,凉州近年屡次叛乱皆有他主导,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王国等辈都是他的垫脚石,让他一步步成为凉州的主宰。
凉州有人送韩遂一个绰号九曲黄河,足见其人心机之阴沉叵测,幸好马腾现在归顺了朝廷,若他不归顺朝廷,将来也必被韩遂所害。
主公,以韩遂如此奸险狡诈阴毒,您放心招抚他吗?”
贾诩又补充道:“主公,您可忘了,您曾答应过阎行将军,必为他报杀父之仇,阎行将军初来颇为大家猜疑,以为此人必是德行败坏之辈,可观他这一年诸般言行,对主公不可谓不忠诚,心机亦不是阴沉之辈,如一头猛虎,得韩遂如得一条毒蛇而失去阎行这头猛虎相助,主公三思!”
贾诩已将厉害摆得清楚,吕布对韩遂的看法也起了大的变化,自此断了招抚韩遂的念头,转而命令皇甫嵩、徐荣、阎行,可招抚羌胡却不可招抚韩遂,韩遂的人头留给阎行。
其实在正史上,曹操在离间了马超、韩遂后,并没有招抚韩遂,反将韩遂家眷斩杀,又诱降韩遂女婿阎行,韩遂得兴国氐王杨千万之助,再度起兵,又被夏侯渊击败,败走西平郡,又赶上自己女婿阎行造反,韩遂利用自己在羌氐中的威信迅速组建了羌、胡数万人的部队将阎行赶出西平,不久之后韩遂病死西平,死后被田乐、阳逵割下首级送给曹操邀功。可见曹操的政治智慧还是远高于罗灌水的,知道韩遂这样的鸟人是只能铲除而不能收服的。
吕布下定了决心,皇甫嵩、徐荣、阎行那边也做足了战斗准备。
在皇甫嵩、徐荣、阎行三部强力打击下,韩遂再次大败,兵马折损大半,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韩遂接连大败,极为失意,准备从羌中撤往蜀地,依附刘焉。
韩遂的军师成公英极力反对:“主公兴兵十年,纵横西凉,威名远播,虽然现在暂时受挫,也不应该丢弃自己在西凉建立的威信而转投他地,主公不妨先暂时隐于羌氐部落中重新招揽部众,等待机会卷土重来。”
韩遂依从成公英的计策,率领残余部众退到陇西郡,暂时依附于割据枹罕的宋建,等待重来的时机。
这个宋建看似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但他是三国时期割据最早的军阀。
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事后,韩遂、马腾据凉州大乱,枹罕宋建自号河首平汉王,改年号,置百官,竟割据三十余年。
一直到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月,曹操遣夏侯渊讨伐,屠枹罕,将城池夷为平地,宋建被斩杀,夏侯渊遣张郃等渡黄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皆降,陇右平定。曹操称赞夏侯渊道:“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宋建本是羌胡人,因仰慕汉人文化,所以给自己起了一个汉人的名字。
他之所以能够在枹罕割据三十余年,一是因为枹罕地势险要又偏于一方,在金城郡和陇西郡交接处,山路阻隔,大军很难靠近,山高皇帝远,大汉朝廷对枹罕一向疏于管制,二是因为当地羌、氐杂居,宋建自身是羌人,又依靠羌人、氐人的支持,可以应付寻常汉军的攻击。
此时宋建势小,相比韩遂、马腾等人,对大汉还造不成太大的威胁,正因为如此,朝廷的大军,没有对他们进行穷追猛打的围剿,相反,更多的重心放在了韩遂羌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