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612节
吕布在这五年时间里,除了一心一意要把温县司马家、太原王家、弘农杨家、汝南袁家给灭掉,他还想灭掉那些在魏晋时期峥嵘起来的琅邪王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兰陵萧氏,特别是东晋王导、王敦的祖父王祥所在的琅邪王家,可当吕布派人去琅琊郡,想借机除掉那个制造出卧冰求鲤的愚孝谎言的装逼犯王祥时,王祥却嗅到什么味道似的,抢先一步,扶母携弟远避庐江,隐居起来,吕布派出的特工遍寻不着,遂罢之。
吕布十分清楚,这些依靠经学、孝悌起家的世家大族都是善于伪装的货色,就像温县司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下面都夹着尾巴做人,吕布除了消灭那些明面上对自己有敌意的世家,对那些暂时依附自己的世家,比如河东卫家、河东裴家、清河崔家、巨鹿田家等世家,他一直留着戒心,从来不会让任何一个世家坐大,也不会像曹魏皇室那么愚蠢地让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朗都位居高位。
天子刘辩的时日已经不多,吕布就让他为自己做一把杀猪刀,让刘辩颁下诏令,强力推行分家制度,每个世家都只能有一两个子弟留在原籍,其他子弟结婚后须要搬迁到其他地方,让那些子弟众多的世家四分五裂,分散各处,严格控制某些家族在军队、官场的实权位置,以遏制世家对皇权乃至对吕布自身权力的反扑。
第749章 漫长的战争
一提及世家,吕布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说实在的,吕布也讨厌这样的自己,他也想云淡风轻地跟那些世家子弟一起吟风弄月,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但吕布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出身,以他的出身想要跟那些世家子弟吟风弄月,怕是立马遭到他们的白眼冷遇,这一世那一世都是一样的。
吕布骨子深处没有奴性,他不会对那些看重投胎投得好不好的混蛋们说任何卑躬屈膝的话语,更不会对那些不代表自己利益却反而要骑在自己脖子上作威作福的世家权贵们说“你们千秋万代!”
在那一世做吊丝时,他是一个时常抨击时政的粪青,很多聪明人都嘲笑他:“你那么关心时政有什么用?你又不能改变这个社会!”
吕布心里感到莫名的悲哀,国人竟然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是纳税人,我们辛苦工作缴纳出去的税,养活了那些官老爷,那些官老爷们做的不对,我们没有资格批评吗?!官府提供的是行政服务,我们交税是要购买这种服务,结果这种服务让我们极为不满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投诉不能抱怨?!”
就是因为国人都是那种消极的心态,再加上那伟大的有关部门刻意地抑制公民、纳税人权利的宣传,使得公民社会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大部分国人都成了权力的奴隶,只知道纳税是自己的义务,却不知道自己还应该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把大学的哲学课本丢开,把中学的政治课本丢开,把小学的思想品德丢开,把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丢开,把有关部门强加给民众的思想观念丢开,重申一个基本的事实:纳税人与官府公共服务部门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纳税人向官府公共部门支付报酬,官府部门承担向纳税人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的义务,并随时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在这个契约中,纳税人扮演的是雇主的身份,政府公共部门扮演雇员或服务员的身份。搞清了社会契约关系,才会明白纳税人应享有相应的权利,而不是在大棒政策下那种只交税而不谈权利的事。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保护的权利。纳税人交了税,官府公共部门首先应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公共安全服务。如果纳税人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护,显然就是官府公共服务部门的失职。另外,当纳税人在向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警方寻求保护时,只是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基本权利,是不用向谁感恩戴德的。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生存权得到保障的权利,官府公共部门有义务保障每个纳税人生存权。当纳税人因环境污染、有毒食品、失业、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生存权利受到侵袭时,官府公共服务部分就必须立即行动,以最大限度保障纳税人的生存权。官府公共服务部门保障纳税人的生存权不是恩赐,是纳税人自己购买的天然权利。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官府公共服部门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凡是官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每个纳税人都应有平等享受权利,而不是以种种借口只允许部分纳税人享受这些权利,而将另一部分纳税人排除在外。在享受官府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每个纳税人都应平等的享受到。同样,纳税人在享受任何一种公共服务时都不是在接受恩赐,而是自己天然权利,只有在专制社会的大棒政策下才会逼迫人去感谢“皇恩浩荡”“谢主隆恩”。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监督批判官府公共公服务部门的权利。纳税人与官府公共部门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契约关系,是纳税人以支付税款的方式供养了官府公共服务部,当然有权对其进行监督批判,官府公共服务部门也有义务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批判。现实中,不少纳税人生怕得罪了官府的人而不敢对其监督批判,其实这完全是把问题搞反了。为什么纳税人供养了官府还怕得罪他们呢?应该是官府官员怕得罪纳税人才对嘛?因为顾客就是上帝啊!不要忘了纳税人永远都是官府公共部门的顾客。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官府部门作出的每一重大公共决策,纳税人都有权参与,有权反对严重侵犯纳税人自身共同利益的决策,有权抵制对改善纳税人生活毫无助益的决策,有权制止官府部浪费税款的行为。
很显然,在有特色的主义下谈纳税人的权利,是一种类同于追求民主、自由的奢望。
某一个国度,纵横上下五千年,换了无数朝代,普通纳税人都不曾真正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这个国度一直都非常有特色,它的特色就是权贵统治,官本位体制一直在捍卫着这种特色,要想让这种特色变成真正有良心、有道德、善良的、有人性的制度,还需要非常艰苦卓绝的努力。
在东汉末年,是世家大族在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明朝末年,是东林党等官僚集团在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在任何朝代,都是既得利益集团们在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除非一个有威望有军权的铁腕人物自上而下缓慢的、稳健地、有技巧地改革,否则任何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使得大部分民众都怨声载道的王朝都无法长久地生存下去。
吕布在想,再过若干年,天下平定了,将来多得不是战争,而是极其需要耐性的缓慢的、稳健、有技巧性的改良运动,比横冲直撞的战争要更耗费脑筋。
不管如何,吕布都想建立起一个以军人、寒庶文士、商人、自耕农、工匠、贤良世家为中坚力量的政权,那样的政权建立起来的社会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
橄榄型社会,中间阶层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精英和底层的数量相对较少,中产阶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力量,他们是沟通精英和底层的桥梁和纽带,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调节功能和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这样的社会阶层,才能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下去。
可自古以来,上下五千年,这个国度所有朝代建立起来的社会阶层都是处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像“仇富”、“仇官”等社会不满和怨恨情绪一直都存在着,也是诱发社会泄愤等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助燃剂”,“肉食者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点点地激化着,贫富分化所导致的阶级对立一直着加剧“为富不仁”和“杀富济贫”并存促推式的永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于国于民于生产力都极为不利,最终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
东汉时期,学术精英们学而优则仕转化为权力精英,然后数代为官,培植了大量家族子弟、门生故吏,构成了强大的排斥性体制,日益固化、僵化,底层民众根本没有向上流动的平等机会,而且一代代地贫弱下去,甚至越来越穷,从富农落成贫农,后来又沦落成佃农甚至卖身为奴。
这一切跟后来某个朝代何其相似,那个朝代由权力精英以及依附于权力精英的资本精英、知识精英们构成的体制,已经成了某些权力精英的祖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反对的阶级社会,底层民众纵然得到了大学教育,也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顶多是从搬砖民工升级到码数、码字民工,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穷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蚁族”等问题,就是底层被“锁定”的现实例证。
本来官府可以通过社会政治改革,改写不合理的社会规则,给民众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各个阶层之间的良性社会流动;可以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向富人阶层征收高额的累进税来补贴穷人;可以通过公民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良好的公民社会是抵制国家侵犯个人权利的重要力量,进而充分发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水平,来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避免王朝的覆灭。
不过,用脚后跟去想,那一朝的官府衙门是不会那样思考问题的,他们竭尽所能地维持稳定,就是让阶层固化,让哑铃型社会固化,让富的更富,让穷的更穷。
那些官僚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是骑在民众头上,摁着民众的脖子,让民众屈服。出点事,百姓不过是要个真相、解释、说法或扶慰,但通常得到的回应却是天上地下全副武装的耀武扬威,没有人出来表态,更没有安抚,小事搞成大事,激化情绪,制造官僚与民众的阶层对立,埋下仇恨的种子。
那样的社会发展下去是没有任何希望而言的。
所幸的是,吕布已经从那个固化的社会里逃脱出来,没想到他又回到现在这个固化的社会,他若是任由那一辈的问题在这一辈子重演,他吕布还有生存下去的意义吗?
这场改变这个国度五千年顽疾的战争是漫长而艰巨的,吕布现在只赢得了前面几个小战役而已,更艰苦的还在后面,他要冷静、沉稳以对。
第750章 成也贾逵败也贾逵
吕布虽然一直在极力地打压、遏制世家,但他明白,世家是世代为官的家族,而且都是郡太守、州刺史、三公之类的高官,像这样的家族,底蕴都非常丰厚,并不是自己三五年时间就能完全铲除的,而且只要存在官本位和门第观念,消灭了一个世家,就会出现另外一个世家。
像后世的霉国、倭国之类的发达国家,虽然号称民主国家,但一样有万恶的政治世家,世世代代高官,父子两代总统、父子两代首相的不胜枚举。
像后世某个国家,虽然号称选官任官看重才能,但官吏选拔考试中,官员的子女不论资格如何,都能中举,反观那些很有能力的贫寒二代,根本是官员子女的垫脚石,偶尔有一些贫寒二代能够考中,也只是因为官府衙门需要有人做实事、干脏活、做替罪羊,几乎所有实权衙门的正规编制,都充斥着官员的子女,还有一些富人的子女,反观贫寒人家的子女往往都是伟大的临时工。
门第之见,人分三六九等,是这个国度几千年都没能洗掉的首恶,也是官本位思想的根基所在。
面对同等的劳动付出,拥有同等获益资格的平等,似乎永远不存在;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人的法理上的平等,永远不存在,而因为投胎投的好而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彷佛成了常态。
有句烂俗到极点的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彷佛中下层民众生来就该忍受这些不公平的一切,就因为他们没有投好胎,就该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吕布从来不这么想,面对那些丧尽天良却披着华贵外衣的世家士族,愚昧的百姓心里,他们的卑微和忍辱负重和麻木,恰恰隐藏着对权贵的憎恶与恐惧,一旦忍耐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没饭吃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些看似愚昧看似卑微彷佛权贵脚下烂泥一样的贫下中农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鱼死网破的拼杀,对大汉民族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吕布不容许再有这样的浩劫,因为大汉伤不起。
吕布想把民众对权贵的憎恶,通过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转化为对社会的推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与其建立一个看似是新的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封建王朝,作为一个有着一千八百年远见的人,吕布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赋予这个民族一个崭新的灵魂呢?
吕布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对人人平等有基本认知的王朝,一个上位者能够不再轻贱下位者生命的王朝,一个权贵们拥有高贵身份同时拥有高贵品格的王朝,一个人人都遵守基本社会契约制度的王朝。
如果没有那四点,即便不是王朝,而是没有皇权的共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