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636节
吕布摇头否定道:“我知道曹子孝现在已经洗心革面,行事有名将之风,尤善防守,可以大用!公台若不信,可拭目以待。”
吕布对曹仁的信心,当然多半是来自历史,曹仁在演义里绝对是被低估的一代名将,他真正的实力其实不输于张辽、徐晃。
曹仁几乎参加了曹操集团早期的所有大规模战役,在与黄巾、袁术、吕布、陶谦、张绣的作战,曹仁都有参加,并经常独自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前锋扫荡敌军主城周边的城市,消除敌军的羽翼,歼灭敌人的援军,有力的协助了曹操主力军团作战。
在决定曹操集团生死存亡的官渡之战中,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派遣刘备率军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县开城投降,而韩荀又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许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气浮动,曹操为之大为头痛,局势若再发展下去,将会是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这时,曹仁提出南方各县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刘备军的强大才背叛求生,刘备刚开始统率袁绍的部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发动攻击,可以击败。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所有叛变的郡县,又于鸡洛山大破韩荀军。至此,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骚扰曹军,战场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到曹军手中。
赤壁之战后,曹仁驻守江陵,抵抗周瑜,周瑜乘赤壁之余势,率数万人合围江陵,曹仁死死守了一年多方弃城而去。可以说,曹仁挡住周瑜的一年,为曹魏平复赤壁之战的伤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曹仁很快就撑不住,孙刘很有机会乘赤壁之胜势席卷中原。在曹仁死守争取的这一年里,曹魏恢复了元气,方得以不惧蜀吴的威胁。
在江陵保卫战中,曹仁大大显出了他的勇武。周瑜前锋数千人来到江陵,曹仁早已在军中募集三百人交由牛金率领冲入东吴军中,三百人之于数千人就如肉包子打狗,很快陷入吴军的重重包围中。在这时,曹仁左右皆失色,惟独曹仁却是意气奋发,只说了一句:“取马来!”旁人苦苦劝阻,曹仁皆不理,不发一言,亲率旗下壮士数十人杀入吴军重围,救出牛金。然而牛金原来带进去的三百人尚有部分在阵中,曹仁再度突入重围,带牛金军杀出,吴军方才后退。当曹仁回到城里的时候,其部下陈矫不禁叹曰:“将军真天人也。”此役后,三军皆为曹仁胆勇所折服。这一战,绝对可以与张辽的逍遥津一战相提并论。
此后曹仁任征南将军驻守樊城,负责守御荆州,其身份跟守汉中的夏侯渊、守合肥的张辽一样。
曹仁在于禁军被关羽击败后,依然率数千人死死守住樊城。当时的情形非常不利,首先,洪水泛滥,水位离城墙最低点仅几块板的距离,而且城墙有些地方已开始崩坏。其次,关羽军是突袭,准备齐,有战船。第三,主力于禁军数万人全灭,士气影响极大。第四,粮食即将用完。情形对关羽非常有利,很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胆勇无双的曹仁。曹仁激励将士,沉白马盟誓,示以必死,士卒深为感动,同心固守,最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成功打退关羽。
樊城保卫战的重要性正如满宠所言:关羽不敢前进是因为怕曹仁抄他的后路,如果曹仁弃城而走,黄河已南都将不会是魏国所有。曹仁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守住了樊城,阻挡了关羽前进的步伐,并且在长期的消耗战中使关羽军成为了一支疲惫的军队。
曹仁所指挥的两次防御战,对魏国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阻挡住蜀吴前进的脚步,三国的力量对比将会改变,历史可能会改写。
吕布从曹仁在历史上的表现看得出,曹仁统御力极高,有很强的激励士兵的能力,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励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赖。这种能力,帮助他成为了守城战的高手。
张辽犹如足球场上的前锋,冲锋陷阵,很华丽,很容易被人喜欢。而曹仁就好象后卫,补缺补漏,严防死守,不算出采,重要性却决不逊色于那些前锋。如此攻守俱佳,勇武,可靠,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也许他的表现不会很突出,不会很抢眼,但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领。
所以吕布放心让曹仁镇守襄阳,以挡住袁绍夺回襄阳的攻势,毕竟等吕布腾出手来增援襄阳时,也要等到半年以后了,这半年时间里,有曹仁这样善于防守的武将镇守,应该能够守住襄阳。
果不其然,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曹仁、乐进、李典和荀彧四人精诚一心,牢牢地守住了襄阳,袁绍动用了十余万大军,无功而返。
而淮南战场上,吕布也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第780章 贤才袁涣
曹操被袁绍搞死,吕布这边命臧霸冒充颜良的援军,诈开寿春城。
吕布没有杀袁术,也没有杀袁术的儿子袁耀,而是把他们送给了袁绍。
袁术去了他兄长袁绍那里,袁绍得意洋洋地出城迎接,看似兄弟情深,实际上袁绍是在所有人面前彰显自己的仁义高贵,彰显自己这个庶长子的能耐,换句后世的话,他是在秀优越感,袁术虽然在军政方面很蠢,但在玩心眼上并不蠢,他看得出袁绍的用心,但为了苟且偷安,他不得不跟袁绍一起合演那让他恶心透顶的兄弟情深的戏码。
袁术知道袁绍和曹操的故事后,每日都心怀忧虑,担心被袁绍除掉,再加上他战败于他一向瞧不起的吕布手里,心理打击非常惨重,过了没多久时间,就突然感染疾病,一病不起,很快就一命呜呼。在袁术死的问题上,袁绍是无辜的,但在世人眼里,袁绍跟袁术关系向来都是水火不容,再加上袁绍除掉曹操给世人的印象是他偏听偏信审配的谗言,所以世人认为袁术之死非常有可能是袁绍下了毒手。
吕布控制的笔杆子正在等待舆论的倾向,看到世人开始有这样的怀疑,便开始在报纸上大肆编写袁绍、袁术之间不合的过去,写曹操被袁绍谋害过程中审配起到的作用,写袁绍的心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笔杆子杀人不见血,经过吕布控制的占据大汉九成的报纸舆论的渲染,袁绍在世人心目中已然成了一个寡情寡义、没有兄弟之情、没有朋友之义、宠信奸臣的混蛋主子,有很多想跟袁绍联手抗吕的世家都开始犹豫观望。
而吕布的仁义举动赢得了袁术原来那些部属的好感,吕布劝降纪灵、张勋、桥蕤时没有花费太大功夫,吕布跟纪灵、张勋、桥蕤细细交谈过,发现这三个人虽然跟张辽、徐晃、曹仁那样独当一面的大将无法相提并论,却也算是二流武将的佼佼者,只是因为屈居在袁术这样的无能主子之下,无法施展全部才能,现在到了吕布手下,吕布对他们稍加提点,又派他们现在教导旅里待上三个月,再到张辽、徐晃、曹仁身边做副手,到时还可以在小规模的战场上独当一面。
雷薄、陈兰、梁刚、乐就、李丰、陈纪之辈或者在乱军中被杀,或者在事后被查出有害民残民之举而被中情司逮捕,交由御史台和廷尉处置。
杨弘、阎象、韩胤为文官,应有些治政才能,放在中央大学堂政治学院里整修了半年,随后外放一地为郡太守,这三人的才能比较有限,德行也很一般,稍微有点差错,就被吕布的中情司逮捕,交由御史台和廷尉处置。
在淮南,吕布得到了三个治政大才,他们在历史上的治政表现要明显优于杨弘等人。
第一个人,是陈郡扶乐人袁涣,字曜卿,现年三十岁,这个人在历史上曾在吕布手下做过事,那时的吕布对他很敬重。
袁涣的父亲叫袁滂,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司徒,当时名门子弟大多都不守礼法及律例,反而袁涣为人清静,行为都必定守礼。陈郡袁家和汝南袁家本来是同门,但因为秉承着不同的家风而分家,汝南袁家从袁绍、袁术的覆灭开始消亡,而陈郡袁家却因为他们持家清正素无野心而得以长久,绵延千年。
历史上,陈郡太守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授官谯县县令,未去上任。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术,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
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
后来,吕布被曹操打败,袁涣就跟随曹操。
后来袁涣升任梁相,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导,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后再去实行,外表温和而内心果断,袁涣每每告诫各县:“务必要抚恤鳏夫、寡妇、高龄老人,表彰孝顺的子孙和贞节的妇女。常言说‘世道安定礼仪就周详,世道动乱礼仪就简略’,这个分寸全在于临事斟酌。现今虽然仍不太平,难以推广礼仪,然而这也在于我们怎样做了。”袁涣为政崇尚教化训育,凡事宽容思虑以后才行动,外表温和柔顺而内心能够决断。
后袁涣被任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先后得到的赏赐很多,都被他分送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他也始终不过问家中产业,匮乏了就从别人那里去取,不做貌似清白明察的举动,然而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袁涣去世后,曹操为袁涣的死流下眼泪,赏赐谷物两千斛,一份叫“以太仓谷一千斛赐与郎中令家”,一份叫“用垣下谷一千斛送给曜卿家”,外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曹操的教令说:“用太仓谷,是依据官法;用垣下谷,是因为他是我亲密的老部下啊。”
吕布得到袁涣后,跟他详谈甚久,非常敬佩他的德行,更器重他的远见卓识。
袁涣想必对吕布这些年的军政举措有过研究,他见到吕布第一面便说:“武器,是种凶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所以百姓才可以和我们同生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此前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您若在加强专业教育之外,加强道德仁义教化,才是天下的福分。”
吕布明白袁涣的意思,他也意识到此前提到“唯才是举”的办法有失偏薄,一个有才无德的人造成的危害性要远大于一个无才有德的人,不论道德仁义教化在后世是如何地被一些人抵制,但不可否认,道德仁义教化还是约束住大部分人,让他们在朝廷希望的道路上走,而不至于走到其他的道路上,所以吕布笑纳了袁涣的建议,将道德教化这一部分再进行加强。
吕布在道德仁义教化上的改革,袁涣的启发只是一个开端,落实在实践上,吕布做得更彻底,这不只是面对大中小学堂的学生,而是面对所有民众,日复一日地重复,日复一日地灌输,以儒家思想为包装,以吕布的思想为核心,将吕布希望灌输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灌输给所有民众。
吕布知道自己的做法很有点希特勒的风格,看起来很恐怖很危险,但思想上的引导、约束,在历朝历代都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吕布不想通过不让民众知道任何东西的方法来愚民,那他就要换一种方式,那就是我来告诉你们什么东西,你们才能知道什么东西,我不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不会知道,这是后世许多政府为了维持稳定而不得不实行的办法。
此时吕布推行了好几年的屯田政策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淮南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很多都不愿意,中央军就强制民众远离故土前去荒废的地方屯田,结果越来越多的民众纷纷逃往荆州。袁涣对此建议道:“姓安于入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顺着他们容易,违背他们困难,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强。”
吕布便颁下命令,采用奖励而不勉强的办法去招募民众屯田,你来屯田三年免赋,你不来而在老家种田,因为战乱的关系也免赋却只免除一年的,这样一来,有很多人都愿意前去屯田。
后来袁涣又建议吕布:“现今天下大部分祸患已除,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途径。可以广泛地收集文章典籍,阐明先代圣人的教诲,用以改变民众的所见所闻,使全国形成文明的风气,那样,对于偏远地区的异族人,虽不能用武力征服,却可以用文明的道德使他们向往而来。”吕布当时也感到连年征战,军民疲惫,枪杆子有点累了,就按照袁涣的建议,枪杆子歇一歇,动用笔杆子吧,武力侵略不必急于一时,而文化侵略和平演变却要提上日程。
第781章 刘馥和仓慈
吕布先任命袁涣为大司马掾,让他随侍身边,半年后,便把他任命为礼部右侍郎,专门负责道德礼仪教化之事,特别是针对大汉周边异族的教化,换句话来说,就是让袁涣负责执行吕布的文化侵略政策,对四周异族实行和平演变。
安顿好袁涣,门外陈到来报,说沛国相县人刘馥劝服袁术残部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一万多士卒前来投效,吕布大喜,亲自迎出门外,他不是为了那一万多士卒,而是为了刘馥。
刘馥,字元颖,现年三十岁,他给后世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