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693节


当高句丽都轻易地被吕布平定,东濊、沃沮这两个藩属国,兵不满万,又如何跟张辽大军相抗衡,旦夕之间,便被灭了,整个国家的百姓都成了中华帝国公民们的农奴。

张辽大军横扫整个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山脉,整个东北地区,再也没有可以袭扰到汉人统治的异族。

与此同时,太史慈、于禁、张飞、颜良、文丑合兵一处,共十万人马,攻打三韩和百济,根据参军贾逵的计策,先假意答应分给三韩的土地给百济,诱使百济攻打三韩,再在两者两败俱伤之际,将两者一起消灭,本来百济王是不会中这样的计策,怎奈他对他的一个王妃言听计从甚至称得上盲从,贾逵便派特工贿赂那个贪财的王妃,那个王妃按照贾逵教的话,成功地忽悠了百济王,兴兵攻打三韩,太史慈还特意送给百济王许多兵器盔甲,其实都是从高句丽、扶余那里缴获的垃圾,中央正规军看不上,就废物利用,交给百济王,让他屠杀他的同胞。

此时三韩里面的马韩已经被百济吞并,剩下的辰韩和弁韩唇亡齿寒,对百济敌意很大。

当百济、三韩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太史慈的十万大军杀到,一鼓作气把这两个势力的残余军队全部击败,并乘胜攻占了三韩的三个都城,攻占了百济的都城,太史慈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把三韩、百济占据的高丽半岛所有敌对势力肃清。

紧接着,朝廷发布公告,愿意去高丽半岛的大汉公民一人能分得一百亩良田和两个农奴,免税两年,条件比北大荒差远了,是因为高丽半岛已经被百济、三韩人开发过了,环境没有那么恶劣了。

因为高丽半岛后世能开垦出五千万亩良田,开垦出这么多田地还保留着百分之二十的森林覆盖率,所以吕布决定在高丽半岛开垦四千万亩良田,依照此时亩产量是后世一半的推导方法,高丽半岛能养活起两千万人口,不过吕布暂时只准备往那里移民二十万人口,以后的人口再慢慢转移,慢慢增长吧。

为了防止高句丽、扶余农奴造反,为了防止三韩、百济农奴造反,吕布又颁布命令,让开发完北大荒的高句丽、扶余农奴南上替换三韩、百济的农奴,让他们都身处异乡,身处陌生的地方,打散部落,每个汉人农场主的农场里的农奴互相都不认识。

吕布还给农奴一些希望,宣布每年转百分之一的农奴为汉人,成为汉人后就可以成为农场主,可以享有良田和农奴,当然这百分之一的机会只给那些表现优秀、表现温顺的人。二十年后,异族农奴们转了百分之二十的成为汉人,其他实在太差了就永远没有机会了,而此时大汉民族对当地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了,已经不是那些没有了希望的农奴可以动摇的。

高丽半岛北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三百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亦有石油资源,其中,位于咸镜北道边境地区的茂山铁矿已探明储量50多亿吨,可开采量30亿吨。地下矿物资源总价值高达6.4万亿美元,其中黄金2000吨、铁5000万吨、菱镁矿60亿吨、无烟煤45亿吨、铜290万吨等,仅一个菱镁矿,就足够北高丽使用1.8万年。

不过北高丽限于他们错误的发展模式,坐拥宝山却饿死了那么多人,相反南高丽根本没有任何像样的资源,连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北高丽的一半,可他们的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2万美元大关,而北高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1千多美元,相差多少倍,足以见到先进的政治制度比资源更能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吕布从北高丽、南高丽的反差上,在思考自己的帝国现在奉行的君主立宪制度到底可不可行,他要用五年的时间去看,究竟自己推行的政治制度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后来他发现,他的君主立宪制度没有错,只要遏制住官僚阶层的贪腐,让官僚没有贪腐的机会,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国民收入至少比垄断独裁的时候高上五倍不止,推论到这里,他不禁流泪了,他流的泪是什么样的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856章 预谋夷洲岛

当初派太史慈、于禁攻打高丽半岛时,吕布一直担心会战败,要知道,历史上隋炀帝举全国兵力攻打了三次高丽也都惨败而归,唐太宗攻打了两次虽屡取胜绩,但并未伤及高句丽之根本,只到唐高宗时期大将李绩和薛仁贵才将高句丽平定。

在筹划该怎样攻打高丽半岛时,隋炀帝三次攻打高句丽和唐太宗两攻高句丽便成了吕布钻研的现实军事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只有唐高宗李治时期李绩和薛仁贵平灭高句丽那一场算得上,但也只能算做是参考,因为高句丽的三分之二领土都在后世的东北三省,不同于百济、三韩全部领土都在那个后世的高丽半岛。

首先是一定要确保好后勤保障,军粮运输不能出现问题,这是防止功亏一篑的关键,所以他让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高顺在后面都督粮草,这也是吸取杨广放不靠谱的杨孝感在后方都督粮草的教训。

其次,全面吸取杨广的教训,在对前线指挥上不能过于保守,让下面的武将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不能将所有决策都要由自己一个人来裁决,那样就会导致了作战不灵活,不能把握战机。杨广那厮是一个军事上的半瓶子醋,空有百万大军却无法发挥力量上的优势,他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战略战术手段,对高丽方面也基本上一无所知,面对敌人的多次诈降竟然屡屡上当,不知敌、不懂分合之道、不知虚实,这样的人做统帅不败才怪了。

吕布虽然说不上是战争天才,但他的军事造诣和军事经验远超过现在任何一个敌方统帅,敌方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隋唐时期攻打高丽之所以那么困难,是因为那时的高丽是东汉末年高句丽将三韩、扶余等大部分国家吞并成立的国家,国力比东汉末年强了十倍不止,东汉末年的高句丽只是东北亚地区众多小国里面规模最大的而已,跟几百年后的高句丽没法比,不过它在这东汉末年毕竟是东北地区最强的国家,但历史上曹魏的二流武将母丘倹领一万多人就把高句丽打得落花流水,两次差点就把高句丽给灭国了,超一流统帅吕布平定东北地区势如破竹,无可厚非。

其实就是用人的问题,有些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就尽量发挥他们的才能。隋唐时期的将领也不乏久经战争考验的名将,可惜最终在最高统帅的牵制下无所作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亲征失败,其实归根结底都跟他们御驾亲征包办一切有关。

吕布就充分地发挥了张辽、太史慈、于禁的才能,让郭嘉、陈宫的参谋部推演战局排兵布阵发布命令,吕布在战争的大部分时期都是放任麾下文武将领去做事,他只在关键的时刻做判断。

隋唐时之所以屡次攻打高句丽不下,还有两个原因,一则是没有很好的调查,没有详细的全面地图和区域地图,不熟地形,乃是盲人骑瞎马,二则是没有派人潜入高句丽国内破坏,致使高句丽权臣盖苏文一举剿除所有政敌将高句丽军政全数掌握,团结统一的高句丽自然难以战胜。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吕布非常重视军事情报搜集,从十年前就开始在东北地区的敌对势力里安插了情报特工,他对高句丽、百济、扶余、三韩的了解甚至比这些国家的国王还要清楚,把这些国家里面稍微有些能力的人物全都刺杀,现在再来攻取这些国家自然易如反掌。

吕布这番苦心孤诣终于得到了回报,中华帝国的军队如摧枯拉朽,迅速击败东北亚地区的所有敌对势力。

吕布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地统治高丽,使之成为中华的领土而不再是日后还闹独立闹个不停的殖民地,更不再会是愚蠢的空耗中华国力的藩属国。

历史上,唐朝曾经短期地占领过高丽,攻陷首都平壤,国王高藏被俘。高句丽王国立国七百零五年而亡,高丽半岛的三国时代结束。高丽半岛四分之三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不过唐朝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对唐朝并吞了那么多土地深为不满,暗中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唐军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总督府迁到辽东,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跟唐朝为邻,隋唐时期国人在高丽半岛死了几百万人,却做了新罗的嫁衣。

再看看明朝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清末甲午年间的抗日援朝,再看新中国成立的抗美援朝,中华儿女在那里空撒了多少鲜血,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再看后来,华夏国每年给北高丽输送50万吨石油,占北高丽进口石油总量的百分之八十,石油不仅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两年再付款,每年援助给北高丽五十多万吨粮食,也就是二十多亿斤粮食,这么多粮食足够养活一千万人,结果华夏国得到了什么呢?

吕布不想重蹈明代及其以后两个朝代的悲剧,坚决不在这块土地上空留国人的鲜血,一定不能再搞什么脑残的藩属国,一定要把这块土地变成大汉民族的乐土。

吕布不准备搞任何藩属国,凡是能够打过去的地盘,都要成为中华帝国的州郡。

吕布从从频临高丽半岛的辽州、幽州、冀州、青州诸州,吸引来四十万汉人,其中有二十万都是青壮,他们多半都成了农场主,还有一部分成了矿主,同时他们也是新成立的朝州地方警备军的一份子。

吕布让于禁担任朝州将军,管宁兼任朝州刺史,于禁领一万正规军来训练整编那二十万警备军,二十万警备军便可牢牢地控制住高丽半岛。

中华帝国的军队占据了高丽半岛,并攻占了济州岛后,往东南便可进攻倭国,日后如果将倭国拿下,配合着夷洲(台湾)和琉球群岛,便可将渤海、黄海、东海和鲸海(倭国海)尽数囊括,让这一大片海域上面的商船和下面的奇珍异宝都在中华帝国的掌控之中。而且拿下高丽后,再拿下枯叶岛(库页岛),继续往北,就可以占领被一大片冰雪覆盖的荒原西伯利亚,荒原下面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待技术成熟后便可以开采。

这高丽国从都城开始划分,一南一北,北部富有矿产,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铅、铝和铁矿,还有石灰石、云母、石棉以及煤炭等。高丽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高丽北边的金矿常与银、铜等矿共生,在一个叫做上农的地方,黄金储量高达三千多亿斤(矿石)。而在一个叫做茂山的地方,铁矿埋藏量将近有十万亿斤,而且还是富铁矿,不需要多费劲就能开采出来,另外高丽北部的煤矿储量约有三十万亿斤,正好可以拿下炼铁,于禁、管宁组织人手在那里好好打造兵器。高丽多山,所以多林木,可以采伐来做船只,以高丽为一个造船的集中地,在高力打造战船、兵器,为数年后攻占倭国做好准备。

吕布拿下高丽半岛后,目光便放在倭国,不过倭国身处海疆,又有诡异的神风相助,吕布担心自己重蹈当年蒙古攻打倭国的覆辙。

公元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倭国之间发生的“文永之役”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元军分两路在倭国的博多湾登陆,打得倭军溃不成军。元军乘机追击,但却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而且天色已晚,元军便停止了进攻。

当晚,元军召开军事会议。多数将领认为形势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倭军数量,而且国内没有派遣援军,主张撤退。于是主帅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当晚,一场台风突然来袭,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被这场大风完全吞没……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倭国的袭击。倭国人认为这场台风是上天挽救了倭国,于是乎顶礼膜拜谓之“神风”。这便是“二战”时倭军中“神风突击队”起名的由来。

而且现在东瀛群岛上虽然很多小国家狗咬狗,但倭人毕竟也有一百多万,而且都是野性未驯好勇斗狠,单兵作战能力较强,吕布不想在这些禽兽身上损失太多汉人性命,所以就谨慎一点出兵,他决定先占领夷洲,从高丽往南,从夷洲往北,南北夹击。

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夷洲”,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这时是东汉后公元三世纪初期,台湾自然是被称做“夷洲”的。

吕布让驻扎在舟山群岛的周瑜、贺齐的东海水师从舟山进攻夷洲,因舟山距离夷洲海路甚远,在这个没有蒸汽船只能用帆船的时代,顺水顺风的情况下,一直不停地航行,也要二十多天,如果海路上再遇到什么风暴的话,恐怕要一个多月,才能到达夷洲。

那沿路需要多个补给点,才能保证舟山到夷洲的航运不至于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所以吕布交代周瑜、贺齐要先拿下扬州沿海岛屿,作为标记点。

第857章 周瑜到夷洲

数年前,吕布本着以前研究现代地图的记忆,再根据公元三世纪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河流的改道冲击情况,画了公元三世纪的东亚地图、世界地图、大汉地图、大汉近海地图,命工部直辖的印刷局将地图印刷出来,将这些地图发给营级以上将领,做军事用途。

吕布知晓自己的记忆并不全面也不详细,便吩咐各级参军有描绘驻扎地详细地图进而汇集补充军事地图的义务,同时郭嘉、贾诩、法正掌握的情报组织有义务协助军事地图的测绘完善工作。

对夷洲的攻略从三年前就开始了,不再需要周瑜主持长江水师后,吕布便把周瑜调往东海水师,让他做东海水师的统帅,贺齐为副帅,麾下有朱桓、凌操等将领。
首节 上一节 693/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