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52节


“去,人家的学问都能做你师父了,你难道能比你师父能?你这个小官迷。”

古月笙忧郁的神情望着门外,“千里读书只为官,惟有读书高啊,你说,我一个小秀才怎么能逃脱这种读书人的命运,摆脱这种执念啊。”

“虽然我达不到师父的那种学水平,可我还是向往自己可以步步高升,官越做越大,但如今乱世,这种想法可是不可能实现了,要想实现只能去清军哪里当官了,现在清军占据大明江山大半个江山的土地,很多学子早已转而去清朝哪里考官了。”

“他们想去就去吧,我这里不需要那种官员,需要实学的官员,能办事,能把握这个华夏军弄得强盛的才干官员,可不想要一些诗书才学高超,却无法做事情的官员,诗书朗朗上口,感怀情事,描写风物,可那又有什么用呢?

之后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山,还是那个水,你改变不了什么,只有放手去做,才能真正改变什么,比如咱们,现在我敢说这是华夏大地上最强的军队,最强,最富有,繁荣的地方。”

“我看到的,也感受到的,方大也经常赞叹咱们领地内的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富庶繁华,没事的时候经常请假出去游历各地,回来以后,经常一宿一宿的站在天井里面,感天感地。”

古月笙笑着站起来,学着方大的样子,在张强所在的大堂里面,仰头学样,笑的张强肚子都疼了,伸手指着他道:“你也是个好人,没有听过学生这么揶揄师父的。”

古月笙背着手,一副老儒生的感怀的样子,嘴里朗诵道: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三变姓,十字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这首诗一出口,张强就浑身一颤,好熟悉的诗啊,好痛的感悟。

刚才还对诗歌不屑一顾的张强,能深深的感到老人家的那种家国情怀,想要改变时世的那种无力,无奈。

还有那种心里苦闷,无法找人倾述的痛苦。

正在他和古月笙谈笑为方大的时候,侍从进来禀报,“大都督,方大带到。”

古月笙一下刺溜的从站着迅速的溜回自己的座位,一副好学生的样子,端着茶杯低头不语。

“带他进来,”张强回头看看古月笙的模样,然后正色的对侍从道。

一个根本就不像是老儒生的年人进来,月白儒生袍,明朝方巾裹头,躬身对张强施礼道:“老生方大,拜见大都督。”

张强站起来,仔细围着他看了半天,然后突然问道:“你就是死在惶恐滩头的方以智吗?”

张强这句话问的没头没尾,还有些晦气,满屋子的人都在惊诧的望着他。

第372章 你给我当什么官?

很久没有求过票了,大家有推荐票吗,给点推荐票,涨涨人气。

****************

众人皆惊讶,而这句话的受体,方大却没有任何惊讶,反而神色淡然的跪倒下来。

“大都督英明,什么都逃不开大都督的眼睛,下官正是方以智,永历朝廷曾经的首辅宰执,当初清军在江西州抓住小老儿的时候,的确是几乎把小老儿折磨死在惶恐滩头,后来同僚不顾危险,半夜跳入江将小老儿救了下来,如今苟且偷生,隐名埋姓,入华夏军想要为我大明河山再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请大都督恕罪。”

“永历朝廷还没有亡,朝堂还在缅甸,国内还有督师,李定国定西王这些人,你为何要在华夏军?”张强平静的问道。

“老臣要的是光复大明江山,让大明百姓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只是一家一姓。”方以智悠悠的仰头对张强说道。

“老臣要的是光复大明江山,让大明百姓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只是一家一姓。”张强的耳鼓膜犹如被重锤敲过一样,猛地响起,震动不已,心也跳的突突。

眼光猛地暴涨,死死的盯着方以智,这家伙的思想怎么会如此先进?

莫非他也是穿越者?

张强作为一个穿越者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可不会把后世的那些什么政客模式的国体弄过来,那不是对人民的福,那是更加紧固的把人民当羊,当奴隶圈养的方法,科技进步,只不过是换了一张皮罢了。

实际上,哪怕是老美也没有摆脱封建体制思想的束缚,他们也没有解决富有的人还有贵族们和百姓之间的平衡关系,只不过身上披着的皮更加明,更加隐秘罢了,大家都以为这是进步,是先进,绝对没有人说这就是明,一个种新的明。

而张强想的是既能让自己体会古代皇帝一般的人生,又能甩开皇帝也是一种职业的桎梏,完全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啊。”张强道。

“哼,没有什么大逆不道,如果说大逆不道,忠臣不事二主这句话就让所有的人大逆不道了,那说正常的传承,弘光帝最正统。

臣等侍奉弘光帝也算是正常传承,没有不事二主的这一说法了,可鲁监国,隆武等人就有些牵强,可大家还不是相继立二者为帝,然后争先侍奉吗?

既然如此,那往下排的话,是不是一个稍微有名望的大明百姓也能称王,称帝,也能被大家侍奉,这么推导下来,这天下又怎么会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呢?这是大明百姓的天下,谁人都有德而据之。”

没等方以智辩解完,张强大笑:“哈哈,你这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个意思吗?”

方以智道:“目前来看,这种说法最适合当下,只要百姓能获得好处,谁当王,谁称帝都无所谓了,而根据臣这几年在华夏军的所见所闻,华夏军最适合这句话了,天下必为华夏军的,百姓也能从华夏军这里得到实惠,方以智甘愿侍奉这样的主。”

方以智的想法也有些偏激,至少这种提法在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那个道德沦丧,好坏不分的年代,都只不过说一句而已,笑笑就过去的事情,而根本不可能付诸于现实的事情,这是一种极端,在大明乱世,起码在大明的反抗清朝统治的火焰还没有熄灭的时候,这种极端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也太极端了。

不过想想当年,想想历史上对于方以智的研究,这家伙连天地会这种鱼龙混杂的组织都能参加,恐怕他还是里面一员干将,有这种想法就不为过了。

力量的对比悬殊下,反清势力和清军的实力,这样的情形下,天地会这个组织会越来越变质,成为以后社会的一个毒瘤,渐渐的是为反而反,不再是为了江山百姓的组织了。

这样组织肯定有他当初创立者的思想余毒延续的,而不只是因为后面变质的原因,看方以智现在的情况,就能知道,天地会其实成立的时候就不是太成熟,太稳定,带着那种暴力性质的意味。

不过现在的方以智肯定还沉静在国破山河碎,予以挣扎,却无力的义愤。
首节 上一节 352/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