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第773节
随着马拉铁路的奠基建设,很多离着比较近的城池已经能利用这些铁路进行人口和货运转移了,这个说的是量大的时候,单人走显然不适合,因为在马路上坐马车的速度要比铁路快,铁路还得每十里地到站换马车,远途是不行了,但适宜于短途,相当于后世的公交车。
马车在马路上,铁路上跑着马拉火车,水路有方便的客运轮船,这让华夏王国的交通更上一层楼,百姓出行方便,很多人开始出行,并且见识外面的世界。
人们已经适应了没有科举考试,而只是从私塾到学校,从村学到县学,从县学到府学,从府学到州学,一直到京都大学,京城太学的升级换代学习过程,人才选拔过程,毕业的人全部包分配,不想等分配,或者对分配不满意的可以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从府学开始,毕业以后,可以自己找工作,官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如果失业三年,没有开创一番事业,又不想继续努力了,可以去咨议局备案,咨议局负责给他们寻找一个用工的下家,解决就业问题。
这样的气氛使得周边的各个势力和小国羡慕的要死,却毫无办法,年底张强放开了经营,允许外来商贩来华夏王国做生意,不必通过国内商人转物资。
而满清那边由于物资缺乏,人口逐渐减少,战争却不断扩大,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连忙从欧洲调集兵马,两万哥萨克骑兵,三万俄罗斯远征军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到达远东,越来越接近于满清占领的远东地方,即将同满清的征服兵马开战。
为了弥补人口的损失和兵源损失,满清开始吞噬高句丽,几乎同日本瓜分了高句丽剩余的人口和地盘,人口基数从两千八百万变成了四千万人口。
不断的征召兵源,征召了高句丽近五十万兵马,驱使了高句丽两百万百姓进入远东进行占领统治,远东已经有人口,满清满族人一百多万人口,山野之间被抓来的生番女真人部落的人口十来万人,日本仆从军五十万人,日本百姓三十万人。
他们在快速的推进,马上就要同俄罗斯远征军撞在一起了,又是一场大战。
为了让满清同俄罗斯开战,张强超乎寻常的停止了同满清的战争,并且派出使者姚启圣去和康熙商量,用辽省地盘换去关外的日本百姓两百万,日本仆从军三十万兵力,并且释放还剩余的满清满族人俘虏十万人。
康熙同他的大臣和亲王们讨论了三个月时间,一直没有定下来,直到他们同哥萨克骑兵两万兵马交战第一战惨败,十万兵马被屠杀,三十万百姓被俘虏,接近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占领,他们才答应只要华夏王国给粮食和物资,并且卖给他们火枪火炮,他们就用辽沈地盘换人口和物资。
这绝对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易,令很多人大跌眼镜,一直都是敌对关系的满清和华夏开始谈判了,很多人内心里面接受不了,但很多高层都知道这是驱狼吞虎的妙计,华夏王国一直这么玩。
而满清的汉臣们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转变,他们的思想里面就没有什么外交,都是忠诚于满清的思想,都是想要打回关内光复满清河山的念头。
但张强知道康熙是个什么人,康熙是很聪明的人,不是慈禧,不是末世的满清王朝,这个人很有头脑,他知道如果要发展满清,壮大满清,要想打回去,必须获得更多的人口和地盘,因此他纲常独断,下令同华夏王国和解,表面上和解。
其实汉人王朝一支同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玩这种游戏,支援你们枪炮粮食,然后让你们自相残杀,不用来劫掠我们原汉人王朝。
能给点钱办了的事情,他们一般都这么解决问题,目的是保住他们的权利和地位以及汉人王朝。
经过半年的谈判,互相扯皮,最终在辽沈开设互市允许双方的商人交易,但军火物资,战略物资一般只能同华夏王国工商部以及军情部交易。
1674年年底,双方总共交易三百万人口,五千万华夏元的物资,千万华夏元的武器装备,甚至一些华夏王国的马车,并且在此过程,华夏王国的赵狐兵团成功的推进到了辽东半岛,占领辽沈,恢复了大明先前在这里设立的各种城堡和防守态势,到现在,大明领土基本上都恢复了。
水师第一舰队派遣了船只在大连湾设立基地,驻扎了分舰队,彻底占领这片海域和辽东半岛。
而得到华夏军缴获他们和大金国武器装备,满清疯狂武装兵马,运输物资,建设道路去远东,并且把开采下来的远东的苍天巨木,以及人参,煤炭运往辽沈半岛,卖给华夏王国,用这些换取了华夏王国的支持。
大量的兵马和人口转移到了远东,一年时间,到1675年,满清已经在远东有了两千万人口,三百万兵马,同俄罗斯人的战斗也升级了。
俄罗斯派遣了更多的兵马,三十万远征军,十万哥萨克骑兵,其他地方的异族兵马,甚至还有来自波兰,瑞典的兵马,双方在千里边境地界杀的天昏地暗,一点也亚于后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日本人虽然吞并了高句丽,但一边要压制高句丽的反叛军,一边要发展自己,他们人口是个最大的短板,即便吞并高句丽,他们同满清的状况一样,用仅仅四百万人口压制是自己几倍的异族。
为了获得满清支持,他们出兵帮助满清打俄罗斯人,满清将从华夏王国获得的两百万人口给了他们,他们才达到百万人口,兵马十万,其三十万派往了远东帮助满清。
为了夺回自己的远东领地,俄罗斯从各地调配人手,将近五百万农奴被武装起来,派往远东,双方的战斗越打越大。
康熙根本不知道自己碰上了怎么样一个庞然大物。
(本章完)
第九百三十六章 东印度公司发起联盟
马甲海峡里面,马甲城总督府,这是荷兰新的总督府,巴达维亚的总督府已经被华夏军攻占,他们只能退守这里,这里是荷兰在印度洋,亚洲最后的殖民地。
今天这里港口战舰云集,来自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人,以及打酱油的法国人,瑞典人,意大利人等的战舰和武装商船一起来到这里,今天他们要商讨一份远征华夏王国的方案,由于华夏王国崛起,并且闭关锁国,使得他们的贸易直线下降,现在已经不足以前的百分之二十五了。
目前他们这里只有少量的来自华夏王国的货物,还都是从琉球王国收来的,高昂的价格不是他们能承受的,以这样的价格,他们带回西方只有一倍的价格,这等于是从暴利让他们成为一个体面的温顺的商人,这怎么行呢?没有百分之百的暴利怎么能维持他们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们从印度收购香料卖往西方,其实西方不是香料的主要消耗地,利润没有那么高,香料在这个时代原先的大明才是主要的消耗地,人多,市场广阔,哪怕赚一倍的利润,再换成陶瓷,茶叶,丝绸,回到了西方他们就能赚三五十倍的利润,一年跑一次,就够公司一年的开支,并且盈利很多,如果船只多,可能盈利几倍的利润,公司现在已经亏损连连,很多股东已经叫嚣着要撤销他们的股份,但公司赔不出股本钱来。
华夏军还占领了日本岛,改名为蓬莱洲,日本的金银也是他们需要的,拉回西方供他们的议会和国王征召士兵,建造船只,为皇室奢华的生活买单。
如今这些全部断绝了,光靠着在吕宋岛和新鲁国,澳洲,印度倒卖一些物资,商品,这样低利润的买卖,他们根本无法维持东印度公司的日常开支。
为此他们联合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三国共同向自己的国家皇帝,议会递交了战争请求,希望王国派遣兵力来支援他们,而去年年底,英国和荷兰人的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打了几十年战争的两国十分需要外来市场能补充他们国内消耗的物资,能把他们国内多余的武器装备,以及被战争召集起来的多余的军队给解决掉,否则光军费就是一大笔开支,解散了,这些人不是去当海盗,就是去捣乱,或者失业,加重负担,东印度公司的战争请求正好让两国找到了一个解决掉这些商品和军人安置问题的好的办法,让他们继续去打战。
西班牙国内因为国王的奢侈生活,整个皇室和王国都欠账累累,今年借新债务,还往年的债务,然后再借一笔供开销,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大部分流入王室用来还账,只能还利息,然后用这比钱做保证信用,继续借款,王室的欠款就算是八百年也还不清。
这样的情况下,你让他们如何能忍受自己唯一的经济来源被断掉,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西班牙人最积极,从国内调集了一级战列舰十艘,二级战列舰二十艘,三级战列舰五十艘,四级战列舰百艘,五级,级战列舰两百艘,运输三万兵马,开始启程远征华夏王国。
这在1674年上半年就开始筹划,下半年就已经启程了,再过几个月时间就到了。
而英国人同样派遣了相同数量的战舰,并且还多了一些额外的盟友,他们拉拢了意大利人,法国人,瑞典人,甚至还有波兰人来远东,这些人总共拥有近百艘战舰,兵马近两万人,英国人同样派遣了两万兵马,总兵力四万多人。
一般来说西方人要远征华夏王国是一个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维持这么大舰队航行一年的补给和海上航行风险造成的损失能让他们绝望,但面对断绝的远东巨额利润,他们铤而走险,希望能征服这个亚洲的庞大王国,其实他们不知道现在张强已经不是国王了,华夏也不再是王国了,这么大的国土,并且还在扩大,张强已经自称华夏帝国,华夏帝国皇帝了。
相比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英国人比较上心,他们更加注重的是怎么从华夏王国这里获取利益,先前华夏王国比他们先进的东西,他们都带回国内,现在英国人已经能制造华夏王国的连珠枪,后装膛枪,线膛枪这些枪支弹药,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次来的战舰和兵马都换装了这些华夏王国出现的先进的大炮和枪支,甚至战舰,英国人都学着华夏王国在战舰上装了铁板和铜板,弄成了包着铁皮的铁皮战舰。
英国人这次信心满满,他们不缺乏兵源,印度随便抓,不用抓那些比起南洋土着来要更像牲口的印度阿三土着虽然不聪明,但比较听话,是做士兵的好材料,训练起来比南洋土着要快速有经验多了。
荷兰人的新总督府里面到处都是白皮肤,高鼻梁,金发碧眼的西方人,穿着各种服饰,一个比一个高贵,一个比一个癖性,因为这里面有先前快船到达的各国海军将领和陆军将领。
已经英国总督,荷兰总督,西班牙总督,目前这三个在远东,亚洲有着殖民地国家的总督,葡萄牙人就不提了,他们的总督早就死在了华夏王国的苦役营里面了。
为了报复,这次葡萄牙人专门派来了五十艘主力战舰,派来了五千正规军,皇家骑兵,皇家火枪兵,炮兵,皇家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