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043节
“何处学,何处用?”
“生活处处可学,生活处处可用。”
在显学这一块,的确没有人能比得上朱瞻基。他的思想没有桎梏,在后世又见识多多。
这方面没有人能教朱瞻基,所以他把理由推到生活中。许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被他整合起来,就成了创新。
朱棣对这个答案还是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窗外。
这次离开了三年,应天府的许多地方,变的他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火车到了下马桥东部的理工学院,这里的师生早就得到了通知,此刻沿着火车道两边组成了欢迎的队伍,纷纷对着火车行礼。
朱棣也忍不住跟那些学子挥了挥手,扭头问道:“这理工学院学生似乎不比国子监少。”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国子监监生上万,理工学院如今才招了第一批学生,只有三千人。要过两年,理工学院的学生才能超过国子监。”
朱棣又问:“国子监贡生乃是官员候补,为何这两年被授官之人却少了许多?”
朱瞻基早就想好了借口,回道:“皇祖归国,这南洲开发也就马上要开始了。如今国子监这一万贡生,怕是还不够南洲那边需求。”
朱棣只是淡淡道:“理工学院教学生做工,务农,修路,架桥,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忘记了,儒才是国本。”
朱瞻基行礼道:“孙儿不敢或忘。”
理工学院这里是东西线的终点站,到了这里,火车放慢了速度,绕行了一个圈,又回到主路上,接下来,就要一路向西,参观夹江工业区了。
出了清凉门,朱棣觉得自己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原本这里是荒凉的外城,但是现在,却似乎比城内还要繁华。
今天朱棣归来,火车路线全部停顿,但是火车路两边的马路上,来来回回的马车络绎不绝。
宽阔的道路两边,到处都是修车铺,粮食铺等店铺。还有那已经有人居住的新式小区,给这边增加了许多人气。
工部和內监修建的居民小区已经开始了第二期,第三期,大片的单元楼小区让朱棣目瞪口呆,连连表示改日要进去好好看看。
而夹江工业区这里,如今更是已经大变样。从永乐十三年开始算,这里已经建成了七年,还是飞速发展的七年。
各式厂房除了房顶跟窗户,其实跟后世的工厂区没有太大的区别。
特别是特种钢铁厂的那四个巨大的烟囱,让人对工业的力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许多人第一次见,生怕一阵风就会吹倒。
这个时候,朱棣也不嫌这个烟囱会违制了,问道:“为何修建的如此高大?这怕不是有五十米!”
“皇祖英明,许多人第一次看,还以为有百米高,实际上,这烟囱比真理塔要低一点。”
朱棣又看了看朱瞻基,却没有说话。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心结,他建了一座报恩寺,一个报恩寺塔,结果等到建成了,朱瞻基竟然把和尚们都迁移走了,改名叫真理教。
原本的报恩寺塔,现在被他改名叫真理塔。
自己还没有死呢,就敢如此作为,这小子实在该教训一番。
不过当初的怨气已经消散了,朱棣也知道了朱瞻基高出一个真理教的目的是什么。与其弄一个虚名的报恩寺塔,的确没有将这里作为真理教的总部合适。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不说他,是给他面子,等到没有别人的时候,还是要好好教训他一番才行。
让他知道,谁是爷爷,谁是孙子。
阅江楼码头这里,无数的将士从船上下来,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竞技场参加凯旋大会的。有些人值守,有些回家,有些人兴致冲冲地按照安排,前往竞技场。
为了准备今天的庆典,鸿胪寺,礼部,兵部,太常寺,光禄寺,已经准备了三个月。
那些立下大功的将士名单也早已拿到,他们如果有亲眷在京城,还能获准一同参加庆典。
而在竞技场的四十多个门口,御厨和光禄寺早就准备好了免费吃食,凡是要参加庆典的人,都能免费领取食物。
大明上下兴致冲冲,而那些初次来到大明的使节,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还以为来到了异世界。有些胆战心惊地小心翼翼观察这个先进,文明的城市。
这个巨大的城市是他们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置身其中,仿佛时刻都会被吞没。
当他们被安排上了火车,看着这个怪物一次装下几百人,还以骏马奔驰的速度前进,一个个腿都是软的。
而到了竞技场,他们更是被震惊了。这一天,他们在寻找座位的时候,因为腿软,摔跤的人不计其数。
在主席台那里,朱瞻基的一帮妃妾和孩子们早就过来了。他们今日不用上课,一个个开心无比,来回跑窜,让跟着他们的宫女胆战心惊。
终于到了午时,负责主持庆典的礼部尚书吕震在扩音器前,大声宣布。
皇帝陛下,太孙殿下,还有诸位大臣来到竞技场的时候,整个竞技场内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
不要说别人,朱棣自己踏足进入这座巨大的竞技场的时候,也是震撼不已。
当全场欢呼的时候,他的耳膜被震的嗡嗡作响,短暂地失聪,这种来自身体的颤栗,让他也忍不住热血沸腾。
一直到看到一群女人,带领着孩子们在过道跪拜相迎,他才恢复了过来。
太子妃今年也已经四十多岁,太子的离世,似乎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岁月在她脸上虽然刻下了痕迹,却沉淀了优雅。
“生活处处可学,生活处处可用。”
在显学这一块,的确没有人能比得上朱瞻基。他的思想没有桎梏,在后世又见识多多。
这方面没有人能教朱瞻基,所以他把理由推到生活中。许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被他整合起来,就成了创新。
朱棣对这个答案还是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窗外。
这次离开了三年,应天府的许多地方,变的他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火车到了下马桥东部的理工学院,这里的师生早就得到了通知,此刻沿着火车道两边组成了欢迎的队伍,纷纷对着火车行礼。
朱棣也忍不住跟那些学子挥了挥手,扭头问道:“这理工学院学生似乎不比国子监少。”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国子监监生上万,理工学院如今才招了第一批学生,只有三千人。要过两年,理工学院的学生才能超过国子监。”
朱棣又问:“国子监贡生乃是官员候补,为何这两年被授官之人却少了许多?”
朱瞻基早就想好了借口,回道:“皇祖归国,这南洲开发也就马上要开始了。如今国子监这一万贡生,怕是还不够南洲那边需求。”
朱棣只是淡淡道:“理工学院教学生做工,务农,修路,架桥,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忘记了,儒才是国本。”
朱瞻基行礼道:“孙儿不敢或忘。”
理工学院这里是东西线的终点站,到了这里,火车放慢了速度,绕行了一个圈,又回到主路上,接下来,就要一路向西,参观夹江工业区了。
出了清凉门,朱棣觉得自己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原本这里是荒凉的外城,但是现在,却似乎比城内还要繁华。
今天朱棣归来,火车路线全部停顿,但是火车路两边的马路上,来来回回的马车络绎不绝。
宽阔的道路两边,到处都是修车铺,粮食铺等店铺。还有那已经有人居住的新式小区,给这边增加了许多人气。
工部和內监修建的居民小区已经开始了第二期,第三期,大片的单元楼小区让朱棣目瞪口呆,连连表示改日要进去好好看看。
而夹江工业区这里,如今更是已经大变样。从永乐十三年开始算,这里已经建成了七年,还是飞速发展的七年。
各式厂房除了房顶跟窗户,其实跟后世的工厂区没有太大的区别。
特别是特种钢铁厂的那四个巨大的烟囱,让人对工业的力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许多人第一次见,生怕一阵风就会吹倒。
这个时候,朱棣也不嫌这个烟囱会违制了,问道:“为何修建的如此高大?这怕不是有五十米!”
“皇祖英明,许多人第一次看,还以为有百米高,实际上,这烟囱比真理塔要低一点。”
朱棣又看了看朱瞻基,却没有说话。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心结,他建了一座报恩寺,一个报恩寺塔,结果等到建成了,朱瞻基竟然把和尚们都迁移走了,改名叫真理教。
原本的报恩寺塔,现在被他改名叫真理塔。
自己还没有死呢,就敢如此作为,这小子实在该教训一番。
不过当初的怨气已经消散了,朱棣也知道了朱瞻基高出一个真理教的目的是什么。与其弄一个虚名的报恩寺塔,的确没有将这里作为真理教的总部合适。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不说他,是给他面子,等到没有别人的时候,还是要好好教训他一番才行。
让他知道,谁是爷爷,谁是孙子。
阅江楼码头这里,无数的将士从船上下来,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竞技场参加凯旋大会的。有些人值守,有些回家,有些人兴致冲冲地按照安排,前往竞技场。
为了准备今天的庆典,鸿胪寺,礼部,兵部,太常寺,光禄寺,已经准备了三个月。
那些立下大功的将士名单也早已拿到,他们如果有亲眷在京城,还能获准一同参加庆典。
而在竞技场的四十多个门口,御厨和光禄寺早就准备好了免费吃食,凡是要参加庆典的人,都能免费领取食物。
大明上下兴致冲冲,而那些初次来到大明的使节,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还以为来到了异世界。有些胆战心惊地小心翼翼观察这个先进,文明的城市。
这个巨大的城市是他们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置身其中,仿佛时刻都会被吞没。
当他们被安排上了火车,看着这个怪物一次装下几百人,还以骏马奔驰的速度前进,一个个腿都是软的。
而到了竞技场,他们更是被震惊了。这一天,他们在寻找座位的时候,因为腿软,摔跤的人不计其数。
在主席台那里,朱瞻基的一帮妃妾和孩子们早就过来了。他们今日不用上课,一个个开心无比,来回跑窜,让跟着他们的宫女胆战心惊。
终于到了午时,负责主持庆典的礼部尚书吕震在扩音器前,大声宣布。
皇帝陛下,太孙殿下,还有诸位大臣来到竞技场的时候,整个竞技场内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
不要说别人,朱棣自己踏足进入这座巨大的竞技场的时候,也是震撼不已。
当全场欢呼的时候,他的耳膜被震的嗡嗡作响,短暂地失聪,这种来自身体的颤栗,让他也忍不住热血沸腾。
一直到看到一群女人,带领着孩子们在过道跪拜相迎,他才恢复了过来。
太子妃今年也已经四十多岁,太子的离世,似乎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岁月在她脸上虽然刻下了痕迹,却沉淀了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