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049节
这样的房子高大明亮,比原本的土木建筑要大气的多。
朱棣笑道:“现在应天府,变的我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有时间可以到处看看,应天府会越变越整洁,越变越好看的。”
这个时候,他们看到骑马的朱高煦有些好奇地停在了一家店铺门口,仔细打量这新建的房子,还有明亮的玻璃窗户。
大明最近几年,除了水泥厂,建设最多的就是玻璃厂了。
平板玻璃的制造并不困难,难的是制造大块的平板玻璃。
在懂得了烧制石英砂,硼砂等能烧制玻璃之后,凡是这些矿石的产区,几乎都会建设一个这样的玻璃厂。
这主要是玻璃难以运输,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能节约大量成本。
玻璃的售价因此大幅度降低,玻璃镜子也取代了一般的铜镜。
朱瞻基已经在组织第二批去欧洲的商队,在欧洲驻守了三年多的士兵们,也该换防回来了。
这个时代绝对不会出现一块玻璃镜子能卖十五万金法郎天价这样的事,那些威尼斯商人,也不可能凭借玻璃赚取大量的利润。
看到朱高煦的身影,朱棣看了看朱瞻基说道:“待功臣都如此优容,你也不要再为难你二叔了。”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皇爷爷还不了解我吗?心胸狭窄,似乎用不到我的身上。”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准备恢复他的王爵,并且派六千人随他一同去征服西洲。”
对朱高煦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朱瞻基非常清楚,他有心到非洲发展,朱瞻基只会支持,绝不会拖后腿。
抑制黑人的数量,让他们永远只能生活在非洲那个小角落里,将会是后面主要的战略之一。
有朱高煦这个喜欢打仗的叔叔去做这件事,朱瞻基会大力支持的。
见朱瞻基情感真挚,不似作伪,朱棣的心情显然更好了。他对朱高煦这个儿子一直都有些愧疚,让他去西洲为王,也算对得起他,如今不用再继续愧疚下去了。
年纪越大,他对亲情方面,看的也就越重。
从朱高煦想到大儿子朱高炽,朱棣忍不住叹了口气,问道:“你父离世之时,可曾有抱怨?”
就是有,朱瞻基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他摇了摇头说道:“父王离世之时,似乎已经想开了,并无遗憾。改日孙儿让人送上当日起居注,让皇爷爷能知晓当日情形。”
朱棣又道:“我既然回来了,改日就去看看他,也让他早日入土为安。墓穴可曾建好?”
朱高炽已经停灵一年多,就是为了等朱棣回来,才没有下葬。
他活着的时候只是太子,葬礼只能按照太子礼仪下葬。他的墓穴只动用了数百人,月余就已经建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为了宣扬薄葬之风,规制按照最简单的来,石雕都没有刻。孙儿准备以后将整个紫金山灵谷寺以西的南麓,建设成为了一个大型公园,成为祖陵。所有祭祀规制一次建设完毕,今后我朱家直系子孙,都活在山脚,死在山腰,所有墓穴都简单规划就好了。”
“公园?”朱棣皱了皱眉头说道:“不妥,我皇家陵寝,岂可让百姓随意出入!”
朱瞻基也没有反驳,笑道:“是孙儿想的简单了……”
他不会知道,老朱家今后的皇家陵寝,可都是热门景点啊!
不过现在开放,也的确是有些太超前了。
爷孙俩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并没有专门的目的性,这样也让两人轻松了许多,想到哪里,就谈到哪里。
回到了皇宫,今日从承天门开始,端门,午门,奉天门,所有的城门大开。
以朱棣的嫔妃为首,在宫中的太监,宫女,只要不当值的,全部在道路两边跪迎。
一直回到了谨身殿,朱棣在龙椅上坐了下来,露出了一丝倦意。
“你也累了一天,回去休息吧。明日,你陪我一起早朝。散朝后你在将这几年间发生的事情都跟我细说。”
朱瞻基问道:“今日御厨那边为了迎接皇爷爷归来,可是做了不少美食……”
朱棣摇了摇头,叹道:“老了,今日忙碌一天,我这腰杆可受不了,一会儿回了后宫,随便吃点就好了。”
从谨身殿出来,朱瞻基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宫殿,虽然太监宫女进进出出,但是他却能感受到里面那个老人的暮气。
一代雄主,如今也到了不得不服老的年纪。
对朱瞻基来说,他更愿意朱棣多活几年,有这个主心骨在,朱瞻基做事就不会有任何担忧啊!
第二日,朱棣准时起床,先到了武英殿召开早朝。
落座之时,他出乎意料地让朱瞻基与他并排坐在龙椅上,而不是身前就座。
而且,他基本上很少发言,什么事都交给朱瞻基处理,只说自己还需要休息几日。
朱棣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有跟文臣们交流,许多安排也需要他首肯,所以今日的早朝,主要就是商议这些事务。
早朝结束,所有主官都被留在宫中进食,随后,全部人移驾前往天地坛祭天。
二十七日祭天,二十八日拜祭社稷坛,二十九日拜祭祖庙。
朱棣笑道:“现在应天府,变的我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有时间可以到处看看,应天府会越变越整洁,越变越好看的。”
这个时候,他们看到骑马的朱高煦有些好奇地停在了一家店铺门口,仔细打量这新建的房子,还有明亮的玻璃窗户。
大明最近几年,除了水泥厂,建设最多的就是玻璃厂了。
平板玻璃的制造并不困难,难的是制造大块的平板玻璃。
在懂得了烧制石英砂,硼砂等能烧制玻璃之后,凡是这些矿石的产区,几乎都会建设一个这样的玻璃厂。
这主要是玻璃难以运输,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能节约大量成本。
玻璃的售价因此大幅度降低,玻璃镜子也取代了一般的铜镜。
朱瞻基已经在组织第二批去欧洲的商队,在欧洲驻守了三年多的士兵们,也该换防回来了。
这个时代绝对不会出现一块玻璃镜子能卖十五万金法郎天价这样的事,那些威尼斯商人,也不可能凭借玻璃赚取大量的利润。
看到朱高煦的身影,朱棣看了看朱瞻基说道:“待功臣都如此优容,你也不要再为难你二叔了。”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皇爷爷还不了解我吗?心胸狭窄,似乎用不到我的身上。”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准备恢复他的王爵,并且派六千人随他一同去征服西洲。”
对朱高煦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朱瞻基非常清楚,他有心到非洲发展,朱瞻基只会支持,绝不会拖后腿。
抑制黑人的数量,让他们永远只能生活在非洲那个小角落里,将会是后面主要的战略之一。
有朱高煦这个喜欢打仗的叔叔去做这件事,朱瞻基会大力支持的。
见朱瞻基情感真挚,不似作伪,朱棣的心情显然更好了。他对朱高煦这个儿子一直都有些愧疚,让他去西洲为王,也算对得起他,如今不用再继续愧疚下去了。
年纪越大,他对亲情方面,看的也就越重。
从朱高煦想到大儿子朱高炽,朱棣忍不住叹了口气,问道:“你父离世之时,可曾有抱怨?”
就是有,朱瞻基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他摇了摇头说道:“父王离世之时,似乎已经想开了,并无遗憾。改日孙儿让人送上当日起居注,让皇爷爷能知晓当日情形。”
朱棣又道:“我既然回来了,改日就去看看他,也让他早日入土为安。墓穴可曾建好?”
朱高炽已经停灵一年多,就是为了等朱棣回来,才没有下葬。
他活着的时候只是太子,葬礼只能按照太子礼仪下葬。他的墓穴只动用了数百人,月余就已经建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为了宣扬薄葬之风,规制按照最简单的来,石雕都没有刻。孙儿准备以后将整个紫金山灵谷寺以西的南麓,建设成为了一个大型公园,成为祖陵。所有祭祀规制一次建设完毕,今后我朱家直系子孙,都活在山脚,死在山腰,所有墓穴都简单规划就好了。”
“公园?”朱棣皱了皱眉头说道:“不妥,我皇家陵寝,岂可让百姓随意出入!”
朱瞻基也没有反驳,笑道:“是孙儿想的简单了……”
他不会知道,老朱家今后的皇家陵寝,可都是热门景点啊!
不过现在开放,也的确是有些太超前了。
爷孙俩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并没有专门的目的性,这样也让两人轻松了许多,想到哪里,就谈到哪里。
回到了皇宫,今日从承天门开始,端门,午门,奉天门,所有的城门大开。
以朱棣的嫔妃为首,在宫中的太监,宫女,只要不当值的,全部在道路两边跪迎。
一直回到了谨身殿,朱棣在龙椅上坐了下来,露出了一丝倦意。
“你也累了一天,回去休息吧。明日,你陪我一起早朝。散朝后你在将这几年间发生的事情都跟我细说。”
朱瞻基问道:“今日御厨那边为了迎接皇爷爷归来,可是做了不少美食……”
朱棣摇了摇头,叹道:“老了,今日忙碌一天,我这腰杆可受不了,一会儿回了后宫,随便吃点就好了。”
从谨身殿出来,朱瞻基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宫殿,虽然太监宫女进进出出,但是他却能感受到里面那个老人的暮气。
一代雄主,如今也到了不得不服老的年纪。
对朱瞻基来说,他更愿意朱棣多活几年,有这个主心骨在,朱瞻基做事就不会有任何担忧啊!
第二日,朱棣准时起床,先到了武英殿召开早朝。
落座之时,他出乎意料地让朱瞻基与他并排坐在龙椅上,而不是身前就座。
而且,他基本上很少发言,什么事都交给朱瞻基处理,只说自己还需要休息几日。
朱棣刚回来,许多事情还没有跟文臣们交流,许多安排也需要他首肯,所以今日的早朝,主要就是商议这些事务。
早朝结束,所有主官都被留在宫中进食,随后,全部人移驾前往天地坛祭天。
二十七日祭天,二十八日拜祭社稷坛,二十九日拜祭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