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074节
而且,朱瞻基暂时也不会派官员过去。最快也要等两三年后,军队将那边控制住以后,再委派官员。
当然,儒生和工匠,农师这些人,明年开始就要派一批过去了。教那些土著们制作简单的工具,教他们耕地,挖矿,学说大明话,学写大明字。
如今朱棣西征归来,京卫各部也都回京,应天府周边的军队就太多了。
他的幼军多达四万多人,这么多人吃闲饭,不如直接派到东洲那边去。
更主要的是海军,他们将士第一批移民。以自愿为主,每个自愿前往的将士,都会按照级别,给予大小不一的土地,还有仆役。
是的,那些东洲土著,已经变成他们的仆役。而这个安排,并没有遭到那些土著的反对,甚至还认为是荣幸。
这个计划,朱瞻基已经做了好几年。
所有海军将士的分到的土地,都是沿海地区,并且以东部平原为主。
指挥使将会是最高级的官员,他们每人可以分到千里土地,五千仆役。
这千里土地,搁在后世,差不多相当于是两百五十平方公里。
而指挥佥事一级减半,守备,千总再减半。到了普通士兵,每人可以分到十里土地,五十仆役。
南北美大陆总面积四千多万平方公里,按照大明目前的计算方式,乘以四倍,有一亿多里。
即使派十万士兵过去,也不过只能占据百分之五的沿海土地。
朱瞻基现在当然没有这么多士兵派过去,所以只能徐徐图之,先占据住那些天然港口,以这些港口向外辐射,慢慢占领。
至于那些仆役,当然需要这些将士过去了之后自己找,跟那些部落来谈。
现在划分一个标准,是给那些士兵一个限制,今后不管什么时候,不能超过这个标准。
等到那边的沿海区域逐渐开发起来,再委派官员。十几年以后,他的儿子们一个个成年以后,就分封过去,每个人占据一大块地方。
而这些士兵,移民过去的时候,朝廷会提供武器,种子,一家一辆板车,各种工具和铁锅,其他就不管了。
第二年开始,朝廷连俸禄都不发了,只提供舰队运行的经费,武器补给。
这些将士在那边需要自力更生,但是依旧有守疆之责。
他们完全不必担心,每个人能分那么大的地盘,并且还是肥沃的土地,怎么也不会饿着他们。
而幼军的职责则是向内陆发展,并且控制那边的矿产资源。
以这些矿产资源提供海军经费,建设经费,由內监负责分配。
而內监的任务就比较繁重了,他们需要向东洲大陆运送各种物资,建立贸易通道,今后东洲的商品,矿产,都需要他们运回来,然后将那边需要的物资运过去。
实际上,朱瞻基也知道,分配给他们这么多的土地,他们自己根本不会全部耕种。
大部分士兵需要服军役,那么多土地,配上几十个仆役,能耕种多少?
不过那些土地上除了矿产,所有出产都是他们的,随随便便都饿不到,甚至能通过出产进行贸易富得流油。
如此好的条件,当然吸引了不少士兵报名,特别是曾经去过东洲的将士,他们自然知道那里是一片好地方。
能去当人上人,总比在大明当一个普通士兵更好吧。
由于朱瞻基只是在海军和幼军内部招收移民的人,这一举措还引起不少人不满。也有不少宗室,勋贵,想要将分封南洲改成分封东洲。
但是朱瞻基将这些奏折都留中不发,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上万东洲土著,有五百多个部落。但是只有不到三十个大部落,剩下的都是小部落。
他们这些人只能派一两个代表参加朝会,除了阿兹特克和库斯科王国,其他的部落都是二十人一组向朱棣跟朱瞻基磕头,速度进行的很快。
当两个最大的部落向朱瞻基磕头之后,所有人参拜完毕,朱瞻基才起身回了半礼,向他们颁发赏赐。
这些赏赐五花八门,但是主要是以铁制工具,铁锅,布料,为主。
至于茶叶和香料,还需要经过市场培育。他们可不像亚欧人,吃的都是原生态食品,生死由命。
想让他们知道茶叶的健康,风气还需要引导。
而铁器,布料,这可是不用说他们就知道的好东西,他们最渴望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将他们打发了出去,自然有鸿胪寺的官员们继续带着他们腐败,让他们在应天府玩上几个月,腐蚀一下他们的心灵,然后等到东洲舰队组建完毕,带着他们一起回去。
而他们,将会是第一批接受大明文明熏陶,然后必须要归心的首领。
如果他们不听话,太医院有的是办法让他们自然死亡。而实际上,从东洲启程开始,就有一百多首领已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病死了。
这些土人一走,所有人的精神都集中了起来,原本一些开小差的大臣们,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坐直了身体。
从七月二十一,朱棣的禅让诏书被蹇义他们接受,朱瞻基这已经两次在早朝上婉拒继位。
大臣们没有第三次拜请朱瞻基继位,就是为这一天。
主席台上,蹇义站起了身子,面向朱瞻基和朱棣跪拜在地,在他的身边,其他十几个大小九卿也纷纷跪了下来。
当然,儒生和工匠,农师这些人,明年开始就要派一批过去了。教那些土著们制作简单的工具,教他们耕地,挖矿,学说大明话,学写大明字。
如今朱棣西征归来,京卫各部也都回京,应天府周边的军队就太多了。
他的幼军多达四万多人,这么多人吃闲饭,不如直接派到东洲那边去。
更主要的是海军,他们将士第一批移民。以自愿为主,每个自愿前往的将士,都会按照级别,给予大小不一的土地,还有仆役。
是的,那些东洲土著,已经变成他们的仆役。而这个安排,并没有遭到那些土著的反对,甚至还认为是荣幸。
这个计划,朱瞻基已经做了好几年。
所有海军将士的分到的土地,都是沿海地区,并且以东部平原为主。
指挥使将会是最高级的官员,他们每人可以分到千里土地,五千仆役。
这千里土地,搁在后世,差不多相当于是两百五十平方公里。
而指挥佥事一级减半,守备,千总再减半。到了普通士兵,每人可以分到十里土地,五十仆役。
南北美大陆总面积四千多万平方公里,按照大明目前的计算方式,乘以四倍,有一亿多里。
即使派十万士兵过去,也不过只能占据百分之五的沿海土地。
朱瞻基现在当然没有这么多士兵派过去,所以只能徐徐图之,先占据住那些天然港口,以这些港口向外辐射,慢慢占领。
至于那些仆役,当然需要这些将士过去了之后自己找,跟那些部落来谈。
现在划分一个标准,是给那些士兵一个限制,今后不管什么时候,不能超过这个标准。
等到那边的沿海区域逐渐开发起来,再委派官员。十几年以后,他的儿子们一个个成年以后,就分封过去,每个人占据一大块地方。
而这些士兵,移民过去的时候,朝廷会提供武器,种子,一家一辆板车,各种工具和铁锅,其他就不管了。
第二年开始,朝廷连俸禄都不发了,只提供舰队运行的经费,武器补给。
这些将士在那边需要自力更生,但是依旧有守疆之责。
他们完全不必担心,每个人能分那么大的地盘,并且还是肥沃的土地,怎么也不会饿着他们。
而幼军的职责则是向内陆发展,并且控制那边的矿产资源。
以这些矿产资源提供海军经费,建设经费,由內监负责分配。
而內监的任务就比较繁重了,他们需要向东洲大陆运送各种物资,建立贸易通道,今后东洲的商品,矿产,都需要他们运回来,然后将那边需要的物资运过去。
实际上,朱瞻基也知道,分配给他们这么多的土地,他们自己根本不会全部耕种。
大部分士兵需要服军役,那么多土地,配上几十个仆役,能耕种多少?
不过那些土地上除了矿产,所有出产都是他们的,随随便便都饿不到,甚至能通过出产进行贸易富得流油。
如此好的条件,当然吸引了不少士兵报名,特别是曾经去过东洲的将士,他们自然知道那里是一片好地方。
能去当人上人,总比在大明当一个普通士兵更好吧。
由于朱瞻基只是在海军和幼军内部招收移民的人,这一举措还引起不少人不满。也有不少宗室,勋贵,想要将分封南洲改成分封东洲。
但是朱瞻基将这些奏折都留中不发,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上万东洲土著,有五百多个部落。但是只有不到三十个大部落,剩下的都是小部落。
他们这些人只能派一两个代表参加朝会,除了阿兹特克和库斯科王国,其他的部落都是二十人一组向朱棣跟朱瞻基磕头,速度进行的很快。
当两个最大的部落向朱瞻基磕头之后,所有人参拜完毕,朱瞻基才起身回了半礼,向他们颁发赏赐。
这些赏赐五花八门,但是主要是以铁制工具,铁锅,布料,为主。
至于茶叶和香料,还需要经过市场培育。他们可不像亚欧人,吃的都是原生态食品,生死由命。
想让他们知道茶叶的健康,风气还需要引导。
而铁器,布料,这可是不用说他们就知道的好东西,他们最渴望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将他们打发了出去,自然有鸿胪寺的官员们继续带着他们腐败,让他们在应天府玩上几个月,腐蚀一下他们的心灵,然后等到东洲舰队组建完毕,带着他们一起回去。
而他们,将会是第一批接受大明文明熏陶,然后必须要归心的首领。
如果他们不听话,太医院有的是办法让他们自然死亡。而实际上,从东洲启程开始,就有一百多首领已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病死了。
这些土人一走,所有人的精神都集中了起来,原本一些开小差的大臣们,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坐直了身体。
从七月二十一,朱棣的禅让诏书被蹇义他们接受,朱瞻基这已经两次在早朝上婉拒继位。
大臣们没有第三次拜请朱瞻基继位,就是为这一天。
主席台上,蹇义站起了身子,面向朱瞻基和朱棣跪拜在地,在他的身边,其他十几个大小九卿也纷纷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