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202节
蒋川眼睛看了一圈,也不进门,趴在围墙边说道:“今日接到德王府的通报,德王府在招收侍卫。一个月三块银元的俸禄,还包吃住,一年四身衣裳。你不是一直想去德州城闯闯吗?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蒋川被安排在巡检司当差,一个月也有两块银元的收入,而且在本地当差,一年四季节礼不断,算起来,不比去当侍卫差。
不过,给德王当侍卫,那可是要去德州城当差,对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充满了诱惑力。
冯大宝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有啥条件?”
“只要是良家子弟,有大明血统的都行。我已经问了,就连我这样的,只要身家清白,也能去。”
现如今,挑选最严格的是海军,海军招收士兵,那都是百里挑一,不仅身家清白,还要能不惧风浪。
德王府侍卫属于是德王的近卫,除了保护德王,主要是在德州境内到处查税,也是一个肥差。
冯大宝大为意动,想了想说道:“明日出去放牛,我偷偷去镇上报名。只要报了名,木已成舟,我爹也无可奈何。”
蒋川笑道:“你小心一点,别被你爹打的鼻青脸肿,到时候德王府不要你,你哭都哭不出来了。走了,我还要赶紧回家,让我婆娘收拾行囊。”
“你被挑中了?”
“我爹走了关系,这次肯定能选上。我已经决定搬到德州城去住,这鬼地方,我是待够了。”
蒋川骑上马匆匆而去,冯大宝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纠结。
蒋川结婚时候分了一份家产,一套房子,他在巡检司当差,没有置办牧场,想去德州城,也就是搬个家的事。
但是自己父亲不同意,又没有银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这心里患得患失。
不过,他显然是想多了。
德州这里除了大风多一点,气候温暖,人多地少,收成丰富。
能在这里安家的百姓,各个家里不说是家财万贯,也都家境丰裕。
去德王府当差,算不上正规军,一般百姓还瞧不上,所以报名的人并不多。
冯大宝到了镇上的巡检司,填了一张表格,就被通知过了正月十五,就直接去德州城报名,每个人还发了两块银元的路费。
回到家里,他也不隐瞒了,拿着巡检司开的证明,跟自己的爹冯来旺就坦白了。
冯来旺虽然生气,但是木已成舟,他虽然在家里说一不二,却也不敢跟德王府对着干。
所以,他虽然气的拿出鞭子狠狠抽了冯大宝一顿,但是还是让袁氏给他收拾行李。“你要出去闯闯,爹也不拦你了。不过,你就去当差三年,然后就回来牧场。你爹我干了一辈子,挣下这份家业,可都指望你接管了,老子好好享几年福。”
“爹,你放心。我要是混不出个名堂,就回来接管牧场,要是混出来了,这牧场就给小二,小三他们。”
过了正月十五,冯大宝与镇上的几个报名的同伴就一人一马,马后面搭着行李,前往三百里外的德州城。
只有蒋川成亲了,也是准备搬到德州城去的,将家当装上了一辆马车,沿着官道向东方的德州城出发。
三百里地,他们边走边玩,用了三天才走完,夜里就住在官道旁边的驿站,几个人只要一间房,在通铺上打牌取乐。
第三天午后,看到前方的德州城,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豪情壮志。
德州府是东洲的一个大城,这里盛产牛羊,皮毛,德州城也是方圆千里最大的港口。相比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小镇,这里的繁华让所有人都迷恋不已。
这里面,只有蒋川经常到德州城,对这边也更了解一些。
“看,那边有大烟囱的是炼钢厂,旁边蓝色的那是拖拉机厂,你们家里用的拖拉机,收割机,都是这里制造出来的。不过这里只是组装,发动机都是在大明装好了之后运过来的。前面还有一家纺织厂,那里面的女工很多,你们这些光棍汉,有时间多来逛逛,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个老婆了呢!”
冯大宝觉得满眼都是新鲜。“那边楼顶上安装的铁塔是干什么用的?”
这一下,蒋川也不知道了。“上次我来还没有,不清楚是干什么用的。”
蒋家来接蒋川的一个家门大伯笑着说道:“那是朝廷刚下令建设的信号塔,据说安装好了以后,我们能直接听到陛下在大明的讲话。”
一帮年轻人面面相觑,都不相信这个大伯的话。老家伙看到他们的表情,嗤笑说道:“老汉我骗你们干什么?那些官老爷们都是这样说的,老汉我也不信,可是据说在大明已经修好了这样的信号塔,现在中洲那边,只要是县城就能听到陛下亲自讲话。”
蒋川问道:“大伯,中洲在地球的另一边啊,我们这里是白天,那里是黑夜,陛下说话怎么能传到我们这里来?”
“这老汉就不知道了……不过你们想想,陛下是谁啊?天底下的老大,就连神仙都归陛下管。他说行,那就肯定行。……要是能亲耳听到陛下说话,老汉我就是死了也甘愿啊!”
众人骑着马沿着林荫大道向前走着,一个个的眼睛盯着铁塔都沉默不语。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几万里之外的陛下说话,他们怎么能听得见。
所有人被这种听起来都不现实的消息震住了,这让一帮刚从小镇上出来的年轻人觉得格外压抑,似乎这样显得他们是一群土包子。
冯大宝忍不住说道:“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偷袭,朝廷真要为百姓着想,就该提高牛的价格。现在一头牛才卖不到五个银元,据说到了大明,一头牛卖十个银元都不止。”
蒋大伯摇了摇头笑道:“在大明,养一头牛要费多少工夫?在这里一头牛又费多少工夫?你是冯家的吧?去年你爹卖了近五十头牛,在大明,恐怕连五头牛你都养不起,账可不是这样算的啊!”
冯大宝无话可说了,他也知道,这里牛卖的虽然便宜,但是养的也容易啊。现在他们一家一年卖几十头黄牛,几十头牛犊,即便除去税收,成本,一年赚两百个银币也是轻而易举的。
他也经常听父亲讲过去的苦日子,知道现在冯家的日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有些内向的王全突然低声说道:“看,你们看,好多女娘……”
几个年轻人的视线立即被吸引了过去,前面纺织厂的大门口处,不少年轻的女娘穿着粉色大褂,带着帽子,在那里买一些零嘴,还有一些就在太阳下面晒太阳。
她们看见他们,也不害臊,反而嘻嘻哈哈地笑着,大胆地打量着他们。
蒋川被安排在巡检司当差,一个月也有两块银元的收入,而且在本地当差,一年四季节礼不断,算起来,不比去当侍卫差。
不过,给德王当侍卫,那可是要去德州城当差,对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充满了诱惑力。
冯大宝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有啥条件?”
“只要是良家子弟,有大明血统的都行。我已经问了,就连我这样的,只要身家清白,也能去。”
现如今,挑选最严格的是海军,海军招收士兵,那都是百里挑一,不仅身家清白,还要能不惧风浪。
德王府侍卫属于是德王的近卫,除了保护德王,主要是在德州境内到处查税,也是一个肥差。
冯大宝大为意动,想了想说道:“明日出去放牛,我偷偷去镇上报名。只要报了名,木已成舟,我爹也无可奈何。”
蒋川笑道:“你小心一点,别被你爹打的鼻青脸肿,到时候德王府不要你,你哭都哭不出来了。走了,我还要赶紧回家,让我婆娘收拾行囊。”
“你被挑中了?”
“我爹走了关系,这次肯定能选上。我已经决定搬到德州城去住,这鬼地方,我是待够了。”
蒋川骑上马匆匆而去,冯大宝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纠结。
蒋川结婚时候分了一份家产,一套房子,他在巡检司当差,没有置办牧场,想去德州城,也就是搬个家的事。
但是自己父亲不同意,又没有银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这心里患得患失。
不过,他显然是想多了。
德州这里除了大风多一点,气候温暖,人多地少,收成丰富。
能在这里安家的百姓,各个家里不说是家财万贯,也都家境丰裕。
去德王府当差,算不上正规军,一般百姓还瞧不上,所以报名的人并不多。
冯大宝到了镇上的巡检司,填了一张表格,就被通知过了正月十五,就直接去德州城报名,每个人还发了两块银元的路费。
回到家里,他也不隐瞒了,拿着巡检司开的证明,跟自己的爹冯来旺就坦白了。
冯来旺虽然生气,但是木已成舟,他虽然在家里说一不二,却也不敢跟德王府对着干。
所以,他虽然气的拿出鞭子狠狠抽了冯大宝一顿,但是还是让袁氏给他收拾行李。“你要出去闯闯,爹也不拦你了。不过,你就去当差三年,然后就回来牧场。你爹我干了一辈子,挣下这份家业,可都指望你接管了,老子好好享几年福。”
“爹,你放心。我要是混不出个名堂,就回来接管牧场,要是混出来了,这牧场就给小二,小三他们。”
过了正月十五,冯大宝与镇上的几个报名的同伴就一人一马,马后面搭着行李,前往三百里外的德州城。
只有蒋川成亲了,也是准备搬到德州城去的,将家当装上了一辆马车,沿着官道向东方的德州城出发。
三百里地,他们边走边玩,用了三天才走完,夜里就住在官道旁边的驿站,几个人只要一间房,在通铺上打牌取乐。
第三天午后,看到前方的德州城,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豪情壮志。
德州府是东洲的一个大城,这里盛产牛羊,皮毛,德州城也是方圆千里最大的港口。相比人口只有几千人的小镇,这里的繁华让所有人都迷恋不已。
这里面,只有蒋川经常到德州城,对这边也更了解一些。
“看,那边有大烟囱的是炼钢厂,旁边蓝色的那是拖拉机厂,你们家里用的拖拉机,收割机,都是这里制造出来的。不过这里只是组装,发动机都是在大明装好了之后运过来的。前面还有一家纺织厂,那里面的女工很多,你们这些光棍汉,有时间多来逛逛,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个老婆了呢!”
冯大宝觉得满眼都是新鲜。“那边楼顶上安装的铁塔是干什么用的?”
这一下,蒋川也不知道了。“上次我来还没有,不清楚是干什么用的。”
蒋家来接蒋川的一个家门大伯笑着说道:“那是朝廷刚下令建设的信号塔,据说安装好了以后,我们能直接听到陛下在大明的讲话。”
一帮年轻人面面相觑,都不相信这个大伯的话。老家伙看到他们的表情,嗤笑说道:“老汉我骗你们干什么?那些官老爷们都是这样说的,老汉我也不信,可是据说在大明已经修好了这样的信号塔,现在中洲那边,只要是县城就能听到陛下亲自讲话。”
蒋川问道:“大伯,中洲在地球的另一边啊,我们这里是白天,那里是黑夜,陛下说话怎么能传到我们这里来?”
“这老汉就不知道了……不过你们想想,陛下是谁啊?天底下的老大,就连神仙都归陛下管。他说行,那就肯定行。……要是能亲耳听到陛下说话,老汉我就是死了也甘愿啊!”
众人骑着马沿着林荫大道向前走着,一个个的眼睛盯着铁塔都沉默不语。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几万里之外的陛下说话,他们怎么能听得见。
所有人被这种听起来都不现实的消息震住了,这让一帮刚从小镇上出来的年轻人觉得格外压抑,似乎这样显得他们是一群土包子。
冯大宝忍不住说道:“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偷袭,朝廷真要为百姓着想,就该提高牛的价格。现在一头牛才卖不到五个银元,据说到了大明,一头牛卖十个银元都不止。”
蒋大伯摇了摇头笑道:“在大明,养一头牛要费多少工夫?在这里一头牛又费多少工夫?你是冯家的吧?去年你爹卖了近五十头牛,在大明,恐怕连五头牛你都养不起,账可不是这样算的啊!”
冯大宝无话可说了,他也知道,这里牛卖的虽然便宜,但是养的也容易啊。现在他们一家一年卖几十头黄牛,几十头牛犊,即便除去税收,成本,一年赚两百个银币也是轻而易举的。
他也经常听父亲讲过去的苦日子,知道现在冯家的日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有些内向的王全突然低声说道:“看,你们看,好多女娘……”
几个年轻人的视线立即被吸引了过去,前面纺织厂的大门口处,不少年轻的女娘穿着粉色大褂,带着帽子,在那里买一些零嘴,还有一些就在太阳下面晒太阳。
她们看见他们,也不害臊,反而嘻嘻哈哈地笑着,大胆地打量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