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921节
朱能,宋琥,还有陈懋,都被朱瞻基喊上了马车。
坐进了车内,朱瞻基将系在大腿上的枪套取了下来,放在了手边。现在天气还很热,在腿上吊着一个枪套,并不舒服。
这把手枪已经被朱瞻基调整的非常精准,虽然握把是全金属的,握着有些硌手,但是习惯了也是一样。
他现在没有做第二把的计划,要不然,下一把的握把一定要留出两边镶嵌木片的地方。这要是冬天拿在手里,更加不舒服了。
陈懋看了看这纯牛皮制成的枪套,问道:“殿下,这就是全应天府流传的手铳?可以百米取人性命?”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正是,百米有些夸张,因为枪管太短,有效射程也就四五十米吧。”
长枪的威力许多人都已经见识到了,但是朱瞻基这把短枪,众人都是只有耳闻,没有亲眼见过。
朱能就有些好奇地说道:“殿下,可否让臣等见识一下?”
朱瞻基自无不可,打开枪套取出了手枪,将弹匣取下,把这支在他们眼里像艺术品的手枪递给了他们。
他们三个人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番,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恐怕心里都在好奇就这样一个铁疙瘩,如何能有那么大的威力。
陈懋眼睛盯着朱瞻基手里的子弹,仔细看了一会儿问道:“殿下,火铳的原理臣倒明白一些,现在的这把手铳,连点火都不用了,是何道理?”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道理我是不会说的,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们看看威力。”
打开了马车的窗子,朱瞻基看了看外面,从陈懋的手里拿回了手枪,将弹匣装了进去,打开了保险。
以这个时代的人的惯性思维,重视成果,轻视过程。在他们看来,可能这把枪很重要,但是对朱瞻基来说,制造这把枪和子弹的工艺和原理,更加重要。
这把枪就是给力他们,最多子弹打完,就变成了废物,只能砸人了。
但要是知道了制造子弹的工艺,那才是真正的威胁。
等了一会儿,没有见到什么值得开枪的目标,朱瞻基将车厢壁上凹槽里装的苹果拿了一个,递给了外面的李亮。
“老样子,给我用力向上抛。”
李亮接过了苹果,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向前跑了几步,大声喊道:“殿下,奴婢要抛了。”
马车快要经过李亮的时候,他微微下蹲,手掌向上,将手里的苹果使劲抛了上去。
朱瞻基手中的枪也迅速伸了出去,等到苹果在半空中上升力将尽,快要下落的时候,朱瞻基开枪了。
一声巨响让三人都吓了一跳,反倒是其他人,包括拉车的马,都没有丝毫受惊。
李亮捡了几片苹果的碎屑,回到了马车上,笑着说道:“殿下,这苹果就赏给奴婢吧。”
朱瞻基笑了笑,他哪里是缺苹果吃,只是卖乖讨好而已。
陈懋忍不住问道:“殿下,既然有如此利器,不受风雨影响,为何不装备军中?”
朱瞻基笑问:“现在我大明的火枪,难道不是利器了吗?”
第九十四章 懂事
大明的火枪已经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利器,这一点陈懋也无从反驳。
他很清楚大明与草原各族这些年的军事力量对比,虽然过去大明一直站在上风,这是因为大明用人数堆上去的优势。
除了用人数堆,还因为大明的国力远远超过了贫瘠的草原,这才能压的草原各民族不敢南下。
虽然许多部落为了生存,投靠了大明,但是真正继承了北元大部分资源的势力,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但是草原太大了,还有那无边的戈壁滩跟沙漠挡住了去路,大明不能主动出击,这样耗费的成本是大明也承受不起的。
所以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平衡。
陈懋一开始也在担忧,如今是因为皇上重视,一直没有少了军备,才能形成这样的平衡。
如果以后换了皇上,大明依旧无力征讨游牧部落,坐等他们势力膨胀,那个时候,平衡就会被打破。
柳升最开始制造的火枪,笨重,装填子弹麻烦,容易爆膛,下雨的时候还不能使用。
很多时候,这种火枪并不比弓箭好用。
可是,当大明新式火枪被普及以后,边军的优势就变成了单兵优势。
这个时候,陈懋的担心彻底没有了。
在防守中,装备了新式火枪的大明军队,能够轻易地抵挡超过大明人数五倍的骑兵。
他在宁夏直接面对草原个部落,这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军力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上升,士兵们的士气,自信,都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达到了顶峰。
也因为这样,如今主动投诚的部落越来越多,就连西北的一些大型势力。比如柳城、火州、吐鲁番,如今都主动屈服……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孙殿下在十三年的时候,推行的棉花政策。
永乐十二年,陛下北征,殿下在北明山发现巨型铜矿。
依靠这个铜矿带来的利益,大明完成了在漠北的驻军,并且逐渐稳定下来。
坐进了车内,朱瞻基将系在大腿上的枪套取了下来,放在了手边。现在天气还很热,在腿上吊着一个枪套,并不舒服。
这把手枪已经被朱瞻基调整的非常精准,虽然握把是全金属的,握着有些硌手,但是习惯了也是一样。
他现在没有做第二把的计划,要不然,下一把的握把一定要留出两边镶嵌木片的地方。这要是冬天拿在手里,更加不舒服了。
陈懋看了看这纯牛皮制成的枪套,问道:“殿下,这就是全应天府流传的手铳?可以百米取人性命?”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正是,百米有些夸张,因为枪管太短,有效射程也就四五十米吧。”
长枪的威力许多人都已经见识到了,但是朱瞻基这把短枪,众人都是只有耳闻,没有亲眼见过。
朱能就有些好奇地说道:“殿下,可否让臣等见识一下?”
朱瞻基自无不可,打开枪套取出了手枪,将弹匣取下,把这支在他们眼里像艺术品的手枪递给了他们。
他们三个人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番,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恐怕心里都在好奇就这样一个铁疙瘩,如何能有那么大的威力。
陈懋眼睛盯着朱瞻基手里的子弹,仔细看了一会儿问道:“殿下,火铳的原理臣倒明白一些,现在的这把手铳,连点火都不用了,是何道理?”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道理我是不会说的,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们看看威力。”
打开了马车的窗子,朱瞻基看了看外面,从陈懋的手里拿回了手枪,将弹匣装了进去,打开了保险。
以这个时代的人的惯性思维,重视成果,轻视过程。在他们看来,可能这把枪很重要,但是对朱瞻基来说,制造这把枪和子弹的工艺和原理,更加重要。
这把枪就是给力他们,最多子弹打完,就变成了废物,只能砸人了。
但要是知道了制造子弹的工艺,那才是真正的威胁。
等了一会儿,没有见到什么值得开枪的目标,朱瞻基将车厢壁上凹槽里装的苹果拿了一个,递给了外面的李亮。
“老样子,给我用力向上抛。”
李亮接过了苹果,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向前跑了几步,大声喊道:“殿下,奴婢要抛了。”
马车快要经过李亮的时候,他微微下蹲,手掌向上,将手里的苹果使劲抛了上去。
朱瞻基手中的枪也迅速伸了出去,等到苹果在半空中上升力将尽,快要下落的时候,朱瞻基开枪了。
一声巨响让三人都吓了一跳,反倒是其他人,包括拉车的马,都没有丝毫受惊。
李亮捡了几片苹果的碎屑,回到了马车上,笑着说道:“殿下,这苹果就赏给奴婢吧。”
朱瞻基笑了笑,他哪里是缺苹果吃,只是卖乖讨好而已。
陈懋忍不住问道:“殿下,既然有如此利器,不受风雨影响,为何不装备军中?”
朱瞻基笑问:“现在我大明的火枪,难道不是利器了吗?”
第九十四章 懂事
大明的火枪已经是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利器,这一点陈懋也无从反驳。
他很清楚大明与草原各族这些年的军事力量对比,虽然过去大明一直站在上风,这是因为大明用人数堆上去的优势。
除了用人数堆,还因为大明的国力远远超过了贫瘠的草原,这才能压的草原各民族不敢南下。
虽然许多部落为了生存,投靠了大明,但是真正继承了北元大部分资源的势力,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但是草原太大了,还有那无边的戈壁滩跟沙漠挡住了去路,大明不能主动出击,这样耗费的成本是大明也承受不起的。
所以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平衡。
陈懋一开始也在担忧,如今是因为皇上重视,一直没有少了军备,才能形成这样的平衡。
如果以后换了皇上,大明依旧无力征讨游牧部落,坐等他们势力膨胀,那个时候,平衡就会被打破。
柳升最开始制造的火枪,笨重,装填子弹麻烦,容易爆膛,下雨的时候还不能使用。
很多时候,这种火枪并不比弓箭好用。
可是,当大明新式火枪被普及以后,边军的优势就变成了单兵优势。
这个时候,陈懋的担心彻底没有了。
在防守中,装备了新式火枪的大明军队,能够轻易地抵挡超过大明人数五倍的骑兵。
他在宁夏直接面对草原个部落,这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军力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上升,士兵们的士气,自信,都因为这种新式火枪而达到了顶峰。
也因为这样,如今主动投诚的部落越来越多,就连西北的一些大型势力。比如柳城、火州、吐鲁番,如今都主动屈服……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孙殿下在十三年的时候,推行的棉花政策。
永乐十二年,陛下北征,殿下在北明山发现巨型铜矿。
依靠这个铜矿带来的利益,大明完成了在漠北的驻军,并且逐渐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