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149节
深夜,浈阳,刚从城外周营回来的几位“逃兵”,正在向郎主汇报所见所闻,他们的郎主是谁?当然是在座的陈佛智和冯暄。
“小的亲眼所见,周军营中粮食堆积如山,管粮草的大半夜还在那里清点,说出的粮食数量有六万斛。”
六万斛,足够一万人食用三个月,这说明周军存粮充足,不过陈佛智却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他开口问道:“你们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见?”
“是的,小的能听懂汉话,他们说的有汉话和俚语,数量确实是六万斛。”
“你们先退下吧,回去好好睡个觉。”
几个俚兵告退,留下堂内三人所有所思,端坐上的王猛问道:“二位如何看?”
陈佛智力冷笑一声:“大都督,他们欲盖弥彰!”
一旁的冯暄点了点头,他们派出去的这几个人,实际上就是要骗周军来攻打浈阳,结果却探得了一个重要消息:周军缺粮了!
他们派出的人成功进入周营,以逃兵的身份向主帅谎报军情,说浈阳城北城墙因为被水浸泡导致墙基下泥土松软,城墙开裂已经摇摇欲坠。
这种话对方若信了,那么必然让几个“逃兵”回城潜伏,等周军攻城时接应将城墙弄垮,而且必须当晚就让他们回来,以免浈阳这边现人不见了,提前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只要周将动心,这几个逃兵肯定能回来,无论周军接下来攻不攻城,这些人走上一圈就是个极好的机会,能够刺探周营的虚实。
而现在果然刺探到了:周军缺粮!
谁家军营大半夜的清点粮食?还特地让刚入营告密的俚兵听见、看见?甚至生怕这些人听不懂还用俚语说出数目,不就是想让他们回城说周军粮食充足?
周军主将,定然已经看破这几个人是诈降,之所以没有当场杀掉,还让他们‘无意’中看见、听见周军清点存粮,再让这些人回城,就是为了让守将知道周军不缺粮食。
欲盖弥彰,实际上周军主将的所作所为,恰恰说明周军粮食短缺!
刘宋时,大将檀道济领兵北伐魏国,侧翼宋军连败之后他孤军深入粮草难以为继,即将围上来的魏军接到投降士兵的报告说守兵无粮,派出细作深夜潜入宋营探听虚实。
檀道济命令士兵用沙充当大米称量,并大声唱筹来迷惑魏军细作,让魏军误以为他们粮食充足准备坚守营寨等候援军,所以围攻的动作慢了些。
结果让檀道济趁机领着宋军平安后撤,此即为唱筹量沙的典故,身为南朝将领的王猛当然对这典故耳熟能详,陈佛智、冯暄读过书,当然也知道这个典故,所以周军照猫画虎的拙劣伎俩,被他们一眼看破。
“周军缺粮,恐怕撑不了多久了,浈阳城无忧矣!”
第一百七十八章 洭口
洭口,是西北而来洭水与东北而来溱水汇合之处,因为溱水势大,故而是洭水入溱水,按着惯例其入溱水处称之为洭口,当地百姓又称之为江口咀。
但从地形上来说,洭口如同一个“丫”字的中间位置,正处于一个三江口间。
于洭口处沿着洭水向西北方向行船,可达西衡州州治含洭;若于洭口处沿着溱水向东北方向行船,可达东衡州州治曲江,当然,半路得先经过浈阳城。
陈国都督岭南二十四州的大都督王猛,领兵驻扎在浈阳城,连同各地俚帅、洞主一起抵御兵临城下的周军,而位于浈阳下游的洭口,则是浈阳驻军的重要粮草转运点。
从下游广州等地筹集的粮食,装在船上沿着溱水一路逆流北上,抵达洭口的陈军营寨之后,可以经由洭水进抵含洭,也可经由溱水进抵浈阳,将粮食供给两处城池的守军以便和周军对耗。
不,周军没办法和官军耗下去了!
邓暠想到这里心情不错,今日上午,他的同产兄王猛从浈阳派出信使到洭口,带来了一封信和一个好消息:周军粮草不足,要么近期动进攻,要么收兵退守曲江。
王猛是如何探得如此要紧之事?邓暠不知道,但他知道兄长没必要骗他,所以收到这个好消息后,真的是松了口气。
自从兵败大庾岭,陈军便节节败退,好容易集中力量据守浈阳,若是挡不住周军那么广州就很危险。
如今周军粮草供应不上,极有可能不战自退,真到了那日,可得喝酒庆祝一番,可问题在于周军会不战自退么?
不可能!
扪心自问,换做是他当周军主将,好容易翻过大庾岭兵临浈阳城下,眼见着只要拿下城池,就能顺着溱水直抵广州州治番禹城下,即便粮草供应紧张,宁愿奋力一搏也不愿意就此收兵。
所以,王猛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交代弟弟邓暠一定要守好洭口寨,这里事关浈阳守军粮道,绝对不能在节骨眼上出纰漏,以免让即将断粮的周军找到机会翻盘。
陈军洭口寨,分为南北两寨,南寨位于洭口南岸,亦在洭口下游溱水河段的西岸,寨旁有粮运码头聚集着大量船只,而位于洭口北岸的北寨则驻扎大量官军,扼守两江之地。
北寨的两肋为洭水、溱水(西、东)所包夹,南侧为三江口,北侧为山势陡峭的咀山,地势险要,周军要想翻盘,要么拿下浈阳城,要么偷袭洭口寨断浈阳的粮道。
周军会有机会么?没有!
邓暠对此坚信不疑,王猛命他守洭口,就是把一副重任交到最值得信任的人手上,为了确保洭口的安全,邓暠已经做了精心部署,周军要想偷袭,根本没可能。
走6路?洭口北寨背靠咀山,而咀山又是绵延山脉的南麓,宽达数十里的高山险阻,也许能有少数人翻山而来,但大规模的队伍若要如此行军,半路摔死、被毒蛇虫蚁弄死的至少要过半。
这些暂且不论,要从山脉北麓走到南麓,其间根本就没有道路,慢慢的翻山越岭怎么都得花上半个月的时间,周军真要派人翻山偷袭,这些兵携带的粮食哪里够?
邓暠从军多年,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将领,他知道一般情况下一个兵身上携带的干粮最多也就十来日的分量,这还是平地行军时的标准,翻山越岭本就是力气活,士兵随身携带的粮食只能更少。
周军真要翻山走6路进攻洭口北寨,恐怕派来的兵在半路上就已经把干粮吃光,然后还因为迷路进退不得,最后活活被困死在绵延的大山之中,所以这根本行不通。
唯一可行的是走水路,乘船从溱水顺流而下进攻洭口,这样省时又省力,但前提是突破浈阳一带水域,还得突破其下游的洭浦关。
溱水在浈阳前后的河段,两岸都是山脉,是为有名的“浈阳峡”,尤其过了浈阳数十里后,溱水两岸都是如同墙壁般陡峭的山壁,在即将到达洭口时,有一古关名为洭浦关,是为溱水畔唯一6路通道上的关隘。
洭浦关的历史悠久,相传在秦末赵佗占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后,为了防止汉军南下直抵番禹,在这洭浦关设下重兵,还拉起横江铁索。
而邓暠所处的洭口北寨,据说赵佗当年也在此建万人城,驻军一万为的是策应洭浦关,就是要将极有可能突破大庾岭的汉军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