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556节
。。。。。。
清晨,北风凛冽,飞沙走石,天地昏暗,位于柴村中的人被风沙迷眼,根本就无法看清上风向的动静,而柴村以北不到三百步距离,聚集地了大量的士兵。
中军处树起步障挡风,丞相尉迟惇端坐上首,现场督战,而早已准备就绪的将士,开始进行进攻前的准备。
他们将无数收集起来的干草枯枝堆积成许多小山,然后将其依次点燃,借助强劲的风势,干柴烈火很快烧起来,见着火势已成,有人将收集起来的马粪扔进火堆中。
不干不湿的马粪烧起来会产生很浓的烟雾,还夹杂着一股臭味,这是北地骑兵常用的战术,于出击前在敌军上风向烧马粪纵烟,可以熏得对方军阵里的士兵涕泪横流。
上万骑兵,一人双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马粪,这就成了制造刺鼻烟雾的最佳材料,量大管够,加上干柴烈火还有强劲北风,其效果必然比往日更加出众。
大量马粪燃烧着,刺鼻浓烟将下风向的柴村笼罩起来,与此同时,士兵们将赶制的楯车排列完毕。
楯车有数百辆,分成数列,作为士兵逼近柴村的移动遮挡物,此时应该是日出时分,但天气恶劣,满天乌云,风雪交加之际,依旧一片天昏地暗。
又有数百骑兵出列,策动马尾绑着树枝的坐骑来回疾驰,扬起大量尘土,被北风裹挟着冲向下风向数百步外的柴村,尉迟惇用千里镜望去,却见柴村如今烟尘滚滚,只有些许模糊不清的房屋黑影在烟雾中显现。
在这种逆风的极端不利情况下,柴村中的弓箭手如何射箭?
打仗,身为主帅最希望打顺风仗,也就是己方处于上风向,敌军处于下风向,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风向的作用都不可小视,而现在,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身处上风向的军队,是背风,弓箭手的双眼不会被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顺风的缘故,有效射程明显增加。
身处下风向的军队,是迎风,士兵们的眼睛会被上风向吹来的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逆风的缘故,有效射程骤减。
两军交战,因为风向逆转而导致胜负逆转的战例数不胜数,尉迟惇如今将敌人围在一个村子里,虽然对方临时扎起的营寨其范围早已超过这个小村子,但己方兵力众多,可以从容选择进攻方向。
即便打着打着忽然刮起东南风,官军可以改变进攻方向,继续在上方向发动进攻,而对方就只能生受着,无论是纵火、泼洒生石灰,事关风向的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成功。
这样的逆风仗,你们还想赢?
“丞相,将士们已准备就绪,请下令!”
“很好,擂鼓,吹响号角,全军进攻!”
第十一章 回环连打
北风中,号角如潮,围在柴村外的骑兵纷纷动起来,按各自所属分成许多股,借助着风沙掩护,向柴村快速接近,逼近外围鹿角、拒马,然后向着村内放箭。
大风中,羽箭很容易被吹歪导致准头下降,骑兵们骑马在移动中放箭,目的不是杀人,而是吸引对方的弓箭手,己方的主攻方向为正北,其他三个方向为助攻,同时进攻可以分散对方的兵力。
四个方向同时有骑兵接近,村中敌军自然要分头布置弓箭手放箭,如此一来,布置在北面的弓箭手就多不了,如果对方敢不在另外三个方向布置弓箭手,那么助攻就会变成强攻。
骑兵并不只是骑在马上才能作战,一名精锐骑兵,骑射娴熟甚至能左右开弓都很常见,而骑射,实际上是骑和射。
骑在马上射箭,下马后也能射箭,不光能够策马冲阵,也能徒步冲锋,而这个时代骑兵的作战方式,下马步战也是很常见的,主要是对付布置了鹿角、拒马的敌人。
骑兵有两种,战马披甲、战马不披甲,无论是哪一种,骑兵都是披甲的,人马具甲的就是具装甲骑,仅仅是人披甲而马不披甲的就是轻骑。
轻骑是为了保证移动速度而不让战马披甲,那么冲锋时马匹受伤是很常见的事情,战马死了,骑兵就徒步进攻,这在战斗里也很常见,所以骑兵都会带着两张弓,一张步弓、一张骑弓。
下马步战时,一边接近敌人一边用步弓射箭,最后把出佩刀肉搏,这也是骑兵作战常见的形式。
此时攻打柴村的骑兵,在骑射的同时,又有人在七八十步距离下马,拿着步弓向村庄逼近,他们身披两重甲,不惧流矢,借着零星楯车作掩护,向村庄边缘那些若隐若现的敌兵射箭。
有的人右臂上还绑着小盾,时不时挡住射来的羽箭,下马骑兵从东、南、西三个方向逼近柴村,射完三轮箭之后后侧,然后是新一拨步行骑兵上前继续放箭。
有骑射,有步射,有后撤,有前进,看上去场面有些乱,但实际上却井然有序,因为大家都跟着各自所属部队旗帜行事,一切都是乱中有序。
这是名为“回环连打”的战法,俗称‘车轮战’,就是要仗着人多势众,消耗对方的体力,弓箭手连续放箭会导致臂力严重下降,如果不能及时休息,到后面就会脱力。
一个队进攻,就有三个队等在后边,队伍轮流进攻、轮流后撤休息,这种战法需要严密的安排,士兵们才不会乱成一团,而能组织起这样的‘回环连打’,将领即便不是名将,也距离名将差不多了。
上万骑兵,连着上风向的北面,就这么围着柴村回环连打,距离村庄越来越近,身着重甲的下马骑兵,渐渐逼近了外围鹿角、拒马。
然后开始拔鹿角,破坏拒马。
他们是助攻,但一有机会便强攻,东、南、西三个方向助攻的下马步行骑兵,已经不顾箭矢开始破坏柴村外围鹿角、拒马,而伤亡也开始增加。
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弓箭手,而是弩手。
柴村中的敌军弩手,同样身着重甲、不避箭矢对射,这些弩手用的弩有些特别,因为风沙大,步行骑兵看不太清楚这些弩奇怪在哪里,但对方上弦时的动静,有些渗人。
上弦时“咯吱咯吱”的声音,如同绞盘在转动,也就是说这些弩兵用的弩,很可能是靠绞盘上弦的。
一般来说单人使用的大威力弩是踏张弩,但从没听说过绞盘弩,弩的射速慢,但威力大,此时柴村敌军弩兵的杀伤力很高,五十步距离上步行骑兵身披两重甲也挡不住弩箭。
身躯中一箭,就能让人疼痛万分,身上铠甲在这些弩面前就如同纸糊的一般。
许多步行骑兵被射倒,但更多的人弯弓搭箭与柴村敌兵对射,双方伤亡都在增加,但人数多的进攻方依旧占据着优势。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破坏着外围鹿角、拒马,渐渐逼近到距离敌军防线不到三十步处,就在这时,一道道奇怪的障碍出现在眼前。
那是由铁线卷成的一道道障碍,高度及胸,铁线是由几股细铁线绞成,筷子粗细,上面带着铁刺,这一道道铁线如同巨蛇般横卧在柴村外围,用刀急切间砍不断,而如此近的距离,对方弓箭手射出的箭也能破甲。
步行骑兵推着楯车前冲,想要冲破这些铁线组成的障碍,然而这些障碍有木桩为骨,短时间内难以冲破,回环连打的攻势,瞬间减缓下来。
进攻方只能凭借楯车的掩护,和对方弓弩手对射,新一拨‘回环连打’的步行骑兵,拎着斧头上前,试图将这些铁线障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