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834节
先前,蜀王尉迟惇死,按说最合适的继位人选,应该是尉迟惇之异母兄尉迟顺,然而最后继蜀王位之人是尉迟惇的幼子,如此一来,尉迟顺的处境就颇为微妙。
尉迟顺和蜀太上妃王氏并非亲生母子,自古继母不待见原配之子女,身为后妈的王氏也不例外,她和继子的关系向来都不好。
那么现如今手握重兵又屡次抗命不北撤的尉迟顺,在王氏看来就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危险人物。
尉迟顺在尉迟家族里有很大的声望,是小蜀王的最直接威胁,王氏自然要提防尉迟顺铤而走险,所以控制其妻儿是必然选择,但当尉迟顺的妻儿失踪,就会让王氏坐立不安,随即风声鹤唳。
接下来必然会铤而走险,临阵易帅抢兵权。
这就是宇文温要的机会,若尉迟顺是路人,他乐见许昌大营来一场大内讧,到时候争夺兵权的双方势力两败俱伤,他和宇文明就可以渔翁得利。
然而尉迟顺是宇文温的岳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万一让尉迟炽繁以为是宇文温用计“借刀杀人”,那可就不妙了。
宇文温纠结的就是这点,他可以狠下心不管尉迟顺的死活,但必须把自己从可能的“尉迟顺之死”一事摘出来,所以要给岳父一条活路,若对方投降,即便是落荒而逃跑来喊救命,他都要救。
如果对方失心疯要为家族殉难,死了就死了,宇文温没义务陪着对方疯,反正给过活路,事后也有说辞去安慰尉迟炽繁姊妹。
若是尉迟顺不知好歹依旧和他对着干,那么战场上可是没有翁婿之情的!
想到这里,宇文温心里舒坦许多,他觉得自己只要问心无愧、仁至义尽,即便尉迟顺死了,他也能坦然面对尉迟炽繁和尉迟明月,有办法把姊妹俩说服。
或者睡服?
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在涡阳时的旖旎场景,宇文温有些失神,揉了揉眼睛后准备睡觉,就在这时,一旁传来敲门声。
宇文温一个激灵翻下卧榻,手里多了一把气手铳,听了一下动静,他先将手铳别在腰间,随后让对方入内,见着侍卫带着一人进来,宇文温心中一动。
待得侍卫退下,宇文温发问:“许昌大营那边如何了?”
那人听得宇文温发问,赶紧回答:“郎主!许昌那边出事了!”
“仔细说,慢慢说!”宇文温很淡定,示意对方先喝一口茶,捋一捋思绪,组织一下语言。
他现在驻军的位置,在许昌东北三百多里,同时威胁着许昌和荥阳,手下细作现在从许昌回来复命,若许昌有变,己方大军随时可以做出反应。
那人喝完一杯茶,开始汇报:“郎主,小的几个奉命潜伏许昌敌营,观察胙国公动静,今日一早,大营生变,邺城来使宣旨时忽然发难,把胙国公拿下了!”
听得这个消息,宇文温先是一愣,随即脱口而出:“胡扯!胙国公已知邺城有变,哪里会不做防备,任由来使拿下?”
“尔等莫不是道听途说,被人糊弄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临阵易帅(续)
面对宇文温的质疑,那人急得接连摆手,以肯定的语气解释:“郎主,这可不是假的,今日一早,大帐发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看到了,小的也看见了!”
宇文温思索着,没有催促对方解释,而是自己消化着刚听到的消息。
细作,是主将的眼睛和耳朵,其所见所闻,会对主将的判断造成直接影响,正是因为如此,细作一旦被敌人布置的假象迷惑,也就会连带着误导己方主将。
刘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唱筹量沙”,就是典型的欺骗战术。
檀道济率领的宋军缺粮,又被敌人围困,军心惶惶之际,檀道济让人在军营里堆起沙子,再把粮食铺到沙堆上,造成粮食堆积如山的假象。
然后故意松懈营防,让魏军细作得以轻易潜入军营,看见这些“粮山”。
檀道济生怕演不像,还让士兵装模做样称量粮食(沙子),量一次就唱出数量,以便让魏军细作听得清清楚楚。
细作果然亲眼看见、亲耳听见,溜回去禀报己方主帅,主帅得了军情,认为宋军不缺粮食,必然会固守待援,于是麻痹大意。
檀道济瞅准时机,连夜敌前撤退,溜之大吉。
欺骗敌军细作,进而欺骗敌军主帅,宇文温一直提防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所以对于刺探军情的细作,他的要求是汇报时必须把看见、听见的事实和自己的猜测分开,不能误导主帅的判断。
也就是用词要严密,看见敌人在称量一堆疑似粮食的堆积物,那就如实禀报,既然没有亲手去摸那堆东西是不是粮食,便不能直接说对方在称量粮食。
若敌军一千兵马离营向东而去,东面百里是某某城,如果没有更具体的证据,禀报军情时就只能陈述事实,不能说敌军一千兵马往东面某某城去了。
总而言之,事实是事实,由事实得来的推测不该由细作当成事实说出来。
宇文温对细作的要求很严格,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为他刺探军情,细作不但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消息说出来,还要把如何看到、如何听到这些消息的细节说出来。
将获得消息的方式给出来以供参考,才能让主帅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判断细作看到的、听到的所谓事实,是不是别人故意透露出来的“事实”。
宇文温派到许昌潜伏的细作,花了一番功夫才在敌营潜伏下来,这些人全都经过“专业培训”,所以心思缜密,不是一般细作可比。
此次赶来报信的人,代号“鸢六”,和同伴一样,对于西阳王的要求很清楚,待得西阳王让他说出细节,便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道来。
尉迟顺如今被邺城伪朝廷封为安固郡王,西阳王当然是不认这名号的,所以依旧称呼岳父为“胙国公”,那么细作汇报敌情时,同样称呼尉迟顺为“胙国公”。
鸢六和伙伴潜伏敌营,身份要么是普通士兵,要么是随军青壮,这样的身份自然无法接触敌方主要将领,无法及时刺探到核心机密。
但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大,以至于军营里都传开了。
今日一早,有朝廷派来的使者抵达军营,排场十足,身份是普通士兵的鸢六,当时正好在中军帐附近忙杂务,所以看得明白。
中军帐擂鼓,召集众将议事,主要将领们入帐,没过多久,鸢六就听见里面叫骂起来,不过他当时推着独轮车往别处运东西,无法靠过去旁听,只能推车离开。
不一会,只见许多士兵往中军帐处跑,场面有些混乱,又听得中军帐处动静越来越大,他和恰好在附近的一名同伴交换了一下眼神,决定浑水摸鱼,跟着其他士兵到中军帐外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