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2152节
当了皇帝,必然追封父亲宇文翼为“皇考”,而宇文亮,没资格被追封为“皇考”,更没资格得追封帝号。
按人情,宇文温的亲生父亲是宇文亮,如今儿子当了皇帝,不给生父一个名分,这算什么?
这就是畜生啊!!!
围绕宇文亮的追封问题,朝野内外说得上话的官员分成两派,各自争论不休,眼见着北宋“濮议”、明代“大礼议”的政治风波要提前上演,政局就要失控,焦头烂额的宇文温扯住了“缰绳”。
北宋“濮议”、明代“大礼议”,是典型的旁支入主帝位之后,如何追封生父的问题,因为有“现成”的答案,对于宇文温来说做出选择其实不难。
北宋“濮议”,是因为仁宗赵祯无后,便将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原名赵宗实)过继为太子。
仁宗崩,赵曙继位(死后谥号英宗),要给生父赵允让一个说法,要追封生父为“皇考”。
为此闹出一场政争,史称“濮议”,最终的结果却让人有些意外:赵曙在位四年就去世,生父赵允让的谥号,始终未能如其所愿定下。
无论如何,赵曙是以仁宗太子的身份继位,也就是说赵曙继位前,宗法上的父亲就已经是仁宗赵祯,这也是百官群情激奋、奋力阻拦的原因。
按宗法,嗣父就是父亲,生父已是叔伯,你一个当儿子的,放着自己父亲不追封,追封叔伯?禽兽之举!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古代社会的伦理纲常。
至于明代的“大礼议”,继位的朱厚熜(嘉靖帝),实际上是以武帝朱厚照(正德帝)堂弟身份而不是弟弟的身份继位,所以大礼仪弄到最后,以朱厚熜如愿追封自己父亲为帝、母亲为后而告终。
宇文温知道这两件事,考虑到现状,做选择自然不难。
故杞王宇文亮,谥号武,是为杞武王,宇文温选择按宗法来,追封杞武王宇文亮为独一位的“皇伯”,将其牌位供奉在太庙。
此举是否有身后骂名,对他来说无所谓了。
此时此刻,面对生父、嗣父的牌位,宇文温领着儿子恭敬的焚香祷告,宇文理亦向祖父宇文亮的牌位焚香祷告。
至于那位宣皇帝宇文赟,宇文温依旧心中鄙夷:
你个连庙号都没有的昏君!
我将来肯定有庙号,政绩比你强上一千倍、一万倍!!
第十四章 迎春来
禁中东侧,命妇院朝堂,皇后尉迟炽繁,正在与入宫拜见的外命妇、杞太妃李氏交谈,刚结束守丧不久的李氏,面色有些苍白,不过气色看上去还好。
李氏为亡夫、故杞王宇文明守丧三年,三年食素,虽然没有像儿子宇文理那样在陵墓旁结庐而居,但在王府里起居时,饮食清淡,衣着朴素。
李氏本来身体就不好,为防万一,诸如人参等补品还是时常服用。
所以守丧三年,李氏的身体没有垮,如今恢复正常饮食,正在慢慢调养,说起话来有些中气不足,声音略小,语速略慢。
对此,尉迟炽繁很理解,有意放慢自己的语速,让嫂子听得清楚,也不会让对方觉得尴尬。
妯娌之间,相处了十几年,所以两人交谈起来,没有太多拘束,李氏不像寻常外命妇那样,面对皇后总有些放不开。
如今是一月底,天气开始转暖,但春寒料峭,堂内依旧开着“暖气”,气温比外面高些,所以衣着较厚的李氏说着说着,觉得有些热。
而尉迟炽繁说着说着,就开始做“托”。
给专营暖气的商社“迎春来”做托,鼓动嫂子“投资”,以便年初分红。
为何不是年终分红?
道理很简单,“迎春来”的业务旺季是冬季,所以账目结算是在来年春暖花开之际。
所谓“暖气”,是用燃煤/燃柴锅炉烧水,然后将滚烫的开水经由保温管道送出去,穿过一座座房间内的一个个“暖气”,让房间里热起来。
热水在管道里走一圈后返回锅炉,再度加热后又送出去。
如此循环,让安装了暖气的房间温暖如春,这就是神奇的“暖气”,原理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而经营暖气配套装置的商社“迎春来”,就是靠着提供这样的服务赢利。
这样的服务“专业性”很强,需要不同“技术员”来维持一套暖气系统的制作、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不是一般的工匠能够学会的。
率先使用暖气的地方是豳王府,然后是皇宫(小范围)、然后是杞王府,当时只有豳王府的工匠,才能让暖气运行起来。
这些工匠,成为“迎春来”的技术骨干,迎春来又成为另外几家经营暖气商社的“母体”,从此开创了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市场”。
然而“暖气”的使用费很高,并且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才会有用武之地,所以冬天才是“迎春来”等商社的盈利季节。
一年四季有三季都是闲着,做这种买卖本该破产的“迎春来”,成立数年以来生意却越做越红火。
因为“暖气”是最时髦的奢侈品,对于许多权贵人家来说,不是用不用得起的问题,而是面子问题。
没有谁会心痛区区“使用费”,看着别家在装有暖气的厅堂会客、摆酒席、起居,自家还穷酸的烧暖炉取暖,这样太丢脸了。
炫富、攀比的心态,让迎春来等几个经营暖气装置的商社财源广进,而他们的“业务范围”渐渐扩大,别处不说,在长安城里,暖气的安装数量越来越大。
一开始,暖气只在三省六部等官署的主要机构里铺设,由迎春来等商社“承包”相关工作,后来习惯了“公用暖气”的勋贵、高官们,开始派人私下到各商社洽谈安装事宜。
高官们的私第开始安装暖气,富户们也心动了,只是数年时间,长安城里“家用暖气”的安装量就翻了五倍,“市场前景”广阔。
于是尉迟炽繁开始为嫂子李氏“指点”一条财路,让嫂子投资“迎春来”,为杞王府多开一条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