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2955节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学术界有一两个败类,法办就好了,何必为此耿耿于怀呢?”
“我知道,就是...实在是太可恶了!”宇文温恨恨的说着,又想拍书案。
杨丽华起身,郑重行礼:“陛下,请息怒,冷静些,莫要盛怒之下,脱离律法加重刑罚。”
“嗯?”宇文温见状有些吃惊,随后回过神来,笑道:“没那么严重,朕自有分寸,爱妃放心。”
生气归生气,该怎么判,还得按着律法来,不然他为了出气,勒令有司加重刑罚,这种任性的举动,会让律法的严肃性削弱。
此案属于亲属**,该怎么量刑,《明德律》里有了详细规定,宇文温既然要推行《明德律》,那么他就要以身作则,不该随意加刑,这就是杨丽华要劝谏的。
去年秋天,扬州的“失手杀子案”,真相大白之后,关于如何量刑,也曾引发各方议论。
对于此案,宇文温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还是选择让有司以事实为依据,兼顾人伦,按律判刑。
击杀庶出弟弟蒋义渠的嫌疑人、嫡兄蒋义榕,按故意伤害判刑,在脸上刺字后流放澳州做苦役,今生不得再回中原。
包庇嫌疑人、自己承担罪责的蒋父蒋万年,护子心切、情有可原,从轻发落,杖三十。
现在,这个发生在亳州的案子,也将依律判刑。
但是,让宇文温极其不爽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有司在上奏案情时,一口一个“侄占嫂”,刺到了宇文温内心的一个秘密。
他和杨丽华,按当年的辈分,一个是堂侄,一个是堂嫂。
有司在那里痛斥堂侄犯堂嫂是“禽兽行”,听在宇文温耳里,就是在骂他,虽然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眼见着如今,杨丽华一脸正气的劝谏自己,他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端庄高贵的杨皇后(太后),用看蝼蚁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情景。
然后呢?
略微邪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好,我不生气了,”宇文温让杨丽华坐在身边,握着对方的手,问:“那么,你也觉得学术交流是必要的?”
杨丽华点点头:“当然了,别的行业不说,就说玻璃制品行业,大家进行技术交流,相互交换专利、授权,如今玻璃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发展很快,各种新颖的玻璃制品层出不穷。”
“有些烧制工艺呀,真是难以想象,若不是相互交流,相互交换技术,这些工艺,这辈子我们都想不出来。”
“二郎不是常说‘流水不腐’么?妾觉得,无论是单个行业还是各行各业,闭门造车要不得,只有不断交流,各行各业才不会是一潭死水,不是么?”
第六百七十章 压缩
北风呼号,大地萧瑟,但雪花却没有多少,自入冬以来,没有一场像样的大雪,宇文温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眉头紧锁,心中琢磨着。
瑞雪兆丰年,如果今年是个暖冬,没有什么瑞雪,莫非预示着明年有天灾?
如果发生天灾,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但宇文温觉得这不太可能,因为按照后世的一个学术观点,从“唐初开始”正好是个持续两百余年的“暖冬期”,年代平均温度要比之前(南北朝)高。
这个观点认为,唐朝的长安,暖冬居多,所以冬天下鹅毛大雪的次数相对较少,反倒是出现多次无雪的冬天。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这是整个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长安今年冬天降雪少,不代表明年就会有天灾,和“瑞雪兆丰年”没有什么关系。
宇文温收回视线,转身离开窗户,来到实验桌边。
实验桌上摆着一个玻璃箱,又有管道连接玻璃箱和其他一些装置,几个实验员正围着实验桌忙碌着。
玻璃箱里面躺着三只小白鼠,小白鼠趴在玻璃箱里一动不动,分别是仰卧、侧卧、俯卧,看上去好像死了一样。
却又没有死,其腹部微微起伏,可以看得出是在呼吸,仿佛睡着了一般。
宇文温坐在实验桌旁,看着玻璃箱里的三只小白鼠,具体正常通风已经过了五分钟,他想看看预想中的结果是否会出现。
过了一会,小白鼠们开始有动静,胡须颤抖,四肢微动。
小白鼠渐渐地睁开眼睛,仿佛睡醒一般,迷迷糊糊向四处张望,渐渐清醒过来,摇摇晃晃走动,动作渐渐灵活。
最后在玻璃箱中走来走去,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实验员们记录下相关信息,其中一人向宇文温汇报:“启禀陛下,实验成功,这种硫化酒精,确实有麻醉效果。”
宇文温点点头,看着玻璃箱中的小白鼠,陷入沉思。
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用浓硫酸及一些试剂来处理无水酒精,获得的产物,到底叫什么来着?
宇文温想不起来,这个化学反应,也许当年根本就没教过,或者教过,但他忘了。
房间里开着暖气,但效果不怎么样,有些冷。
不是暖气失灵,而是因为要通风,所以气温升不起来,之所以这房间要保持通风,是为了确保实验安全。
这次实验用的药剂,挥发性很强,有麻醉效果,一旦从管道泄露出来,而房间里为了保暖不通风,那么在场的人就有昏迷的可能。
一旦吸入这种挥发气体过多,搞不好会损坏人的大脑,或者再也醒不过来,所以必须保证通风。
第一场实验结束,第二场实验即将开始,宇文温转到另一个实验桌旁,准备观看实验,不过实验的准备需要时间,他坐在椅子上,看一份报告。
前不久,河南亳州发生一起案件,一个州学助教利用某种化学物质——其人命名为硫化酒精——进行作案,染指自己的堂嫂,并使其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