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582节
分光镜的原理很简单,一枚三棱镜负责分光,两片透镜组成的小望远镜负责放大光谱,当然具体结构还得研究优化,把性能提升上来。
最重要的是包装,分光镜的外壳要拉风,镶金嵌玉太俗,最好是各种玄幻风,得有仙气,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品味很高也很刁钻,不好伺候。
什么仙鹤啦,灵芝啦这些图案都得有,最好还有裸女...呃,仙女之类,总之分光镜质量要过硬,耐摔耐碰,毕竟这宝贝搞不好要师徒相授,一代代传下去的。
不对,不许一代代传下去,要不每个道观买了一个分光镜就不买了,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分光镜会被山寨,别人不会做玻璃,难免土法上马直接磨水晶,所以核心部件要一体化,一拆就坏,坏了就得再买...
光卖分光镜还不行,炼丹用品也得卖,那种土不拉几的炼丹炉(丹鼎、丹釜)太挫了,宇文温决定花点时间,设计出“二十一世纪玄幻风”的炼丹炉,让那些炼丹道士见了就想买。
名字也得拉风,什么虚天鼎、神农鼎、乾坤鼎、盘龙鼎都行,怎么大气怎么用,质量不能太好,免得买了个就够用了,但质量不能太差,这是要砸招牌的。
想到这里,宇文温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炼丹术士就是古代化学家,那么玻璃实验器皿同样可以用。
什么烧杯、平底/圆底烧瓶、试管、锥形瓶这都可以卖,还有温度计,这些东西宇文温的工坊里都已经小批量制作,给自己的实验室做试验用,要提高产量没有问题。
但是他又担心这些东西会让人如虎添翼,万一给哪个天才用的炉火纯青,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出来祸害他,那可就得不偿失。
虽然不太可能,可万一哪个天才批量制作出了白磷,白磷燃烧弹那可是要命的!
宇文温越想越多,思绪一放开就差点收不回来,不过有一点他已经肯定,就是要赚钱,把刘杨及其徒弟养起来,每日就研究这分光术,优化分光镜,再加派人手一起研究,区区十来人他养得起。
什么玻璃实验器皿都用上,组建一个炼丹实验...化学实验室,分光术(光谱分析)能达到分辨常见金属的水准就行,技术上能够简单协助探矿,那他就满足了。
然后就是把分光镜商品化,卖给那些执着炼丹的牛鼻子老道,这才是‘正道’,也算是为中原的炼丹事业添砖加瓦。
然后搭配售卖一本秘籍,就叫做《窥破天机分光术》,把光谱分析的原理粗略介绍一遍,配上常见几种金属的简单谱图,最主要是列出观测这几种金属的具体方法,让使用者能够做实验自己观测出来。
正如武侠小说所述,光有神兵利器还不行,得有同步的心法口诀配合,所以秘籍的商机无限,舍得花钱买分光镜的土豪道士,根本不在乎再多掏钱买秘籍。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东西,哪里有得卖呢?
也就是广告的问题,这年头要‘广而告之’的难度不小,尤其炼丹这种行业,寻常百姓关心得少,要想让天下的道士都知道分光镜这宝贝,那可不太容易。
不知道有,那就没有购买的想法,怎么让炼丹的‘从业人员’知道世上有分光镜这宝贝,是宇文温要面临的问题,他总不能雇人满大街找道士,然后神秘兮兮的问:“道长,听说过分光镜么...”
这样做的逼格太低,会砸牌子的,所以宇文温又开始想着如何打广告,在炼丹业掀起一阵抢购分光镜的潮流,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似乎是鸡肋的分光术,如今转换思路变成商品,那就是鸡腿了!
宇文温正暗自高兴间,听得外面有些喧嚣,似乎是有人在争吵,于是叫来张鱼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第八十一章 应见不见
使邸一隅,巴州主薄郑通正在和一名中年男子交谈,交谈之激烈已经可以用争论来形容,匆匆赶到的宇文温见着这一场面颇为意外,因为他第一次见到郑通和别人‘舌战’落下风。
郑通何许人也?梁国基层浊官,国都江陵街头的‘麻衣神相’,基于‘职业素养’,那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论明规则潜规则门清。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舌头上的功夫那叫一个犀利,兼察言观色、揣摩人心能力颇强,皮笑肉不笑的演技出神入化,已经是‘麻衣神相’中的霸者。
然而今日宇文温竟然见着郑通情绪波动了,对方舌战除了输给他外还没输给别人。
许多人在情绪激动时会不由自主做出小动作,宇文温在情绪激动时耳朵会不由自主的动,而他则发现郑通在情绪激动时会握拳,左手反复的握紧、放松、再握紧。
如今郑通的表现就是如此。
宇文温对那名男子颇为好奇,他觉得能舌战让郑通落下风的人肯定不简单,他自己占上风是因为凭着后世的知识,能让郑通驳无可驳,可如今这位能够如此,怕是有真材实料。
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虽然郑通不是宇文温的狗,但也是他的手下,小弟有麻烦了老大自然要出面罩着,前不久刚成功毁了炼丹术士三观的宇文温,信心满满的加入战局:
“郑主薄,不知这位是?”
“刘助教,清河张子信独自隐居海岛三十余载,那浑天仪是如何带到岛上的?浑天仪运转须得水力,区区海岛哪里来的水力,莫非是潮汐之力么?”郑通发问,完全没有察觉宇文温已到附近。
“郑主薄,此事为细微末节,何必苦苦纠缠,刘某请问,辰星为何应见不见?”中年男子反问,也没注意到身边多了一个人。
“非也,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若张子信之浑天仪并无其事,其观测结果又有何可信?”
“此言大谬!张子信所言‘日行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莫非不对?又有‘合朔月在日道里则日食,若在日道外,虽交不亏’,郑主薄莫非不知么?”
“此二者,张子信所言不虚,只是辰星‘见’、‘伏’未必如其所言,祖文远曾云...”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片片落叶,宇文温在风中凌乱了,不是为自己被两人无视,而是因为他基本听不懂双方论战的内容。
说是基本,是因为宇文温至少还挺懂了其中一些名词,但就是这些名词,让他悔不当初,觉得就不应该来这里,无端端卷入论战。
郑通称呼对方是“刘助教”,那么这位中年男子应该就姓刘,至于助教,顾名思义和后世的助教差不多,宇文温已经觉得不妙了。
这年头,能被称为助教的,那就只能是太学里教授学问的老师,是正经的学问大家,按后世通俗的说法那就是仅次于大儒的学霸,宇文温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和仅次于大儒的学霸论战。
助教,只有太学才设立的职务,太学是一国的最高学府,周国太学设立博士六人,为下大夫,品秩正四命;博士下设助教六人,为上士,品秩正三命。
光看品秩没什么,关键是能做太学助教那学问可都是实打实的,太学博士下来就是助教了,反正都是学霸。
还有另外的名词“浑天仪”、“辰星”,浑天仪是这个时代用来观测星象的设备,辰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之中的水星,也就是说郑通和刘博士正在争论天文领域的问题。
天文?我就知道地球是圆的,围着太阳转,然后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还有什么黄道十二星座,也就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包装,分光镜的外壳要拉风,镶金嵌玉太俗,最好是各种玄幻风,得有仙气,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品味很高也很刁钻,不好伺候。
什么仙鹤啦,灵芝啦这些图案都得有,最好还有裸女...呃,仙女之类,总之分光镜质量要过硬,耐摔耐碰,毕竟这宝贝搞不好要师徒相授,一代代传下去的。
不对,不许一代代传下去,要不每个道观买了一个分光镜就不买了,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分光镜会被山寨,别人不会做玻璃,难免土法上马直接磨水晶,所以核心部件要一体化,一拆就坏,坏了就得再买...
光卖分光镜还不行,炼丹用品也得卖,那种土不拉几的炼丹炉(丹鼎、丹釜)太挫了,宇文温决定花点时间,设计出“二十一世纪玄幻风”的炼丹炉,让那些炼丹道士见了就想买。
名字也得拉风,什么虚天鼎、神农鼎、乾坤鼎、盘龙鼎都行,怎么大气怎么用,质量不能太好,免得买了个就够用了,但质量不能太差,这是要砸招牌的。
想到这里,宇文温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炼丹术士就是古代化学家,那么玻璃实验器皿同样可以用。
什么烧杯、平底/圆底烧瓶、试管、锥形瓶这都可以卖,还有温度计,这些东西宇文温的工坊里都已经小批量制作,给自己的实验室做试验用,要提高产量没有问题。
但是他又担心这些东西会让人如虎添翼,万一给哪个天才用的炉火纯青,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出来祸害他,那可就得不偿失。
虽然不太可能,可万一哪个天才批量制作出了白磷,白磷燃烧弹那可是要命的!
宇文温越想越多,思绪一放开就差点收不回来,不过有一点他已经肯定,就是要赚钱,把刘杨及其徒弟养起来,每日就研究这分光术,优化分光镜,再加派人手一起研究,区区十来人他养得起。
什么玻璃实验器皿都用上,组建一个炼丹实验...化学实验室,分光术(光谱分析)能达到分辨常见金属的水准就行,技术上能够简单协助探矿,那他就满足了。
然后就是把分光镜商品化,卖给那些执着炼丹的牛鼻子老道,这才是‘正道’,也算是为中原的炼丹事业添砖加瓦。
然后搭配售卖一本秘籍,就叫做《窥破天机分光术》,把光谱分析的原理粗略介绍一遍,配上常见几种金属的简单谱图,最主要是列出观测这几种金属的具体方法,让使用者能够做实验自己观测出来。
正如武侠小说所述,光有神兵利器还不行,得有同步的心法口诀配合,所以秘籍的商机无限,舍得花钱买分光镜的土豪道士,根本不在乎再多掏钱买秘籍。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东西,哪里有得卖呢?
也就是广告的问题,这年头要‘广而告之’的难度不小,尤其炼丹这种行业,寻常百姓关心得少,要想让天下的道士都知道分光镜这宝贝,那可不太容易。
不知道有,那就没有购买的想法,怎么让炼丹的‘从业人员’知道世上有分光镜这宝贝,是宇文温要面临的问题,他总不能雇人满大街找道士,然后神秘兮兮的问:“道长,听说过分光镜么...”
这样做的逼格太低,会砸牌子的,所以宇文温又开始想着如何打广告,在炼丹业掀起一阵抢购分光镜的潮流,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似乎是鸡肋的分光术,如今转换思路变成商品,那就是鸡腿了!
宇文温正暗自高兴间,听得外面有些喧嚣,似乎是有人在争吵,于是叫来张鱼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第八十一章 应见不见
使邸一隅,巴州主薄郑通正在和一名中年男子交谈,交谈之激烈已经可以用争论来形容,匆匆赶到的宇文温见着这一场面颇为意外,因为他第一次见到郑通和别人‘舌战’落下风。
郑通何许人也?梁国基层浊官,国都江陵街头的‘麻衣神相’,基于‘职业素养’,那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论明规则潜规则门清。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舌头上的功夫那叫一个犀利,兼察言观色、揣摩人心能力颇强,皮笑肉不笑的演技出神入化,已经是‘麻衣神相’中的霸者。
然而今日宇文温竟然见着郑通情绪波动了,对方舌战除了输给他外还没输给别人。
许多人在情绪激动时会不由自主做出小动作,宇文温在情绪激动时耳朵会不由自主的动,而他则发现郑通在情绪激动时会握拳,左手反复的握紧、放松、再握紧。
如今郑通的表现就是如此。
宇文温对那名男子颇为好奇,他觉得能舌战让郑通落下风的人肯定不简单,他自己占上风是因为凭着后世的知识,能让郑通驳无可驳,可如今这位能够如此,怕是有真材实料。
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虽然郑通不是宇文温的狗,但也是他的手下,小弟有麻烦了老大自然要出面罩着,前不久刚成功毁了炼丹术士三观的宇文温,信心满满的加入战局:
“郑主薄,不知这位是?”
“刘助教,清河张子信独自隐居海岛三十余载,那浑天仪是如何带到岛上的?浑天仪运转须得水力,区区海岛哪里来的水力,莫非是潮汐之力么?”郑通发问,完全没有察觉宇文温已到附近。
“郑主薄,此事为细微末节,何必苦苦纠缠,刘某请问,辰星为何应见不见?”中年男子反问,也没注意到身边多了一个人。
“非也,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若张子信之浑天仪并无其事,其观测结果又有何可信?”
“此言大谬!张子信所言‘日行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莫非不对?又有‘合朔月在日道里则日食,若在日道外,虽交不亏’,郑主薄莫非不知么?”
“此二者,张子信所言不虚,只是辰星‘见’、‘伏’未必如其所言,祖文远曾云...”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片片落叶,宇文温在风中凌乱了,不是为自己被两人无视,而是因为他基本听不懂双方论战的内容。
说是基本,是因为宇文温至少还挺懂了其中一些名词,但就是这些名词,让他悔不当初,觉得就不应该来这里,无端端卷入论战。
郑通称呼对方是“刘助教”,那么这位中年男子应该就姓刘,至于助教,顾名思义和后世的助教差不多,宇文温已经觉得不妙了。
这年头,能被称为助教的,那就只能是太学里教授学问的老师,是正经的学问大家,按后世通俗的说法那就是仅次于大儒的学霸,宇文温再怎么‘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和仅次于大儒的学霸论战。
助教,只有太学才设立的职务,太学是一国的最高学府,周国太学设立博士六人,为下大夫,品秩正四命;博士下设助教六人,为上士,品秩正三命。
光看品秩没什么,关键是能做太学助教那学问可都是实打实的,太学博士下来就是助教了,反正都是学霸。
还有另外的名词“浑天仪”、“辰星”,浑天仪是这个时代用来观测星象的设备,辰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之中的水星,也就是说郑通和刘博士正在争论天文领域的问题。
天文?我就知道地球是圆的,围着太阳转,然后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还有什么黄道十二星座,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