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794节
尉迟氏和宇文氏的矛盾迟早要爆发,要么是尉迟氏如同东魏的高氏那般取而代之,要么是宇文氏来个强力反扑。
无论是哪种,周国必定陷入内讧,杨坚就等着这个机会,联合江南的陈国,借机渔翁得利。
这是杨坚和心腹大臣反复商议了多次的结果,所以他是充满信心,按着议定的方案以防为主,适当出击,一如当年西魏对东魏。
想到这里,杨坚的思绪转到另一件事情上,那件事情让他有些恼怒。
隋国建立,新朝自该有新气象,杨坚将周国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减免赋税徭役,与民生息,推出许多新政颇得民心。
国力恢复,百业兴旺,但有一项措施却迟迟不能落实,那就是制定新朝的雅乐正声。
隋国的乐府,一开始自然是沿袭周国的乐曲,可是用前朝的乐曲,歌颂前朝的功德,这像什么话!
开皇初年,有大臣上奏说礼乐崩坏其来自久,如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朝廷依据梁国旧事,考寻古籍。
按说梁国的雅乐与两汉、魏晋一脉相承,据此修订隋国的雅乐很合适,可杨坚觉得不合适:亡国之音,太不吉利了!
所以他下令乐官乐工检校乐府,改换声律,要制定出隋国的“雅乐正声”来,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杨坚随后命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国子博士何妥等议正乐。
这一议就是数年,杨坚觉得很郁闷,这几年来乐府用的还是前朝音乐,朝会、宫廷酒宴等重大场合演奏的依旧是周乐,这就是在打他的脸。
定个雅乐正声迟迟定不下来,莫非乐府里有前朝余孽心怀故国?
杨坚大怒,正要严办前朝余孽之际,有大臣进谏,陈述了个中缘由,他细细看了几遍,才发现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乐正声,确实不容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掌握了雅乐的晋国乐工,因为天灾**伤亡惨重,幸存的分为两拨,一拨逃离洛阳南下进入荆襄之地,为东晋所用,历经宋、齐、梁的朝代变更。
另一拨乐工没能逃离洛阳,为北方各势力掳掠,随着朝代变更,流离失所,许多乐曲、乐器已经失传,无论南北,雅乐经历几次分崩离析,多有遗失之处。
要想修正雅乐,得把南北雅乐合在一起研究,可这样也很复杂,南朝雅乐只是缺失,而北朝的雅乐不但缺失,还掺杂了诸多胡音。
北朝魏国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为高齐所代,西魏为宇文周所替,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陪嫁的嫁妆中,有为数众多的西域乐工,故而周乐又引入了龟兹的乐曲。
周灭齐,北朝雅乐再度一统,周乐已经掺杂着许多胡声,而南朝的雅乐,又增加了清商新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修补缺失,就是问题所在。
纯粹的学术问题,杨坚听了就头大,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毕竟事关国体,要是为了赶时间结果出纰漏,那就会贻笑大方,史书留名。
识音之士为了“乐议”,争得是不可开交,谁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结果意见大多对立,杨坚看着奏章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种事就由识音之士去争,何时争出结果就何时定下来,不过杨坚却有些担心,因为他从这件事察觉出一些端倪:结党营私!
乐议,各方人士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亲朋好友,为其摇旗呐喊,雅乐之争,已经有超过学术范围的苗头。
更有甚者,开始发动门生故吏,诋毁对立方的品行,学术争论,开始变成派系之争。
是他们一边的就支持,不是的就反对,只对人,不对事。
怎么回事?只对人不对事?正常的争论不该是只对事不对人么?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想干什么?
作为天子,伫立权力巅峰的孤家寡人,杨坚本能产生警觉,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叶知秋,乐议之争,其实就是朝政的影射,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其子弟还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内外,无论是京官、地方官,州郡兵还是府兵、禁军,都有他们的脉络。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将领,可紧急关头上听谁的还用想么?
他们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个人利益,至于朝廷的利益,最高也得排在第三位,所以结党营私是必然,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毒瘤,会致命的。
那又怎么样?御座上换个皇帝,和世家大族们有关系么?无非是能否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大象二年的惊变,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为主,杨坚便是以此登上巅峰,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门道。
刚刚故去的太师李穆,可是周太祖宇文泰的心腹元从,地位不低,按说是宇文氏的肱股忠臣,结果却选择了家族利益为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旧主。
这些世家大族既然可以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想来某日情况有变时,也能抛弃杨氏,拥立别家吧?
比如说陇西李氏?
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六十七章 所见略同
琢磨着当前朝廷政局,杨坚梳理自己的思绪,关陇士族门阀是隋国建立?12??一大助力,甚至是当年周国建立的一大助力,可他们既然能帮忙,也能帮倒忙。
杨坚自信有办法压制住这些门阀、士族、权贵,可他的儿子怎么办,压得住么?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今日的忠臣,明日说不定就是新朝的从龙功臣,若周武帝宇文邕没有英年早逝,那么现在隋国的肱股大臣,大约还是周国的栋梁。
杨坚如今正值壮年,他觉得自己至少还能活上十几二十年,但如何避免日后儿孙被权臣废立,江山化作他人之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世家大族把持官员选拔这一弊端,结党营私必须打击,而官员的选拔制度也要改革,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否则不管真么选拔,选上来的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或者族人,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压制世家大族,需要一股力量,外戚、宦官、宗室,数百年来各朝各代的经历表明这些力量根本靠不住,杨坚自己就是外戚上位,所以他需要新的力量,那就是寒门士子。
否则光凭皇帝一个人,一旦不小心打破朝堂势力平衡,很容易出问题,更别说幼帝登基,迟早要完蛋。
让寒门士子有机会被选拔,这样他们的官途和朝廷紧密相连,不是受益于家族门第,不是受益于荫庇,对于朝廷的忠诚度要高得多。
无论是哪种,周国必定陷入内讧,杨坚就等着这个机会,联合江南的陈国,借机渔翁得利。
这是杨坚和心腹大臣反复商议了多次的结果,所以他是充满信心,按着议定的方案以防为主,适当出击,一如当年西魏对东魏。
想到这里,杨坚的思绪转到另一件事情上,那件事情让他有些恼怒。
隋国建立,新朝自该有新气象,杨坚将周国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减免赋税徭役,与民生息,推出许多新政颇得民心。
国力恢复,百业兴旺,但有一项措施却迟迟不能落实,那就是制定新朝的雅乐正声。
隋国的乐府,一开始自然是沿袭周国的乐曲,可是用前朝的乐曲,歌颂前朝的功德,这像什么话!
开皇初年,有大臣上奏说礼乐崩坏其来自久,如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朝廷依据梁国旧事,考寻古籍。
按说梁国的雅乐与两汉、魏晋一脉相承,据此修订隋国的雅乐很合适,可杨坚觉得不合适:亡国之音,太不吉利了!
所以他下令乐官乐工检校乐府,改换声律,要制定出隋国的“雅乐正声”来,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杨坚随后命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国子博士何妥等议正乐。
这一议就是数年,杨坚觉得很郁闷,这几年来乐府用的还是前朝音乐,朝会、宫廷酒宴等重大场合演奏的依旧是周乐,这就是在打他的脸。
定个雅乐正声迟迟定不下来,莫非乐府里有前朝余孽心怀故国?
杨坚大怒,正要严办前朝余孽之际,有大臣进谏,陈述了个中缘由,他细细看了几遍,才发现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乐正声,确实不容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掌握了雅乐的晋国乐工,因为天灾**伤亡惨重,幸存的分为两拨,一拨逃离洛阳南下进入荆襄之地,为东晋所用,历经宋、齐、梁的朝代变更。
另一拨乐工没能逃离洛阳,为北方各势力掳掠,随着朝代变更,流离失所,许多乐曲、乐器已经失传,无论南北,雅乐经历几次分崩离析,多有遗失之处。
要想修正雅乐,得把南北雅乐合在一起研究,可这样也很复杂,南朝雅乐只是缺失,而北朝的雅乐不但缺失,还掺杂了诸多胡音。
北朝魏国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为高齐所代,西魏为宇文周所替,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陪嫁的嫁妆中,有为数众多的西域乐工,故而周乐又引入了龟兹的乐曲。
周灭齐,北朝雅乐再度一统,周乐已经掺杂着许多胡声,而南朝的雅乐,又增加了清商新声,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修补缺失,就是问题所在。
纯粹的学术问题,杨坚听了就头大,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毕竟事关国体,要是为了赶时间结果出纰漏,那就会贻笑大方,史书留名。
识音之士为了“乐议”,争得是不可开交,谁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结果意见大多对立,杨坚看着奏章左右为难,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种事就由识音之士去争,何时争出结果就何时定下来,不过杨坚却有些担心,因为他从这件事察觉出一些端倪:结党营私!
乐议,各方人士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亲朋好友,为其摇旗呐喊,雅乐之争,已经有超过学术范围的苗头。
更有甚者,开始发动门生故吏,诋毁对立方的品行,学术争论,开始变成派系之争。
是他们一边的就支持,不是的就反对,只对人,不对事。
怎么回事?只对人不对事?正常的争论不该是只对事不对人么?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想干什么?
作为天子,伫立权力巅峰的孤家寡人,杨坚本能产生警觉,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叶知秋,乐议之争,其实就是朝政的影射,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其子弟还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内外,无论是京官、地方官,州郡兵还是府兵、禁军,都有他们的脉络。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将领,可紧急关头上听谁的还用想么?
他们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个人利益,至于朝廷的利益,最高也得排在第三位,所以结党营私是必然,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毒瘤,会致命的。
那又怎么样?御座上换个皇帝,和世家大族们有关系么?无非是能否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大象二年的惊变,世家大族、门阀权贵,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为主,杨坚便是以此登上巅峰,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门道。
刚刚故去的太师李穆,可是周太祖宇文泰的心腹元从,地位不低,按说是宇文氏的肱股忠臣,结果却选择了家族利益为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旧主。
这些世家大族既然可以抛弃宇文氏,拥立杨氏,想来某日情况有变时,也能抛弃杨氏,拥立别家吧?
比如说陇西李氏?
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六十七章 所见略同
琢磨着当前朝廷政局,杨坚梳理自己的思绪,关陇士族门阀是隋国建立?12??一大助力,甚至是当年周国建立的一大助力,可他们既然能帮忙,也能帮倒忙。
杨坚自信有办法压制住这些门阀、士族、权贵,可他的儿子怎么办,压得住么?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今日的忠臣,明日说不定就是新朝的从龙功臣,若周武帝宇文邕没有英年早逝,那么现在隋国的肱股大臣,大约还是周国的栋梁。
杨坚如今正值壮年,他觉得自己至少还能活上十几二十年,但如何避免日后儿孙被权臣废立,江山化作他人之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世家大族把持官员选拔这一弊端,结党营私必须打击,而官员的选拔制度也要改革,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否则不管真么选拔,选上来的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或者族人,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压制世家大族,需要一股力量,外戚、宦官、宗室,数百年来各朝各代的经历表明这些力量根本靠不住,杨坚自己就是外戚上位,所以他需要新的力量,那就是寒门士子。
否则光凭皇帝一个人,一旦不小心打破朝堂势力平衡,很容易出问题,更别说幼帝登基,迟早要完蛋。
让寒门士子有机会被选拔,这样他们的官途和朝廷紧密相连,不是受益于家族门第,不是受益于荫庇,对于朝廷的忠诚度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