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求生 第484节
“民主党派那里呢?你不会自作聪明去联系他们吧!”
张国焘严肃起来:“政保局的耳目那么严密……书记长外示人以宽,对内,对内还不是搞袁世凯那一套特务统治,锦衣卫、东厂无一不有。我现在不管出入都很小心,肯定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落人话柄。”
杨度笑道:“很好,不用你去联系国民党、进步党,他们自己就会干我们乐于见到的事情,这是人性所决定的,只要开闸放手,那一定就会冒出污水。”
张国焘对杨度揣测政治和人心的功力火候实在佩服不已,现在局势的发展又无一不证明了杨度预测的准确性:“时局进一步发展下去,党内极左派肯定要吃大亏,等这条错误路线倒下以后,历史就会证明时爽书记代表的才是正确路线。”
张国焘心里又涌现出一股对待人民与历史的“责任感”来:“挽救我党,责无旁贷啊。”
杨度和张国焘的见面、谈话都极为小心,不留任何痕迹,就算真被政保局注意到,以他们两人的师生关系也能进行解释,其他多的小动作张国焘就完全暂停了下来,只等着时间来发酵所有问题。
而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被观察日报刊登发表以后,一股全新的政治浪潮果然迅速席卷各界,林淮唐所说的那番话:“……所谓团结全体人民,所谓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无非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把这情况视为各种问题都算是人民内部矛盾,揭开盖子以后,谁都敢冒出来说话了,从大学院校到中央部委机关单位,各种各样的意见、请愿、示威、罢工……种种群体性“表达意见”的事件泉涌出来,短短几天时间内光北京就发生了数十起请愿事件,每起人数有十多人至数十人,多者还有一二百人的,大、中学校学生也陆续发生反对学校不合理规章制度、老师体罚、教授学阀等情况的罢课风潮,北京周边农村地区则发生了闹社的风潮,部分合作社出现了殴打、哄闹,甚至聚众抢掠合作社仓库的事件……
这时候刘师复也已经回到北京,几天后莫纪彭就通过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发表了《谈谈近期罢工风潮》的文章,指出:“……罢工请愿的事件发生,大部分是由于企业行政上的官僚主义……另一部分罢工请愿是由于新工人不断增加,他们缺乏锻炼,思想不纯,工会组织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做得不够……根据事件情况来看,基于反革命分子捣乱、破坏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工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犯了错误,犯错误的原因无非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这些东西,不能讲说有人罢工请愿就是反革命……”
张国焘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刻如获至宝,马上又找到陈去病,向他暗示这是时爽书记的意思,要求观察日报立刻在头版全文转载总工会的这篇文章,并且要求把总工会的原文标题改成——
《闹事不是反革命,闹事是因为社会党犯了错》。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终极老一套
新闻一出,舆论界立刻发生一场空前的大地震,烈度简直不下于海原大地震和关东大地震的威力。
在过去社会党犯错并非不能提、不能谈、不能讨论的事情,可是这样由党的机关报,还是影响力、发行量和政治地位均占第一名,全国上下毋庸置疑的第一大报观察日报在头版上提出来,实属属于头一遭。
自然,这也切合了此前林淮唐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属于是“言者无罪”的范围,更何况观察日报的这篇文章只是转载了总工会机关报《工人日报》,如果真要追究政治责任,那也是首先要追究工人日报的问题,算不到观察日报更算不到张国焘的身上。
在观察日报转载这篇文章以前,整风运动还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主要就集中在北京,虽然有很多工厂、学校、单位都出现了闹事风潮,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社会党过去执政中所犯错误的尖锐批评,可是总体而言批评的范围都比较小、力度也比较轻,而且这些批评并不是只针对于社会党,像国民党和进步党在中央政府中任职的党员,如果过去工作中有犯下错误,也一样会受到揭露和批评。
而且因为梁启超和廖仲恺都比较谨慎的缘故,属于属国民党和进步党的机关报刊也都没有怎么参与到批评政府错误的活动里去。社会上讨论政府问题的时候,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多少对直接批评执政党怀有一定疑虑,所以比较社会党和其他的民主党派,受批评的部委干部里属于社会党党员的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更多受批评的部委干部反而是属于民主党派的党籍。
当然这其实并不奇怪,也并不完全是因为新闻界、工会、院校或其他社会团体就害怕中国社会党,所以不敢批评。而是因为社会党的党员在这些年虽有急速扩张带来的素质、作风下滑问题,可毕竟社会党的主体,那些久经解放战争、两次对日战争、长期建设工作考验的老党员,在各方面工作的表现,肯定是整体优于严重缺乏行政工作经验的民主党派人士。
所以从前林淮唐接见一些英美留学归来的法学家啊、经济学家啊的时候,提及民主问题时,他就曾说过这点:
“搞民主,我完全赞成,问题是现在民主党派执政经验太少、工作能力也很差,真的搞大民主,允许群众上街闹事,允许群众完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让社会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之间按照英美国家那样搞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选举竞赛,民主党派能不能扛得住?
如果搞大民主,民主党派就被消灭了,就不能长期共存了。教授是不是喜欢大民主?也难说,我看他们有所警惕。真的放开手,搞这套费厄泼赖,公平竞争,那对谁最有利?其实对社会党最有利,因为这是强者愈强的一个规则,社会党直接把学生们统统发动起来批评你,每个学校设一个关卡,你要过关,通过才算了事,对民主党派其他有政府职务的人也这样,发动起老百姓来挖你的历史,有多少人能撑得住这种挖?
我们社会党好歹有几十万有经验的老干部,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真正革命党人。他们帝国主义都不怕,工作能力普遍较强、经验也丰富,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群众大部分也能处得来,怕什么大民主?怕什么工人罢工学生上街?
社会党里也有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今后我们肯定要用各种方式整顿、处理掉这批人,可是民主党派有没有滥竽充数的人?几个民主党派没有经过那种真正生死斗争的考验,恐怕浑水摸鱼的人还要更多。”
林淮唐的话绝非在给社会党一家独大的格局找补,从整风运动刚一发起的初期阶段来看,确实民主党派中担任政府官职的人,总体工作表现是差于社会党人的。
所以整风刚一开始,最受到报纸揭露批评的人,主要其实是民主党派人士;工人罢工时提出的很多问题,很多也是因为在管理层任职的民主党派人士工作不力;至于学生罢课闹事的,更是大量集中在一部分民主党派教授、老师摆架子不尊重学生,甚至搞学阀搞封建时代学徒制度这方面。
这一阶段,社会党直接掌握的新闻媒体,以及其他民主党派掌控的新闻媒体,都还没有很深度参与到揭批和论战中,各方的态度都还相对比较克制——其实,就像林淮唐说的那样,如果“费厄泼赖”,公平竞争,社会党和民主党派都放开顾虑,把各自党派掌握的资源全砸进去,占优势的肯定还是社会党。
只是从观察日报全文转载工人日报的这篇文章以后,舆论空气就逐渐开始发生悄然转变。
这天早上廖仲恺如往常一样,八点多醒来洗漱完以后,就准备一边吃早饭一边读报,可没等他把观察日报放到桌上翻一翻,陈炯明就已经急匆匆冲进他家客厅里,他和廖仲恺关系亲密,一进屋就把廖家的保姆也都喊了出去,只留两人在屋内后便把那份头版新闻摊在廖仲恺的桌上。
“夷白,你看这是怎么回事?”陈炯明把报纸一放,脸色十分复杂,“林主席是什么主张?他要允许民主党派放开手批评社会党的执政问题吗?还是社会党党内出现分裂情况了。”
“怎么回事?……”廖仲恺站起身,“这……你不要急,让我好好看看,这个新闻、这个新闻,是前天工人日报上的文章?”
“对,观察日报全文转载,是不是社会党在表态释放意见?”
廖仲恺疑惑起来:“你这一段时间有没有听人讨论林主席和时爽书记之间的问题?”
陈炯明点头:“是啊,风传的消息很多,有人说林主席政令不出一办,也有人说主席准备把时爽书记和他身后的一大批干部都还掉。你说……观察日报突然发出转载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主席真要对时爽书记手下那些行政干部大大整顿一次?”
廖仲恺又问:“你在中央财经委工作,有听到什么别的消息吗?”
陈炯明说:“自打那次国务会议以后,财经委的人都很紧张啊,你知道,坊间不少人把财经委叫做经济内阁,说中国现在虽然不是内阁制,但财经委就是事实上的内阁,黄少通就是事实上的国务总理。财经委管钱,权力,在里面工作的干部生活待遇都比其他部委机关好一层,副处级都配专车。很多人都担心整风整官僚主义,头一个就要整到中央财经委,最近颇有人人自危之感。”
中央财经委管着财政、管着经济、管着交通和工业建设,权力大的同时,财经委里的干部生活待遇自然也水涨船高。不仅稍有级别的人都配专车,而且财经委的食堂菜品水平极高,稍微紧俏些的副食、肉类、糖都是无限量供应,各类中西点心也是每天都能吃到,午餐还有牛排,如果干部过生日,财经委食堂还会给人专门准备奶油蛋糕。
陈炯明又说:“财经委的食堂可以不要钱吃冰激凌,不要钱吃牛排、猪扒,其他咖啡、红茶也全都不缺。国务会议上那次讲话,确实是敲打到了财经委,最近一段时间食堂的菜色骤然减少半数,肯定有人传风言风语。”
“什么样的风言风语?”廖仲恺紧蹙眉毛问道。
“还能怎样?就是那老一套,说社会党党内现在是主席一派,时爽书记一派,主席这派主张大整特整干部,时爽书记这派就反对,主张要保护干部,大家嘴上不说,内心肯定向着时爽书记。”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沸反盈天
廖仲恺在过去国民党势大的时候,也算得上是老国民党内的财政专家,但他担任新国民党的执委会主席以后,忙于党务工作,慢慢就从财政工作中淡出,也并不怎么了解财经委干部的待遇条件,听陈炯明这一番介绍才感到吃惊:“经过一个五年计划,看来中国的物质条件确实是上来了。”
陈炯明尴尬道:“这,这恐怕主要还是财经委自己单位的物质条件上来了。”
“那么。”廖仲恺认真说道,“整风就确实大有必要,你们这样的食堂条件,差不多比我家小灶都要好咯。”
陈炯明自己也享受着中央财经委非同一般的干部生活待遇,在这个问题上就有些尴尬起来,也不便再多言什么。
像一五计划在北京新建了一些剧院、音乐厅,有时候还有一些日本的歌剧团、苏俄的交响乐团来北京做表演,门票通常都是千金难求,财经委却能逢年过节都给干部免费发门票当做节日福利,其他各方面的津贴、福利不一而全,吃的、喝的、听的、看的……全都少不了。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