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求生 第552节
“洞幺幺收到!”
“洞幺五受到!”
“洞两幺收到!”
……
在马尚德下达防空作战的指令以后,另有将近十架轻型战斗机组成战斗编队,加入马尚德的队伍之中,开始对冲入印度人民共和国控制区领空的敌军轰炸机展开截击作战。
迅捷轻便的空五战斗机轻展单翼,在剧烈抖动的高空气流里灵活摆动起来,几个拉升很快就对那些机身上带有铁十字标识的德国轰炸机占据了相对有利的战斗位置。
德国人的轰炸编队中也有负责护航的远程战斗机,他们很快便掉转机头方向,转了回来同中国飞行员们纠缠在一起,双方飞机头部的机炮猛烈射击,凛冽的寒风中不时有战斗机被机炮打穿某一部位后腾起熊熊大火,或是轰的发出一声爆炸巨响,便如断了线的风筝般开始朝着飞行员们脚下一头南下灌入孟加拉湾的恒河坠去。
“继续开火!不要放走敌人!”
马尚德在混乱中乱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他是大连空军学院1923届毕业生中成绩最为优秀的学员,不仅在红空军第一航校深造时成为一航校最年轻的航空教官,而且还曾跟随国际志愿旅赴英作战,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英国革命胜利结束以后,红空军吸纳并总结了英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在广州成立了全军第一个歼击机师,即红空军第一歼击机师,一般被简称为歼一师,马尚德当时就被任命了歼一师下属的歼四团团长。
按照红空军的编制,最小编制单位为小队,每个小队均采用四机编队的形式,每个四机编队由2个双机编队组成,也就说红空军每个航空小队一般就是由四架战斗机组成,如果是轰炸机的话则通常采取三机编组的形式。
在航空小队之上,就是航空中队,每个航空中队一般由三或四个航空小队编成,同时中队队部还直辖一个四机编队,而后两个航空中队组成一个航空团,三到五个航空团则构成一个航空师。
按照红空军的编制计划,航空团是中国红空军的基本战术单位,今后在航空师之上则还要再增设空军集团军的编制负责指挥某一战略方向上的所有空军部队,旗下将辖有多个航空师。一般而言,航空师可以根据战况需要在各战区之间调动,而空军集团军作为一级战略单位,其作战区域通常相对固定。
马尚德作为红空军最早设立的歼一师所属团长,是可以指挥三十多架战斗机作战的,三十年代的中国长居和平之中,能一次性动用如此多航空部队的战区,也仅有在印度了。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德机正在逃跑,继续追击,直到敌控制区上空后再返航……”
一番激烈的空战厮杀以后,德军以轰炸机为主的机群编队显然不是马尚德这支战斗机编队的对手,共有五架名义上属于印度共和国的军机被马尚德所部击落,红空军这一边则有两架战斗机因伤迫降,由于降落区属于印度联盟军的控制范围,所以飞行员并无大碍。
马尚德继续带队追击德机一段距离以后,才在黄昏时分选择了返航,当这几架空五战斗机降落回印度联盟控制的简陋机场时,一群踏着草鞋的联盟军战士就围了上来,以最热烈的欢呼向英勇的志愿军飞行员们表示最高的崇敬。
在马尚德的背后,就是静默的喜马拉雅雪山,这座山脉就像是古老的历书和神圣的梵典般,以岩石的书页记刻下印度次大陆上所发生的兴衰荣灭与史诗挽歌,逶迤的峻岭向志愿军飞行员们所战斗着的比哈尔、孟加拉和阿萨姆三省交界地带,投下一抹巨大的阴影,马尚德也被笼罩其中。
他抬起头,望着北方那好像贯入云际隔绝了一个世界的雪峰,再看看东方阿萨姆地区的群峰林立,不得不在心下感叹,中国要想直接援助这些印度的革命者,将会是一件多么千辛万苦的事情!
事实上,马尚德指挥的这支远道而来支援印度劳动人民的志愿航空团,在经过了长达近一年的战斗以后,也由于严重缺乏修理、更换的零部件,面临着极为糟糕的损耗问题。
志愿航空团从初到印度的三十六架飞机,到现在因战斗损失了十七架,因零部件损耗问题又损失了六架,仅剩下这最后的十三架战斗机。
“同志们,志愿航空团很难再承受起这样的胜利!再这样赢下去,很快航空团就会连一架飞机都不剩了。”
马尚德的话顿时使机场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沉了下去,印度联盟军的同志们如今处境并不好——更准确一些来说,应当是他们如今的处境相当糟糕!
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瓦解之际,印度只有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政治组织,那就是国大党。印度的社会主义革命者长期以来并没有组建属于自己的政治组织,而是依附在国大党内部进行活动,他们政治上信仰的虽然是法国社会主义与中国君汉主义的思想理论,但在具体实践过程里却把国大党的政治领袖们当成了崇拜和言听计从的对象。
1922的赤色之夏使这些社会主义者们在国大党内部失势——
当年国大党正趁着英国无力维持海外殖民地的机会,在全印度范围如暴风骤雨一般飞快攻城略地,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控制区域,直到他们在印度中部遭到了英印军队的猛烈反击,扩张势头便骤然停止。
国大党的领导人将1922年攻势的失败归结于社会主义者,像甘地和尼赫鲁就都认为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者将特拉凡哥尔的摩诃罗阇和他大部分家人全部处决,才导致了印度中部的封建王公们倒向英印军,而且还使得印度大部分的柴明达尔地主开始严重不信任国大党。
但其实事后复盘,就能很容易理清楚事实。
国大党在1922年以前的迅猛扩张,并不是由于印度独立武装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彼时英国还未实现和同盟国集团的完全和平,其主力部队必须留在欧洲应对德军攻势,等到柏林和会结束以后,英国就得以调动资源支援英印军队,这才导致了国大党扩张势头遭到遏制。
但国大党领导人们并不愿意承认这一更为合理的原因,他们把自身同英印军客观上实力差距导致的失败,完全归结到了“印度社会主义者的背叛和中国人的阴谋”之上。
1922年的赤色夏天以后,国大党内部的民族主义者们便和社会主义革命者们渐行渐远,矛盾已经酿成,分裂也越来越公开化,只是由于印度的社会主义者迟迟没有建立起完全属于自己的政治组织,因此他们在此后还是不得不挂靠在国大党的名义下又进行了数年活动。
直到1925年。
1925年英国革命的胜利,也极大改变了印度战场上的格局。本来英印军在1922年以后已经重新在印度的南部和中部站稳脚跟,并开始逐渐反攻,艾萨克斯总督组织起来的好几次攻势,甚至使得英印军重新回到了恒河流域,对国大党政权的生存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第二章 新形势
然而随着英国本土的革命爆发,英印军又一次丧失了所有外部援助,德国人也在此时占领了锡兰岛,对印度南部造成新的威胁。艾萨克斯总督在意识到未来不再会有任何援助之后,在印度南方重整了他的部队。他现在只能依靠在海德拉巴和迈索尔的王公帮助下稳固阵线,重夺印度北方已经化为幻梦。
可国大党政权还是没能把握住这个机会统一印度。
国大党那支经过数年内战依旧混乱不堪的武装,虽然占领了印度次大陆的整个北部和东部地区,但他们阵线已经过度延长,而政府联盟也已经出现了内斗与瓦解的痕迹,在1926年和1927年的两次“南方战争”失利以后,艾萨克斯总督首先代表英印军向印度人提出了停火的请求,这对双方来说意味着一次可能的停战协议。
艾萨克斯与国大党领导层在那格浦尔进行会谈,在当时,他们定下了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停火协议,国大党的领导层宣布在停火期限结束后,会立刻对“南方占领区”发动全面进攻……但马尚德知道,在那以后“解放南方”就成了一句空话,时至今日,这一次攻势依旧没有实现。
国大党政权的内部分歧则到了不解体便无法解决的地步,社会主义革命者们强烈反对向英印殖民者的妥协让步,他们认为英印军失去了来自英国本土的支援以后,根本根无法应对长期的解放战争,只要坚持下去,就意味着胜利属于印度人民。
并且,国大党政权在这时候已经控制了孟加拉三角洲地区的不少港口,印度政府完全可以直接接受来自第三国际的援助,中国政府也会帮助印度重新训练和编组军队,使印度的独立军可以完全战胜英印军队。
只是这一提议,不仅完全不被国大党内部占主流的民族主义者接受,而且还大大加剧了国大党内民族主义派系和社会主义派系之间的矛盾。
于是,又是一个夏天,就像五年前的赤色之夏一样,国大党内部的右翼民粹主义者们带头发动了一场血腥的政变,大批共产主义者在德里、安拉阿巴德、拉杰沙希和达卡被逮捕以后,未经审判即被处死,还有许多仅仅在政治立场上偏向温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人士,也被暴动的右翼民粹分子杀害。
那些接受印度共和国国民大会党指挥的国军部队,也很快在内部发起了清除社会主义人士的运动,国军发起的白色恐怖要远比1922年的赤色之夏更为血腥,可能有超过五十万人在这场大清洗中被杀,余下的社会主义者完全丧失了公开的政治影响力,或者销声匿迹、或者逃亡中国,但还是有一些意志坚定的人选择了潜入密林,继续从事保卫独立革命成果的武装斗争。
这些选择战斗的人在1927年的白色之夏后,于印度共和国与英印军势力范围交界处的安得拉地区成立了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联盟,并在几番兵运暴动以后,通过受共和联盟影响的起义士兵解放了安得拉省的泰朗加纳,并在此宣布成立印度人民公社联盟政权和联盟军的武装。
为了争取到更多分属于不同宗教和民族的支持者,印度联盟军采取的政策和印度国大党政府截然相反,国大党推行激烈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中央集权政策,印度联盟军便宣布以邦联主义为原则,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各民族、各地区高度自治的邦联制国家。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