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求生 第572节
同时,整整一个师的国军包围了达卡大学,这所建立于英殖民时期的大学是当时孟加拉地区最好的大学,例如命名了玻色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印度大物理学家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就是达卡大学的教授,这里是孟加拉人社会精英的聚集地,现在印度国军却把枪口对准这里。
第三十一章 斯巴达克斯的死法
师生们在睡梦中惊醒,校园里响起了无差别的枪声和大片哭嚎,为了尽快控制校园,军队直接闯入学生宿舍展开杀戮,除印度国军直接有组织的动手以外,还有聚居在达卡等孟加拉大城市的印度教民团,也借机展开疯狂报复。
军队的策略是直接点火,见人就杀,杀光烧光,要一鼓作气把孟加拉地区穆斯林的上层精英从肉体上彻底消灭。国大党政府原计划一个月荡平孟加拉,但以印度国军的纪律……受命实施屠杀的军人杀红了眼,虐待、强奸、折磨无所不用其极,金色的孟加拉湾即将成为血海,而孟加拉方面军则在蒋先云和王尔琢的周密规划下,制订好了一系列军事上的反击计划。
印度教民团的纪律则比国军还要差得多,他们纷纷举火,不仅冲入城市屠杀孟加拉人的精英阶层,而且开始在国军的支援下,冲入一座座村社,放火焚烧,鸣枪围堵,对孟加拉湾的底层老百姓也一概屠戮。
更多民团武装挥舞着棍棒、铁棍、铁铲,浓密的黑色烟柱到处腾空而起,残缺不全的尸体遍地狼籍,横七竖八,他们无情屠杀以后就把“分裂分子”的尸体扔进恒河,流血漂橹,尸首多到堵塞河道,成百上千的尸体膨胀得犹如装满水的羊皮袋,顺着流水向前缓慢漂移。
在一个十字街头,数名苦力活活被人打死,躺在他们的人力车把中间。大劫之后的达卡城,成为秃鹫经常出没的地方。它们成群结伴,飞来飞去,不时俯冲下去贪婪地撕吞着无数具尸体。
与此同时,孟加拉方面军的五个军团,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联盟军以接受中国红军教官整训的第五军团为尖刀,直接刺向临近孟加拉地区的加尔各答,用以调动分散三角洲地带进行大屠杀的国军回援。
第五军团接受了中国红军教官团的全面整训,担负着这次战役开路先锋的责任,由于第五军团军团长狄龙和政委拉克希米都还不能精通使用新式武器以后的野战战法,因此指挥重担就落在了蒋先云和王尔琢这两个来自中国红军的年轻人身上。
王尔琢一路目睹惨状,忍不住感叹道:“幸而我们生在中国!我到今天才知道生在中国,是多么幸运。”
这话却让蒋先云眉头紧皱,甚为不悦起来:“蕴璞,如果你见到这些惨象,结果只能想到自己生在中国的幸运,那么你的马林主义真是读到狗身上了。革命者绝不能有独善其身的想法,地球虽大、人民虽众,却处处有我们的责任所在,这世界上哪一个受苦受难受压迫的人民群众,不是我们的同胞手足?你这样想,令我失望。”
“学长。”王尔琢对蒋先云的严格回以苦笑,“你说得对,我只是这样说一说罢了,又岂会真把世界上受压迫人民的苦难忘诸脑后。”
“中国是世界革命的灯塔,我们自己已经得到了解放,便更不能站在河岸边看着其他民众在湍急的洪流里挣扎,而不去施以援手。”
蒋先云在军校时就以研读马林主义的理论出名,所以他刚毕业时,其实更多老师和上级是推荐他去做政工工作的,只是由于书记长的亲自点名,蒋先云才被列入新式实验部队中工作。
他怀有极深切的国际主义情怀,对一切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都有最柔和温暖的情感,但到了战场上以后,面对反动的阶级敌人,蒋先云就会变得勇猛决绝,他的机智、果断、敏捷很快就会在孟加拉三角洲的战场上不断取得赫赫战果,使第五军团在印度拥有战无不胜的声誉。
整个方面军所有野战部队和民兵部队都被动员起来,旋即设伏截击返回的国军部队,政治方面的工作则是要获得三角洲民众极致的欢迎与拥护,主力部队一部南下进至南部平原地区,因粮于敌,尽量多去缴获国军的弹药,设法调动敌人……
马尚德指挥的志愿航空团十二架战斗机急速起飞,天气晴朗,正适宜一场大战,自从巴克塔带领方面军转移到孟加拉地区以后,这也是方面军第一次全军动员、出击外线的大战,印度国军在重武器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但联盟军的第五军团则装备了中国通过各种渠道援助进来的精良步兵武器,双方对垒就等于敌持长矛我持匕首,只有近战,才能发挥革命军队之长。
孟加拉地区几乎全是平坦的原野地形,王尔琢知道联盟军除了在加尔各答附近以外,打伏击战的机会并不多,但最后还是要落到运动决战、野地胜负的关键点上,他的参谋作业师从红军副总参谋长李济深,图上功夫极深,为第五军团制订的作战计划周密又详细,光是看看现在揣在第五军团长狄龙怀里的那张野战地图,上面满满当当的铅笔记号,就知道王尔琢为了此战下了多深的功夫。
他们究竟为什么来到这块遥远的次大陆战斗?
真相随着联盟军冲出密林,进入到平原地带以后便不断揭露,印度国军为了展开那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已经把兵力分布到了大大小小数百座城镇中,形势上就处于容易遭到联盟军调动的被动处境,蒋先云很快就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恒河中沙数一般的流尸,他的血脉喷张,阶级的仇恨溢于言表。
孟加拉大屠杀中也有大量孟加拉人的社会精英被杀,可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还是底层平民,说到底,只要屠杀爆发,老百姓总是最受苦的一群人。
王尔琢看了看手表:“军团长,快开火吧,交手的是印度国军第七旅,也是号称精锐的劲旅,志愿航空团侦察到现在他们分散部署,一个旅缺编至少四五个营,吃掉第七旅就能旗开得胜。”
狄龙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过一年半的时间,他用中文和王尔琢重新确认了一番攻击计划后,马上就向部队下达了攻击命令,天空中还弥漫着淡淡的黄烟,第五军团在野外的机动能力不比中国红军,可是拥有充分政治生活和政工工作的印度联盟军,机动能力还是比印度国军强多了。
战士们迅速拉近双方距离,直到第五军团进入到短促突击的距离内以后,国军第七旅才发觉了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部队,一声轰鸣,三百米的阵地湮没在无后坐力炮的轰击中,阵地活像一个活的躯体,在酷刑下弯曲、颤抖、痉挛、拱起,战云滚滚,不断地向外扩展。那是战神飘拂的黑色斗篷,它飞临沙场上空,不断用万条愤怒的金鞭抽击着遍体鳞伤的阵地。
联盟军战士汹涌向前,蒋先云透过望远镜看到了血肉横飞的战场,王尔琢的印地语和孟加拉语学的还都不好,没办法叫出第五军团很多士兵的名字,更没办法像蒋先云那样说出他们的籍贯,甚至还知道他们的爱好。
但蒋先云也认为这不是统帅之长,统帅,应该用他的智慧谋略和果决精神去克敌制胜,以少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士兵,而不是哗众取宠。
望远镜里联盟军黝黑矮小的战士,虽然长着和中国红军截然不同的五官,英勇之处却有共同点,他们满身都是血污,不知有多少是他的,有多少是敌人的。
一名第五军团的官兵越过国军第七旅的火线,他身上中了两颗子弹,还在继续揣着炸药包向前冲锋,直到两把刺刀捅进他的身体,这矮小的士兵方才轻哼一声,一头冲向死敌的胸怀,带着火光炸在敌人的人群里。
“斯巴克达斯的死法!”
第三十二章 三角洲战役
蒋先云为之动容,志愿航空团也很快抵达,在击落了一架德国援助的飞机以后,航空团的战机也用发射机炮打出连串的土花。后来蒋先云才知道,那个舍身爆破的士兵是个出身于比哈尔邦的首陀罗,他的父亲是佣人、祖父也是佣人,好像从有印度人诞生以来,世世代代都是为有钱老爷做佣人的家族,革命军许诺的新社会便是他追求的天国。
首陀罗是印度四大种姓等级中,最低阶的一个等级,人口最多,地位却最卑微,只比不可接触的贱民稍好一些,永远要从事繁重的劳动,几乎没有政治权利可言,只有这个天国能够成为他们的希望。
这个天国是具体的也是现实的:哪怕联盟军起义以后,年年处在围剿和反围剿的动乱中,饱受苦难,可他也确实感受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感受到了联盟军中不分种姓、民族、宗教的自由和平等,共产主义曾经是遥远和虚幻的,但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陀罗们有时看得很近,两眼只盯着从柴明达尔手里夺回的几亩水田;有时想得很远,把希望寄托在宗教许诺的轮回转世。
现在,他们则把一切寄托在革命的希望上。
由于军事学院养成的习惯,王尔琢很喜欢标示地图。他可以在地图前静坐很久,在地图上,王尔琢能看到现实的战场,看到战火纷飞中的攻防进退,犹如亲临其境。在这地图作业里,他善于捕捉住某种瞬息即灭的思想的火花。
红军的副总参谋长李济深非常欣赏王尔琢这个学生,他曾亲口夸赞过王尔琢绘制地图,简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他不但非常细微地画出敌我双方的位置、行动、双方指挥员的指挥意图,而且善于用线条的粗细,箭头的形状和大小利钝的区别,显示出敌我双方行动的鲜明的特性。
到印度以后,巴克塔和狄龙也都称赞王尔琢标注的地图是活的!
王尔琢对眼前的这张标示得零乱不堪的地图很不满意,但第五军团拥有的情报搜集能力仅限于此,能做成这样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蒋先云和拉克希米在前线指挥消灭印军第七旅的激烈战斗时,王尔琢则和军团长狄龙在一起,他团团转圈,忽而停下来,疾步走到挂图前,用阴郁的眼光盯视着血红的曲线,他站了很久,似乎想用自己的热情、希望、焦灼去感动那只红色的箭头。
“军团长,我认为要增派一支部队,堵住这条小路,兜住第七旅后撤的方向……”
“但我们兵力有限,再分散使用……”狄龙犹豫了一下,可他看着王尔琢充满信心的眼神,很快又改变主意,“这样,就派军团指挥部的警卫去负责这一任务。”
晨露升腾翻卷,凝结成条条白云,马尚德也驾着战斗机从高空飞过。他在天上看得更为清晰,孟加拉,这片由雅鲁藏布江和恒河汇聚起来冲击而成的平原,土地是如此肥沃,可是所受的困难又是如此深重,中国人民有责任解放这一衣带水的邻国之地,就像中国人民有责任去解放整个地球的亿兆生民一样。
他们这代红军军人,都是生在革命时、长在红旗下,从小耳濡目染着黄花岗一代先辈的功勋业绩,深受影响,对于革命始终怀抱有一种积极向上且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