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422节
指挥打夹石之战,诸葛恪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在任丹阳太宁其间,就一直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所以对夹石一带的险峻
的地势,诸葛恪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反而是变得更加的兴奋了。
丹阳兵最为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回到大别山,就等于是回到了丹阳兵的主场,这样的地理环境,丹阳乒完全可以发挥其特长
打出他们应有的风采来。
安风城一战可以说是丹阳兵最为窝囊的一战了,虽然丹阳兵打得十分的英勇,但奈何安风城的防守太过于坚固了,就算丹阳兵
竭尽全力,也未能突破安风城的防御。
世间都例来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的,丹阳兵背负着天下第一晓勇的名声,连战数日,却是折戟沉沙,以致于人们甚至都怀疑这
么一支丹阳兵有些名不副实
求鲜花
所以夹石之战,也成为了丹阳兵证明自己实力的一次机会,只有这一战打好了,才能恢复丹阳兵的声誉。
为了给自己证名,丹阳兵上下也是群情激愤,发誓要把在安风城丢掉的面子,在夹石给找回来。
对于诸葛恪来说,报仇是最为重要的,只要留在淮南,他才有报仇的机会,尤其是听到郭誉及征南军离开了安风城,重新加入
到魏军战斗序列之后,诸葛恪更是急盼着与郭誉的再战机会。
如果不能手刃仇人,诸葛恪将何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当然为父报仇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东西,真正排在第一位的,是诸葛恪的那一颗野心。
明珠蒙尘的事发生的太多了,再有才能的人,遇不到伯乐一般的相士,也终究会明珠蒙尘,难有出头之日。
诸葛恪已经得到了孙权的赏识,那么接下来诸葛恪的表现,将会是他在未来几年是否可以登上的吴国朝堂的关键,想走一步登
天的捷径,那至少要获得拿得出手来的战绩和功勋。
既然这是一个以成败来论英雄的时代,那么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要把握机会,用赫赫战功来征服天下之人.
其次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出机会了。
如今孙权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可以说这个机会就是诸葛恪自己争取得来的
创造机会,不等于是把握机会,诸葛恪清楚,此番他面对的可不是那些有勇无谋的山越人,而是狡猾多智的司马懿,在这样的
对千面前,他渴求一胜的机会并不太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的多的代价。
机遇已经摆在了面前,这一次不光是丹阳兵的正名之战,而且也将会是诸葛恪的扬名之战,只有打得好这一仗,诸葛恪才有机
会能够像他的父亲和叔父那样真正地扬名于世。亿
第四百五十章夹石
夹石是大别山东段一道最为险要的隘口。
大别山山势险峻,锦延数百里,是长江和淮河的天然分水岭,大别山的名称与众不同,在四书五经的《尚书》之中便有记载
不过让他名噪声于世的,还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相传汉武帝祭旧南岳天柱山经过大别山,当他登上了大别山主峰后,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不禁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
山之北自雪皑皑,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
一提到夹石,留给魏人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惨败记忆。十二年前,吴国鄙阳太守周舫献许降计,诱使魏国大司马曹休率兵十
万南下,而陆逊早已率吴军在石亭设伏,就等曹休上钩。
“四三七"吴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魏军不可能不查,事实上曹休在抵达石亭之前,就已经发现上了当,但恼羞成怒的他自恃兵精
粮足,不肯退兵,一意孤行地继续进军,结果在石亭遭到陆逊、朱桓、全琼等九万吴军的袭击,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撤至夹石附近之是,前有吴军伏兵阻击,后有追兵不断,曹休军心大乱,幸亏此时贾速率军赶到夹石,救下了曹休,使其免遇
全军覆灭之厄。
尽管如此,魏军损失了上万的人马,车马粮草重全部失陷,石亭之战也成为了曹魏继赤壁之战后对吴作战的又一惨败
诸葛恪退守夹石,也完全是看重这里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熟悉山地作战的丹阳来驻守夹石,诸葛恪自信夹石就如同一道天
险,魏军别说有十万大军,就算是倾全国之兵来犯,那不可能攻破夹石天险。
晋升为镇北将军,都督诸路兵马之后,诸葛恪是蹭满志,此前虽然诸葛恪也是单独地统帅一路兵马,但在这四路人马之中
他是年纪最小,职位最低,资历最浅的一位,无论是他老爹诸葛瑾,还是名将全琼、朱然,个个都是他的前辈,在他们面前,诸
葛恪只能算是一个后生晚辈。
如今诸葛恪得到了大帝孙权的器重,一跃高升,凌驾到了全琼、步之上,很容易令全琼步骂这些大将有些不满
不过极为聪明的诸葛恪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时却是游刃有余,虽然他现在的位置在全琼步之上,但他丝毫没有以上位者自居
而是谦恭有礼,对全琼和步驾极是尊敬,一口一个叔叔伯伯叫得亲热。
全琼和步虽然是心中有所不满,但这项任命出自孙权之手,他们也不敢去质疑,而且诸葛恪对他们很恭敬,二人也自然不好
再说什么
而且诸葛恪一再表示,他虽为都督,但绝无擅权之念,只是为了能报父仇,可以便宜行事,他再三恳请全琼和步鹭二人,要他
们全力配合,擒杀郭誉,以慰诸葛瑾的在天之灵。
诸葛瑾乃忠厚长者,在东吴地位虽高,但却是与人为善,所以他的人缘极好,此番不幸遇害,东吴诸将都颇多伤感,全琼和步
与诸葛瑾关系更为密切,此时就算诸葛恪不请求,他们也有为诸葛瑾报仇的念头,所以二人皆表示,愿意接受诸葛恪的调遣,
配合他完成报仇之举。
诸葛恪令全琼去守天柱山,步骂去守挂车,与夹石形成特角之势,单等魏军来犯
司马懿率兵离开了安风,一路南下,很快便抵达了无强口。
无强口是进入大别山地区的第一道隘口,无强口往北,便是一马平川的淮河平原,而无强口往南,则是连绵起伏山势险峻的大
别山.
司马懿心思填密,用兵例来谨慎,进入山区,便令他回忆起在陇西的那些峥嵘岁月来,巍巍的秦岭,可比大别山更为险要,而
他的对手诸葛亮,也远非诸葛恪之流可比。
望着旁边的蟒响山石,乘坐在追锋车上的司马懿对车旁骑马而行的司马师道:“此情此景,到让为父怀念起在陇西的那些时光
来,诸葛孔明真乃用兵奇才,这崇山峻岭之间,揉猿难渡,他却可以运筹谋划,挥洒自如,非千古名将,亦不能比也
司马师却是不以为然地道:“诸葛亮虽然厉害,但还不是一样屡败于父亲之手,数度北伐,无立寸功,我看他也不过尔尔。
司马懿轻轻地摇摇头,道: "诸葛孔明之所以不成功,非能力之不足,而是不识天时而已,天下大势,魏强而吴蜀弱,以弱击
强,乃是有丧天和,故而诸葛孔,明奇智百出,终也未能有所建树。
正说话间,胡遵急马赶来,喘气吁吁地道: "启禀大都督,前面无强口发现有吴军驻守,是否立刻发起攻击?
司马懿淡淡地道:“不必急于进攻,下令诸军立刻扎营,探明敌情之后再做行动。
魏军立刻停止了行军,挑选地方扎营安寨。
其扎营安寨的地方,都是司马懿亲自查看过的,山区扎营,要比平川地区扎营更得谨慎才行,尽量选取远离险要山峰、河道河
口的地方,而且地形要平整,那怕挑选不出一块完全平整的宿营地时,也要尽量避免在高低落差太大的地方宿营。
扎营之后,还有要营寨的四周挖出壕沟来,以防止敌4.5军的偷袭。
山区不同于平原,平原之上,一望无际,敌军如果来偷袭,隔着很远就可能被发现了,而在这山里不同,很可能敌人就有你的
眼皮子底下,你都无法发现,当他们发起偷袭的时候,距离往往极短,很有可能守军来不及反应过来,敌人已经冲进了营寨之中。
极为擅长在山地宿营的司马煞到达了大别山,还是依葫芦画瓢,扎出和陇西大营一样的营赛来。
不光是在营赛的四周挖出一些深深的壕沟来,而且为了防上吴军前来袭营,还暗设了不少的陷井和鹿角,派出了大量的明岗暗
哨,保证大营万无一失。
第四百五十一章凉拌呗
司马懿才不会犯诸葛瑾那样的错误,居然能被百十来号的人偷偷地混了进去,最终身为主帅的诸葛瑾疏于防备,被郭誉偷袭得
手,连脑袋都掉了。
这种错误,谨慎小心的司马懿至死也不会犯,他有条不紊地布置着这一切,整座大营是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就连对司马懿一直抱有成见的郭誉,对司马懿的立营扎赛很是欣赏。
不得不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司马懿一生戎马,征战多年,对行军打仗这一套还是相当地在行,单看这宿营的水准,没有几十
年的功力,还真是做不出来。
征南军一直是做为一个独立的营种而存在于大军之中,就算扎营之时,都是各立一营,虽然也在大营塞之中,但与其他各营互
不相通,有着极高的独立性。
对于司马懿的安排,长史任览一直是忧心冲冲,现在夏侯玄负伤示归队,整个征南军似乎是群龙无首,以他任览的资24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