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437节
出了至少八千精兵在此守卫,但从战阵被突破到吴军的全面崩溃,竟然连一柱香的工夫都没有。
吴军的瓦解,甚至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完全的一败涂地。
留赞看到大势已去,再也无心来抵抗了,为了免遭魏军骑兵的居我,留赞只能是下令吴军全面撤退,逃离战场
第四百七十四章救人要紧
远有山顶上观战的诸葛恪看到这一幕,脸都绿了,为了筹备这一次的伏击,诸葛恪那可是有风雨中苦熬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本
来以为熬不下去的时候,目标突然自动送进了伏击圈。
这几乎让诸葛恪是欣喜若狂,还真以为他老爹的英灵在上天之中冥冥地保佑着他,让他可以一偿心愿
但结果却是
这种神转折来得简直让人是欲仙欲死,诸葛恪是欲“哭无泪
本以为八千的丹阳劲卒可以为吴军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抵御得住魏军骑兵的冲击,那怕就算是防不住,最起码支撑一两个时
辰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事实是,八千丹阳兵构筑的防线,竟然如同纸糊的一样脆弱,魏军骑兵仅仅只发动了一次冲击,就打得吴军长枪阵七零八落
四分五裂。
防线的瓦解就意味着这次吴军的伏击彻底的失败了,诸葛恪精心设计的计划也破产了,这仗再打下去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能
是徒增伤亡而已。
于是诸葛恪下令吴军撤退,不过撤退的时候,那些粮草却不能自自地丢弃,该拿的,还是要拿的,毕竟吴军在粮草供应上,也
不富裕,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当然,这么多的粮车,吴军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诸葛恪下令将带不走的粮草全部焚烧掉,绝不能给魏军留下一粒粮一把草。
这次的伏击战,诸葛恪原本就是有两个目的,首要的目的那肯定是斩杀郭誉,报杀父之仇,次要的目的则是劫魏军的粮草,迫
使司马懿因为粮荒而撤军。
第一个目的显然是落空了,看着魏军骑兵冲破了吴军的防线和被围困的魏军会师,诸葛恪就知道自己真的报仇无望了
但丢了西瓜,芝麻却不能不要,如果再让魏军把这些粮草失而复得,那就是诸葛恪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吴军开始了撤退,边撤边四处点火,把带不走的粮车给烧掉,显然他们十分畏惧魏军骑兵,撤退的时候十分的仓皇,生怕魏军
骑兵突然地冲过来,收割掉他们的性命。
不过似乎骁骑营的目的只在救人,对吴军焚烧粮车的举动并没有太在意,事实上,由于粮车大部分已经深入到了无强口内,山
路狭隘而崎岖,再加上粮车本身就是堆放的横七竖八,这样的条件下,并不有利于骑兵作战
所以骁骑营只管将被围困的任览郭誉及南征军诸营人马解救出来,对吴军劫粮烧粮的举动是听之任之,不予理会
整个无强口谷内是烟火遍野,一片狼籍。
任览见状大为心痛,疾呼道:"快去救火,别让吴人把粮草全烧光了!"
郭誉却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相比于粮草的损失,他更在乎的是人员的伤亡,现在征南军的大部队和晓骑营是汇合了,但仍
右些一股的部队没有突用出来。他们仍在顽强地战斗,与围困他们的吴军殊死一搏
还好吴军现在并无多少的战意,大部分的吴军已经在撤退中了,这也是这些小股的魏军得以存活下来的原因,否则吴军全力围
攻的,他们这些几十人的小队,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
郭誉下令救人为先,只要是还有魏军被围,不管规模大小,一律火速赶往救援,那怕是只剩下一个活的,都不能放弃.
至于粮草,那就早顺手了,有条件的话就去救一下火,能抢下多少来算多少,反正救人和救粮,救人是排在第一位的。
在郭誉看来,人才是最重要的,粮草没了,还可以再运,人没了,那就是真没了,这一战,征南军也承受了很大的损失,若非
骁骑营救援及时,很可能损失会大于安风之战。
征南军经过历次的血战,伤亡达到了六成以上,当时肩并肩离开洛阳城的这些将士,一多半已经长眠在淮南的这片土地之上
再也回不去故乡了。
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郭誉不禁是感慨万千,战争永远是这么的残酷,不管你愿意与否,它都会夺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求鲜花
郭誉现在就等于是和死神抗争,他这边多努点力,也许就能从死神的手上,多挽救一条生命。
羊祛和杜预回到了郭誉的身边,两人的身上,都沾满了血迹,衣甲残破,满脸的疲态,显然他们拼尽了全力。
羊沾咧嘴笑道: "姊夫,这回没让你失望吧?
郭誉大为感动,虽然说羊祜和杜预皆为一代名将,但他们都属于那种运筹帷握的儒将,何时曾冲锋陷阵过,没想到此番随跟随
自己出战,却是亲临战场,浴血厮杀,还真是够难为他俩的了
郭誉拍拍他俩的肩膀,道:“这次你们可是立了大功的,回头我一定为你们请功,先下去歇息吧,保重身体。
这次羊和杜预打得十分顽强,与数倍于他们的吴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功地阻挡了吴军的进攻,为郭誉这边大军的突围创造
了机会,今天羊和杜预的表现极为的抢眼,功不可没。
石苞和邓艾则是奉了郭誉的命令在战场上四处营救被困的魏兵,骑马能赶到的地方,他们率兵第一时间便杀了过去,将吴军给
杀散了,将被包围的魏军营救出来。
许多骑马无法达到的地方,石苞和邓艾也不放弃,他们弃马步行,攀山而上,只要在无强口内发现魏丘的踪迹,不管是多远
他们都会赶过去,将其解救下来。
至于粮车,石苞和邓艾自然是无瑕顾及,只能是交给后续赶到的魏兵
还好刚下过雨,山谷内的气候潮温,吴军退走时又烧得比较保,许多粮车卜的火只烧了一半。就被后面秤来的魏丘给扑不了
多少也能抢回一些粮食来。
至于那些喂马的干草,却是无法保住了,被大火烧了个精光。
吴军撤退的很快,而魏军忙着救人救火,也无瑕去追击,无强口的战斗,很快就进入到了尾声。亿
第四百七十五章黄雀在后
"什么?诸葛恪竟然撤退了?"司马师有些难以置信地道
和诸葛恪一样,司马师埋伏在这儿也已经是三天的时间了,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凄风冷雨,司马师听到了诸葛恪撒兵的消息,心
斗顿时是五味杂陈。
为了这一次的计划,司马师可谓是煞费苦心,绞尽了脑汁,试图做到万无一失
派泰源施苦肉计投降吴军,就是为了引诱诸葛恪可以上钩,这个计划司马师反复地考虎过,料无遗算
果不其然,此计前半段还是实行的完美至极,别的不说,就光是郭誉行踪的这一条消息,就足够诸葛恪心动了
诸葛恪出兵鬼愁涧,设伏于无强口,这一切让司马师是了“四五零"解的清清楚楚,他跑去见司马懿,告诉司马懿在魏军的后方
发现一股身份不明的魏军,试图破坏魏军的粮道,司马师请求司马懿调派军队,加强粮道的保护。
司马师是故意地隐瞒了一些事情,他倒不是说对司马懿也不想讲真话,而是希望此役之后,能给司马懿一个惊喜,司马师认为
这件事自己完全可以处理的很好,就无需惊动司马懿了。
司马懿二话不说,立刻拨给了司马师两万兵马,由他来全权调度,负责搜寻吴军的下落,必要时可以先斩后奏,不必支会于他。
显然司马懿对这条粮道还是极为看重的,绝不容许它有任何的闪失,尽管征南军一万五千人负责押运粮草,但司马懿知道,这
点兵力维持平时的运粮所需只能是勉勉强强,如果遭遇到吴军大队人马的袭击,估计粮草会很难保得住。
所以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就拨给了司马师两万大军,这让司马师是暗暗窃喜,有一个完善的计划,有一支数量足够的军队,这次
司马师想不成功都难。
这次的计划,准确一点讲,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郭誉是蝉,诸葛恪是螳螂,他司马师便是黄雀
所以司马师并不着急,他派出斥侯,掌握着吴军的一举一动,而他则率领魏军,隐藏在距离无强口十余里地的藏云岭,密切地
监视着吴军的动静,只有诸葛恪和郭誉斗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司马师才会出来收拾残局。
但是天公不作美,司马师刚刚率军抵达藏云岭,就下起了沱大雨,而且一下就是连续的三天,魏军和吴军一样,不敢安营扎
寨,不敢埋锅造饭,只能是淋着雨,吃一些干粮,在风雨中苦苦等待着。
诸葛恪苦苦等待的是郭誉的出现,而司马师苦苦等待的是两军交战的结果,其实两者是殊途同归的,只有征南军出现了,这一
仗才有得打。
司马师和隐隐有些担心,因为天气不好,征南军比往常要迟到一段时间,不知道诸葛恪会不会放弃,如果郭誉始终没有出现
诸葛恪肯定是会退兵的,此刻司马师就已经是纠结万分了,如果诸葛恪退兵,他究竟是出击还是不出击呢?
这还真是一个比较难的决断,如果吴军在无损的情况下,兵力总数是要大于魏军的,何况诸葛恪所率的,大多都是丹阳兵,这
些丹阳兵骁勇善战,熟悉山地,司马师如果阻击吴军的话,还真没法预料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