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13节
很快,李安之便写好了书信,而后抬出印章说道:“红泥呢?”
柳百里翻箱倒柜地寻了一番,面色为难道:“太子殿下,这次好像没有将红泥带来。”
说来也是,他们是开渠引水的,又不是来吟诗作对,况且兵士大多都被带出城了,能用到红泥的地方极少。
李安之倒也没有纠结,直接用刻印沾了沾墨汁,在纸上盖了下。
这一串行云流水的动作,倒是把柳百里看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乖乖,这可是陛下上赐下来的刻章,看着材质也是用玉石雕刻而成,太子殿下这居然豪放到直接沾了墨汁去印。
不愧是你啊,太子殿下。
李安之将纸张举起,轻轻用嘴吹着气,待墨迹干了些,便直接折起来递给了柳百里道:“柳刺史,你且叫人把这封信送回扬州城。”
“千万别叫信纸被雨淋了。”
柳百里看着还未干透的信纸,轻轻展开,表情更复杂了。
好家伙,这纸上跟被雨淋了也没啥区别啊,不过好在还能辨认出上面写的什么。
这要是被雨淋了,那可真是啥都看不出来了。
柳百里也不敢耽搁,当即将信纸用油纸包裹起来,放在胸口。
——
半个时辰后。
夜色已是渐浓,方小商看着仍在肆虐的雨水,心中未免有些担心了。
万一大运河的水满溢出来,那可该如何是好。
正在他满腹愁绪时,一艘木舟自远处冒雨前来。
没做多想,方小商连忙撑着伞走到岸边。
“方大人,这是太子殿下的亲笔信。”
送信的兵士此刻已是浑身湿漉漉的,但他手中的油纸却是干干净净地,可见其对这种信该是如何的上心,才能做到如此。
方小商也不啰嗦,当即摆了摆手道:“你且先去把身上的水擦干,换一身衣物,免得着凉。”
说罢,他便小心翼翼地将油纸打开,将里面的信件取出,缓缓展开。
然后,蹙了蹙眉。
信上的墨迹已经晕开来,一团团黑,叫人难以分辨。
但那黑色的章印倒是依稀能看出是太子殿下的印。
“这太子殿下行事还是如此的叫人意想不到。”
看着墨汁印章,方小商满头黑线,这信还真有太子殿下的风格。
别致,不拘一格。
但关键是你倒是把字整干了啊,这一团团的,什么小天才能看得出来啊!
便在这时,上官仪自营帐外走了进来,边走边牢骚道:“这都是什么鬼天气,说下雨就下雨,还没完了。”
说着,他便走到了方小商身边,好奇的看向案牍上的信纸。
第400章 祝太子殿下凯旋归来
“卧槽!方管家,你还愣着干嘛?”
“先生是要你赶忙组织人手往他那边送干燥的柴火啊!”
“而且看着信中写的,还蛮着急的!”
上官仪语气焦急。
而方小商却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看着上官仪难以置信地问道:“上官,你看的懂上面写的什么?”
上官仪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方管家你看不懂啊?”
说着,他伸出手指向第一列道:“你看,这一句是大雨突至,军中柴火皆已潮湿。”
“第二句是,现需百余斤干燥柴火,要于一个时辰内送至……”
方小商揉了揉眼,咽了下唾沫道:“上官兄,你真是天赋异禀。”
上官仪轻啧了一下,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丝轻挑的笑意,道:“那可不是,就先生整理引香阁的账本那狗爬般的字,我刚开始可是废了老大劲儿才看懂的。”
接着,他赶忙催促道:“快快快,虽然不知道先生在盘算什么,不过柴火要在一个时辰内送到,我们还是抓紧速度为好。”
方小商自然也知道此事不容耽误,当即吩咐下去,叫人帮忙搬运柴火,而后用厚厚的油纸盖着。
但即便如此,待运到军队驻扎的地点,也是过去了一又半的时辰,比预期的一个时辰晚了些。
李安之也没说些什么,毕竟天气恶劣,又要过水过路的,难免有些耽误时间。
不过好在柴火没怎么被淋湿,尚且还干燥些。
半个时辰前,范蠡也是率人赶了回来,正巧与运送柴火的队伍汇合,便一起赶来了。
而此时,距离雨水已是渐渐小了起来。
早已整装待发的李瞰贤人都傻了,这还真是如太子殿下所说的那般,两个时辰后雨就会停了。
而也就在这时,李安之撑着伞走了过来,说道:“李瞰贤,你现在就兵分两路。”
好在有范蠡在,能够分辨出硝石,所以李安之便让范蠡领了一路兵士,前往东南方十五里处去开采硝石。
而后让李瞰贤领了一路兵马,前往东西方五里处采集粘土和铁矿石等材料。
自己则是领了一路人马,去开采石灰石。
至于柳百里则是领着剩余的人继续开渠,当然并不是沿着先前挖掘的渠道,而是自旧渠道两边开挖较为窄一些的,呈现出三角状。
一是为了将渠里的水引出去,二也是为了减缓运河水的对于主渠道的冲刷力。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或许是因着于心不忍,扬州城内避难的壮年男性,也是自发的赶来,参与到了开渠的工程中。
就连三混子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居然也参与在了其中,这叫众人都有些意想不到。
根据系统所说,这次雨停止的时间只有十个时辰左右,所以一分一秒不容耽搁。
在带人运回第一批石灰石后,李安之立刻就组织人开始生火烧石,而后又吩咐先前的兵士继续去开采相同的石头。
陆陆续续地,制作水泥的原材料也是慢慢被运送回来。
李安之按照系统所给出的配方,一步一步地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
而后在最后一步,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速干水泥添加剂。
——
太极殿内。
此时距离李安之前往扬州已过去半个月了。
此时已是夜里。
太极殿内却灯火通明,文武百官皆是分坐两列。
今日是李夏瑶正好满一个月的日子。
李世民在太极殿内为李夏瑶举办满月宴,并要赐予公主封号。
晚宴上,文武百官皆是为李夏瑶赋诗祝福,顺便还恭维一波李世民以及在前线抗灾的李安之。
若是只看太极殿内,当真是歌舞升平,一片祥和。
李世民此刻也因着久违的开心,多饮了几杯,醉意微醺地亲自展开圣旨,朗声道。
“李夏瑶,乃朕嫡长孙,聪慧伶俐,朕心甚悦,今日值夏瑶满月,朕特封李夏瑶公主之位,赏百户,金千两,银五千两,封号:望舒公主。”
李夏瑶生于夏夜,李世民遂特取望舒-借指月亮的望舒为封号,可见他对这个嫡长孙女的喜爱。
文武百官齐声称赞,颂陛下之英明。
——
而另一边的扬州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速干水泥已被层层灌注,远处燃起大量的柴火。
李安之一直站在隔水墙前,时刻观察着水泥的凝固情况。
成败就在此一举,若能成功,那么就可以立刻展开挖渠。
而也就在这时,三混子蹭了一碗粥之后,打着饱嗝在营帐边转悠。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水泥墙上,自然没人注意三混子的情况。
三混子一边转悠,一边来到了主帅帐。
主帅帐,这可是太子殿下的营帐,而今所有兵士都被调去帮忙,遂主帅帐也就没人看守。
“这可是太子殿下的营帐啊。”
三混子鬼鬼祟祟地看了看四周,发现四下无人,也是鬼迷心窍,轻轻舔了舔嘴唇呢喃道。
“这太子天天有使不完的的劲儿,指不定就在这帐中偷偷吃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