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52节
新书的大纲有了,是关于灵异的,不过暂时不会跟大家见面,毕竟还在打磨中。
然后这本书还要继续写,我的精力也不支持我直接双开,所以会在存了一定稿子后发出来。
如果大家想看的话,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查看我的第一条评论,谐音改数字就是聊天群了。
我会先在读者群里更新一部分新书开头的
第452章 吐蕃再提亲
渡酒肆内。
李安之一脸假笑。
“杜大人,今日辛苦啦。”
杜如晦也是端起酒盏,笑道:“不辛苦不辛苦,这忙碌一天下来,尝一口缠梦酿,一天的疲惫也都烟消云散了。”
李安之讪讪笑了笑,却早已是满腹牢骚了。
很快,菜便上来了,两人相互客气了下,也就开始动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杜如晦在饮了一口酒后,突地将酒盏放下,一脸微醺地说道:“太子殿下,这白露书院招收女学生一事,我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若是太子殿下只是想给引香阁和渡酒肆供人的话,直接去牙行寻不就好了,何必要掏出一大笔银子来让这些女子入学府呢?”
李安之微微眯起眼,抬起手臂饮了口酒,见到杜大人亦有些醉意,轻笑道:“杜大人莫不是觉得女子不如男?”
“说没有,我想太子殿下也是不信的!”杜如晦长袖一摆,满脸严肃道:“老夫确实有,但并未到顽固不灵的地步,只是老夫想不明白太子殿下的用意。”
李安之深深看了杜如晦一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并不怪杜如晦不理解,也不会怪杜如晦这样去想,毕竟生在这种大环境中,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就算是思想开放的21世纪,很多人潜意识也会认为女子不如男。
所以关于这个话题,他并不想深入,反正争到最后依旧是无法去扭转杜如晦的想法。
这是一件需要潜移默化的事,绝不是一场争辩就能改变的。
李安之拿起酒壶,亲自给杜如晦斟了杯酒后,抬起酒盏道:“杜大人,喝酒。”
看着太子殿下的动作,杜如晦微微一怔。
太子殿下的态度很明确,这是不想就此深谈。
太子殿下是个聪明人,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觉得跟自己解释这件事是无用功,所以才会选择绕开话题。
杜如晦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语气中满是失落,低声道:“太子殿下莫不是觉得老夫冥顽不灵?”
“所以连谈论都不愿意。”
李安之举起酒盏的手停滞了片刻,而后挪到嘴边,将酒一饮而尽。
他转过头,看向窗外,视线落在远处的火烧云上。
“杜大人,有些事不是说出来就能明白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思想,没有办法去做到都按照我的思想去理解。”
“对了,杜大人可知道大海的另一边是什么?”
杜如晦看着李安之,缓缓摇了摇头,彼时大唐的航海还未发展起来,谁也不知道在大海的另一边有些什么。
甚至在杜如晦的脑海中,除却大唐和周边的国,便都是大海。
李安之端着酒杯缓缓站起身,他看着远处的天际,声音低沉。
“海的另一边,是披着自由的狼,他们满嘴自由人格,一肚子鸡鸣狗盗。”
“大人只需要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了我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缔造一个盛世王朝。”
杜如晦被李安之这番话说的热血澎湃,他感觉到自己年迈的身体也在激动地颤动着,他缓缓举起酒杯,张了张口,说道。
“所以,太子殿下招收女学生的用意是?”
李安之:“……”
我了个大槽,我都装这么深沉了,你就不能把这话题先放在一旁?
李安之无奈扶额,走回桌边坐下,无奈道:“自古以来,女子便事女红、主内杂务,富贵人家还好些,会叫女儿读书识字,但贫苦人家却根本没机会去读书。”
“但其实这样的情况下,会让我大唐丢失很多人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安之一言不合就飚词,他低声吟罢,看向杜如晦一字一顿地问道:“杜大人觉得这首长短句如何?”
此刻,杜如晦满脸震撼的表情,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安之,难以置信地开口,“太子殿下,果然是大才,这首长短句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通篇无愁字,但字字有愁意。”
李安之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杜大人夸错人了,这首长短句并非我所写。”
杜如晦神情微怔,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迟疑着开口道:“难不成是一位女子所写?”
听到杜如晦的话,李安之也是点了点头道:“没错,这长短句乃是我偶遇的一位女子所写,其才华惊艳,只可惜……”
李安之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
只可惜还没出生……
而杜如晦在见到李安之的神情,也是心中一个咯噔,不由得跟着流露出惋惜神色,轻叹道:“如此才华,却英年早逝,可悲可叹啊。”
“不过太子殿下想要表达什么,老夫全都明白了,如此说来,以前确实是老夫愚昧啊。”
“是老夫格局小了啊。”
——
在通往大唐边境的道路上。
一辆辆装潢华贵的马车缓缓行驶着。
在最中间最为华贵的马车车厢中,松赞干布斜躺在柔软的被褥上,打了个哈欠。
“赞普,马上就要到大唐边境了。”
吐蕃大相的声音从车厢外传来,带着一丝迟疑,“赞普,要不您还是回去吧?”
“毕竟您是我吐蕃的赞普……”
松赞干布慵懒地坐起身,说道:“赞普?大相莫不是以为我这身份还能与大唐天子平起平坐不成?”
“我这个赞普能当不当的下去,就看大唐天子这次肯不肯把公主嫁到吐蕃了?”
“若是这次大唐天子这次依旧拒绝的话,只怕是吐蕃就危险了。”
第453章 朝堂上的变化
吐蕃人来大唐了。
这则消息很快也就在长安城传来了,这是不是有些太频繁了。
短短的几个月,已经来了两次,说这其中没发生什么事,显然谁都不会相信。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大唐和吐蕃将要有战事,也有人猜测吐蕃是要归降,更有甚者猜测什么大唐要归降。
但终究只是民间猜测,谁都不知道到底哪份传言是真。
而李安之近些时日忙于白露书院的事,也是并未关心太多。在他看来,松赞干布亲自来估计也就是来请求和亲的。
毕竟如今的大唐武力强盛,吐蕃就算是有了火药,也不是大唐的对手。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父皇的召见,李安之是不想与松赞干布有什么教导的,用他的话来形容,那就是这个人太假,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看。
他都不喜欢。
——
太极殿内,满朝文武分列而战,李安之作为太子站在队首。
这是李安之自扬州城回来后,首次出现在朝堂上,大家伙心里都明白,李安之最近在长安城的动作闹得也挺大的,所以大臣们也是知晓白露书院的事情。
再说回来,以太子殿下的性子,断然是不会主动上朝。
想必也是陛下召见。
由此可见,陛下对这次吐蕃的觐见,心里是很重视的。
不多时……
李世民身着一身淡金色龙服缓缓来到了龙椅,坐下。
“今天朝会朕有两件要事要通知与您们。”
没有例行先询问大臣有何要奏,而是直接宣布皇上他自己有要事,这可是极为罕见的。
众大臣也是纷纷低着头,相顾无言,脸上皆是流露出一丝不解神色。
李世民没有在意众人的表情,他的视线落在李安之身上,缓缓开口道:“第一件事,就是封赏,想必诸位都知晓了太子李谌儿因扬州救灾,身陷险境,九死一生下才回到长安的事。”
此言一出,让诸位朝臣也是纷纷拱手,恭维道:“陛下圣明,殿下英勇。”
听这番话,李世民也是摆了摆手道:“今岁以来,太子李谌儿为我大唐所作诸位都看在眼里,先是创活字印刷,又是征讨突厥,解救长安,又到了扬州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