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56节

“顺便下了封赏。”

后一句,李安之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杜如晦捋着胡须,点头道:“吐蕃使节团第一次来长安时,我倒是还在朝堂。”

“不过当时陛下的意思,似乎就不太愿意,想来这次应是强硬拒绝了才是。”

揣摩圣意,并与旁人所述,乃是朝臣之大忌。

但杜如晦如今已从朝堂隐退,再加上对李安之的了解,所以也就敢如此说。

李安之倒不对杜如晦猜到父皇的态度感到什么意外,房谋杜断,这可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是。”李安之深呼吸了口气,说道:“父皇不仅拒绝了吐蕃的和亲,而且吐蕃大相屯弥?桑吉纯真还被松赞干布亲手在大殿上砸死。”

这句话一说出来,顿时叫杜如晦瞳仁微震。

松赞干布亲手在太极殿砸死了吐蕃大相?

这特娘的是什么消息?!

别说是史书上,就连野史都不敢传这么离谱的事情。

一个国家的君主,在别国的大殿上,亲手砸死了本国的大相。

很快,杜如晦便沉下心来,快步走到门边,合上。

而后掏出笔墨纸砚,一字一字地在纸上写到:陛下莫不是要出军吐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好理解了。

皇上要征讨吐蕃,而松赞干布当时是亲眼见过神火飞鸦的威力,为了自保,作出这种舍车保帅的行为,倒也不是什么意外。

李安之伸出手,将纸张拿起,而后提起笔将每一个字都细细涂抹,直至看不清。

而后揉成一团,丢在了一旁。

杜如晦见到此状,顿时倒吸了口冷气。

太子殿下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却什么都说了。

“杜大人,莫论国事。”

李安之缓缓站起身,做出一副请的姿势,笑道:“日后这白露书院还要多仰仗杜大人了。”

过不了多久,李安之就要去兵部司,白露书院的事,自然也就无法亲力亲劳。

这也是他执意想要请杜如晦来白露书院任职的原因,杜大人爱民如子,凡事都尽心尽力,可谓是一代良臣。

若是做了先生,也定会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师。

——

很快,白露书院的招生考试便迎来了尾声。

虽然报名白露书院的有三百人左右,但实际上来参加考试的也只有一百余人。

幼科有效答卷有五十三份。

中科一百三十分。

而大科的只有三十五份。

而本次白露书院的招生名额也是很少的。

幼中大三科每科招收十人。

女子科自然是报名多少便招收多少。

批阅试卷的地点是在谌王府,每张试卷要经过四道批阅流程。

第一道程序是两位先生分别为同一份试卷批阅,而后再由杜如晦亲自审阅。

而李安之亲任监督,并负责第四道检阅工作,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什么纰漏。

可以说,这种审阅流程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误判的可能性。

但这种复杂的审阅流程,也势必会出现一些分歧。

尤其是在主观题上。

李安之作为出题的考官,再加上现代人的思维,对于这些主观题的评分上,往往会与他人有所不同。

直到张小兴的卷子被送到李安之的面前时,这一点被彻底激发了。

第458章 白露书院的意义

谌王府,后侧院的一间屋子里。

有身着长袍的老先生拿着一张试卷走了过来,他是负责登记分值的先生。

“太子殿下!这份试卷,您给的分值未免也太高了!”

老先生年岁已过半百,须发皆白,而今脸色通红,显然是被气到了。

突然的话语,也是叫周围的批阅先生纷纷抬起头,惊讶的目光投向声源。

李安之的视线从案牍上的试卷中移上来,用食指和拇指揉了揉眉心,诧异道:“哪份试卷?”

老先生将试卷放在案牍上,沉声道:“张小兴的试卷,也就是先前在书院门前跟太子殿下交谈的那个。”

“之前的几项试题倒没什么,都在情理之中。”

“但最后这一道主观题,读书是为了什么,太子殿下给的分值与前几位的截然不同!”

“不,甚至可以说是相差悬殊。”

这道主观题的分值是二十五分,而前两位给出的分数只有三四分,就连杜如晦给到的分数也只有十一二分。

但李安之最终给出的分数却是二十一分,接近满分。

如此相差的分值,很难不让人举得太子殿下是不是在其中给了人情分这一点。

“太子殿下,您为何会给到如此高的分数?”老先生义正言辞地问道。

李安之蹙了蹙眉,张小兴的试卷他是有印象的,这道主观题张小兴的答案很简单。

总结下来就只有一个核心理念,读书为了功名。

对于这种想法,李安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所以他疑惑道:“张小兴的答案,我觉得并未有什么不对,所以给了二十一分。”

“先生有什么疑问?”

老先生深呼吸了口气,尽量稳定情绪,而后开口道:“敢问太子殿下,您觉得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安之略加思索,说道:“依我的看法,读书是为了拓展视野,叫自己懂得什么是道理。”

听到这话,老先生脸色才缓和了些,继续道:“既然太子殿下是这样认为,那为何却又赞同这试卷的说法?”

此言一出,顿时也是叫所有人都竖起耳朵,静静等待着李安之的答案。

白露书院自创建以来,便秉承着公平的理念,无论是之前的分科还是监考,无一不在按着这两个字在进行。

而太子殿下自己都认为读书是为了明道理,却给了这样的答案如此高的分数,这是不是不太公平?

若真是如此的话,太子殿下岂不是第一个打破了白露书院的信条。

听到这话的李安之却是轻轻笑了笑,他将试卷拿在手中,而后又仔细看了一遍。

“张老先生,这份试卷就算是现在要我再批阅的话,我也一样会给到如此高的分数。”

“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张老先生闻言微怔,随即缓缓摇了摇头道:“这试卷不是与太子殿下心中所想的背道而驰,若太子殿下执意给高分的话……”

“我等只能认为是人情分了。”

李安之的视线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他们大多是一言难尽的神色,想来也是如老先生的话那般想法。

杜如晦缓缓站起身,拱了拱手道:“张兄,不如我们听一听太子殿下的想法如何?”

“如此草率的下定论,是不是有些过于莽撞了。”

说罢,杜如晦便把视线投向李安之,带着些询问的意味。

李安之耸了耸肩,缓缓开口道:“没错,读书的确是为了明道理,但是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读书最终不还是会落在考取功名上面吗?”

“不然为何我大唐从举办科举以来,年年都会有如此多的学子趋之若鹜?”

“甚至有人年过古稀,屡试屡败,却还要坚持?”

这一番话,顿时叫房间内彻底安静了下来。

在座的各位都是从朝堂退下来的,扪心自问,谁读书是单纯的为了明道理?

出身寒门,为了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期望能够拜官,一飞冲天。

而出身世族,更是为了有更加光明的前程。

所以,说到底,没有一个人读书是为了纯粹的长见识,明道理。

在寂静中,李安之的声音再次缓缓响起。

“若要我来说,我大唐学子九成九都是为了功名而读书。”

首节 上一节 456/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