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率长城军团归来 第139节
真龙之逆鳞。
处理完家里的是事情,钱郸来到咸阳商会,正好看到了进宫回来的陶储,走上前去便问道:“陶会长,水泥和红砖扩展一事,进展的怎么样了?”
两人说的便是事前就商量好的,面见陛下时提出的关于商会发展的一些建议,其中又以水泥和红砖的产量为最重要。
没办法现在整个咸阳城都疯了,疯狂的需要水泥和红砖,是多少都填不满的那种,就少府工厂的那点产量也就扔个水花响而已……
陶储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道:“不负众望,陛下答应在城外兴建两座大型的水泥和红砖厂,预计建成之后的日产量能达到四百吨。”
吨是陛下发明出来的计量单位,陛下觉得石这个单位太笼统了,便列出了一系列的计量单位,然后统一全国的计量方式。
现在市面上流行这两种计量的方式,一种是老式的,一种是新式的,老式的计量方式有着诸多的不便,想来不久就会被新式的计量方式打败。
对于钱郸来说,这样的消息才真是好消息,这些日子他最苦恼的事情,便是有无数人拿着银子来找他要货,但是限制于产量的问题,他一直拿不出来。
那种看着银钱在你眼前飘走,你却抓不到的感受,是无比痛苦的,以至于他头发都少了些许……
钱郸双手合十,郑重的说道:“辛苦会长了,会长快里面请,先喝杯茶润润喉。”
陶储突然呆住了,非得自己把好消息说出来,才配拥有这样的待遇吗?这就是中年男人吗?这么现实的吗?
陶储走到内堂,喝上一杯侍女沏的茶水,然后皱眉说道:“我此次虽然是成功的说服了陛下建厂,但也被陛下安排了一个重任……”
钱郸最喜欢打听陛下之事,听到这里来了兴致,问道:“陛下看来是很看重陶会长啊,不知道安排的是什么样的重任?”
本来与陛下交谈这样的事情是不能随便与人透露的,但是两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而且同属一派,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陶储靠近钱郸的耳边,轻声说道:“陛下听说扶桑国有很多金矿和银矿,又知道我泗水郡之人,是特命我早来一个善使水的人。”
钱郸两眼呆呆的看着陶储,声音不自觉的提高八度说道:“陛下说扶桑国有很多金矿和银矿?”
陶储见到钱郸突然大声说话,忙冲上前去捂住他的嘴巴说道:“你突然说的这么大声干嘛?不怕被人听到吗?”
钱郸此时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低声问道:“陛下说扶桑国有很多金矿和银矿?”
这话问的让陶储有些不喜,他说话的重点明明不是这个好吧,但他还是认真的回答道:“陛下确实是这么说的。”
得到陶储的确认,钱郸感觉自己眼前就有一座金矿和银矿,它们就在眼前,等着钱郸会开采,去挖掘……
“所以,你知道有擅长使水的人吗?必须的是那种擅长外海的人……”
“有,自然有,必须有这种人……”钱郸坚定的说道。
------------
第123章 县试之前
今天是个大日子,今天是大秦有史以来,也是天下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制考试。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今天便是第一级的县考,因为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各地方衙门都是按照自己的惯例在行事。
其他的暂且不说,验明身份、搜查携带私藏,考官监察等一系列事情倒是做的有模有样。
虽然各地衙门没有什么应对的经验,但是考生们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事情,同样没有经验,倒也相安无事。
龙博延四更天便被妻子柯昭唤醒,今日是他考试的日子,他昨日折腾了半宿才睡着,现在被唤醒,两眼都有些朦胧。
柯昭找来毛巾,用凉水打湿擦在龙博延的脸上,被冰凉的冷水一浸湿,龙博延打了一个冷颤,顿时精神多了。
柯昭看着龙博延恢复过来,温柔的说道:“夫君,今日便是科考的大日子,夫君万不可贪睡而误了大事。”
龙博延此时已经清醒,自然省的厉害,好在笔墨纸砚等器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提着走便可以,只是家庭的负担又重了些。
门外传来村里李大叔的吆喝声,因为今日要进县里去,所以提前几日便和李大叔说好今日的事宜。
此时天色还未亮,但是殷勤的柯昭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看着手提篮子眸中有关的妻子,龙博延心中有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句话:“等我回来!”
柯昭声音哽咽的应了一声“嗯”。
牛车在李大叔的吆喝声中渐渐远处,龙博延最后看到的便是自家的小木屋下,那莺莺期盼的身影。
听说在京城出现了一种特别舒适、特别坚固还能遮风挡雨的红房子,龙博延想着自己以后发达了,一定也要让妻子也住进这样的房子里。
无论哪个时代的读书人总是非常受欢迎的,除非读书人多了……
李大叔在村里还有些本事,时常赶着牛车到县里交换一些必须的物件,倒也算是村里的一个体面人。
两人一阵闲聊,倒也驱散了一路上的沉默,让龙博延心情缓和了不少。
来到县里考试的地方,衙门处已经排列了好长一段队伍,许多人看到乘坐牛车前来的龙博延,都是一阵捂鼻的嫌弃,好像会有什么奇怪的味道被他们闻到。
李大叔有些羞涩,毕竟被这么多读书人嫌弃,在他的人生中这还是第一遭。
龙博延就大大方方的多了,他提着篮子,走下了牛车,还不忘回首感谢道:“谢谢李大叔。”
李大叔忙称不敢,然后逃一般的驾着牛车离去了,龙博延心中有些歉意,但是又不好言说,只能在心中记下这份恩情。
此时还是五更天,但是衙门外已经排列好了进场的队伍,有士卒举着火把在照明,倒也不会出现看不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