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率长城军团归来 第85节
王馆深深的看了扶苏一眼,说道:“老臣明白了,还请陛下早日做出决断才好,诸多衙门缺了额,这对大秦而言不是益事!”
扶苏微笑的说道:“让丞相费心了。”
说完这话,扶苏转而又对着大臣们说道:“如今天下安定,朕想理清天下人口和田亩的数量,诸位爱卿可有计较?”
始皇帝时候是理清过天下人口数量的,在巅峰时期约有二千万人口,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战乱,现在的人口数量确实不好说,所以扶苏的此举也是正常的。
理清天下人口和田亩的数量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便是要各郡县都派出人手去清查,如果是负责一点的还好说,数据自然准确一些,如果是不负责的,只要照抄以前的县志也是有可能的。
关于天下人口和田亩的事情,本来就是治粟内史衙门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其他官员跑出来表示一下的意思。
萧何出列,他带着一些苦涩的笑容说道:“陛下,如今正是收夏税的时候,理清天下人口和田亩一事是否可以待夏税之后再说。”
扶苏微笑道:“萧卿家加把劲就好,两件事不冲突,可以一并办了!”
一并办个毛,现在治粟内史衙门除了他这个主管之外,就只剩下几个部丞了,人员上都不够,哪里还分的出精力……
------------
第69章 科举
下了早朝,萧何来到天禄阁求见陛下。
来时便看到扶苏正在假寐,看起来有些劳累的样子。
这都是因为初识此中滋味,便有些流连忘返了,以至于影响了睡觉的时间,其中种种不便与外人说!
对于萧何这个下属扶苏还是很满意的,有本事有能力还谦逊,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他微笑的说道:“萧爱卿是有何事?要到天禄阁与朕面谈?”
萧何躬身说道:“回陛下,臣的治粟内史衙门,恐怕同时完成不了收取夏税和清理天下人口和田亩,这两件事情。”
“萧爱卿是有何难处?都可以说来听听。”
话都说都这份上了,萧何也不在隐瞒,直言道:“陛下,治粟内史衙门现在左监和右监都没有人上任,治粟内史部丞汪暨更是被陛下派去编纂《大秦论》去了,现在衙门里实在抽不出人手啊!”
扶苏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叹息道:“是啊,现在朝廷已经开始缺人手了!”
朝廷一直都在缺人手,陛下你是真的不知道吗?
“萧爱卿啊,你说大秦从世家大族和勋贵里面选拔出来的官员,他们真的对大秦好吗?”
萧何有些愣住了,这个问题他以前经常思考过,从根本上来说必然是不好的,毕竟从站位来说他们必须会偏向于贵族们,这肯定会忽视了百姓的利益。
但是知道归知道,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官员们虽然会有偏向,但是起码事情还是有人去做了。
“朕一直在想,如朕这般的确实可以压制住臣子,但是如果朕的后世子孙中出现一个不肖子孙,他没有朕的 雄才大略,没有可以依靠的文武百官,他要拿什么去和贵族们斗。”
扶苏说的是有实剧的,东汉末年汉献帝便是这般被曹操把持,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想要破解唯一的办法便是消灭贵族的把控官员人选的渠道。
面对陛下的询问,萧何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扶苏预想中的情景是必然会出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朝廷选拔的官员都是一些有学识的百姓会怎么样?”
萧何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自己便是这样的人,他当年之所以拒绝中央的要求,便是因为在朝中没有大人物撑腰,很难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朝中如果都是这样的人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既有学识,有懂百姓的疾苦,制定规则是便会想着百姓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百姓之福!
萧何认真的问到:“陛下说的非常有理,只是要如何才能把这样的人选来做官呢?其中来自贵族们的阻拦怕是比洪水还要可怕。”
扶苏嗤笑的说道:“做官便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凡遇到一点苦难就会放弃的人,要他们又有何用?至于如何选拔倒也简单,朝廷开出选拔官员的考试,只要通过了就可以选为官员!”
萧何如何还能不明白,扶苏早已有了全盘计划,现在把计划告知与他,便是想让他在朝堂上提出来,此前的那番话便是对他说的。
萧何心里苦涩,这个计划一旦说出来,几乎想都不用想必然会遭到满朝文武百官的抨击,莫说他只是个治粟内史主管,即便他是当朝的丞相,也必然承受不住来自满朝文武的抨击。
虽然陛下一定会保住他的,但是他一个被满朝文武都仇视的人,要如果在朝廷中立足呢,只怕即便是你的下属都会对你阴奉阳违。
萧何真的很想大喊一句陛下,咱们可以换一个人吗?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首先这样的事必然需要一个足够高级别的官员提出来,其实丞相级是最好的,九卿级则是刚刚达到标准。
其次要完成这样一件事,必须得有陛下的鼎力支持,他这样一个陛下明面上的人,非常符合标准。
他突然有些害怕了,如果当初陛下推举他为官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那一切就太可怕了,这需要何等深沉的谋划和布局啊!
萧何感觉苦涩填满了胸口,但还是笑着说道:“臣愿意做一个先开口的人!”
扶苏深沉的看着萧何一眼,他知道萧何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说道:“萧爱卿放心,爱卿不曾负我,我必然不会让爱卿失望……
此事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天下人都会被萧爱卿的大义而折服的!”
……
萧何跌跌撞撞的离开了咸阳宫,他并没有坐上自己御用的马车,而是选择两脚丈量的方式,慢慢走回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