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169节
“从应天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这个启程航线比较远,也可在内海试一试大明船只的受浪程度,让船只上所有人提前适应海上生存的条件。”朱元璋嗯了一声,鼓励朱怀继续说下去。
朱怀继续轻轻指着爪哇国道:“从苏州府出海之后,沿途是需要考量淡水资源的,这里距爪哇航线最短“六一三”,为防止船只出现变故,到爪哇国登陆是最利于短线航行的一段路程,第一站可定爪哇。”
朱元璋点头。
朱怀继续道:“自爪哇之后,第二站可定苏门答腊国,这里距爪哇国航程很短,可以作为下一个淡水补给点。”“再下一站可在锡兰登陆”
毕竟第一次出海,朱怀不确定大明船只的承受能力,他选的国家,都在西印度洋附近。
“第一次航行,海上有太多未知的风险,路程不宜太远,我认为这些权当是第一次的锻炼,从兵备上,贸易上,火器船只等各方面,做第一次的尝试。”
“船只的规模要多大,再我看来,最少需要大明出一支军队,能威慑到各地方的国家,同时也能保证咱自家人的安全,海上有海盗,遇到之后,顺带也可摧毁以扬大明之国威
夜有些深了。
外面起风了,风在呼啸着,景仁宫内却不时能听到爷孙的对话。“需要多少军队你觉得比较合适?”
“此番出海,可将大明的武力彰显给各番邦看!”
“乖乖!这不得了啊!按照你说的,在这大西洋外面还有国家?”
“有!只不过那些人和咱不同,咱大明汉人勤劳,这些人比较懒惰,当然也有强大的”“佛朗机他们很强?有咱大明强吗?”
“强!虽然比不过咱大明,但老爷子我告诉你,这外面的国家都不能小觑,咱们不能骄傲自满。”“你说啥?统治全球?哈哈,你觉得咱还能活到那时候吗?”屋内灯火摇曳着,不知不觉,爷孙两已经聊到我了午夜。
爷孙两人在一起,总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朱怀懂的多,知识丰富渊博到朱元璋都有些诧异,老爷子认真聆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朱元璋则许多话中都带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朱怀也在认真学习着。
彼此从没有觉得对方啰嗦,更不会不耐烦。
时间一点点流失,朱怀长长打个哈气。
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拍了拍朱怀的肩甲道:“咱们出去吧,这里也不能长待着。”
朱怀一惊,“对啊!我搞忘了,还以为这是自己的家,走走,快走!深宫大内的,万一出了点啥事,可别连累您老。”朱元璋没由来的心中一紧,“不会的,出不了啥事。”这里迟早也是你的家。
他心中又补充了一句。
航海的事大抵敲定完毕,等朱怀回到家里,已经是后半夜。
书房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李景隆送来的画册和墨宝。
想起李景隆,朱怀就有些莫名其妙。
好歹一个堂堂曹国公,见到老爷子立马变孙子了。
看来老爷子也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兴许只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展现出那么可爱的一面。
今夜见识了皇宫内部的构造,虽然盲人摸象,但总算也体验到了大明宫闱的情况。
唯一奇怪的是,宫内的人似乎都绝迹了,这倒是有些奇怪。
或许是皇帝知道咱爷孙会去景仁宫,提前将所有布控防卫都给撤销了?
看来洪武皇帝也很重视这次的航海啊!
说实话,朱怀很想见识见识大明的缔造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像史书描绘的那样相貌丑陋。
不过朱怀也只能想想,在这个阶级深严的社会,想见皇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夜深了,朱怀脑子里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不久之后便沉沉睡了过去。
昨夜下了一场雨,到凌晨依旧没有停
大明宫外,文武百官左右站定,等着这次大朝会。
临近十一月底,意味着年关也要到了。
一大清早的,赵檀儿便举着油纸伞来找朱怀。
上次朱栋拎着西瓜过去,吃了之后,赵檀儿有些馋了。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他爹赵思礼想吃,毕竟一个冬天了,也没有什么水果可以解馋。
自从赵思礼调到应天做了五军兵马府的指挥佥事,很多同僚都要相互联络感情,大明明文规定不能贪腐,寻常吃酒也吃腻了。
若是送点逆季节的水果,到也显得用心了。
还有,最近大都督李景隆从荆楚大地回来了,赵思礼也要走动走动联络联络。
赵檀儿进入朱怀府邸,马三宝告诉朱怀还没起床。
这令赵檀儿有些古怪。
现在天儿不早了,这时候朱怀为啥还没起床?
她让马三宝给自己挑几个西瓜,自己则去朱怀书房,准备给朱怀丢下钱财。
她没打算打扰朱怀,更没想到朱怀回在书房入睡。
轻轻推开门。
赵檀儿便走到书桌旁边。
桌子上放着墨宝和砚台。
赵檀儿忍不住赞叹道:“好砚!”“咦?这还有个图谱?是个啥?”
赵檀儿有些好奇,想了想,便轻轻翻开看了一眼。
第一张图片是个十分逼真的女子,这画功细腻,就连赵檀儿都忍不住轻声赞叹。
再翻开第二张,赵檀儿感觉有些不对劲。
看到第三张的时候,她的脸颊已经有些不自然起来。
到第四张,第五张,她突然感觉浑身不自在,可是双目却目不转睛的看着,脸颊火辣辣的。“这些都是啥,肮脏!”
赵檀儿准备再看两眼就装作若无其事的出去。
可恰就在这时,屏风后面,朱怀走了出来,睡眼惺忪的道:“你在看啥?”“啊!”
歇斯底里的叫声,突然划破云霄,赵檀儿回头,脸颊红的滴血,大叫道:“你你你,我我我没在看”话音还没说完,她捂脸转身就走。
走之前还大声道:“你无耻!”
第202章 、老臣归来!
啥对啥?
朱怀揉了揉惺忪的双目和蓬乱的头发,有些迷茫。
大清早的,这丫头是发了什么疯?
朱怀朝外望了望天色,这才反应过来天色不早了。
昨夜和老爷子在皇宫呆太久,乃至于今日起的有些晚了。
外面淅淅沥沥下了雨,朱怀走到书桌前,将窗子朝外打开,屋内也变的透亮起来。“这丫头在看啥啊。”
朱怀随意盯了一眼书桌然后转身准备去洗漱,刚走两步,又走了回来,呆怔的看着书桌上的图谱。
他愣住了,这不是李景隆送来的春哦,宋徽宗的画么?
原来刚才赵檀儿聚精会神的再看这个啊?
他一女人家盯着这看做啥?
朱怀笑笑,难怪说女孩子色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朱怀狡黠一笑,便去洗漱。
大明宫前的文武百官,已经左右分批的进入奉天殿。
前日还斗志高昂的陈泽中等御史言官,现在像是战败的公鸡,蔫了吧唧的。
这群御史言官的脸色都不太好,捂着老腰,显然是被折腾的不轻。
毕竟一夜都在拨红薯称重量,他们年纪也大了,谁也受不住这个苦。
朱元璋目光在群臣身上游戈,片刻之后才似笑非笑的问道:“前日你们的争论还没争出个结果,现在都再说说吧。”傅友文志满意得的出列,环顾众人,高亢的道:“臣,支持出海!”大殿上久久的沉默。
朱元璋沉声问兵科给事中陈泽中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朗:“两位爱卿没什么想说的?”两人叹口气,陈泽中出列道:“启奏皇上,臣无话可说。”
“那来自海外的红薯,确实亩产高达三十余石,产量惊人,若是能推广民间,大明的粮食作物将会变的多元化,应对起天灾人祸,也会游刃有余。”
“臣不会一叶障目,臣认为大明是当出去开拓开拓眼界,见一见外面的世界,获取更多海外的作物,填充大明的农作物空白,臣支持傅侍郎出海之言!”亩产三十余石的粮食,实打实的摆放在一众官吏面前,没有人再敢反驳。
这些都是富国强国的基础,有了粮食百姓才能安定,百姓安定,他们才能更好的治理大明江山。
相较于出海带来的经济损耗,出海带来的好处,似乎可以盖过经济损耗,两相对比之下,没有臣僚再反对。
他们是理念不同,但能站在这个朝廷的人,没有一个是蠢材。
大明才成立二十余年,吏治还是十分清明的,百官也都抱着一颗爱国之心,没有所谓的党争,没有所谓的利益纠葛,站在这里的人,都是心系家国之辈。朱元璋见无人反对,便满意的点头:“既如此,兵部尚书何在?”茹太素急急出列:“微臣在!”
朱元璋道:“你兵部牵头,和工部自今日起开始建造船只,当年陈友谅的宝船建造图纸保存在工部,尔工部要全力以赴,国朝的船只规模,不能比当初陈友谅的差劲。”“傅友文,你户部每月从驿站收入中拨处一部分钱给予工部预算,造船之事不可耽搁。”
“大明虎蹲炮和火铳等火器,都要跟着建设起来,出海凶险未知,朕不忍心朕之儿郎命丧海上盗徒,亦要给海上诸藩国展现我大明之天威。”此番出海,想来还会吸引更多的国家臣服大明,所以朱元璋对造船和造火炮这些事上也不小家子气。“臣等,遵旨!”
朱元璋点点头:“诸卿,可还有事?”
蓝玉出列道:“启奏皇上,云南沐王的丧葬队伍,此时已抵苏州府。”朱元璋神色有些落寞,道:“咱知道了,咱的儿子回来了。”眼见朱元璋神色萎靡,诸臣高呼:“望陛下节哀!”
朱元璋拂袖,对吏部尚书詹徽道:“去下一道圣旨,将咱的老伙计们,都召回来,随咱一起送一送沐英吧。”“臣遵旨!”
上一篇:我韩王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