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07节
“此时此刻,就算你将封赏退掉,他们依然会嫉恨你,也不会原谅你。”
“而你呢,反而又把陛下给得罪了。”
“所以呀,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你人该得罪的都已经得罪过了,那就倒不如把封赏都受了好了。”
“李秋啊,我问你。”
“假如今天陛下将这份封赏放在了李靖身上,封德彝身上,魏王李泰的身上。”
“你认为会出现跟你一样的轩然大波吗?”
李秋很认真的摇摇头,“不会。”
老郡王笑笑,接着问道:“那若是把这份封赏放在一名太监,一个宫女,一名侍卫的身上呢?会如何?”
听到此,李秋仿佛是明白了什么,并没有搭话。
而老郡王,则继续跟他解释,“所以呀,今天这件事的根由,不在于陛下给的封赏太大。”
“要是按理说,你这次立下的大功,受这样的封赏也不为过。”
“而之所以出现了这种反响,只是在于你的根基太薄。”
李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王爷,我懂了。”
“看来我还是得多立下些战功、功勋,以求自保。”
出乎了他的意料,老郡王再一次的摇摇头,“还是不对。”
李秋这一次可真的有点懵了,“还是不对?”
老郡王这时候轻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到了窗前看了看,然后才压低了声音缓缓的说道。
“李秋啊,这人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要想当然。”
“而且呢,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退路。”
“尤其是在这险恶的官场之上,朝堂之上。”
“你也是读过史书之人,你仔细的想一想,这战功赫赫的功臣,被枉杀的先例还少吗?”
“这功勋啊,只有遇到明主时,才会有些用。”
“可是这明主的身边周围,或许还会有奸臣。”
“前阵子那刚刚被你救下的张蕴古,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忠心耿耿,两袖清风,有着丰厚业绩的好官,不也差一点就被冤杀?”
“所以呀,你所谓的功勋,是根本就靠不住的。”
“李秋啊,你可能还不知道。”
“起初陛下想对你的封地是在人口密集,商业繁华的河南汝州、郑州。”
“可是却被我建议到了人口稀少,地处偏远的幽州!”
第121章 两情相悦?情比金坚?
看着李秋略微诧异的眼神,老郡王接着说道:“要是论人口,赋税。”
“怕是那幽州附近的十三个州,都抵不过河南的三个州。”
“可是啊,河南这些州,这些地界,士族横行,到处都是各个皇子,皇亲贵族们的眼线,亲信、势力。”
“就算是你得到了这几个州的封地,顶多也就是能多拿些钱粮罢了。”
“而且说不准还会有各种各样,猜不出,想不到的乱子,麻烦事在等着你。”
“但是这幽州、易州、莫州、蓟州等等这些地界呢?”
“虽说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每年的钱粮赋税也少得可怜。”
“可是啊,这里民风淳朴,没有士族的存在,很多人的眼线和势力也到不了这里。”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咱们自己的根!”
“在这次幽州同突厥的大战之中,你救下了太多的百姓,将士。”
“你还亲手杀死了格伦,为所有死去的百姓、将士们,报了这个血海深仇。”
“如今,他们早已经看成了是最亲的人,大将军,大英雄。”
“在这里,谁若是想要来加害于你,哪怕是朝廷,他们也都不会答应的。”
“等以后,这十三个州的封地若是用心去经营的话,这里就是你最大的护身符,保命牌。”
“比所谓的军功,功勋,要有用太多。”
说到这里,老郡王顿了一下。
“我知道,当今皇上圣明,可是就如张蕴古一样,谁也说不准皇上的身边会不会有奸臣的出现。”
“谁也不能保证,在皇上百年之后,下一任皇上会不会也一样的圣明。”
“不过就眼下的情景来看,你早前已经得罪死了蜀王李恪。”
“因为芙蓉园呢,你又得罪死了魏王李泰。”
“这长安城谁不知道,魏王李泰一直在想要着这芙蓉园。”
“而你如今受到的封赏呢,没比太子少多少,又远多于了其他所有皇子。”
“无论将来是哪个皇子上台,你怕是都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呀,只有把幽州这里经营好了,把根扎稳,才能让那些想要对你不利的那些人,有所顾虑、忌惮。”
“这才是真正的委身之道。”
“唉,如今呐,我已经老了。”
“这幽州,这所有的一切,将来都是你们两个年轻人的了。”
“我只希望你们在将来,能够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你们的家人,孩子,免于权力的倾轧,避免那些冤屈、悲惨的事情发生。”
“你们这两个孩子啊,都是好孩子,两情相悦,情比金坚,同生共死,至于这其他的,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之前老郡王的一席话,对于李秋来说就如同暮鼓晨钟一般,振聋发聩,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觉。
从前,李秋的自保之策,只是安安静静的开家酒馆,不惹事,不生非,再多认识一些大腿。
可是这种策略,被证明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哪怕是在他开酒馆之时,也几次差点被蜀王李恪和中计的程咬金所害。
而如今自己已经从一个小商贾变成了木秀于林,被所有人嫉妒,之前的那种策略就更不可取了。
看来,自己对这个古代,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还是太过肤浅了。
不过就在他心中震撼,快速消化、理解老郡王的话时,就听到了老郡王最后的那句话。
心中差点被憋吐血:我说老王爷啊,你要说同生共死,因为幽州城破,外敌入侵,这倒是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可是这两情相悦、情比金坚,这又是从何说起啊?
我从始至终也只见过了令孙女一面,连话也都没说过一句啊……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自己的这桩婚约,李秋的心里就莫名的百般难受。
……
在从老郡王这里告辞后,李秋又来到了应国公府。
一听到他来了,武士彟也急忙非常热情的迎了出来。
李秋呢,如同以往一样,非常恭敬的微笑着给他施礼,“国公爷。”
“小子如今家徒四壁,也只能空着手前来拜访了。”
武士彟大笑着拉着他的手往里面走,“哈哈,李秋啊,如今你这官阶比我都高。”
“一家人也别见外,以后就称呼我为伯父就好了。”
“而这钱财呢,则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等以后武珝过门之时,我给你们俩送一份大大的嫁妆。”
“保证你们一辈子都花不完。”
听到武士彟这么说,李秋的脸上顿时就挂不住了。
十分歉意的叹息说道,自己怕是不能像之前所想的那样,迎娶武珝当正妻了。
在李秋的心中,要说抗旨,他敢。
可是这抗旨的由头呢?
于理,你本身就是有婚约在身,而且人家罗家小姐一丁点错都没犯,你凭什么悔婚休了人家?
于情,无论是老郡王,还是那些幽州的将士百姓,还是罗成当年的这些情义弟兄,还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这所有的情谊加在一起,实在是太重了。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武士彟就急忙让他息声。
“你这个孩子,休要说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