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17节
“区区一个商贾,他怎敢如此?!”
“真当我士族无人了吗?”
“哼,无非是一个受宠的商贾,难道就想骑到老夫的头顶上不成?”
“来人呐,随我进宫,我要奏本于他!”
于是乎,在蝴蝶效应之下,这些士族们,皇亲国戚们,纷纷的进入皇城,找到了有司和尚书省的各个部门、衙门。
先说兵部这边。
由于柴绍那边的紧急军情,陛下都亲自下了旨意,然后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带领下,整个军部都在满负荷高效运转。
那些被李秋赶出去的兵士的本家、长辈们在带着一肚子的怨气来到这里后,一见到气氛不对?
也就很有眼力的灰溜溜的自己退回去了。
当然,其中也有不乏自以为是者。
仗着他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有些交情,便找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那里。
然后啰里啰嗦的开始闲谈,好半天房玄龄才听出来他话中的含义,原来是这里告李秋的诉状的。
房玄龄的脾气呢,向来温和,谨慎,从不轻易的得罪人。
这时候也就想着以军务繁忙为由,先将他劝回去。
可是一旁的急脾气的杜如晦实在是忍不了了。
直接对着那人怒斥一声。
“李秋拿的那张文书上面有我盖的大印,难道你没看到?”
“若有疑义,陈大人尽可去陛下面前奏报于我。”
“我们这里军情紧要,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陈大人请回吧。”
杜如晦说的这番话,语气极重。
在那位陈大人看来,是非常不能够接受的。
因为在官场嘛,花花轿子人抬人,表面上都得讲究一个互相客气和面子。
哪怕是生死仇敌,两人见面了都是该打招呼的招呼,该谈笑风生的谈笑风生。
有手段,都拿到背后使去。
哪怕是背地里,双方斗得你死我活了,表面也一定要和和气气的。
这就叫规矩,潜规则。
可是今天杜如晦直接动了肝火,一点台阶不给留,这个陈大人也同样恼火了。
就想着接着说点什么。
见他如此,心中担忧柴绍那边的大军失利,心中甚是紧张、焦灼的杜如晦直接大喝了一声,“来人!”
“把他给我轰出去!”
杜如晦,尚书右仆射,主管兵部和军政。
驻守在这里的侍卫也全都是禁军中的最精锐。
那可绝对是军令如山,他们可不管这位陈大人是什么了不得的官职,也不管他是不是什么士族。
直接领命,就架着这陈大人给丢了出去。
这一下,可是把太多的人看傻了眼,在整个尚书省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132章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
俗话讲,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
这个陈大人在被杜如晦轰出来,然后又被一堆人围观之后,也是羞愤的满脸通红,不想活了。
“杜如晦!”好歹我也是关陇的贵族子弟。”
“如今竟然为了那一个商贾,竟对我如此无礼。”
“今天我就跟你拼了,理论到底……”
就在他不管不顾,近乎骂街之时,几个同他相熟的官员急忙将他拉开。
“哎呦,我的陈大人啊!”
“休要喧哗,休要喧哗……”
“如今前方战事出了问题,就连陛下都已经被惊动,连续下了几道八百里加急的圣旨了。”
“那杜相哪里是为了什么李秋,只是为了这前方的战事啊!”
“难道你就没瞧出来这整个兵部的紧张气氛?”
“快别说了,快随我们离开这里吧,不然这事要是闹到陛下那里,你的乌纱帽不保啊!”
听了他们的话,这位陈大人也顿时如同被霜打了的茄子,一下子就蔫了。
再说另一边,那些被李秋赶出去的官吏、工匠、杂役等人的关系气势汹汹找到了尚书省的各个衙门。
来状告李秋,来找这些衙门评理。
他们之所以这么大嗓门和无所顾忌,是因为理直气壮啊。
他们不像那些被李秋赶出去的侍卫们,人家手上有尚书右仆射开具的印信。
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李秋将芙蓉园内的各种官吏、杂役们赶走,完全是违反政令的,是没理的。
于是乎,他们就要求有司严惩李秋,好好的给他一个厉害尝尝。
这些衙门中的官员呢,不说百分百是士族出身,也都差不多了。
他们心中自然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李秋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就想着往上禀报,将这件事做大。
可是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动作呢,新就职的门下省阁老,宰相王珪笑呵呵的带着人来到了他们尚书省这里。
一见到王珪,众人急忙的上前施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至少表面上不敢有。
“呵呵,诸位大人也无须客气。”
“之前呢,诸位议论的事情,我也听到了。”
“这芙蓉园啊,自从前朝之时,就一直是皇家的行宫、园林。”
“确实是没有赏赐给外臣的先例。”
“所以啊,如今陛下将这芙蓉园赐给了辅国大将军李秋之后,就有很多的政令显得不合时宜。”
“今天呢,我门下省,也就将其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了修改。”
“现在特意来传达给诸位大人。”
“我想在有了这份政令之后,诸位就不用再为了芙蓉园之事争议和恼怒了。”
说着,王珪手下的门下省的官员就将一份份正式的盖着印信的政令传达给了相关衙门的人。
随后大家一看,全都彻底傻了眼。
之前他们不是说,李秋违反政令,没有任何的权利去驱逐那些由各个衙门委派的人吗?
如今可倒好,宰相王珪亲自签发了新的政令,意思是说,当芙蓉园在赏赐给李秋之后,就彻底的成为了李秋私人的府邸。
芙蓉园中原有的行宫总管等等的所有官职,全部撤销。
今后这芙蓉园中的一切,全由人家李秋自己安排。
至于人家里用什么仆人,用谁不用谁,完全同其他人家的府邸一样,只要不触犯唐律,哪个衙门都管不着人家。
这样一道政令下来,可是彻底把众人的火给浇灭了。
之前他们如此气势汹汹,就是因为他们占理,李秋无理。
可是如今在有了这样一道政令之后,起码就堵死了通过官方渠道反击李秋的一切可能。
那门下省,是做什么用的?
就是专门发布、审核、掌管各类政令的。
其中大事件,需要由陛下亲自批准。
但是像李秋这种半民间,事关府邸、佣人的政令,由宰相王珪亲自来签批,都显得高规格呢。
在看到这群家伙都哑了火之后,王珪也就笑笑,带着人转身离开了。
只留下了这群士族心里头恨的,把牙齿都咬的咯嘣嘣直响。
“这个王珪!就是典型的以公谋私!”
“那个商贾在陛下面前,替他谋了宰相。如今他就为那个商贾出头,出了这份毫无道理的政令!”
“真的是岂有此理!”
“哼,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竟然能让一介藩臣,担任我大唐门下省的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