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凝聚国运,助祖龙长生! 第40节
“您离开朝堂后,九公子令淳于越、冯去疾二人天黑前要缴纳六百万钱入府库!”
嬴政一愣:“就这?他们会乖乖上交?”
他太了解那些大臣了,都是老奸巨猾之辈,让他们老实交钱,这怎么可能。
“不止这些,九公子把鹿卢剑交给了王离那小子。”
“令王离监守,若是他们天黑之前不缴纳六百万钱,可......满门抄斩!”
嬴政眼神一亮。
“好!”
“没想到那小子还会用这招来让他们交钱。”
“还以为他处理不好,白担心他了。”
章邯欲言又止,不知待会陛下知道更多的事,会不会暴怒?
“还有什么事?”
嬴政见章邯欲言又止的样子。
章邯苦笑:“陛下,还有两件大事。”
“大事?说来听听。”
嬴政有些好奇,在章邯嘴里说出的大事,估计有些分量。
章邯把赋税改革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嬴政笑道:“这是好事,只要那子夜能改革成功,太子之位也不是不可以给他。”
“只是此事注定会困难重重,那些大臣可不是吃素的。”
嬴政最了解的还是那些大臣,一个比一个机灵。
若是常规手段的话,那群大臣还真不一定会听子夜的话。
至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子夜的能力了。
第26章咸阳轰动,百姓领米
“还有一件是什么事?”
嬴政饶有兴趣的问起了第二件事。
章邯看了始皇帝一眼,见他心情不错的样子。
“九公子要开仓赈灾,救济天下百姓。”
章邯说完,有些忐忑起来。
“胡闹!”
“他不知这粮仓是军队战略物资吗?”
嬴政怒了,还以为那小子有长进。
哪知道才第一天就要开仓赈灾。
这可是大秦军队物资,谁也不能动的。
即便是他想要动这些粮食也要顾虑重重。
“陛下息怒,九公子说已经找到了粮食短缺的办法,明天就会公布出来。”
“而且九公子也是为了天下百姓,陛下息怒!”
“九公子说开仓赈灾之事,会来给陛下一个解释的。”
章邯还真得怕始皇帝一个愤怒,就把监国的权力给收了回来。
他认为九公子没错,但前提是真的有办法解决粮食短缺这个问题。
嬴政眼帘微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来。
“既然如此,那就等这小子来解释一番再下定论吧!”
“还有什么事吗?”
他虽为始皇帝,但对这些天灾,百姓饥饿,甚至是饿死这些事,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子夜真有办法解决这些事,那就证明他有这个能力管理好这个国家。
若是等子夜来,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会考虑收回监国大权。
章邯见始皇帝又平静了下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继续说了一下早朝大殿的事情。
甚至是连淳于越与冯去疾吵架的过程都讲了一遍。
嬴政听后也顿感有趣。
而早朝会议的事情也迅速传遍整个咸阳城。
以这种速度,相信很快就可以传遍整个大秦每一个角落。
咸阳城里。
当百姓们得知朝廷要免赋税,改革赋税、开仓赈灾,第一反应就是不信,是谣言。
世人皆知,大秦的赋税是最重的,怎么可能突然的就免赋税了?
只有超过一百亩田的才要缴纳赋税,人口赋,杂赋全免,这怎么可能?
贵族割地,百姓分田?这可能吗?
各郡的百姓很多人吃不起饭,甚至有了饿死之人,这件事在咸阳城的百姓都知道。
因为他们身在咸阳城的缘故,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不至于会饿死那么快。
现在朝廷竟然开仓赈灾,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
大多数百姓不信,纷纷跑到张贴皇榜的公示栏。
公示栏处,早已人满为患,有一官员正在重复不断的念起手中的奏书。
“九公子有令,贵族割地,百姓分田!即日执行!”
“百姓减免口赋以及杂赋赋税!不足百亩良田的,不需要缴纳赋税!”
“不日后,官府征收回良田,就会补给不足百亩良田的百姓们。”
“九公子有令,开仓赈灾,让天下百姓不至于吃树皮!”
百姓们听到公示栏那官员的话语,都知道这是真实无疑,百姓们热泪盈眶。
纷纷跪下致谢,感谢九公子!
“九公子心系百姓,天佑我大秦!”
“朝廷伸出援手救我们百姓了,跪谢始皇帝陛下,跪谢九公子!”
“不行,我要把这消息告诉我远房表哥去!这下不用饿死人了!”
“对对对,我也要去告诉我家阿妈,朝廷救了我们一家人啊!”
百姓们激动,纷纷跑动了起来。
告诉更多不知这消息的人。
这些事情都是天大的好事!
暂时不用饿肚子了,而且还有田地可分。
只要有地耕种,那他们不至于会饿死!
虽说这可能很久都不会有良田可分。
而这样的事情,在咸阳城各公示栏前上演着。
减免百姓口赋、杂赋,这让他们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了许多。
要知道大秦征收的赋税可是非常重的!
百姓们只对减免赋税以及开仓赈灾感兴趣。
对于分良田,征收贵族赋税这些,他们觉得不太可能。
这些年来,贵族就像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
压得他们死死的,想反抗都反抗不了。
都早已经习惯了贵族们的存在。
只求在贵族门下可以吃得饱饭,但贵族行事霸道,往往一次耕种,他们分到手的粮食都不够一家人吃多久的。
即便是朝廷下旨说要征缴贵族赋税以及征收良田,他们也觉得不太可能会成功。
这些贵族绅豪们跟当地官府的人都有勾结,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对于这些没有什么成功效率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去多说什么。
上一篇:大秦:厂公九千岁,春秋大魔头
下一篇:大明:刚要造反,被封一字并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