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38节
安庆公主随意的摆了摆手,两名家仆,瞬间控制住那青楼女子。
一名丫鬟把那婴儿抱了过来,安庆公主接过,抱在怀中。
第一次抱婴儿,还有些生疏。
她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不知是因为婴儿太小的缘故,还是怎样,她并没有从这婴儿的脸上,看到一丝丝欧阳伦的痕迹。
她偏过头,问旁边的丫鬟:“像吗?”
丫鬟皱着眉头,左看右看,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殿下!看不太出来!”
安庆公主噗嗤一声笑了:“我也看不出来。”
安庆公主抱着婴儿,从亭子里出来,走到池塘边儿。
安庆公主扭头望着那被控制的青楼女子,她把手里的婴儿交给丫鬟,随后招了招手:“拖过来吧。”
两名家仆直接把那青楼女子拖到近前,把她按跪在地上。
“公主殿下饶命!公主殿下饶命啊!孩子我不要了!钱我也不要了!公主殿下饶命啊!”
安庆公主蹲了下来,右手扣住那青楼女子的后脑勺,将她拖到池塘的最边缘。
“驸马这么喜欢你,那就麻烦你一次,下去陪他吧。他在那边太孤单,我会心疼的。”
随后,她直接把这青楼女子砰的按像水面。水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这一摁之下,顿时,青楼女子的脸撞开了冰面,被按在冰冷的池水中。
直到青楼女子彻底没了动静,安庆公主才松手。
安庆公主站起身来。漫不经心的甩了甩手上的水渍:“处理了吧。”
两名家仆,急忙将青楼女子的尸体拖了下去。
安庆公主又抱起了婴儿,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这个小家伙,该如何处理呢?”
不知不觉走到水井前。
安庆公主有些犹豫,这毕竟是欧阳伦唯一的血脉,杀,还是不杀,可是一个青楼女子怀的血肉,真的就是欧阳伦的孩子吗?
而那隔着将近2公里的大海之上,樱木战船逐渐沉入海底,在海中漂浮的樱木士兵和倭寇,拼命挣扎求生。
一名樱木水军将领,抱着一块漂浮的木板,望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悲从心起,仰天哭诉:“苍天啊!谁能拯救我的族群?!”
安庆公主终于下定了决心,她越看越觉得这个婴儿不像欧阳伦的骨肉。
即便是欧阳伦的骨肉,也并不是她与欧阳人的骨肉。
既然如此,留之,何用?
她轻轻松开了手,婴儿开始往水井里坠落,而就在这时,那婴儿居然发出咯咯的笑声,似乎以为这个女子这与他玩耍。
安庆公主一把抓住了正在坠落的婴儿,将他从水井的边缘,又拎了回来。
她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开始发出怪异的笑声,随后,笑声越来越大,在整个府邸里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这孩子,我养了,任何人,对今晚的事情,不得透露半个字!谁敢多嘴,我撕了他的舌头!”
“是!殿下!”
第二天,马皇后又来探望安庆公主。
自从知道了欧阳伦的事情,马皇后就非常担心安庆公主,从青州城,一刻不停的回到应天府。
安庆公主整个人,也变得丢了魂一样,让马皇后非常担心,隔三差五,就出宫来看看她。
不过,今天,安庆公主似乎变得跟前些日子都不一样。
就好像,原本焉了,快要死掉的花卉,忽然活了过来,甚至开出灿烂的花朵一样。
“这件事,你也莫要怪你父皇。驸马做的这些事情,就连那远在青州城的老七,也是知道的,他还写信提醒过驸马,哎要怪,就怪驸马太贪了吧。”
安庆公主一身素衣,惨然笑道:“母后,我知道,这事情是驸马的错,他死了,这事,我也认了。但是父皇,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的。”
马皇后欲言又止,连连摇头。
这父女俩,这辈子怕是都难和好了。
安慰了一番,马皇后便回到皇宫。
安庆公主送走马皇后,便去看望婴儿。
她一边哄着婴儿,一边给朱榑写信。
首先,自然是感谢他曾经出于好心,提醒过驸马欧阳伦。其次,就是她现在已经接受欧阳伦留下来的一些产业,也想继续经营下去,日后,想从齐王府的纺织作坊多多进货。
安庆公主现在不想沾惹什么皇商,但她发现,其实海禁逐步开放后,民间的自由贸易,体量也非常惊人。
哪怕不做皇商,依旧可以赚到大笔的银子。
与信一同送来的,还有一车车的礼物。
这些年,安庆公主与朱榑之间,着实没什么联系。
现在,她想操持手底下的产业,加上从马皇后这里得知,朱榑之前提醒过欧阳伦,对朱榑充满好感,便想重新拾起这份姐弟情谊。
朱榑收到信后,就立刻写了回信。
大体意思,就是姐姐不用客气,这都是弟弟我应该做的。
至于生意,肯定会多给姐姐优惠,不管多少订单,都优先给姐姐供货,然后,又弄了几车礼物,作为回礼,派人送往应天府。
至此,洪武十六年进入尾声。
除夕这天,樱木岛屿,依旧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北元与大明北征军之间,因为天寒地冻的缘故,暂时休兵。
皇宫之中,安庆公主没到宫内吃家宴,太子朱标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没给朱元璋好脸色。
因为驸马爷欧阳伦的事情,一大家子闹得不是很愉快,这年,也就将就着过了。
倒是青州城,一如既往的热闹。
今年,齐王世子平安诞下,让王府中更加热闹。
府内仆人忙忙活活,准备着年夜饭。
朱榑和王妃吴妍,抱着齐王世子登高台,赏烟花,与百姓同乐。
去年还是俩人站在高台之上,今年,就变成了三人。
在璀璨烟火中,大明进入洪武十七年!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152章 樱木求和!
今年过年,朝廷没放年假,因为朝廷事务繁忙,从初一到初六,仅仅6天时间,朝廷收到的奏章达13多份,总共反映了3多件事物。
朱元璋累的屁颠儿屁颠儿的,也忙不完。
太子朱标因为驸马爷欧阳伦的事情,这两天又与朱元璋闹矛盾,办起公务来也不积极。
这担子,又压在了朱元璋~一人的身上。
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废除了丞相,也就太子朱标能帮一帮朱元璋,相当于担当起丞相的职责,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太子朱标也比较能干,能力出众。朱元璋对他,-一直非常满意。
现在太子朱标一撂挑子,朱元璋也扛不住呀。
再加上朱元璋这两年杀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年前还因为欧阳伦的事情,又杀了一批大臣,要不是马皇后回来的及时,估计死的人会更多。
所以对于朱元璋而言,当务之急,需要重新调整朝廷的机构。
首先就是补充新鲜血液。
因为朱元璋杀伐过重,不听太子朱标的劝阻,导致朝廷机构几度在崩溃的边缘。
于是洪武十七年刚开年,朱元璋就宣布重新开放科举制度。
明朝立国之初,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在洪武二年、洪武三年,从一度举办过乡试、会试,但因为效果不理想,所以,一度暂停。
十几年之后,终于再次恢复。
所以,这一年对于明代科举史,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年份。
朝廷统一颁布了制度,各省纷纷举行乡试,此后,三年一考,成为定制,直到明朝末期。
不过,新鲜血液补充上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朱元璋现在就已经忙得滴溜溜转了。
他必须想办法,减轻一下自己的压力,于是,设置一批新的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相当于顾问的身份,也就是日后内阁的雏形。
其实大学士在前几年就已经搞出来,但是今年,朱元璋进一步放开了他们的权力。
如此一来,朱元璋压力大减。
这些大学士会帮朱元璋一起处理一份份奏章,然后,在下面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朱元璋看过之后,再用红笔批阅。
如果觉得大学士的处理意见不错,这份奏章很快就处理完了,不怎么消耗精力和时间。
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会思考一番,然后,再加以补充或者修改,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对于大明王朝各州县来说,朝堂上大学士的变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上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下一篇:我是大贪官!女帝却说我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