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54节
达定妃笑着说道:“陛下,这是太白酒楼送来的自制酿酒,陛下,要不要尝一下?”
朱元璋连连点头:“来!给咱倒上一杯!”
天底下的好酒,朱元璋都喝过。
但他对于太白酒楼,现在也充满十分的好奇,加上这些天,心情本身也不痛快,正想喝点儿酒,解解闷。
达定妃一边给朱元璋倒酒,一边嘱咐道:“太白酒楼那边说,这酒非常烈,需少饮!”
“我是喝不了的,陛下尝一下。”
这酒杯是特制的金酒杯,看起来档次就非常高,而酒水倒出来之后,晶莹剔透,不见一丝杂质。
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酒水还是略带一丝浑浊的,虽然也是透明的,但并不像太白酒楼送来的酒这般清澈透亮。
“烈酒?哼,再烈能烈到哪里去!咱什么样的烈酒没喝过!”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77章 沥青公路,修到应天府!
现在他手底下有3万多的士兵,而按照藩王的规制,最多可以扩充到6万。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规定,而大明王朝的很多规定,到最终都没有落地,尤其是藩王这里,现在的权力颇大。
而距离应天府,又比较远,现在根本没人管他们。
当朝廷意识到藩王手中权力过大,会动摇皇帝根基的时候,已经晚了,就以自己的邻居晋王和燕王为例,他们手里的兵力,最终将高达10万余人!
朱榑倒是不着急,直接扩充到10万人,但是先扩充到6万人,这也是应有之意。
相比一起赚钱,兵权才是他最重视的。
这是他的立身之根本,手里有兵,别人就不敢轻易动他。
如果是真发生什么矛盾,四面八方可没一个好说话的主,北边就是燕王朱棣,西边就是晋王,南边就是应天府。
如果不攥紧兵权,而只顾着修路。那一旦有所不测,齐地将直接被冲垮。
军营之中,正在训练,士气也比较高昂。
一来是朱榑前前后后来了好多次,手底下的将领们都不敢懈怠。
二来是朱榑这位齐王殿下对他们也着实不错,无论是伙食,还是粮草物资,各种待遇,大幅度提升。
只要没有特殊训练,士兵们基本上可以保证一日三餐。
最关键的是,中午基本上都有肉吃!
表现好的,少说一个鸡腿,多则一个东坡肘子。
没有不够吃,只有不够强!
对于军营内的训练,朱榑非常满意。
随后,他让手底下的将领,将3万士兵召集起来。
三万士兵身着铠甲,林立在眼前,宛若钢铁森林,气势磅礴。
朱榑站在高台之上,三万士兵齐呼:“齐王千岁!”
待声音停歇,朱榑宣布,朝廷拖欠着所有军饷,他这次来,将一次性发齐!
此言一出,下面3万士兵,一片哗然。
即便是纪律严明,也忍不住受到震撼。
大明王朝多年对外用兵,虽然说国内百姓休养生息,但是大明王朝的家底一直不怎么丰厚,国库一直比较空虚。
军饷这方面,也出现了拖欠。
当兵吃粮拿军饷,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不然谁给你卖命。
军队之中,早就有不少人有意见了。
要不是朱榑来到齐地之后,大幅度改善军营中士兵的伙食,物资,军队的战斗力会直线下降,若是军饷一直拖欠,时间太长,搞不好还会出现兵变之类的情况。
然而,朱榑今天大手一挥,居然决定把拖欠他们的军饷,一次性发齐!
这让众多将士无比兴奋,众人再次高呼齐王千岁!
既然手里没有什么大将,那就必须拥有一批精兵。
而与此同时,今年的第1批土豆,也获得了大丰收!
去年遭受重大旱情的三晋之地,直接就缓过劲儿来!
而燕王朱棣所在的封地,也获得大丰收。
至于朱榑所在的齐地,土豆的种植范围更是最广的。
而朱榑的奏章,也快马加鞭送到应天府!
奏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土豆即将收获。
而关于土豆的赋税问题,像去年那样,土豆很容易出现发芽的现象,即便是送了过去,也无法食用,白白浪费。
朱榑建议,允许农民自行按照市场价格,兑换成普通谷物,或者直接折算成银两。
因为现在,三位藩王的封地上面,虽然种植了土豆地瓜,但主要粮食作物,依旧是传统的谷物。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以将土豆应缴纳的赋税,以普通谷物的形式进行缴纳,然后土豆留在自己手中,作为日常所用的粮食。
同时,吃不了的还可以对外出售,换取一些银两,补贴家用。
朱元璋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在上朝的时候,就与群臣商议,大家自然都没什么意见。
现在可没有人敢跳出来说土豆有毒之类的,很快,就一致通过。
最关键的是,皇帝现在的话,极有分量,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随着他掀起胡惟庸一案,罢黜宰相,统管六部,让皇帝手中的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说起来,胡惟庸倒台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跟土豆有关,现在,谁还敢随随便便跳出来进行反对,而土豆和地瓜,都属于高产农作物,对于大明恢复国力而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谁再提反对意见,那可就是阻碍大明的发展了。
朱榑的提议,很快获得通过,甚至传达到大明各州县,即便是那些还没有开始种植土豆地瓜的州县,也收到了相关的旨意。
以后,全国,就按照这个方法办。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自然变得更加便利,尤其是三位藩王所在的封地,所有百姓都获得了大丰收,都乐得合不拢嘴。
每亩土地的产量增加了将近10倍啊!
这在以往,即便是再风调雨顺,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即便是第1次开始种植土豆和地瓜的百姓,需要交给齐王府三成的收获,那留下的粮食依旧非常充沛!明年就算发生洪涝或者干旱灾害,也完全可以撑得住!大家第一次体会到,粮食吃不完,是什么感觉!
自家留存的粮食,从来就没有这么充实过!
而百姓家里一旦有余粮,就不会轻易发生动乱,大明,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外患上面。
像之前河北等地发生动荡之类的事件,将不复存在。老百姓是非常淳朴,要求也非常低的一个群体,能吃饱饭,就很好。
不久之后,夏粮丰收,随同收割的第1波土豆,所有赋税,送往应天府!
其他地区的赋税,与往年并没有太大的出入,然而,三位藩王所在的封地赋税,明显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其齐地赋税,直接翻了几倍!
朱元璋龙颜大悦,群臣震惊。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意识到土豆的厉害,但因为后来闹出土豆案件,好端端的土豆都被销毁了,所以,当时的感触,并不直观。
然而,当今年的赋税缴纳上来,国库充盈。这些大臣们才切实感受到土豆的威力,是多么恐怖
土豆推广这才仅仅是第2年呀,而且,只有三位藩王的封地,开始种植土豆,就获得如此收获。如果,整个大明,都开始种植土豆和地瓜两款高产农作物,那大明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恢复国力,富庶强盛起来!
与此同时,沥青公路的修建也一直没停。
其中,一条从济南府通往应天府的官道,已经将沥青公路,修到应天府50公里外。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中。
朱元璋早就对沥青公路,充满好奇。
眼看着距离自己这里,只有50公里,他索性微服私访。
悄然从宫中出来,只有几个大内高手相随。
所有人身穿便衣,朱元璋坐在马车内,顺着官道一路往北。
朱元璋掀开帘子,看着京城内的变化。
很长时间没有出宫,京城似乎更繁华了许多。
而翻修后的太白酒楼,更是直接映入眼帘。
听得到酒楼内,笑声不断,似乎有食客正在夸赞美食。
朱元璋琢磨着,等回来的时候,也要去太白酒楼,品尝一番。
之前,都是太白酒楼,将菜品送到皇后和达定妃那里,虽然美味,但自然没有现做的好吃。
50公里的路程,也不算近,加上朱元璋要巡视周边的百姓生活,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抵达这里。
上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下一篇:我是大贪官!女帝却说我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