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30节

“朕知道,你心有顾虑,可大伴,朕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老国公对国家社稷有功,朕一定要去看看他,大伴这么多年的照顾,朕心里岂能不知,可朕又不能惹皇奶奶生气,这么大的皇宫之中,只有张大伴能帮助朕,朕也不是为难你,可却毫无办法,若是连大伴你都不帮朕,那朕真的是要抱憾终生了。”朱见深说着坐在了台阶上,叹了一口气。

硬的不行来软的。

张保听完后抬起头悄悄的打量了一眼朱见深,发现自己伺候多年 的小皇帝,双眼无神,满脸愁容,看的张保心头一疼。

“陛下,才多大年龄,怎么说抱憾终生之言,罢了罢了,奴婢就是这脑袋不要,也助陛下一臂之力。”张保叹了口气而后说道。

“何时送朕出宫。”朱见深急迫的问道。

“这个还要奴婢找朱骥合计合计,他是于太保的女婿,做起事情来,滴水不漏,有了他的出谋划策,一定能够顺利的将陛下接出宫去。”

“张大伴快快出宫,去找朱指挥使。”朱见深已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奴婢领旨。”

在朱见深的殷切注视下,张保出了乾清宫。

这个指挥使朱骥乃是于谦的女婿。

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骥被于谦挑中女婿,那也是因为其人品端正。

在原先的历史中,朱骥也曾在景泰年间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并且纠正了许多在正统年间马顺留下来的冤案错案,人送外号朱青天。

在朱祁镇复辟后,被革职,由门达继任,门达这家伙将好不容易变好的锦衣卫重新拖入深渊,制造大案,来谋取钱财。

等到朱祁镇驾崩后,朱见深登基,为于谦王文等人翻案,便重新启用了朱骥。

朱骥自己是个好的指挥使,还影响了下一任的指挥使牟斌。

朱骥就是牟斌的偶像,精神向导,牟斌仁厚刚正,紧紧追随朱骥的步伐,让锦衣卫真正的履行了他的历史责任,而牟斌最后在跟刘瑾对着干的时候,获罪下狱,降职百户,被贬至蓬莱。

至此之后,锦衣卫便再也没有出过像他们两个人一样的指挥使了。

朱见深的眉宇之中充满了狡猾。

马上就走出宫门的张保明白自己中了朱见深的苦肉计了。

当下哭笑不得,也没有出宫,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接去了孙太皇太后的宫殿。

听完张保的叙述后,孙太皇太后眉头稍稍一皱。

“陛下真的说,抱憾终生,真的闷闷不乐?”孙太皇太后叹口气问道。

“奴婢岂敢隐瞒啊,若不是看着陛下那可怜的模样……”说到这里,张保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他可没有资格评价皇帝陛下是否可怜。

“放肆。”孙太皇太后训斥道。

张保听完之后,赶忙跪下身去,不停的给自己掌嘴。

“奴婢说错话了,请太皇太后恕罪,太皇太后恕罪。”

“陛下乃九五之尊,怎能用可怜二字来形容,你也是宫里面的老人了,怎么能够口言无忌呢,念你初犯,领杖二十。”

“多谢太皇太后恩典。”张保赶紧磕头谢恩。

“在领杖之前,你替陛下张罗这件事情吧。“孙太皇太后叹了口气说道。

当自己回绝小皇帝后,他就立马不再提了,这不是因为打消了念头,而是不愿意惹自己生气,才想着冒险出宫。

这么懂事的孩子,可能真的会抱憾终生,而太皇太后也不愿意再去阻拦了。

听到孙太皇太后的话后,张保惊讶的抬起了头。

心里面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难道皇帝陛下根本就不是想利用自己偷偷跑出宫,而是利用自己的嘴巴给孙太皇太后说一些他无法说出口的话吗?

不可能,一个八岁的孩子,怎会有如此的心智。

张保在回乾清宫的时候,还是在不停的琢磨,自己中了计中计吗?

等他回到乾清宫的时候,朱见深立即问道:“与朱指挥使合计的怎么样?”

看着朱见深的满脸期待,张保倒也不敢欺骗朱见深。

将自己走到宫门前,又折返而回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朱见深很是生气,大骂张保背叛了自己,可听到太皇太后应允后,又是开心不已,带着张保就要去谢谢皇奶奶。

而张保看着朱见深的一系列表情,心中不由想到,难道是自己真的想多了……

第45章 成化五年5

张保在宫里面沉浮了三十年,他的第一个念头又岂会出错。

朱见深就是利用了张保,让其将自己不能说的话,告诉孙太皇太后,即便超脱了朱见深的谋划,张保没有告诉太皇太后,决定私自带自己偷偷摸摸的出宫,朱见深也断然不会跟着张保出去,只能在想其他的办法。

因为朱见深是大明的皇帝,他可不能以身犯险。

皇帝出宫所需的安保那可不是张保一个太监能够布置的,这种事情必须光明正大的来,要知会内阁,让中枢知道今天小皇帝出宫了。

皇帝出了宫后,还是皇帝吗?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吗?

不。

皇帝只所以是皇帝,那是因为他身边有着强大的军队做支撑,有着掌管全国上下运转的衙门,有了这两样事务他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若是张保将他带出宫去,那他就是一个八岁毫无自保能力的孩童。

影视剧中所说的皇帝微服出巡查看天下疾苦,那几乎都是假的,他们的出巡都是有目的的,并且目的很是有针对性,保护措施也不会差,每一个合格的帝王都不会脑袋一热,谁也不说微服出巡,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之下。

他老爹朱祁镇不算合格的帝王。

朱见深到了孙太皇太后处谢了恩,那张保也就开始下去准备了,先是知应内阁,于谦与李贤两人得知后,也不是很意外,以皇帝年幼为由,上言,不宜过度劳民伤财,大肆清道出行,应简化流程,保证安全应有天子亲卫锦衣卫负责。

朱见深并无抗拒,自己只在北京城中转转,也用不着什么仪仗队,数万的护卫,当简化出行队伍,只让中枢的一些人知道即可。

而后张保便寻来朱骥,传达了太皇太后与皇帝的旨意。

朱骥得知后,立即抽调锦衣卫三百余人,换上常服。

传旨的小太监也早就到了英国公府传旨,让他们准备一番。

英国公府嫡子张忠残废,不能理事,此时应继承英国公爵位的是张懋,乃庶长子,今年刚满15岁,在张辅病重后,张懋就已经代管英国公府了,只等着张辅去世后,便会承袭国公爵位。

张懋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少年之时聪颖,在原先历史中,曾在朱祁镇重新登基的天顺二年,去往土木堡吊唁其父与朱寿,换种说法就是代替朱祁镇去的。

在成化九年的时候,朱见深在西苑检阅部队,张懋表现良好,赐授金带,在成化十年后,开始执掌中军都督府,监管五军营,代宗的帝位就是张懋请求朱见深的,而朱见深同意后,一切事务皆是由张懋负责,两人年极相仿,君主的私交也比较好。

故在朱见深驾崩后,张懋主五军都督府兵事,一直在大明的朝堂上活跃到了正德十年,死后被追封为为宁阳王,谥号“恭靖”。

当张懋得知皇帝要来的时候,立即开始命人打扫国公府,红毯铺地,焚香祷告,并派人请来了成国公朱寿,泰宁候陈瀛等勋贵来府。

战争阴影已经过去了六年。

北京城也恢复了往常的繁华。

朱见深坐在马车中,拉开了布帘,看着车外的景象,繁华安详,这种美好的事物应该一直延续下去。

来到这个世上已经八年,朱见深从未出过一次皇宫,他也不急躁,在上一世中当小学老师的时候,他也很少出学校,生活中除了书,学生,就只剩下收藏这个爱好了。

此时的朱见深早就适应了自己的身份转变。

当老师就要好好的教学生,当皇帝就要好好的治理国家。

大明帝国虽然有很多的弊政,但却因为自身的自愈能力,慢慢的将弊政的危害缩小,当然也有一些弊政,自大明亡国都一直存在。

有人说明亡与党争糜烂,亡与神宗怠政,亡与天灾人祸,亡于晋商通敌,亡与崇祯多疑……

不无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见深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后世生活了三十多年,也研究过这些,说亡与党争,明末东林党,阉党,齐楚浙党的互相攻防,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确实将中枢的精力都浪费在了党争之上,但朱见深觉得党争只是皇帝的一种手段,谁做大了,就扶持起另一个势力对抗,这无可厚非,只要皇帝能够掌握住,对国家绝不会有致命的威胁。

而亡于神宗,对神宗皇帝来说确实有些不公平,但他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深居宫中,三十多年不上朝,大臣上的奏本,举荐的官员,皆是不批红,留中不发,让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甚至是京师的官员也是缺额极大,这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是致命的,因为庞大的帝国最需要的就是官吏对于地方的管理,只有对地方管理到位,你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力量可以很短时间内凝聚在一起,但在木工皇帝的时候,魏忠贤的阉党就将这个问题解决掉了。

阉党虽然做的天怒人怨,但确实有自己的方法,将地方统合起来,这个问题也就结束。

有人说,崇祯亡国,实属可怜,若是将其放在神宗之前,大明一定不会有那个结局,可历史不会假设,即便神宗是崇祯的性格,他就能保证比自己的爷爷做的好吗?

不会的。

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能臣与皇帝配合治理。

可皇帝找不到能臣吗?

每个皇帝的时期都有能臣,正德时期的王阳明,那可是大boos级别的,嘉靖时期的高拱,徐阶……,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崇祯时期的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

能人名臣辈出,但皇帝却无识人之名,外行指挥内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明末时期的朱家皇帝素质不行。

是老朱家的性格缺陷吗,不,不是,是对于皇帝的培养。

在洪武皇帝时期,老早的立下了太子朱标,让其监国辅政,早早的锻炼其能力与对国家的掌控,不至于剑走偏锋的与大臣们争权,而到了永乐皇帝时期,朱高炽,朱瞻基,一个太子,一个太孙早就定好了。

他们的能力也没有多大问题。

可自从朱见深的老爹开始,明朝皇帝的素质就下了一个台阶。

首节 上一节 30/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