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第144节
驿站外李长江和林阿牛和几个小厮正在从马车上搬着木桶大盆下来。
林阿牛走进去驿站,没见到李意卿,往后厨走去。
没有意外见到正在驿站后厨熬药的李意卿。
“少爷,府里煮些吃食过来了。”
李意卿起身,走到尚建邦身侧,浅笑道:“尚主事,能否帮我看一下我这罐子里的药,我先出去下。”
林阿牛的话尚建邦也听到了,只是以为李家给李意卿送了饭菜,没多想便点头了。
驿站大堂人来人往,李长江和几个小厮搬了一堆木桶进来。
冯大人正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刚走到驿站,见到被堆着的大堂,走不动道了,一下子就炸了起来。
“谁,谁搬了这么多桶堆在大堂。”
因为生气,冯大人的声音不小,倒是让刚进来的李长江吓了一跳。
但还是走上前,好声好气道:“大人,在下李长江,是...”
李长江正要解释。
冯德炳不认识李长江,见此人身后带着两个抬着桶的下人。
“我管你是什么江河,这驿站都要忙得走不动道了,你们还拿这么多桶堆在这里作甚?”
冯德炳忙活了一天,见到李长江过来驿站捣乱,已经憋不住火气了。
毕竟已经是工部尚书,又是当官多年的人了,冯德炳一发火,倒是一下震慑住了李长江,李长江当场愣在那里。
第227章 羞愧难当的冯德炳
后厨本来离驿站大堂没多远,李意卿又想让驿站里面的人早点吃上点热乎的吃食,所以是跑过来的。
刚好听见冯德炳发飙的声音,连忙跑了过来。
见到一言不发站在门口的李长江和冯大人,快步上前。
“冯大人,冯大人,这是家父,可是有什么误会了?”
不动声色地挡在李长江身前,直面冯德炳,脸上带着些浅笑,但眼底幽深。
见到李意卿跑了过来,身上还有些凌乱,可见今日也跟着帮忙了。
冯德炳蹙眉,沉声道:“李大人,不知李老爷堆了这么些桶在大堂是何意,这驿站的人都快忙得脚不沾地,这物什堆得满地都是,也太耽误事了。”
“冯大人,驿站的厨房都在熬药,怕是煮不了吃食,我见不少人又冷又饿的,便让家里准备了些热腾腾的吃食过来,想必大堂里面的桶便是我们府里做的吃食了。”
因为怕吃食冷了,李家的人便盖住桶,又仔细拿布包着,倒是没让味儿飘出来,所以冯大人也不知道里面是吃食。
冯德炳一听,看了看李意卿后面的李长江,还有身后抬着桶的小厮,神色僵硬,明显是吓到了。
“李大人,今日是本官的不是,本官给你和令尊赔礼了。”
冯德炳对着李意卿还有李长江深鞠一躬。
李意卿侧过身没接冯大人的礼,冯大人是长者,又是工部最大的官员。
刚刚的事,冯大人也不是对着他的,他没理受这大礼。
李长江缓了下,见工部尚书给他行大礼道歉,脸上还带着些涨红。
拱了拱手,轻声道:“无碍,大人为了盛京的百姓忙了一整日,家里准备的桶确实多了些,挡了些路。”
听李长江这么一说,冯德炳更是羞愧了,这李家也是好意。
李大人也是仔细人,第一个注意到驿站的百姓这会儿还在饥肠辘辘。
百姓也就先前吃了点干粮,李家准备的吃食,看着这么些个大桶,应是不错的。
冯德炳正了正神色,又行了一个大礼。
“李老爷,是本官先前失了礼,道歉也是应该的,还请李老爷原谅则个。”
李长江连忙上前,拉着冯德炳,无奈道:“我知大人今日为了百姓忙碌,一时见到驿站拥挤便急了些,这也不是甚错事,再说是在下没及时跟你解释,倒是误会了。”
这事也确实怪不了冯大人,本来驿站就是临时放受灾的百姓,驿站里人来人往的,李长江搬了好些个大桶堆着。
冯大人本来就忙得精疲力竭,乍一看,还真气血上涌。
见冯大人确实也不是故意大骂他爹的,李意卿跟着说道:“冯大人,百姓们还在饥寒交迫,我们便不要在小事上寒暄客套了,先把吃食分了。”
现在分吃食确实是最重要的,冯大人也便没有再致歉,只是心下暗自决定,这事过后,再跟李大人一家正式道歉,特别是被他疾言厉色说了一通的李长江。
很快,李家的小厮把木桶的盖子和布打开,里面的吃食味道传了出来。
有些还坐在大堂的百姓走了过来。
见人围了过来,李意卿拿着大长勺,大声道:“各位,天气严寒恶劣,昨日突降大雪,造成房屋坍塌,朝廷天未亮便开始援救,出了这种不幸的事,大家都不想看到,然,圣上英明,怎可忍心看着他的百姓饥寒受迫?故而给大家安排了驿站歇息,也备了热乎乎的的吃食过来,大家快过来排队领了,每人一碗啊。”
“圣上英明啊,为了我们这些百姓忧心了。”
“圣上英明。”
驿站里,在大堂的百姓不顾寒冷的地板,跪了下来,纷纷热泪盈眶。
今日天还未亮,便有士兵和官员到处翻找坍塌的房屋,他们多是被救出来的。
本来他们这些百姓能到驿站歇息,心里还是很恐慌的,现在大雪纷飞,房子又塌了,怕是没有地方能度过这个寒冬了,还好圣上英明。
冯德炳瞠目结舌看着驿站里,跪了一地感恩的百姓们。
这次由兵部和工部合伙救灾,主工部,兵部只出人听工部调遣。
圣上有没有这么贴心,特地吩咐做了吃食给百姓,冯德炳是这次雪灾负责人,他能不知道?
当然不是圣上要饿着百姓,是圣上虽然很关心百姓,但真没有这么贴心的,并且能及时感受到百姓的需求。
李家的小厮已经在驿站的后厨搬了一堆碗出来,李意卿和李长江开始舀吃食给排队的人。
因为李意卿要求要快一些,所以李家这次做了疙瘩汤,总归是能填饱肚子,又有面食在,能填饱些肚子。
第一个领了疙瘩汤的人,吹了下便开始吃了起来。
这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疙瘩汤,突然潸然泪下。
“呜呜呜。”
老人突然跪下,声音带着一些悲切又心怀感恩道:“圣上果然是位仁厚的君王,爱民如子啊,这疙瘩汤有鸡蛋有菜的,这么好的吃食,给老头子吃,都浪费了啊。”
驿站里又是一阵动容,冯德炳回过神,见李意卿正忙着舀疙瘩汤。
冯德炳连忙上前扶起老人,脸上带着些动容道:“老人家,快快请起,现儿天凉,你们都是大兴的子民,这些是朝廷该做的,圣上一直以来躬勤政事、励精图治,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啊。”
冯德炳这一番拍马屁的话说完,正在舀疙瘩汤的李长江和李意卿父子,霎时扭头看向他。
冯德炳神色不变,继续安抚着大堂里面的百姓。
驿站的伙计到屋里,叫了休息的人也出来领疙瘩汤。
那么大的驿站,此次受灾的人不少,定不会只有大堂里面的人。
屋里的人出来,看到疙瘩汤里面有蛋又有菜的,还被大堂里面的百姓说着正德帝有多勤政爱民,一时间,驿站里面的百姓们都感激着大兴有一位明君。
驿站的碗不够,先前吃完的人把碗洗了,就给下一个。
李长江发到一半的时候,扭头大喊了有些恍惚的冯德炳。
“冯大人,冯大人,快过来帮忙舀一下疙瘩汤,府里还做了些吃食,在下还需和下人回去再带过来。”
冯德炳愣愣地应了下,“哦,哦,我来了,对了,你们马车够不够?我的马车就在驿站的马厩里。”
“那感情好,还怕装不了那么多桶过来。”
冯大人不止借出了他的马车,还让小厮去跟尚建邦也借了马车。
然后李长江一行人就赶着四辆马车,把空的木桶也捎回李府了。
冯大人也开始忙活了起来,虽然李家带了两辆马车的吃食,但明显不够的,不止百姓,后续最好还是要给今天忙活一天的官兵也来一碗。
第228章 李状元,倒是有趣
李长江带着人急匆匆回去,到了李家,于嬷嬷有条不紊安排李家的下人忙活。
见李长江几人行色匆匆回来,于嬷嬷赶紧上前。
“老爷,吃食做好了,在院子里,都仔细包好了。”
李长江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一堆的木桶道:“府里怎么还有这么多吃食和木桶?”
于嬷嬷快速说道:“先前夫人见天色未深,便吩咐下人去买了许多的鸡蛋和面粉,这木桶是跟附近的人家借的,大家一听是给受灾的百姓装吃食,很是大方借了木桶,还做了不少吃食过来,我们都给放到木桶了。”
于是刚回来的李长江也管不了那么多,连忙下人们一起把木桶搬上马车。
“于嬷嬷,夫人和意兰她们在哪里?”
李长江临走前,这才发现媳妇和女儿都不在院子里。
于嬷嬷看着下人们把木桶放到马车上,忙里偷闲回了话,“老爷,夫人和小姐她们在厨房帮忙呢,说是也煮上一些姜汤。”
李长江点点头,见都装好了,上马车前回了一句,“嬷嬷,跟夫人说一下,我和意卿晚些就回来了,盛京的百姓朝廷差不多都安顿完了。”
李长江说完便走了。
再次到驿站的时候,大堂里人多了不少,只是没有人吵闹,偶尔听见大堂里的人赞颂朝廷和正德帝。
“吃食来了。”
上一篇: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下一篇:回到大明当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