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第89节

  虽是这么打算,但临摹的时候,季鸣还是小心翼翼地,画完等干了再一点一点对着看。

  等季大人回来的时候,季鸣已经临了两份图纸了。

  门房的人得了大少爷的吩咐,老爷一回来,就说大少爷在书房等他,季大人一听,想到昨天仓促出城的儿子,疾步往书房走去。

  季大人推门进去,见儿子正不知道低头看着什么。

  “爹,您回来了,快过来看看这风车的图纸。”

  季大人有些纳闷地走过去,“什么风车图纸?给你儿子的?”

  以为儿子要做风车给孙子,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图纸,发现跟他想的风车不一样。

  “这是什么?看着也不像街市上卖的风车啊。”

  听他爹的话,季鸣就知道他爹理解错了,很快便把风车的事跟他说,连碾谷机的事也说了。

  “看来这风车的作用不小,但应该没有碾谷机实用,这东西得用水流的地方才能用,献上去也不一定能升迁。”

  季大人眼光独到,也看了出来这风车的缺点,不过就算不能升迁,但多少也是一个大政绩。

  季鸣笑着说道:“有总比没有的好,我看李家之前的碾谷机,八成也是意卿画的,我看李家,咱家还是拉拢些的好。”

  季大人也赞同,“这李意卿此人非池中之物,可惜我儿刚中了进士,要不由你献上去,到时候对你升迁有好处。”

  季鸣才刚任命,现在就献图纸,功劳怕是会大大减小,这图纸还是由他献上去,以图谋更多。

  “无碍,由爹献上去更好,过阵子我要去上任了,爹你看着李家一点,不定什么时候还有这种好事呢。”

  “行,我会去跟你娘她们说好李家的事,省得你娘她不小心做错事。”

  “不过,爹,先前碾谷机献上去的时候,是把碾谷机带过去的,这风车怕是不好带,而且李伯父说这风车可不好打。咱是只要献上图纸吗?”

  这可没什么说服力,季大人手指叩在桌子上,沉吟下道:“明日你去找些木匠,越多越好,然后叫李长江在边上指点下。”

  次日,季鸣就出门寻木匠了,以季家的家世,找些能工巧匠还是很简单的,特别是木匠,不过要多找几个就不是那么好一下子就找齐了。

  季鸣又去了一趟李家,把临摹好的一份图纸给他,又拜托他指点一帮木匠先把一台风车刨出来。

  至于木头的刨制的工具,木匠本身就有,不到半月,新的风车便做好了,试了下没有问题,把风车晒干后,季大人派人把风车送到盛京。

  弄完这事,李长江便开始打给丁家村的风车了,他整日到田庄那边忙活,还叫上会写木工的佃户一起打磨。

  风车还没送到盛京,但是盛京的土化肥已经用上几个月了,农官见地里的作物比往年长得好,想着明天到户部递个话。

第151章 沈温良

  次日一早,农官就到户部所属的仓部。

  仓部主事有三人,其中姓严的主事,见掌管盛京京郊农田农官过来,诧异道:“今儿怎么过来了?”

  毕竟卢农官也不是正经科举过来的,只是提举而来的,甚少到户部来。

  卢农官不拘小节地作揖,笑道:“严主事,今年地里放土化肥比没放土化肥的地,粮食长势良好,下官过来跟您说一声。”

  严主事一听,有些怔愣,“什么土化肥。”

  卢农官赶紧道:“先前吏部的苏大人给咱们的土化肥方子啊,说是能让粮食丰收。”

  严主事这才恍然大悟,他想起来了,去年苏大人到益州那边主持乡试,听说这土化肥还是益州的解元写的方子呢,近几日有些忙,还真一下子没想起来这土化肥的。

  见严主事已经反应过来,卢农官接着道:“下官忙活地里的事有几十年了,今岁种下去的稻苗长得很是茂盛喜人,那土化肥看着是不错的。”

  “真的?过几日我这里得闲了,到京郊看看。”

  这粮食可是国之根本,如果这土化肥真的能让地里丰收,那是一大喜事啊。

  但是地里还没有真正丰收,现下卢农官也不敢说死了,所以两人倒是没有往上禀报,见事说完,卢农官又回去了,他这微末下官,不宜在这待久,浑身不自在,还不如去地里舒坦嘞。

  “自新哥,快起来,今日是山长授课讲学。”

  李意卿天色还没大亮就起了,还叫阿大打好水,用帕子往张自新脸上‘啪’地一声贴上去。

  他们两人来豫原书院这么久,第一次碰到山长授课,昨天王旭已经跟两人说过,山长授课,基本在书院的学生都会过来,叫两人早点过去,不然只能坐后边了。

  伸手把脸上的帕子用力地擦了下脸,揉了揉眼睛,张自新哑声道:“起这么早啊,天还黑呢。”

  说是这么说,但张自新还是快速起来洗漱。

  坐到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上面的早食,张自新打了下呵欠,泪眼朦胧道:“阿大做的早食,跟饭堂的陈师傅一比,可真够寒碜的。”

  豫原书院的饭堂一日只做两次膳食,几人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又不能让两位少爷下厨,只能是阿大来做了,林东跟着打下手。

  “有得吃就不错了,快吃,不要耽搁了。”李意卿说完,夹了些贴饼。

  吃了一口,李意卿就着粥吃了,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他做的说不定比阿大还好吃。

  见李意卿的样子,张自新挑眉,吃了口饼子,叹气地看着阿大道:“阿大,你这饼子没味儿啊,好歹放些盐,有个味道啊。”

  听了这话,阿大看了林东一眼。

  ‘小东,我没放盐吗?’

  林东沉吟了下,摇摇头。

  阿大见此,拍着大腿道:“少爷,我忘记了。”

  张自新无奈道:“行吧,没盐还能吃,你要是放了盐,说不定还不能吃了。”

  可见,对阿大现在的厨艺有多不抱希望,李意卿看着,想着有时间了,他教阿大和林东做几个吃的吧,毕竟能影响一个早上心情的早食呢。

  两人吃得也很快,拿清水漱了一下口,就出门了,这时候天已经逐渐泛白,疾步往学室走去。

  王旭见两人在门口,急忙招手喊道:“自新,意卿,这里。”

  学室这会儿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很多豫原书院的学生,可见山长的讲学,有多令人神往。

  两人走到王旭边上的空位坐下,没多久,附近都坐满了人。

  李意卿感激地看着王旭道:“王兄,多亏了你提醒了我们,不然今日过来,怕是只能在后头寻了凳子坐下了。”

  王旭摆摆手道:“害,小事,就是坐后面,一会儿山长讲学也会上下走动的,只是在前头多少便利些。”

  沈山长进来的时候,李意卿和张自新有些诧异,按理说沈山长刚过耳顺之年了,没想到看着比他爷奶还年轻许多,想来是不用劳作的原因?

  没等两人多想,沈山长就开始讲学了,那么大一间学室,除了正上方,三面都是学子,但学室里很是静默,只有山长的声音洪亮在学室里传来。

  沈山长讲得很是引人入胜,不愧是当年的探花郎啊,虽然现在看不出来昔日的俊朗,但以山长现在的身姿,想来年轻时,让不少姑娘魂牵梦萦的。

  只是没想到沈山长为人还挺幽默风趣的,他的讲学并不是照本宣科,偶尔还会说上一些他年轻时游学的经历及笑料。

  这么大的学室,当然不能只在一个位置讲学,沈温良还会上下走动,期间经过李意卿的时候,停顿了下。

  这就是王学观那老小子躲着的学生,倒是有趣,见这位少年正炯炯有神地看着他,嘴角微微一勾,不动声色地走了。

  讲了一个早上,沈温良的声音也有些哑了,看了一下天色便道:“可还有何不解?不然就散学了。”

  李意卿和张自新两人对视一眼,边上的王旭正想着散学就去饭堂呢,见两人的眼神,有些不好的猜测。

  “山长,学生有一问。”

  很好,没想到到是真的,王旭看着讲话的李意卿,见学室里的人都往这边看,霎时间还有一些不自在。

  这次基本都算是半个书院的学生都来了,要不是坐不下,学室定不会只有这点人,大家这时候忍不住轻声交谈,倒是不敢大声,但比之前还吵了些。

  有些人佩服地看着他,有些人觉得他哗众取宠,倒是沈山长轻笑一声,周围的声音缄默了下来。

  “你问。”

  早在山长讲学开始,他便以前一样做课堂笔记,急忙拿出自己的不解的地方寻问了下,还有王大儒前些日子讲学的时候,他没理解全的都问了。

  沈温良回答完,见没人再问,临走前跟学室里的人道:“做学问,能做到敏而好学,孜孜不倦,定有一番得益。”

  说完便走了,学室里的人一听,哗地一下子吵吵嚷嚷的议论声传来。

第152章 解解闷

  王旭和张自新更是上前,两人一左一右地拉着李意卿走开了。

  到了人少的地方,双双抓着他的手道:“意卿,你这功课,一会儿用完午膳,借为兄一观。”

  这倒是小事,李意卿点头道:“可以,我们先去饭堂吧,早上没吃多少,饿了。”

  “多谢了,一会儿我请啊。”

  几人吃完午膳,李意卿就把功课借给王旭了,张自新欲言又止,其实还有他啊。

  王旭拿着功课,心满意足地走了,毕竟李意卿的这些功课,都是他这些时日疑惑的,正巧解惑了,喜得王旭疾步就往自己的院子走去,想要早点誊写好。

  两人回去的路上,李意卿见张自新脸上有些急促,安慰道:“一会儿回去 ,我默出来,你誊写就行了。”

  “对哦,你老是做札记,我都忘记你记性有多好了。”

  一到院子,张自新就拉着他到书房了,美其名曰,怕久了记不清,无法,李意卿只能牺牲他午歇的时间了。

  这厢的沈温良用完膳,在他的院子里见到了王学观,挑眉道:“今日怎么又过来了?又是要躲学生?”

  王学观今天哪是躲学生,他是听说沈温良被那叫李意卿的刺头在大学室里请教呢。

  “怎么样?那叫李意卿的学生是不是很难缠?你今日给解惑了,我看你以后可就有得忙了,就是没授课的时候,他闲着也会到你院子附近晃悠的。”

  说完,王学观脸上还带着些幸灾乐祸,沈温良这厮,比他还懒散呢,说不得过几日就跟他一样,躲着学生了。

  沈温良拿着羽扇悄悄地扇了下,温声道:“此子聪慧异常,勤苦好学,又舍得下脸面,是不可多得的良才。”

  王学观脸上的笑容噎了下,撇撇嘴道:“少见你这么夸学生呢。”

  确实很出色,要不是他懒得带学生,怕是忍不住想收下当入室弟子,亲自带着教了。

首节 上一节 89/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下一篇:回到大明当皇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