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225节
至于书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抄了的那几个家族那里有多少书籍,当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免费读书?”
“那刺史大人包吃包住吗?”
张继一愣,盯着方源问道。
方源眉头一皱,没有接话。
他是想更多的人读书,但不可能自掏腰包。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辽州无数家庭的事。
它没有时间限制,也可能不会有回报,方源自问没有这种大无私精神,关键也没有那个钱。
毕竟不是普普通通的吃住,得保证基本的营养和休息才能读书。
“实际上,如果刺史大人能够做到以上,应该会有部分人去读书的吧。”
张继叹息道。
他了解到,很多州府的书院都是空置的。
除非说朝廷拨了很多钱下去,否则很难办起来。
它需要很多夫子,需要不少书籍,还需要其他等等。
整个河东道,好像就是蒲州和并州的书院是正常运行的。
“本官突然有个想法:借钱读书!”
方源沉思了良久,突然有个想法。
那就是贷款读书,后世的教育体系中也有这一点。
通过免息贷款,给予学生们读书的机会,让他们读完书之后出去工作还钱。
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一举两得,对学生来说更好。
“哈哈哈......”
“刺史大人说笑的吧,您看我现在家徒四壁,不正是因为借钱读书的原因么?”
“因为欠了周身债,我现在有点儿钱就还回去给他们,家里愣是一张桌子也不舍得添置。”
张继先是一愣,随即大声笑道。
他一边笑,一边哭,笑容很苦涩。
以为方源是故意没有看到他的遭遇,嘲笑他。
但是这些不是他伤心的地方,而是欠钱和欠人情。
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读书欠了这么多钱,人生也不再有辉煌。
可能这辈子也换不清那些钱,要带着他们进棺材,太对不起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了。
“不,与你不同。”
“本官是想在州府开通一个机构,暂且是专门用于借钱给辽州所有想要读书的学子,他们可以从这个机构借钱,免息,用于读书。”
“如果能考上,以后做官之后还钱,如果考不上,就进入辽州的各工厂工作还钱,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你觉得呢?”
方源摇摇头道。
有钱借,也有还钱的渠道。
对于想要读书的普通人来说,这是天选之路。
“这,这,这...刺史大人为何不早几年来辽州?”
张继突然愣住,随即眼泪更多。
他指着方源,然后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双手还拍打着地上。
这个方法真是个好方法啊,由刺史府亲自创办的机构借钱,不像自己借的还欠了很多利息。
而且考不上还能进入工厂干活还钱,还钱的问题完全就解决了,试问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吗?
“你这是何意?”
方源被他跪得糊涂,连忙扶他起来。
“我是难过啊。”
“如果您早点来,我何至于此,我何至于此?”
张继失声痛哭。
感叹自己半生的遭遇艰难。
如果方源早几年在来辽州做刺史,现在自己的情况就不同了。
自己就算是不能金榜题名,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差,至少能够老母亲一个好点的环境。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继,本官也算是多得有你,才能想到这个办法。”
“看你也是有些才华,本官想给你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方源看着张继,沉吟片刻道。
从和张继交谈中,可知张继也是读过书的人。
现在自己手中其实很却各种各样人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您,您说什么?”
张继顿时一愣,以为自己听错。
“本官说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你要不要?”
方源脸色一沉,沉声道。
“要,要,要。”
张继连连点头,像老鸡啄米一样。
“本官要向辽州所有地方推行科举,让百姓知道朝廷重视科举。”
“你也是个小名人了,你亲自负责推广,务必要让辽州所有乡知道本官刚才说的政策。”
方源沉声道。
模糊地说了政策两个字。
但政策是具体是什么,方源没有总结,想看看张继怎么回答。
“州府开书院,提供书籍,提供夫子,提供免息借钱,考上以后做官还钱,考不上进厂干活还钱,是这样吗?”
张继几乎没有间隔,连忙说道。
方源的这个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他紧紧抓住,想要通过这束光改变自己,也给老母亲一个交代。
“不错,确实是有几分本事。”
方源随即呵呵一笑,赞许道。
能这么快总结出来,也是头脑不错的一个人。
“州尊放心,我一定让辽州所有乡都知道您重视科举,并且您还做出多项政策为辽州百姓造福。”
张继噗通一声再次跪倒,重重给方源磕个头,头贴在地上。
方源眉头微皱,深深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继,突然觉得张继很有情商和智商。
先是快速总结,然后将一切功劳都不提朝廷,算在自己身上,自己可能真的是捡到一个人才了。
“起来吧,本官是给你机会,但看你能不能把握了,如果做得不好,本官不会重用你的。”
方源扶他起来,淡然道。
是驴是马,遛一遛才知道。
光靠说还不行,得看成绩。
“您放心!”
“今年春闱参加科举人数至少三倍!”
张继沉声道。
面容黝黑的他此刻眼神很亮。
“带钱了吗?”
方源微微点头,随即看向张三等人道。
“啊?没,没带。”
张三一愣,随即摸了摸衣袖。
“我这里带了一百钱。”
郑九当即掏出一串钱。
上一篇: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