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374节
户部侍郎崔振堂亲自弹劾和抓拿赵英才,必定不会无凭无据的。
但即便如此,方源还是将赵英才救下,而且还官复原职。
关键是,方源人全程在辽州城,并无亲自出手。
“万民血书,你们也是知道的。”
方源轻笑道。
以数万民意逼迫朝廷让步。
朝廷就算是想处置赵英才,也但考虑是否会引起民愤。
数万难民,在加辽州上下官员,朝廷又正在国战,多少都会考虑再三的。
而且这一次确实就是朝廷做的不对,赵英才为难民筹粮,不算英雄已经很说不过去了。
不过也可能是与赵英才背后不干净的事对消,方源不知道过程,所以猜测太多也没用。
“原来万民血书是为了救赵刺史!”
“万民血书挺危险的,但也挺成功的,方刺史,佩服!”
李夫人感叹道。
她只是从李丹秋口中知道方源做了这件事。
但因为方源不让她姐弟却签字,李丹秋不知道万民血书上到底写什么。
现在听方源这么说,顿时感觉方源的万民血书计划挺危险的,搞不好就会被人弹劾意图谋反。
好在也成功了,不得不佩服方源的勇气和胆魄。
“运气好。”
“我还要忙,你们聊。”
方源轻笑道。
随即起身准备离开。
现在还有很多事等着方源去做。
“哥,我送你。”
赵梓萱砰砰跳跳到方源边,挽着方源的手往外走。
方源想将她推开,她却贴更紧,甩都甩不开。
关键是杨秀兰看着也没有阻止的意思。
“赵夫人,我看令爱与方刺史挺配的。”
李夫人看着方源两人的背影开玩笑道。
“我也觉得。”
“但方源嫌萱儿小,年龄相差太大。”
杨秀兰也看着方源的背影,越看越满意。
其实很久以前赵英才就有心撮合方源和赵梓萱的,那时候方源还是武陵县县令。
但杨秀兰到底是出身弘农杨氏,且赵英才出身也不低,于是对方源的身份有些看轻,就不乐意赵英才的安排。
再加上方源只是将赵梓萱当作是妹妹,并且不止一次表示不喜欢年龄太小的,不喜欢年龄相差太大的,于是就没有后续。
现在方源升为刺史了,又表现出以往都没有的魄力和能力,杨秀兰也越来越满意方源,似乎觉得女儿交给方源也不是不可能。
“嗯?还有这样的事?”
李夫人看了眼自己的女儿。
心想李丹秋和赵梓萱两人年龄相差不到一岁吧?
既然方源说过不喜欢年龄太小的,赵英才怎么还给李勣写信有意联姻?
......
方源重回刺史府。
没多时就收到禀报:朝廷的粮食运来。
并且还有个好消息,黄河堤坝裂开的涌出的水退回去了。
历经一个半月,河南道的水灾终于得到缓解,辽州的压力也得到缓解。
得到消息的方源立即出现在城门外,站在高台上面对数万难民。
难民们正在修建营帐,给还没有住所的难民提供住的地方。
见到方源再次出现,都纷纷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方源。
“诸位父老乡亲,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朝廷拨粮了!”
方源大声道。
尽可能将声音传播到所有难民。
“朝廷万岁!”
“刺史大人仁慈!”
片刻后,全场沸腾,一声又一声声浪。
等了好久,声音终于慢慢停下,方源才再次开口。
“还有一个好消息,黄河之水也退了,你们可以回家了!”
方源再次朗声道。
声音之大,他喉咙都有些难受。
这一次,难民们却没有方源想象中的兴奋,更多的是复杂。
逃亡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家园被黄河水泡了一个半月。
再回去,家还是家吗?有盘缠回去吗?
不回去,辽州又收留他们吗?这里会有他们的家吗?
“考虑到不同人不同情况,所以本官做出了一个的政策!”
“凡是想离开的,现在就去登记,明天一早辽州会给每人发十个包子,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够。”
“不想离开的,今晚也登记,本官会尽量尽早将大家分配到辽州一城四县,划地方给留下的你们开荒种田成家等等!”
方源再次喊道。
这一次,他的声音有些嘶哑。
说完就感觉喉咙要生火一样。
正准备走下高台,却突然停下。
只见难民中突然有很多人跪下。
“刺史大人大恩!”
“刺史大人青天大老爷!”
跪下的难民们哽咽着,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辽州刺史方源都替他们考虑好。
这种让他们活命和为他们着想的刺史,他们感激在心,感激涕零。
越来越多人跪下,越来越多难民大哭流泪。
方源很想让他们起身。
但张张嘴,发现喉咙已经嘶哑。
叹息一声,心情沉重走下高台,向城中走去。
有时候,百姓们想要的不多,只想健健康康活着,只想能吃饱睡好,仅此而已。
能做到这些的,在他们眼中都是好官,稍微再做好点的官员,就是青天大老爷。
随着方源离开。
张三再次带人出现登记。
有人登记离开,有人登记留下。
从方源宣布开始,大部分人都动了。
“爹,我们回去还是留下?”
小白一家子还在难民中。
难民太多了,他们一直没有被挑中。
其实也不是没有被挑中,小白的父亲其实被挑中过的。
但是无法证明一家子是一家子,所以小白的父亲选择留下陪妻儿。
也好在有一个男人留下照顾,因为看似秩序稳定下的难民营也很多肮脏事。
上一篇: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